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秋日长白

2022-01-11叙事散文明月松间照
秋日长白 从松江河镇抵达长白山西坡已经是午后两点多,若上山巅看天池还要徒步攀登一千三百多蜿蜒的木质栈道台阶,好久没有爬山,我随着前行的人流,歇息了几次,终于来到长白山火山口处,目睹了中国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 天池。对于长白山的向往由来已……


秋日长白

从松江河镇抵达长白山西坡已经是午后两点多,若上山巅看天池还要徒步攀登一千三百多蜿蜒的木质栈道台阶,好久没有爬山,我随着前行的人流,歇息了几次,终于来到长白山火山口处,目睹了中国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 天池。

对于长白山的向往由来已久,这不仅因为它是东北的第一山,被满族祖先视为圣山,更主要的是我已经领略了它的余脉鞍山的千山,丹东的凤凰山和大连的大黑山,这些秀丽的山色风光,让我对其主脉长白山越发憧憬。记得是1988年在学校组织全国税务系统所长培训,其中就有来自长白山抚松地区的学员,他们同来三人,名字我记不住了,但人却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函授学习,完成课时后,集中到大连的学校本部进行面授,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在函授学习时,抚松这三位同学与我联系最多,学习也最为用功,到学校面授时,他们三位又是我亲自到火车站举着接站牌接到的。我接了近百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税务所所长,这三位是最朴素的,像刚从田间劳作回来的农民,他们穿的西装,一看就是自己在小裁缝店做的,不像南方学员的西装笔挺合身,袖口还戴着丝绣的商标logo,掏出的香烟也不是当时流行的万宝路、云烟,但学习用功,结业时他们的成绩排名前五,那天在校门口照毕业纪念照时,他们拉着我和他们每个人都单独合影,说是不能忘记我这位老师。当时他们的年纪都在三十六七岁,比我要大十多岁,参加这个培训除了能掌握理论知识外,关键是能够拿到一个大学颁发的培训结业证,将来评职称,提干也许能用上。现在想来那时的社会风气还是比较纯净的。一个短期培训的结业证,只是一种学习的证明,学校发的很正规严肃,又是函授又是面授,生怕有糊弄学生,倒卖证书之嫌疑,那可是对学术不认真,对学生不负责,有损学校声誉的。参加学习的学生,虽说是为证而来,但,却都很珍惜这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深知要想毕业拿到证,不学是不可以的,学不好是拿不到结业证的。现在想来,这些可都是笑话了。这种国家不承认的证书,当下白给都没有人要,只要花点钱可以买个“北大”的毕业证,某些人当官、提干靠的就是一纸假文凭。我不知道当时给这批培训学员颁发的结业证书对他们职称评定或是提干起没起到作用,但我相信知识对他们会是有用的。抚松那几位学员回去后曾给我来过信,信中说培训使他们很受益,理论水平提高许多,他们感谢我这个小老师,并寄来了长白山的特产人参。他们还邀请我有机会一定去抚松,去看长白山,我回信表示感谢,也答应了利用假期去他们那里,可后来因为工作的变动等诸多原因我始终没能去,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甚至忘记了学员的姓名,忘记了他们是来自抚松,哪个税务所的,看着依然保存的相片,看着他们曾经的笑脸,二十多年后我能想到的只有这些!

这次长白山之行没有路过抚松,我们一行从大连直奔新宾,再由新宾过通化抵达长白山的南坡。在辽宁的新宾先游览了清永陵和赫图阿拉老城。山城新宾秋韵正浓。这座不大的小县城满族聚居,历史人文深厚,风光秀丽。这里的山是长白余脉,这里的水溯源长白,这里的故事承载了大清王朝先祖与后世。赫图阿拉老城的清永陵,是努尔哈赤远祖,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叔父的陵园。它北依启运山,南临苏子河,对恃烟筒山,距今已有五百多年,陵墓整体建筑紧凑,气势浑然。蕴含皇陵的风水和传说,陵不大却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地。赫图阿拉满语是横岗的意思,满族后金政权都城。又名兴京。在这里我游览欣赏了后人仿建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与祖父觉昌安的府宅——塔克世故居。1559年,努尔哈赤就在这里诞生。塔克世故居为典型的明代女真建筑形式,院内及各房舍内的陈设,是具有代表性的女真民居建筑群,民居建筑特点鲜明,布局结构实用又不乏艺术性,院落主次相连,房屋正、厢分列,灰色的院门,青色的茅草,黄色的泥墙,褐色的窗棂,绿色的树木,一杆挑起的红灯分外鲜明,让你感觉到色彩的统一与和谐,让你领略了先人用智慧和劳动创造出的美。屋内的陈设,把我带回到童年的记忆里。
我是满族,听母亲说小时候就曾放在那吊起的摇篮。那时乡下的姥姥家,炕上的桌子,还有那烟钵,烟袋,炕柜就是这个样子,满族的风情久违了。原以为这里就是我的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我也算是寻祖归宗,为此我还特意和导游的满族姑娘合影,但回来后总感觉那点不对。想起刚有录音机那年,好像是八十年代初,我要给年逾八十的姥爷录音,看着这稀奇的玩意,他老人家很正式,因为他要把自己的声音留下,说什么呢?他思考了一下,对着录音机大声讲了起来:我们巴尔虎旗来自阿尔泰山。。。。。。姥爷当时说了很多,至今我只记住这一句,录音也不知弄去哪里,我的先辈是巴尔虎,来自阿尔泰山?那么新宾的赫图阿拉就不该是我的祖先故地了?我上网查找,终于弄清楚:我的先祖巴尔虎人是生活在贝加尔湖以西至阿尔泰山以东广袤土地上的一个部落,它历史悠久,比蒙古还早,巴尔虎人有自己的起源传说故事,贝加尔湖是他们的摇篮,历经千百年分割和融合,这个弱小的民族一直在历史的夹缝中聚聚散散,奇迹般地保留至今。1692年康熙年间,巴尔虎其中的一部归入清朝,分居辽东一带,被封为清朝巴尔虎旗正黄旗,从此与满汉融合。我们说民族身份是满族,但说满族必强调是巴尔虎人。虽然先祖不是满族,但归入清朝后经过几百年的融合,已经深深烙印上满族文化的印记。谒见清永陵,登临长白山也是追寻民族文化认同,饱览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长白山北起三江平原南侧,南至辽东半岛,它经历了亿万年火山喷发。冰川雕塑等地质变迁,成为关东第一山。被满族先祖视为祖宗龙兴之地。清朝的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都曾亲来长白山拜谒、祭祀。长白山因其主峰白云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又被称作白头山。长白山顶峰天池为中朝界湖,天池东坡在朝鲜境内,其他三面从我国都可登临。北坡作为游览景点开发较早,西坡与南坡相对较晚,更具原始景状。而秋日长白的景色在我的眼中也是最美的了。

天池的蓝是碧空中飘落下的一块锦缎,轻浮在海拔2600多米的山口间,它静谧安详,虽居于高山风口却从容镇定,不掠一丝波动,其沉稳深厚之态犹如一位阅尽风烟的睿智老者,让你顿生敬畏,深深感悟到何为大音希声,何为上善若水。天池的四周是陡峭岩壁,一道道火山熔浆留下的痕迹,如梳过一般整齐顺滑;山巅的积雪冷眼霜白,远眺似一抹天际的云,枯黄的苔原植被在火山砾和浮石间迎着寒风顽强着自己的生命,依然以奔放不羁的性格侧身长白平缓的岭脊;经历了七八月间的万紫千红和灿烂夺目,低缓坡处,这些青红相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高原植被又以一种沉默的情怀,成熟的色彩铺就了一道秋日的景观。山脚下回眸,夕阳时分的长白山,落花的草甸芦苇般一望无际,如屏的岳华林风姿绰约,绵亘的山脉嵯峨俊秀,林中小径落红绣幔,王池倒影水岸一色,秋日浸染的松林洒满金色的余晖,汩汩的流水,静静的溪谷,呈现出一幅写实的油画和谐唯美在大自然之中。长白之美,美在瀑布、温泉、峡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高山花园、地下河、原始森林、云雾、冰雪等景观融为一体;长白之美,美在孕育了三江之源,惠泽了黑、吉、辽广袤的大地,绘出了人间壮美的河山画图。在新宾,在十五道沟,在集安,沿途一路,秋色美景令人心醉。橙黄橘红娉婷绿海,落叶玉瀑悬挂青崖;花山清溪满目流韵,稻浪和风遍地炊烟。一带大江蜿蜒山花浪漫;千重秸秆伫立金色满园。山路通幽,风景两旁,但见,白羊漫坡,红瓦疏村,葡架缀绿,苹果盈枝,一处处,一丛丛,一座座,一道道,山峦叠彩,碧水倒影,松岭上妆,白云出岫,山村入画,田野如歌,正可谓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自然生态的原始,山河秀丽的纷呈,鸭绿江水的清澈,边城风光的独特,“东方金字塔”的神奇,山村小院的古朴,这一切皆是长白之美,这一切尽在眼底,我感叹天底下还有这般大美!几天的游览,虽驱车三千公里,我却没有丝毫疲惫,心情无比愉悦,因为我的身心完全陶醉于秋日长白的斑斓与壮美里,思想时常沉浸在秋日长白的宁静与深厚中。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悦人,天地静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筑成一方家园。我乐于山,乐于水,汲取了山水之美,人文之厚,得以感官,精于思想,益于身心,当我了却心中饱览长白山美景的夙愿,回来后静静地回忆,细细地体味,却感觉美中略有一丝不足,多有几分感慨,这就是至今,我还没能和当初盛情邀请我去长白山的抚松学员相见。这是个遗憾,人生有缘相遇,却无再次重逢,这次虽然看了美景,却未见到旧友,二十多年了,他们可好,是否还能记起我?遗憾归遗憾,遗憾之余忽然有了欣慰,因为此时我又想起了他们,想起他们的淳朴、仁厚,想起他们的热情、勤奋;此刻他们的音容相貌就如同这秋日的长白山一样,再一次深深地扎进我的脑海,在我的心中,他们也是一道难以忘却的长白风景。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于槐梦轩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明月松间照 于 2011-11-12 12:26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