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石 之 魂
2022-01-11叙事散文左家琦
沙石 之 魂
---左家琦 题记:1990年4月,在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养马村的西边,一座叫做龙于图山的山腰上,云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在龙于图寺遗址发现并出土了一批雕刻精美的石质圆雕佛教造像。共有佛,菩萨,天王,孔雀明王,力士,头陀等180余(……
沙石 之 魂
---左家琦 题记:1990年4月,在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养马村的西边,一座叫做龙于图山的山腰上,云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在龙于图寺遗址发现并出土了一批雕刻精美的石质圆雕佛教造像。共有佛,菩萨,天王,孔雀明王,力士,头陀等180余(躯)块,雕像多为残件,其中较为完整 的头像有70件之多。曾经引起了考古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南诏时期的作品。
一、
夕阳下的墨点从龙于图山腰里抽出\谁的灵魂\撒下陈年的阳光\滑过山的根部\赐我一片天空\随心而来\越来越亲近的历史\饱含温情\剥落红色的泥土\撒向哪呢\在石头的体内一定还有\那声呐喊\造像躯壳里藏存的沉默\因为等待毫无睡意\月光下的夜晚双手合十\ \因了你的思念\抠出往事守望无眠.
据查阅相关发掘资料及其有关文物文献资料,可以概见,细奴罗取代张氏建立大蒙国,于唐永微3年(公元625年)或稍晚一点,在蒙舍川(大理巍山县)龙于图山筑城建都。万历<<云南通志>>载:今上有浮屠及云隐寺。说明龙于图寺(明-徐霞客称之为云隐寺)在明代沿存。佛教石雕造像在大理巍山龙于图寺的出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欣喜,由此,我对那个遥远的年代和那些石雕造像有了甚多的追思和无尽的怀想。
在帝王们笃信佛教的那个伟大的时代,外来的僧人寻常可见,当疲惫的战马,载回了无数的发臭的尸体,僧人们的油灯照亮了一个个漆黑的寂夜,却无法照亮一次次罪恶的阴谋与杀戮。控制人们肉体的权力,被牢牢的抓在帝国蛮王的手里之时,压制人们思想的权力却分给了庙宇里的佛教和造像。
对于善良的百姓来说,那时侯,她们生活在虔诚奉佛的安乐中,像始祖生活在美丽的伊甸园。而就在美丽的山野蛮地里,在庙宇厅堂中供奉的黄色的沙石佛教造像的面前,虔诚的佛徒正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另类”的蛮夷边地的精神故事,由此,我们也才得以窥到古人雕刻创作的鲜活地形象、阅读到形象里承载的历史与内容、也才得以对那个伟大的时代做着自己得猜测和遥想。
二、蛮王遗失的影子夜色几曾庇护托钵的王侯\古老的草房\琴声为你而奏\恭耕的牧牛\还在山坡上粗喘\谁能想象\后院残楼打开的门窗\讲述的是无法遗忘的蛮王
大理的的南面, 那个名叫“巍山”的地方,今天仍然是大理的一个县,在唐代被视为蛮荒之地,而当地朴实敦厚的人们却称当时的南诏为“额骨阿宝”。在彝族语中“额骨阿宝”意为“美丽之源”的地方,而南诏文化的发祥之地一直就是巍山。据唐樊棹的《蛮书》有这样的记载:“蒙舍川(巍山)逻盛已上之地也。旧为蒙舍州去龙口城一日程。当五诏具存,而蒙舍北有蒙诏,即杨瓜州也,同在一川,地气有瘴,肥沃宜禾稻又有大池周回数十里,多鱼及菱芙之属,川中水东南与勃弄川之合流,南有笼磨些川,凡登川河蒙舍谓之川赕,然邑落人众蔬果水菱之味则蒙舍尤殷”。
遥想当年,神秘的南诏王朝一千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突然在覆面了,遗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些记录了南诏王朝无数成就的古老遗存。帝国的蛮王君主们个个变了嘴脸,个个形象模糊,成了我最难辩认的古人。
蛮荒,意味着没有更好的开发,也没有过度的被惊扰。比如,很少有繁华的街道,嚷嚷的商贩,很少有宏伟的宫殿厚厚的高墙。帝国蛮王拥有更多的是群山环抱、原野草甸、原始森林、溪流山涧、屋舍若隐、阡陌良田。
龙于图城下的瓜江水以她的温软和灵性,一直见证并淘洗着那段历史的衰落与辉煌。南诏早期的生存空间其实很狭小,作为中国历史上偏居西南的一股割据势力。南诏蛮王率领他逐渐强大的军队夺取了大片的土地后,建立起了一个西南大帝国,帝王们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国家,并逐渐成为了经验丰富的统治者,南诏帝国再次显示了他力量的雄厚。
当帝国蛮王们拥有崇高的地位,虽然他们可以暂时赢得一部分的尊重,但是,蛮王们对于佛教和造像的情有独钟,是因为君们并不希望他的人民品质恶劣,毫无教养,放纵无忌,素质低下。而一位虔诚的佛徒,伴着一起历经了心灵的巨大痛苦或磨砺之后,祛除了自身的卑劣品性,并且完全将自己献给他们所敬奉的佛,他们的思想和肉体一起被严格禁锢了起来,这正是帝国蛮王们所期待的。
三、
黄沙石的体温
黄沙石是孤独的\漫漫长夜一望千年\何其苍凉\终年就这样与红土相伴\深埋地下汲取历史的营养\其实孤独只是一种心境\沉睡了多年的黄沙石\浑黄中带着红土的气息\那闪着光芒的是什么\那是你美丽黄沙石颜色\不管是什么\黄沙石的见证着一切\感觉很痛但也很温馨\历史的沧桑触碰着黄沙石的灵魂\拨开黄沙石走过的风风雨雨\最美丽的绽放\当黄沙石抚摩过过往的一切\已经不再消失\像丰碑一样伫立\华丽的仪式中古老的咒语里\黄沙石从山中俯冲而下\那是苍天的旨意\等待石匠同祭司的解读\祭司身着布袍假装目空一切\裙袂猎猎直到文字飘来\石匠说\世界的滋长与幻灭\仅仅是石匠拶尖的灵动\石匠就是神么\用拶子制造幻象\看到 听到 摸到\比现实还要真实\一切都是石匠的意愿\可以繁花盛开\可以灰飞烟灭\因为距离缥缈\所以美得不容亵渎\近似疯狂地猎取\只因帝国蛮王想要得到
深入到那些黄色的沙石造像的灵魂深处,承载着丰富的色彩和厚重的历史的巍山龙于图寺造像,具有独特意义和吸引人们关注的光辉和魅的潜能。我面对的并不是冷冰冰的一块块黄色的石头。想到这些黄沙石雕凿的生命,在高原红红的土地中埋藏了千百年,我突然感到了历史的无情。聪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绝不仅仅是几尊黄沙石材雕凿出来的佛教造像,关于那个伟大的时代的历史和文化也绝对不是无根无基的空中楼阁。黄沙石这种材料给我提供了赏心悦目的感官上的快感,让我可以轻松领会到造像特殊而明确的印象。那一尊尊黄沙石雕凿的造像镌刻着厚厚的历史、背负着丰富的文化翻越千年的岁月奔赴而来,这让我的情感和想象衍生了无限的感慨。“黄沙石”这个词就这样根深蒂固的移植到了我的心灵深处。
我的爷爷辈们曾经在龙于图山的山腰里掘洞开采过黄沙石。龙于图山吹来的风总是清清的、爽爽的,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曾于黄沙石有过亲密的接触,对那些从山的深出挖掘出来的还携带着泥土气息的黄沙石,我拥有着自己特别的情感。在宁静的瓜江之畔,欣赏着那些水晶一般清澈晶莹的流水时,我心中回荡着的却是来自龙于图山的山腰里叮当叮当的采石时的敲打声。当地人都知道龙于图山盛产黄沙石,走在山坡上,四处都是散落的黄色的沙石和碎块。在我小小的记忆中,那时候的黄沙石就是裹着大地身体的温度被一起挖掘出来的,暗红、赭石浸染着土红色的泥土巨大而浑圆的呈现在象爷爷一样的采石人的面前,这可是个不小的喜悦。
据专家考证,龙于图山的山腰一带曾经是南诏时期的皇家寺院遗址的所在地,而南诏早期的都城遗址之一也在离寺院不远的山顶上。一颗从大地的山腰里流淌出来的黄沙石,作为石雕造像“生命”的最最原始的实物,浸染着的或是土,或是泥,或是沙,或是石匠烈日暴晒下的汗水。而作为雕凿大理巍山龙于图寺佛教造像的黄沙石,它都是一种别样的,不可复制的“惟一”。黄沙石和造像的旅行与结合,历史过程不仅是视党与心理的抒展的过程,更是佛徒思想淘洗与灵魂的放任发展过程。而我有无法以已知和经验去准确判断这种曾经的存在。
审视造像时,我的思维有了太多的凝或,石头是僵硬且永恒的,它们存在于自然之中,然而,当一块块深藏山中便硬冰冷的石头被智慧的石匠选中并在手中开始雕凿时,石匠尤其更为可敬。在我看来,石匠和石头才是最为忠实的“信徒”,虽然连为何信仰或信仰什么都不能或来不及作充分的表达,但在父技子承师徒技术的承传中,却令人吃惊地显示着他们的体验,那怕手中“空无一物”,却能够准确抓住信仰的“精髓”,极其用心,极其虔诚的雕凿石匠们心中的“石物”,是“神”亦或者是“巫”。
龙于图寺石雕造像在石匠们的手中不露声色地诞生,因而也就不应该被后人蔑视为贫乏蛮夷之地里的“粗货”。黄沙石在龙于图山从深山里头刨出来之前,是没有生命和灵魂的。就象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美妙的音乐,黄沙石经过石匠精妙的雕凿、艺术的加工之后萌生了鲜活的生命,拥有了恒久的灵魂。犹如对美妙音乐的追求,石匠们无数次铁锤小心翼翼的敲打、黄沙石无数声简单音符的重复,那无形的铁锤敲打出来的节奏或朴实或嘶吼所糅合的音乐,可以使石匠平静,亦可以使那个时代里苦苦等待造像的百姓兴奋、幸福。这就够了,当佛教从其它地方的“极乐世界”里传到这块所谓的野蛮的一盆之地。
聆听音乐,我们常常被美妙的音乐所折服,在或优美或缠绵、或高亢或低吟、或忧伤或凄美的音乐旋律之中不能自拔。那时的“木鱼声声”一定是特别的美,也许吧那美妙的木鱼之声还能够唤醒他们的希望、帮助他们慌乱的心绪平静的入睡。耳畔回响的铁锤打凿黄沙石的叮当之声换成了脑海中萦绕的木鱼之声,在那个特殊而且隆重的日子里,百姓终于有了广泛朝拜佛教造像的可能,百姓在劳动和生产之余从此增添了许多美妙的享受和乐的传诵。而这种适宜、适时的出现,对于饱受战祸、病疾折磨的保守的百姓们来说,心灵的陶冶、灵魂的净化、情绪的安抚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黑暗的时刻,佛教造像会在百姓的心头燃起晶莹而灿烂的火苗,火光里,佛徒憧憬和梦幻中的一切奇丽美妙的景象都可能一一出现,就在百姓为之由衷惊叹的时候,佛教造像已经把他们引向了另外的世境。在寂静的时刻佛教造像会化作无数闪烁发光的音符,在佛徒的周围翩翩期起舞;在喧闹的时刻佛教造像会化作一清风,洗涤佛徒心头的浮躁和烦恼。
四、蛮荒中的怀想一千多年宁静的\埋伏等待\只为成为一尊尊俘虏\那天出土\应了考古人员的招抚\捧着“圣旨”\到博物馆仓促入幕\曾几何时\观者无数宁静全无\留着的是\三魂七魄粉碎了的躯壳\谁可读出\造像的痛苦到了这种地步\只好等待\再次复出时成为俘虏
从《南诏图卷》上,我们看到了佛教初入蒙舍时争斗的惨烈。然而,佛教最终还是以“济世救民”的形式,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教化”蛮民之责。当考古学家在1990年的某一天的某个时候,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扒开了蛮都龙于图寺的废墟,从里边掏出了一件件黄沙石佛教造像时,“佛陀们”终于喘了口气,露出脸来。我因为实在留念南诏王都遗址之上出土的那些佛教石雕造像,所以我特地跑到出土石雕造像的遗址和保存造像的博物馆去了好几次。那时,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最多的其实并不是我所想要看并且已经观看到的那些佛教石雕造像,我想要看的是在那个伟大的时代人们飘忽不定、模糊不清的影子。
当然了,这种影子也只能够存在于我自我的意识里进行孤独的徘徊和游荡。当,用目光恐怕不能触及,用耳朵不可以听清,需要用心灵去感知自已所喜欢的本质中欣喜的称之为灵魂的哪个东西。悲凉是对勇敢者的祭奠,沉默是对逝者的敬仰,这种感觉不是钢琴的力道能传送出来的震撼,也决不是弦乐齐奏而释放出的热情。
正是这种坚毅的力量和极其虔诚的信仰,使其“邦人以去天竺不远,,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无论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 的繁荣和盛况。我似乎,感觉到了大理巍山龙于图寺造像的体温,亦嗅到了她美的所在,也不仅仅是因为她是蛮夷边地上生长出来的艺术奇葩,在这种迥乎寻常的美中,感觉龙于图寺造像蕴涵了太多神秘的魅力。
一切犹如冥冥之中已经注定在出土造像的遗址的历史记忆的角落里头,龙于图寺造像寻求着自己历史的归宿。墓碑、墓志、祭祀、祈祷……这些为的是提醒后人不要忘却的同时,生活会因为找到而倍显快乐和极具意义。找到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读解到先辈们所保存下的时代的遗痕、可以窥看到先辈们所遗留的历史的影子。最最使我憾动的形象却只是一个我自己想象的面目不清的背影罢了。因为,他回归到历史中的时候,我只能够去窥看他的影子。
凝视造像时,佛的义理被深藏在心中,佛也被寄寓了太多太多的祈祷和祝福,但是,不管怎么说,先民同佛或者说同造像之间,居然象跟音乐一样,相互有了沟通的可能那是自由内心的虔诚的交流或独佳能兼容墨盒白。当佛教造像的“形”被石匠所选中“形由此注入了”神的状态,犹如“音乐”有了“音符”。当石雕造像成为了最好的“佛”或“神”的型的载体时,尤显空灵的佛开始有了实实在在的形,并开始在人民的心理深深扎下了根系。佛教似乎是以音乐一般的形式传人,却充满了极大的冒险和异常的艰辛。
当黄沙石造像被选择成为了最好的佛或神的形象载体的时候,在大理巍山这个小小的盆地里。尤显空洞的“佛”开始拥有了实实在在、具具体体的生动的形。那圆润饱满的“肌肤”,平缓流畅的线条,节奏粗旷的雕痕,素雅端庄的明朗,柔和优美的体态,恬静祥和的面容、温凉细腻的质感。
视觉在我们的知觉中具有十分优越的地位。把视觉捕获的内容设想成永恒和独立的实物形象,来自于事物形象构成已经存在于心中的材料,正是眼睛看清楚了造像的脸。那是一张端庄沉静的脸,饱满的前庭,挺直的鼻梁,抿紧的嘴唇,细而长的双眼,两腮之上挂着浅浅的笑靥。无法明确的去断定这是怎样一种表情,这种表情使人感觉到的是一种圣洁的宁静,感觉到一种高尚的淡泊。面对她们,最感亲切的存在形式就是虔诚的“朝拜”。凝视造像,犹如欣赏着美妙的音乐,看着那些出人意料平静超然的造型和变化无常优美柔和的线条,我的心弦为着颤动,任何张狂自傲的情绪都被抑制了,心灵的笔墨也显得轻浮无力。佛徒们是用各种手段使忘掉自我,沉静在没有时间感觉中,那真的妙不可言,佛教造像给了佛徒们以这样的时刻,纯粹的存在。
雕凿造像的材料只是大理巍山当地极其普通的黄沙石,在山间、地里、河边、路旁随处可见,到处都有。不过而取自深山的质地就要好一些。石匠用很粗犷的刀法雕凿出佛教造像,大眼,宽鼻,厚唇,粗糙的皮肤,淡然的眼神,目光中没有世俗的欲念,表情耐人寻味,似乎凝聚着太多丰富辽远的期望和理想。看着粗犷的线条中蕴藏的强烈的感情,面对着黄沙石雕凿的造像各色的眼神的凝视,我在做着很复杂的联想的同时,心灵会被深深的震撼。
五、无名的石匠从石匠祖父那里\石匠的父亲把拶子承继\从石匠父亲的手里\石匠把拶子握紧在手里\从粗糙的黄颜色的沙石凿起\石匠更了解拶子的脾气\不计敲打了多少的面积\拶子自己在蜕皮\拣一块黄沙石\石匠把拶子白天握在手里\夜晚石匠和拶子睡在一起\多少岁月折磨石匠力尽精疲\拶子话不说一句始终不渝\默默聆听着石匠和造像的呼吸
无姓无名的石匠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雕凿出了佛教造像“生命”的存在,将佛教造像艺术的美妙自行置入到了石匠雕凿的作品形象之中。虽然,黄色的沙石里边藏着无法埋藏的孤独,造像也就无法逃避被漫长的岁月无情的抚摸。石匠们在缔建的是一个佛教教造像艺术作品所能呈现的美妙世界,却也绝不是在黄色的石头之上的可数或不可数、熟悉或陌生之物的简单镶嵌或聚拢。
完全可以称雕凿佛教造像艺术作品的石匠为为“艺人”,并非因为他们只是那个伟大的年代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工匠,而是因为这些平凡普通的石匠所雕凿的佛教造像艺术作品的产生均发生于一种创作性的出场。也丝毫没有认为根据石匠的技艺就可以见出佛教造像艺术作品高下的意思。在作品的创造中看似技术的东西实际上是另外一码一事。在那个伟大的年代,石匠的技术并不等同于技术的本质,我们对那个年代石匠们的技术的本质在今天依然茫然而一无所知。根无所系,便无从滋养;养失其厚,便无以壮硕……便肌体贫血,便感觉失聪,便感觉言之无物,便行之不远,石匠直根那方热土,便心有所系,石匠创作造像便心有所思、所注和所想。那么石匠是在与美丽的人生相遇么?许多东西在变与不变之间留存,石匠给予佛徒的却是寻找和拥有拜佛的全部历程和那个美妙的佛教形象。
一个真正的石匠,在自己心里雕凿造着自己想象的影子的形象。石匠不需要用语言刻意去描绘佛教造像的美妙,当佛教造像从石匠的铁锤之下被敲凿创作出来,并且成为了佛徒生命的一个部分,石匠依然无法从身体里将佛教造像和佛教造像美妙的形象驱除,对于石匠来说,这是感念产生的恒久记忆。而可以随便抛掉的,那是记忆的多余,这种多余的记忆不如一颗灰飞烟灭后的灰尘,可以遗落,任何时候的任何地方。
在那个伟大的年代,石匠终于争取到了“表达的权力”-----雕凿并创作佛教造像,其意旨如果再不知去向,不问缘由中飘浮着,那“表达”也就实属多余了,而石匠也会因此而失业或者生命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石匠没有成其为帝国统治集团一分子的可能,在我看来,石匠是那个时代里最为可敬的艺术劳动工作者。他们与在那个伟大的时代里游走、高呼、杀人、放火、投机、作巧、好逸、恶劳的人不同,石匠拥有技艺、思想、追求,石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把最最完美的作品创作出来。“石匠和石匠们的技术表明,他们是热心于把真和美注入普遍人性深处的,而且他们作为那个伟大的时代里一个热爱国家、热爱家族、热爱家庭、热爱佛教并执著追求完美的人;那些伟大的蛮王和诏主们在佛教造像创作出来之后离开消失了,他们去了另外的世界,但是真和美却以自己不可摧毁的生命力通过石匠的手留存了下来。当年那些石匠和老少爷们,用龙于图寺山上那些可恨的黄砂石雕刻了这些与他们自己相关或不相关的“佛样”----造像。当“造像们”蹲坐或者平躺在博物馆时,雕刻造像的那些不知名的实实在在的石匠们早已经远逝作古去了,眼前见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石匠雕凿留下 “佛模佛样”的龙于图寺造像。揉着一千我年来憋干了的泥水,一步步踱来,龙于图寺造像喘着“粗气”蹲到了博物馆的展台之上,其实,或许造像也并不知道石匠将要它们来这里做些什么,但也不是纯粹的模特儿一般在那里摆上个无聊的姿势或造型。
当然,要命的是,佛徒们并不缺少通常意义上的“形象”,所以,当佛徒们的身体和心灵对蛮王诏主所极力推崇倡导的形象具有了免疫力和耐性后,石匠所努力创作的黄沙石造像的美妙“形象”尚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她的作用。形象,虽然只是让记忆的明证更显适宜,让记忆告诉并体现出良知的行径。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唯一抵制诱惑的办法是魔鬼”。而魔鬼却认为:“面对诱惑,要么背对诱惑,或者发现更有诱惑的东西。” 空白,终究是要填补的,一种境界的回归与升华,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畜势,无需作多余的的昭告,就象是玫瑰的香味诱发了人想到爱的滋味,佛教造像的无暇的美,所诱发当然是佛徒想象的却是追求幸福的生活了。
黄沙石雕凿的石雕造像似乎就是凝固了的思想,就是立体的音乐,就是佛教古老故事和石匠飞扬的情感的在空间中的定格。欣赏造像,似乎不是面对一尊造像,而是在面对漫长的历史;面对无数默默无闻地用心血和生命创造了历史和艺术的无名无姓的石匠。历史是以遗忘的方式存在。当石匠创造它们的时候,因为没有太多的语言可以描绘,所以留给龙于图寺造像的除了寂寞等待,也就只是给后人们留下了它们一点点的情结形象。记忆的“目标”是让历史相对长存,人是易淡忘过去的!心灵的晾晒把自己彻底奉献这么多迷失的岁月,在试图望穿岁月。要抛开身边多少的故事,才能走进一个传说。
佛教造像使南诏遥远的历史失去了空间和距离,而雕凿佛教造像的石匠们也始终没有把佛教造像灵魂出卖给魔鬼,这是石匠们认为他们所能努力并保证可以对佛徒们作出的一项庄重承诺。石匠抚摸自己用黄沙石雕凿出来的造像,探访着他们心灵所向往的那个彼岸,他们试图破解人文幽思之中那些衡常不可逾越的混沌与固执,试图让心灵在穿越每一个黄沙石造像之后在宇宙间的任意一点与神灵际会,从而实现在一个全新角度里带着陌生来观察和体会他们赋予造像的精神和内涵。待这种理想抵达,将幽暗曝晒的平台,灵魂从此放飞,心智也将打开一个全新的空间。石匠已经司空见惯和麻木不仁的这周遭的一切,当目光,被走不完的路定格,既然是创作者,既然是个石匠,寻找和造型就成了他们唯一可能的行走,仅仅为了在其中闪现着的每一点点希望和存在。
对于那段历史来说,黄沙石就是一个奇妙的库藏,那些黄沙石雕凿的佛教造像,石匠用心的承载、凿刻着他们所目睹和阅历过的历史和情景,而那些情景可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感人的场面、精彩的细节;可能是一张温和的笑脸,一幅优美的画面;也可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瞬间,一个深深拨动心弦的声音。故事、画面、声音和暖暖的阳光陪伴着历史一起飘进石匠的心里,铭刻在了佛教造像的身上。佛教造像背负着饱蘸岁月的“笔墨”划过历史的“宣纸”,所呈现出的是无法铲除的黄沙石成就的色彩和艺术。
---左家琦 题记:1990年4月,在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养马村的西边,一座叫做龙于图山的山腰上,云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在龙于图寺遗址发现并出土了一批雕刻精美的石质圆雕佛教造像。共有佛,菩萨,天王,孔雀明王,力士,头陀等180余(躯)块,雕像多为残件,其中较为完整 的头像有70件之多。曾经引起了考古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南诏时期的作品。
一、
夕阳下的墨点从龙于图山腰里抽出\谁的灵魂\撒下陈年的阳光\滑过山的根部\赐我一片天空\随心而来\越来越亲近的历史\饱含温情\剥落红色的泥土\撒向哪呢\在石头的体内一定还有\那声呐喊\造像躯壳里藏存的沉默\因为等待毫无睡意\月光下的夜晚双手合十\ \因了你的思念\抠出往事守望无眠.
据查阅相关发掘资料及其有关文物文献资料,可以概见,细奴罗取代张氏建立大蒙国,于唐永微3年(公元625年)或稍晚一点,在蒙舍川(大理巍山县)龙于图山筑城建都。万历<<云南通志>>载:今上有浮屠及云隐寺。说明龙于图寺(明-徐霞客称之为云隐寺)在明代沿存。佛教石雕造像在大理巍山龙于图寺的出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欣喜,由此,我对那个遥远的年代和那些石雕造像有了甚多的追思和无尽的怀想。
在帝王们笃信佛教的那个伟大的时代,外来的僧人寻常可见,当疲惫的战马,载回了无数的发臭的尸体,僧人们的油灯照亮了一个个漆黑的寂夜,却无法照亮一次次罪恶的阴谋与杀戮。控制人们肉体的权力,被牢牢的抓在帝国蛮王的手里之时,压制人们思想的权力却分给了庙宇里的佛教和造像。
对于善良的百姓来说,那时侯,她们生活在虔诚奉佛的安乐中,像始祖生活在美丽的伊甸园。而就在美丽的山野蛮地里,在庙宇厅堂中供奉的黄色的沙石佛教造像的面前,虔诚的佛徒正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另类”的蛮夷边地的精神故事,由此,我们也才得以窥到古人雕刻创作的鲜活地形象、阅读到形象里承载的历史与内容、也才得以对那个伟大的时代做着自己得猜测和遥想。
二、蛮王遗失的影子夜色几曾庇护托钵的王侯\古老的草房\琴声为你而奏\恭耕的牧牛\还在山坡上粗喘\谁能想象\后院残楼打开的门窗\讲述的是无法遗忘的蛮王
大理的的南面, 那个名叫“巍山”的地方,今天仍然是大理的一个县,在唐代被视为蛮荒之地,而当地朴实敦厚的人们却称当时的南诏为“额骨阿宝”。在彝族语中“额骨阿宝”意为“美丽之源”的地方,而南诏文化的发祥之地一直就是巍山。据唐樊棹的《蛮书》有这样的记载:“蒙舍川(巍山)逻盛已上之地也。旧为蒙舍州去龙口城一日程。当五诏具存,而蒙舍北有蒙诏,即杨瓜州也,同在一川,地气有瘴,肥沃宜禾稻又有大池周回数十里,多鱼及菱芙之属,川中水东南与勃弄川之合流,南有笼磨些川,凡登川河蒙舍谓之川赕,然邑落人众蔬果水菱之味则蒙舍尤殷”。
遥想当年,神秘的南诏王朝一千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突然在覆面了,遗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些记录了南诏王朝无数成就的古老遗存。帝国的蛮王君主们个个变了嘴脸,个个形象模糊,成了我最难辩认的古人。
蛮荒,意味着没有更好的开发,也没有过度的被惊扰。比如,很少有繁华的街道,嚷嚷的商贩,很少有宏伟的宫殿厚厚的高墙。帝国蛮王拥有更多的是群山环抱、原野草甸、原始森林、溪流山涧、屋舍若隐、阡陌良田。
龙于图城下的瓜江水以她的温软和灵性,一直见证并淘洗着那段历史的衰落与辉煌。南诏早期的生存空间其实很狭小,作为中国历史上偏居西南的一股割据势力。南诏蛮王率领他逐渐强大的军队夺取了大片的土地后,建立起了一个西南大帝国,帝王们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国家,并逐渐成为了经验丰富的统治者,南诏帝国再次显示了他力量的雄厚。
当帝国蛮王们拥有崇高的地位,虽然他们可以暂时赢得一部分的尊重,但是,蛮王们对于佛教和造像的情有独钟,是因为君们并不希望他的人民品质恶劣,毫无教养,放纵无忌,素质低下。而一位虔诚的佛徒,伴着一起历经了心灵的巨大痛苦或磨砺之后,祛除了自身的卑劣品性,并且完全将自己献给他们所敬奉的佛,他们的思想和肉体一起被严格禁锢了起来,这正是帝国蛮王们所期待的。
三、
黄沙石的体温
黄沙石是孤独的\漫漫长夜一望千年\何其苍凉\终年就这样与红土相伴\深埋地下汲取历史的营养\其实孤独只是一种心境\沉睡了多年的黄沙石\浑黄中带着红土的气息\那闪着光芒的是什么\那是你美丽黄沙石颜色\不管是什么\黄沙石的见证着一切\感觉很痛但也很温馨\历史的沧桑触碰着黄沙石的灵魂\拨开黄沙石走过的风风雨雨\最美丽的绽放\当黄沙石抚摩过过往的一切\已经不再消失\像丰碑一样伫立\华丽的仪式中古老的咒语里\黄沙石从山中俯冲而下\那是苍天的旨意\等待石匠同祭司的解读\祭司身着布袍假装目空一切\裙袂猎猎直到文字飘来\石匠说\世界的滋长与幻灭\仅仅是石匠拶尖的灵动\石匠就是神么\用拶子制造幻象\看到 听到 摸到\比现实还要真实\一切都是石匠的意愿\可以繁花盛开\可以灰飞烟灭\因为距离缥缈\所以美得不容亵渎\近似疯狂地猎取\只因帝国蛮王想要得到
深入到那些黄色的沙石造像的灵魂深处,承载着丰富的色彩和厚重的历史的巍山龙于图寺造像,具有独特意义和吸引人们关注的光辉和魅的潜能。我面对的并不是冷冰冰的一块块黄色的石头。想到这些黄沙石雕凿的生命,在高原红红的土地中埋藏了千百年,我突然感到了历史的无情。聪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绝不仅仅是几尊黄沙石材雕凿出来的佛教造像,关于那个伟大的时代的历史和文化也绝对不是无根无基的空中楼阁。黄沙石这种材料给我提供了赏心悦目的感官上的快感,让我可以轻松领会到造像特殊而明确的印象。那一尊尊黄沙石雕凿的造像镌刻着厚厚的历史、背负着丰富的文化翻越千年的岁月奔赴而来,这让我的情感和想象衍生了无限的感慨。“黄沙石”这个词就这样根深蒂固的移植到了我的心灵深处。
我的爷爷辈们曾经在龙于图山的山腰里掘洞开采过黄沙石。龙于图山吹来的风总是清清的、爽爽的,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曾于黄沙石有过亲密的接触,对那些从山的深出挖掘出来的还携带着泥土气息的黄沙石,我拥有着自己特别的情感。在宁静的瓜江之畔,欣赏着那些水晶一般清澈晶莹的流水时,我心中回荡着的却是来自龙于图山的山腰里叮当叮当的采石时的敲打声。当地人都知道龙于图山盛产黄沙石,走在山坡上,四处都是散落的黄色的沙石和碎块。在我小小的记忆中,那时候的黄沙石就是裹着大地身体的温度被一起挖掘出来的,暗红、赭石浸染着土红色的泥土巨大而浑圆的呈现在象爷爷一样的采石人的面前,这可是个不小的喜悦。
据专家考证,龙于图山的山腰一带曾经是南诏时期的皇家寺院遗址的所在地,而南诏早期的都城遗址之一也在离寺院不远的山顶上。一颗从大地的山腰里流淌出来的黄沙石,作为石雕造像“生命”的最最原始的实物,浸染着的或是土,或是泥,或是沙,或是石匠烈日暴晒下的汗水。而作为雕凿大理巍山龙于图寺佛教造像的黄沙石,它都是一种别样的,不可复制的“惟一”。黄沙石和造像的旅行与结合,历史过程不仅是视党与心理的抒展的过程,更是佛徒思想淘洗与灵魂的放任发展过程。而我有无法以已知和经验去准确判断这种曾经的存在。
审视造像时,我的思维有了太多的凝或,石头是僵硬且永恒的,它们存在于自然之中,然而,当一块块深藏山中便硬冰冷的石头被智慧的石匠选中并在手中开始雕凿时,石匠尤其更为可敬。在我看来,石匠和石头才是最为忠实的“信徒”,虽然连为何信仰或信仰什么都不能或来不及作充分的表达,但在父技子承师徒技术的承传中,却令人吃惊地显示着他们的体验,那怕手中“空无一物”,却能够准确抓住信仰的“精髓”,极其用心,极其虔诚的雕凿石匠们心中的“石物”,是“神”亦或者是“巫”。
龙于图寺石雕造像在石匠们的手中不露声色地诞生,因而也就不应该被后人蔑视为贫乏蛮夷之地里的“粗货”。黄沙石在龙于图山从深山里头刨出来之前,是没有生命和灵魂的。就象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美妙的音乐,黄沙石经过石匠精妙的雕凿、艺术的加工之后萌生了鲜活的生命,拥有了恒久的灵魂。犹如对美妙音乐的追求,石匠们无数次铁锤小心翼翼的敲打、黄沙石无数声简单音符的重复,那无形的铁锤敲打出来的节奏或朴实或嘶吼所糅合的音乐,可以使石匠平静,亦可以使那个时代里苦苦等待造像的百姓兴奋、幸福。这就够了,当佛教从其它地方的“极乐世界”里传到这块所谓的野蛮的一盆之地。
聆听音乐,我们常常被美妙的音乐所折服,在或优美或缠绵、或高亢或低吟、或忧伤或凄美的音乐旋律之中不能自拔。那时的“木鱼声声”一定是特别的美,也许吧那美妙的木鱼之声还能够唤醒他们的希望、帮助他们慌乱的心绪平静的入睡。耳畔回响的铁锤打凿黄沙石的叮当之声换成了脑海中萦绕的木鱼之声,在那个特殊而且隆重的日子里,百姓终于有了广泛朝拜佛教造像的可能,百姓在劳动和生产之余从此增添了许多美妙的享受和乐的传诵。而这种适宜、适时的出现,对于饱受战祸、病疾折磨的保守的百姓们来说,心灵的陶冶、灵魂的净化、情绪的安抚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黑暗的时刻,佛教造像会在百姓的心头燃起晶莹而灿烂的火苗,火光里,佛徒憧憬和梦幻中的一切奇丽美妙的景象都可能一一出现,就在百姓为之由衷惊叹的时候,佛教造像已经把他们引向了另外的世境。在寂静的时刻佛教造像会化作无数闪烁发光的音符,在佛徒的周围翩翩期起舞;在喧闹的时刻佛教造像会化作一清风,洗涤佛徒心头的浮躁和烦恼。
四、蛮荒中的怀想一千多年宁静的\埋伏等待\只为成为一尊尊俘虏\那天出土\应了考古人员的招抚\捧着“圣旨”\到博物馆仓促入幕\曾几何时\观者无数宁静全无\留着的是\三魂七魄粉碎了的躯壳\谁可读出\造像的痛苦到了这种地步\只好等待\再次复出时成为俘虏
从《南诏图卷》上,我们看到了佛教初入蒙舍时争斗的惨烈。然而,佛教最终还是以“济世救民”的形式,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教化”蛮民之责。当考古学家在1990年的某一天的某个时候,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扒开了蛮都龙于图寺的废墟,从里边掏出了一件件黄沙石佛教造像时,“佛陀们”终于喘了口气,露出脸来。我因为实在留念南诏王都遗址之上出土的那些佛教石雕造像,所以我特地跑到出土石雕造像的遗址和保存造像的博物馆去了好几次。那时,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最多的其实并不是我所想要看并且已经观看到的那些佛教石雕造像,我想要看的是在那个伟大的时代人们飘忽不定、模糊不清的影子。
当然了,这种影子也只能够存在于我自我的意识里进行孤独的徘徊和游荡。当,用目光恐怕不能触及,用耳朵不可以听清,需要用心灵去感知自已所喜欢的本质中欣喜的称之为灵魂的哪个东西。悲凉是对勇敢者的祭奠,沉默是对逝者的敬仰,这种感觉不是钢琴的力道能传送出来的震撼,也决不是弦乐齐奏而释放出的热情。
正是这种坚毅的力量和极其虔诚的信仰,使其“邦人以去天竺不远,,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无论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 的繁荣和盛况。我似乎,感觉到了大理巍山龙于图寺造像的体温,亦嗅到了她美的所在,也不仅仅是因为她是蛮夷边地上生长出来的艺术奇葩,在这种迥乎寻常的美中,感觉龙于图寺造像蕴涵了太多神秘的魅力。
一切犹如冥冥之中已经注定在出土造像的遗址的历史记忆的角落里头,龙于图寺造像寻求着自己历史的归宿。墓碑、墓志、祭祀、祈祷……这些为的是提醒后人不要忘却的同时,生活会因为找到而倍显快乐和极具意义。找到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读解到先辈们所保存下的时代的遗痕、可以窥看到先辈们所遗留的历史的影子。最最使我憾动的形象却只是一个我自己想象的面目不清的背影罢了。因为,他回归到历史中的时候,我只能够去窥看他的影子。
凝视造像时,佛的义理被深藏在心中,佛也被寄寓了太多太多的祈祷和祝福,但是,不管怎么说,先民同佛或者说同造像之间,居然象跟音乐一样,相互有了沟通的可能那是自由内心的虔诚的交流或独佳能兼容墨盒白。当佛教造像的“形”被石匠所选中“形由此注入了”神的状态,犹如“音乐”有了“音符”。当石雕造像成为了最好的“佛”或“神”的型的载体时,尤显空灵的佛开始有了实实在在的形,并开始在人民的心理深深扎下了根系。佛教似乎是以音乐一般的形式传人,却充满了极大的冒险和异常的艰辛。
当黄沙石造像被选择成为了最好的佛或神的形象载体的时候,在大理巍山这个小小的盆地里。尤显空洞的“佛”开始拥有了实实在在、具具体体的生动的形。那圆润饱满的“肌肤”,平缓流畅的线条,节奏粗旷的雕痕,素雅端庄的明朗,柔和优美的体态,恬静祥和的面容、温凉细腻的质感。
视觉在我们的知觉中具有十分优越的地位。把视觉捕获的内容设想成永恒和独立的实物形象,来自于事物形象构成已经存在于心中的材料,正是眼睛看清楚了造像的脸。那是一张端庄沉静的脸,饱满的前庭,挺直的鼻梁,抿紧的嘴唇,细而长的双眼,两腮之上挂着浅浅的笑靥。无法明确的去断定这是怎样一种表情,这种表情使人感觉到的是一种圣洁的宁静,感觉到一种高尚的淡泊。面对她们,最感亲切的存在形式就是虔诚的“朝拜”。凝视造像,犹如欣赏着美妙的音乐,看着那些出人意料平静超然的造型和变化无常优美柔和的线条,我的心弦为着颤动,任何张狂自傲的情绪都被抑制了,心灵的笔墨也显得轻浮无力。佛徒们是用各种手段使忘掉自我,沉静在没有时间感觉中,那真的妙不可言,佛教造像给了佛徒们以这样的时刻,纯粹的存在。
雕凿造像的材料只是大理巍山当地极其普通的黄沙石,在山间、地里、河边、路旁随处可见,到处都有。不过而取自深山的质地就要好一些。石匠用很粗犷的刀法雕凿出佛教造像,大眼,宽鼻,厚唇,粗糙的皮肤,淡然的眼神,目光中没有世俗的欲念,表情耐人寻味,似乎凝聚着太多丰富辽远的期望和理想。看着粗犷的线条中蕴藏的强烈的感情,面对着黄沙石雕凿的造像各色的眼神的凝视,我在做着很复杂的联想的同时,心灵会被深深的震撼。
五、无名的石匠从石匠祖父那里\石匠的父亲把拶子承继\从石匠父亲的手里\石匠把拶子握紧在手里\从粗糙的黄颜色的沙石凿起\石匠更了解拶子的脾气\不计敲打了多少的面积\拶子自己在蜕皮\拣一块黄沙石\石匠把拶子白天握在手里\夜晚石匠和拶子睡在一起\多少岁月折磨石匠力尽精疲\拶子话不说一句始终不渝\默默聆听着石匠和造像的呼吸
无姓无名的石匠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雕凿出了佛教造像“生命”的存在,将佛教造像艺术的美妙自行置入到了石匠雕凿的作品形象之中。虽然,黄色的沙石里边藏着无法埋藏的孤独,造像也就无法逃避被漫长的岁月无情的抚摸。石匠们在缔建的是一个佛教教造像艺术作品所能呈现的美妙世界,却也绝不是在黄色的石头之上的可数或不可数、熟悉或陌生之物的简单镶嵌或聚拢。
完全可以称雕凿佛教造像艺术作品的石匠为为“艺人”,并非因为他们只是那个伟大的年代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工匠,而是因为这些平凡普通的石匠所雕凿的佛教造像艺术作品的产生均发生于一种创作性的出场。也丝毫没有认为根据石匠的技艺就可以见出佛教造像艺术作品高下的意思。在作品的创造中看似技术的东西实际上是另外一码一事。在那个伟大的年代,石匠的技术并不等同于技术的本质,我们对那个年代石匠们的技术的本质在今天依然茫然而一无所知。根无所系,便无从滋养;养失其厚,便无以壮硕……便肌体贫血,便感觉失聪,便感觉言之无物,便行之不远,石匠直根那方热土,便心有所系,石匠创作造像便心有所思、所注和所想。那么石匠是在与美丽的人生相遇么?许多东西在变与不变之间留存,石匠给予佛徒的却是寻找和拥有拜佛的全部历程和那个美妙的佛教形象。
一个真正的石匠,在自己心里雕凿造着自己想象的影子的形象。石匠不需要用语言刻意去描绘佛教造像的美妙,当佛教造像从石匠的铁锤之下被敲凿创作出来,并且成为了佛徒生命的一个部分,石匠依然无法从身体里将佛教造像和佛教造像美妙的形象驱除,对于石匠来说,这是感念产生的恒久记忆。而可以随便抛掉的,那是记忆的多余,这种多余的记忆不如一颗灰飞烟灭后的灰尘,可以遗落,任何时候的任何地方。
在那个伟大的年代,石匠终于争取到了“表达的权力”-----雕凿并创作佛教造像,其意旨如果再不知去向,不问缘由中飘浮着,那“表达”也就实属多余了,而石匠也会因此而失业或者生命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石匠没有成其为帝国统治集团一分子的可能,在我看来,石匠是那个时代里最为可敬的艺术劳动工作者。他们与在那个伟大的时代里游走、高呼、杀人、放火、投机、作巧、好逸、恶劳的人不同,石匠拥有技艺、思想、追求,石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把最最完美的作品创作出来。“石匠和石匠们的技术表明,他们是热心于把真和美注入普遍人性深处的,而且他们作为那个伟大的时代里一个热爱国家、热爱家族、热爱家庭、热爱佛教并执著追求完美的人;那些伟大的蛮王和诏主们在佛教造像创作出来之后离开消失了,他们去了另外的世界,但是真和美却以自己不可摧毁的生命力通过石匠的手留存了下来。当年那些石匠和老少爷们,用龙于图寺山上那些可恨的黄砂石雕刻了这些与他们自己相关或不相关的“佛样”----造像。当“造像们”蹲坐或者平躺在博物馆时,雕刻造像的那些不知名的实实在在的石匠们早已经远逝作古去了,眼前见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石匠雕凿留下 “佛模佛样”的龙于图寺造像。揉着一千我年来憋干了的泥水,一步步踱来,龙于图寺造像喘着“粗气”蹲到了博物馆的展台之上,其实,或许造像也并不知道石匠将要它们来这里做些什么,但也不是纯粹的模特儿一般在那里摆上个无聊的姿势或造型。
当然,要命的是,佛徒们并不缺少通常意义上的“形象”,所以,当佛徒们的身体和心灵对蛮王诏主所极力推崇倡导的形象具有了免疫力和耐性后,石匠所努力创作的黄沙石造像的美妙“形象”尚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她的作用。形象,虽然只是让记忆的明证更显适宜,让记忆告诉并体现出良知的行径。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唯一抵制诱惑的办法是魔鬼”。而魔鬼却认为:“面对诱惑,要么背对诱惑,或者发现更有诱惑的东西。” 空白,终究是要填补的,一种境界的回归与升华,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畜势,无需作多余的的昭告,就象是玫瑰的香味诱发了人想到爱的滋味,佛教造像的无暇的美,所诱发当然是佛徒想象的却是追求幸福的生活了。
黄沙石雕凿的石雕造像似乎就是凝固了的思想,就是立体的音乐,就是佛教古老故事和石匠飞扬的情感的在空间中的定格。欣赏造像,似乎不是面对一尊造像,而是在面对漫长的历史;面对无数默默无闻地用心血和生命创造了历史和艺术的无名无姓的石匠。历史是以遗忘的方式存在。当石匠创造它们的时候,因为没有太多的语言可以描绘,所以留给龙于图寺造像的除了寂寞等待,也就只是给后人们留下了它们一点点的情结形象。记忆的“目标”是让历史相对长存,人是易淡忘过去的!心灵的晾晒把自己彻底奉献这么多迷失的岁月,在试图望穿岁月。要抛开身边多少的故事,才能走进一个传说。
佛教造像使南诏遥远的历史失去了空间和距离,而雕凿佛教造像的石匠们也始终没有把佛教造像灵魂出卖给魔鬼,这是石匠们认为他们所能努力并保证可以对佛徒们作出的一项庄重承诺。石匠抚摸自己用黄沙石雕凿出来的造像,探访着他们心灵所向往的那个彼岸,他们试图破解人文幽思之中那些衡常不可逾越的混沌与固执,试图让心灵在穿越每一个黄沙石造像之后在宇宙间的任意一点与神灵际会,从而实现在一个全新角度里带着陌生来观察和体会他们赋予造像的精神和内涵。待这种理想抵达,将幽暗曝晒的平台,灵魂从此放飞,心智也将打开一个全新的空间。石匠已经司空见惯和麻木不仁的这周遭的一切,当目光,被走不完的路定格,既然是创作者,既然是个石匠,寻找和造型就成了他们唯一可能的行走,仅仅为了在其中闪现着的每一点点希望和存在。
对于那段历史来说,黄沙石就是一个奇妙的库藏,那些黄沙石雕凿的佛教造像,石匠用心的承载、凿刻着他们所目睹和阅历过的历史和情景,而那些情景可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感人的场面、精彩的细节;可能是一张温和的笑脸,一幅优美的画面;也可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瞬间,一个深深拨动心弦的声音。故事、画面、声音和暖暖的阳光陪伴着历史一起飘进石匠的心里,铭刻在了佛教造像的身上。佛教造像背负着饱蘸岁月的“笔墨”划过历史的“宣纸”,所呈现出的是无法铲除的黄沙石成就的色彩和艺术。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