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岩前的凝思
2022-01-11叙事散文王九峰
鹰嘴岩前的凝思(交流稿)王九峰鹰嘴岩和将军峰分别肃立在田王寨的东西两侧。因其形状酷肖鹰嘴,故被人呼之为“鹰嘴岩”。它较将军峰略高,鹰嘴朝北,耸然傲立,那幅耽耽雄视的警觉,随时保持着振翮凌云,鹰扬长空的腾飞之姿。因此故,每登临田王寨,总与鹰……
鹰嘴岩前的凝思(交流稿)
王九峰 鹰嘴岩和将军峰分别肃立在田王寨的东西两侧。因其形状酷肖鹰嘴,故被人呼之为“鹰嘴岩”。它较将军峰略高,鹰嘴朝北,耸然傲立,那幅耽耽雄视的警觉,随时保持着振翮凌云,鹰扬长空的腾飞之姿。因此故,每登临田王寨,总与鹰嘴岩长久对视,凝望其英姿,心中必生发出一股由衷的肃然,阵阵热潮随之涌动,情绪也为之激越而澎拜。田王寨扼立于桐柏山楚韩古道的咽喉地带,绝壁如削,易守难攻。据险巍峙,岿然屹立,襟带淮源,抚携汉津。北拒中原,南控湖湘,是横亘于豫鄂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正因为田王寨的特殊地理位置之所系,这两处与它密切相关的山岩和峰名也居然与军界结了缘。将军者,人中之雄也,横马立刀,百万军中谁人敢撄其锋?以此名命山峰,当取其拱卫镇慑之谓。雄鹰者,鸟中之枭也,凌空博击,飞羽国里无禽敢挡其喙。以此名命山岩,亦取之捍守威远之意。由此可见人类对大自然中的山水形胜,每每赋予其性灵和寄托。明人有“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之诗句,应是对天下奇山妙水最确切的写照。
北有石人山,南有神女峰。围绕着它们那美丽和神奇的故事只所以千百年来在人们口中流传不衰,正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在认识亲近大自然时,用以寄托自己虚无漂渺的空幻与遐思。他们往往以这种自然存在,借以对迷惘和苦涩心灵进行排遣安抚和慰藉。诚然,大自然中的瑰丽和奇谲,总能给人以无限之想象,祖辈们如此,后生如我者又何尝不如此呢?可能是因为我历来好触其景而偏又喜欢致其远之故,前些年在咏“石人山”之诗时,适逢我国神舟六号飞天,由此及彼,兴动于中,忽发连翩之浮想,兀自把神女峰和石人山联系到了一起,尽管贻笑大方,还是忍不着录出来,以此证明我所言之不虚。《咏中州名胜石人山》二首录一:“朝夕幻化巫山云,无改神女盼夫心,谁知中州铸形地,原是巴蜀未归人,春秋望断南北雁,精神不磨古今存,忽传佳音谢月老,已托飞舟捎书频”。这或许是我神游八荒之外,心存南北一脉的呓语吧?那么,又有谁敢肯定在今后的风雨磨洗中,难道就不会在世人口传中“南有神女峰、北有石人山、中有鹰嘴岩”的称谓出现么? 今年5月2日,重登田王寨途次鹰嘴岩时,一股久贮心底的崇尚情绪突然泛起,总也拂之不去,几经梳理,忽悟出原是我身临其境,思接古今的旧好又勃然兴动,为吐呐胸怀,遂即一首《鹰嘴岩》诗感发而出:“振翮垂云遨九天,际会风雨自耽耽,浩然谁识鲲鹏志,蓄势应在造化先,归隠犹忆沧溟路,光阴磨蚀博击间,若问大鸟起何处,请读庄周逍遥篇”。 转思已定,或谓此岩之由来该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鲲鹏所化也未可知?只所以心生此念,可能是觉出此岩的不平凡。它倦飞归来,栖息于此,不鸣不飞,不知几多年?或者一日觉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若此,足教风云激荡,必令山川振啸。鸣汉皋而声震旷野,遨昊天而背负苍穹。如是,则其岩当与神女、石人鼎足而三。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以往每读前人诗文,对他们把全部精神都溶入山水风物中而不能自已,内心对此总有点不以为然。觉得他们在矫情,在故弄玄虚。随着近年登山日多,对山水热爱之程度又往往不让古人。究其原委,亦不外乎已将全部身心尽情融汇到佳山胜水之中故。山因厚实而载物,蕴涵其仁,所事无所不容。水因灵巧而曲折,善益其智,所为诚多谋略。故而,天下唯山者为高,却能虚怀容纳,德如君子,抑樗栎而护秀林,育为乔木。天下至柔者若水,而又无坚不摧,行如智者,避岩实而透罅虚,终成波澜。所以人绕行在山水间,颇能陶情益智,开阔胸襟。更有甚者,在激赏山水时,若面对象形之岩峰,更倍增游人无尽之遐想。吾乡近年来的种种神话传说,例如盘古开天,在民间传布已数千百年,至今始方兴未艾,人祖卧像也已显现,远远望去,实在逼真,再联想种种之传说,让人的思绪一下子升发到鸿蒙之初。类似此者,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借山水配之以神话,同样可以引发出许多想象来。我们的先人历来都有寄精神于神灵,赋山水于生命之习惯。这些手法在现今也都被我们借鉴和利用。淮河水蛟巫支祁在《太平广记》中早成旧说,而今为研究“淮源文化”之所需,再次让它破枷锁而出世。夏禹治水,三到桐柏,用山果佳酿醉众,以酬其劳。后人由此推断禹是个善饮豪饮的酒中之君子。《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亦留踪跡在桐柏山水间,他的故事在民间也是家喻户晓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由先人们早经开僻出的美好途径,今天看来,仍然实用。造物赋形于天地间,由此给人类以启示,并为人们创造出无数个美好画图。而在祖辈们还尚未来得及去描绘的那些众多奇山灵水,如今都依次排列在后人面前,呼喚起我们心中的无限热爱。如何把这部蕴涵着古老文化的山水长卷再揉合以时代精神,用重色浓彩认真勾勒描绘下去,真正做到不辱没祖先,无愧于子孙,继往开来,传承有序。这正是我辈的责任。
2009年6月28日于百拙斋 [ 本帖最后由 王九峰 于 2010-3-2 19:24 编辑 ]
王九峰 鹰嘴岩和将军峰分别肃立在田王寨的东西两侧。因其形状酷肖鹰嘴,故被人呼之为“鹰嘴岩”。它较将军峰略高,鹰嘴朝北,耸然傲立,那幅耽耽雄视的警觉,随时保持着振翮凌云,鹰扬长空的腾飞之姿。因此故,每登临田王寨,总与鹰嘴岩长久对视,凝望其英姿,心中必生发出一股由衷的肃然,阵阵热潮随之涌动,情绪也为之激越而澎拜。田王寨扼立于桐柏山楚韩古道的咽喉地带,绝壁如削,易守难攻。据险巍峙,岿然屹立,襟带淮源,抚携汉津。北拒中原,南控湖湘,是横亘于豫鄂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正因为田王寨的特殊地理位置之所系,这两处与它密切相关的山岩和峰名也居然与军界结了缘。将军者,人中之雄也,横马立刀,百万军中谁人敢撄其锋?以此名命山峰,当取其拱卫镇慑之谓。雄鹰者,鸟中之枭也,凌空博击,飞羽国里无禽敢挡其喙。以此名命山岩,亦取之捍守威远之意。由此可见人类对大自然中的山水形胜,每每赋予其性灵和寄托。明人有“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之诗句,应是对天下奇山妙水最确切的写照。
北有石人山,南有神女峰。围绕着它们那美丽和神奇的故事只所以千百年来在人们口中流传不衰,正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在认识亲近大自然时,用以寄托自己虚无漂渺的空幻与遐思。他们往往以这种自然存在,借以对迷惘和苦涩心灵进行排遣安抚和慰藉。诚然,大自然中的瑰丽和奇谲,总能给人以无限之想象,祖辈们如此,后生如我者又何尝不如此呢?可能是因为我历来好触其景而偏又喜欢致其远之故,前些年在咏“石人山”之诗时,适逢我国神舟六号飞天,由此及彼,兴动于中,忽发连翩之浮想,兀自把神女峰和石人山联系到了一起,尽管贻笑大方,还是忍不着录出来,以此证明我所言之不虚。《咏中州名胜石人山》二首录一:“朝夕幻化巫山云,无改神女盼夫心,谁知中州铸形地,原是巴蜀未归人,春秋望断南北雁,精神不磨古今存,忽传佳音谢月老,已托飞舟捎书频”。这或许是我神游八荒之外,心存南北一脉的呓语吧?那么,又有谁敢肯定在今后的风雨磨洗中,难道就不会在世人口传中“南有神女峰、北有石人山、中有鹰嘴岩”的称谓出现么? 今年5月2日,重登田王寨途次鹰嘴岩时,一股久贮心底的崇尚情绪突然泛起,总也拂之不去,几经梳理,忽悟出原是我身临其境,思接古今的旧好又勃然兴动,为吐呐胸怀,遂即一首《鹰嘴岩》诗感发而出:“振翮垂云遨九天,际会风雨自耽耽,浩然谁识鲲鹏志,蓄势应在造化先,归隠犹忆沧溟路,光阴磨蚀博击间,若问大鸟起何处,请读庄周逍遥篇”。 转思已定,或谓此岩之由来该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鲲鹏所化也未可知?只所以心生此念,可能是觉出此岩的不平凡。它倦飞归来,栖息于此,不鸣不飞,不知几多年?或者一日觉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若此,足教风云激荡,必令山川振啸。鸣汉皋而声震旷野,遨昊天而背负苍穹。如是,则其岩当与神女、石人鼎足而三。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以往每读前人诗文,对他们把全部精神都溶入山水风物中而不能自已,内心对此总有点不以为然。觉得他们在矫情,在故弄玄虚。随着近年登山日多,对山水热爱之程度又往往不让古人。究其原委,亦不外乎已将全部身心尽情融汇到佳山胜水之中故。山因厚实而载物,蕴涵其仁,所事无所不容。水因灵巧而曲折,善益其智,所为诚多谋略。故而,天下唯山者为高,却能虚怀容纳,德如君子,抑樗栎而护秀林,育为乔木。天下至柔者若水,而又无坚不摧,行如智者,避岩实而透罅虚,终成波澜。所以人绕行在山水间,颇能陶情益智,开阔胸襟。更有甚者,在激赏山水时,若面对象形之岩峰,更倍增游人无尽之遐想。吾乡近年来的种种神话传说,例如盘古开天,在民间传布已数千百年,至今始方兴未艾,人祖卧像也已显现,远远望去,实在逼真,再联想种种之传说,让人的思绪一下子升发到鸿蒙之初。类似此者,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借山水配之以神话,同样可以引发出许多想象来。我们的先人历来都有寄精神于神灵,赋山水于生命之习惯。这些手法在现今也都被我们借鉴和利用。淮河水蛟巫支祁在《太平广记》中早成旧说,而今为研究“淮源文化”之所需,再次让它破枷锁而出世。夏禹治水,三到桐柏,用山果佳酿醉众,以酬其劳。后人由此推断禹是个善饮豪饮的酒中之君子。《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亦留踪跡在桐柏山水间,他的故事在民间也是家喻户晓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由先人们早经开僻出的美好途径,今天看来,仍然实用。造物赋形于天地间,由此给人类以启示,并为人们创造出无数个美好画图。而在祖辈们还尚未来得及去描绘的那些众多奇山灵水,如今都依次排列在后人面前,呼喚起我们心中的无限热爱。如何把这部蕴涵着古老文化的山水长卷再揉合以时代精神,用重色浓彩认真勾勒描绘下去,真正做到不辱没祖先,无愧于子孙,继往开来,传承有序。这正是我辈的责任。
2009年6月28日于百拙斋 [ 本帖最后由 王九峰 于 2010-3-2 19:24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