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一首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教坛歌谣

2020-09-24抒情散文徐睿成

一首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教坛歌谣
品读《一晨文集》有感
武威陈守品经常看到有一个姓徐的作者写的文章发表在《中国教师报》《未来导报》《武威日报》《凉州教育简报》上。有一年,曾和一个姓徐的校长一起参加论文评选工作,听说他也写一些东西,我以为是他。
一首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教坛歌谣
品读《一晨文集》有感
武威陈守品

经常看到有一个姓徐的作者写的文章发表在《中国教师报》《未来导报》《武威日报》《凉州教育简报》上。有一年,曾和一个姓徐的校长一起参加论文评选工作,听说他也写一些东西,我以为是他。谁知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一位年轻教师谈论写作上的事儿,他说起一些篇目,竟然全是我所看到过的。我说起那个姓徐的人名,他说就是他,是我把名字搞混了。听了他的讲叙,我有些吃惊。为什么呢?因为,我总觉得现的许多年轻人是不写什么东西的,他们考得试太多,很现实,很少有人为了一点感触沉醉在电脑去写一些熬油点灯不来钱的事儿。没想到那个经常发表文章的人就在我眼前,并且那么年轻,那么阳光,这不仅改变了我的这一认识,同时欣赏起小徐这个人和他的文章来。

小徐的文章基本分成这么几类:生活苦乐、青春舞曲、我的大学、校园生活、教育叙事等。不管是那类的文章,都有一个显明的特点,那就是真挚、精美、富于年青人的蓬勃生机。如他在文章的开篇《燃烧生命》写道:昨天的太阳照不到今天的树叶。每一个属于我们生命的太阳是多么美好啊!珍惜生命不在于得到多少钱财和权势,而在于生命有没有充分燃烧。是啊,看去多么热情和清纯,读着他的语言,就如看到处子般的静美。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燃烧,但有的人充分燃烧了,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这个生活的社会和挚爱的土地;而有的人浑浑噩噩,只知索取,不知给予,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小徐在开篇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的文字中散发着对生活的无限挚爱和赞美。在《燃烧生命》的结尾,他这样写道:蝴蝶要经历破茧而出的痛苦,才能得到令人羡慕的美丽,人要直视死亡才能体会生命的美好。生活中固然有许多无可奈何,但更多的是出人意料的精彩。给自己一个机会,试着对生活充满信心,生活会给你同等的回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可是有人却创造了奇迹,有人却一败涂地。我想,只要热爱生活,就会找到一个完美的自己。此文他发表在2006年3月6日的《中国教育报》上。从这句“只要挚爱生活,就会找到一个完美的自己。”这句话上,我们就能体味出小徐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了。

小徐的文字直白,热情。如《友谊在秋天成长》一文,他的文笔是那直白,就如同素描,把生活的真实表露出来。“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春天的土地是温馨的,它使万物萌生;夏天的土地是炽热的,它使生命拔节,而秋天的土地则是诚实的,它用收成证明播种者的品质。春天的农民是忙碌的、夏天的农民是焦虑的,而只有秋天的农民是兴奋的,因为秋天给了他们喜悦,给了他们生活的追求和丰收的期望……”我们有的人写东西很复杂,把一个简单的事写得让人不可理解。有一年我接触了一位文章的讲评者,他说写东西一定要写得深,写得透彻,透过事物的表面写出本质来。我当时听了好像是对的,可有时觉得事实就是那样,我吃了一个白馒头就是吃了一个白馒头,没有大肆渲染的必要。我们写文字是给人看的,首要的是要让人迅速明白你想说什么。后来,我也关注过这个讲评者,想看一看他透彻的、有深度的文章。可也许是这个高度把他也限住了,直到如今也没有看到他的文章。而小徐的文章就如庄稼地里成熟的高粱,地里生长的土豆,成熟了就那么沉甸甸地低垂,挖出泥土就那么圆溜溜地硬朗,直来直去,而又格调明朗。看看这段文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大地的枯黄,落叶的飘零。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叶,何尝不是呢?我们热爱秋天,热爱秋天所赋予我们的一切,大地枯黄,落叶飘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一个秋天不会来临。读着他的文字,真挚,单纯,散发着年轻人清亮的眸子看待世界的热情和纯真,就像清新的早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样,充满着晶莹之美。

翻开《青春舞曲》一章,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发表于《中国教师报》杏坛春晓栏目网络版《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不是先知先觉者。我们都是在小时做着长大时的梦,在年青的时候展望着未来的梦。可脚下呢?当前呢?当我们年青的时候我们往往不知年青时光的珍贵,大部分的人都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认识今天,把握今天非常重要。在这方面,小徐就有清醒的认识。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窥豹一斑。有人说:“世界上最长的是希望之路,蜿蜒是生命的街灯。”是的,孕育着梦想,生长着希望,却又必须经历跋涉的漫长。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我们最无法预料,却又不能忧郁彷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拦在我们脚下的荆棘,我们必须勇敢去面对;袭向我们的风雨我们必须用整个生命来抵挡!那执着的目光,引领我们跨过蛮荒,趟过遍地野火,在风雨中笑傲江湖,乘风破浪。小徐认识到了青春的可贵,因此,他不愿意让自己的生命在默默无闻、庸庸碌碌中度过,反之,要“笑傲江湖,乘风破浪”。大家知道,江湖险恶,没有一定的本领,你想笑傲江湖,就连身在江湖都难那,还要“笑傲”,那岂不是一个梦吗?但小徐有自己的认识:“拦在我们脚下的荆棘,我们必须勇敢去面对;袭向我们的风雨我们必须用整个生命来抵挡!”有了这样的勇气,我们还有什么不敢面对的?

在《追逐阳光》一文中,小徐正好表达了他对生活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信心。人,应该不断地去追求,才能进步,才会成功。人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尽管有山崖阻碍,尽管有旋涡洄流,但它终归要向前奔流。李白有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既已出发,就不必迷恋朝霞和彩云,也不要理会两岸的啼猿,驾着你的轻舟勇往直前,到达江陵也不满足,因为还有大海在前头。小徐对今天情有独钟,他在《阳光依旧》一文中写道: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常认为怎样才是最好的,但常事与愿违。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在逆境中依旧存喜,认真地生活下去。是啊,昨日已经失去,明天还没有来临,我们许多人把今天的理想寄托在明天的梦想里,许多人不充分把握今天,却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我曾与一位八十几的佛学老翁交谈,听其讲解佛法,体味到他心中那个无欲无求,吃啥有啥,五彩斑斓的美好天堂。看到他八十多岁了,舍弃家庭天伦之乐却独守清堂庙宇,为他的另一个世界而虔诚默拜。我无意对佛法妄加评论,但遥望苍穹,静视祁连山,众生蝼蚁之命,弹指瞬间,今生尚且不知珍惜,何来来世天国无穷的富有?好多人在生活中无形之中就生活到梦中去了。感叹小徐这么年青就有了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切认识。认识今天,把握今天,这才是无上的智慧。

翻开《我的大学》,一篇篇清新的文章读下去,不由地让人对大学校园充满向往。也许因为我没有上过大学,因此,心中总觉有些遗憾。但二十几年的工作,却对那些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学生产生过困惑。我以为大学校园必是非常灿烂的,最起码是继续深造和拔高的好地方。可事实上呢,许多毕业的大学生在我们学校的日常活动中这个不会,那上不会,这课不能带,那个课上不来,连领导都感到困惑,你们在大学里究竟学了些什么?学校开运动会,没法给他们安排事,因为他们什么也不会。学校进行年级组排球比赛,不是不知接球就是砸出场外。有时也看到他们爬在床上撅着沟子写诗,看到“大海的子宫,分娩出血淋淋的太阳”这样光辉灿烂的句子,但更多的则是无病呻吟。当时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就是把现在的大学生当另类,遗憾于他们到底在大学里学了什么?这种概念在头脑很长时间了。但看到小徐的《我的大学》我才在这里看到一个思考的大学生,,看到了校园的灿烂,也看到了他们对未来的展望。在《相信自己,我能行》一文中他写道:青年人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人的特点,也是优点。但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让我们团结一心,积极进取,踏实做事,诚实做人。以“人文精神”为榜样,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相信自己,我能行!真的行吗?我从报纸上可以看到一个积极进取的大学生,我从工作态度上知道他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我从他忙碌的身影里知道,在这所大学,他没有一无所得,成为普遍人认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他收获了青春,他收获了希望,更重要的是他把握住了在大学校园的美好时光,把自己定位在了“相信自己,我能行!”的行列。

一次在报上看到他写的文章《初为人师的日子》,由于熟识了,所以对他的文章我是必要看的。因为行业相同,因此,许多感受也就相信,从他的《校园生活》里,仿佛可以看到另一个年轻的我。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底下坐了那么多的学生,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涌上心头。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向老教师学习,向长辈们学习,教好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不是我们刚走上讲台上共同的心声吗?初为人师,一切要从头开始,扬长避短,做一个让学生尊敬、让家长满意、同事敬佩的好老师。看,我们每一位刚参加工作的人都不在向自己表态吗?初为人师,是困惑和希望并存的,那种对教育的热情是我们胸中的石油,无时无刻不在燃烧,正是这种热情,点燃了我们丰富的校园生活。教师生活有时是辛苦的,小徐虽然在农村小学,但也深有同感。他在《为教师减减减负吧》一文中有这样一条短信息:“一等教师是领导,吃喝玩乐到处跑。二等教师管后勤,轻轻松松维持人。三等教师音体美,上班还能喝茶水。四等教师史地生,周末还能去踏青。五等教师语数外,比比看谁死的快。”看了这则短信,虽然觉得夸张了点。但是也道出了一线教师真实的艰辛。校园生活尽管艰辛,可也有它的乐趣。比如《校园里的喜鹊窝》一文中写道:我的校园很美,美得睿智、美得寂寞、美得宁静、美得淡泊。我爱这一片小小的土地。因他的平凡,平凡得使你宁静,平凡得使你坦然,平凡得使你淡泊,平凡得使你心如止水,一颗淡泊的心满足你的精神家园,终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是啊,校园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单调的,但就是在这辛苦和单调之中有一群像喜鹊一样的孩子,还有校园里的喜鹊和喜鹊窝,那不是也另有一番情趣吗?“我是一个喜欢观察的人,这次意外的发现便成了我茶余饭后的趣事。”

教育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有时也是一种内心的感触。教育离不开良心,正如小徐写的《对得起一声问候“老师好”》中写得那样:为了对得起那句 “老师好”,需要我们付出一生的努力。正视自己,我无悔于我的选择!一声老师好包含了学生对老师的多少敬佩与爱慕之情;一声老师好深深地道出了我职业的真谛……


教育叙事更是一首教育人生的动人歌谣,他像弯弯的月亮,牵绊着我们这些教育人,在苦乐人生中去完成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正是这些人,激励和点缀了我们教育的天空,使我们的国家人才济济,欣欣向荣。《我的外公》“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幼年饱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少年奋发读书快乐无比;青年多灾多难,东奔西跑,疲于生活;中年躬耕农亩,养育子女,教书育人,培养后代;老来退休在家安度晚年。”《我的父亲》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大公无私,堪称教师的楷模。《我的物理老师》李有忠老师在教学中,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学生为“先生”,先生做“学生”。对“先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及时地提出来,让大家共同纠正。这种教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做“先生”,狠下功夫学习,课堂教学令学生耳目一新。“小王”校长他只有28岁,面对教育工作,他总是感慨地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不论身处何位,身在何处,时刻都要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做一个新时代的、让当地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工作者。”2006年发表在《大学生报》上的《情系白庙小学,爱洒学子心田》我与白庙学子的“亲密接触”一文中写道“随州职院与白庙小学虽然相隔很远,但我们的心却连在了一起。”今天的活动虽然结束,但“大手拉小手”的爱心接力棒将永远传递下去。反映了学校联谊活动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小徐的文章看得多了,思想就感觉纯了,像房屋里喷了空气清新剂,很清爽。本来这个序是早要写的,可一个“两基”验收,把所有的思绪都打乱了。看人的文章做不到沐浴,但也要静心才可拜读的,因为那是作者心灵上流淌的小河,是祁连玛玡雪山上盛开的雪莲,心不静体味不到那种纯美。

秋凉了,昨晚还下了一场小雨。早晨五点多醒来,看窗外幽静,想起小徐的《徐睿成文集》电子版,打开电脑,静心阅读,感受着那颗跳动着的鲜活的生命歌谣,又产生年青时候对校园的冲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情飞扬的年月。透过这些文字,小徐浓缩成了我们教育人年青时候的一个影子,正站在教坛上,活跃在校园里,辛苦工作着,自得其乐。感受着反映校园生活酸甜苦辣的《徐睿成文集》,捧读此书,竟成我们这个时代年青的缩影。

人的财富,不仅仅在金钱,还有年青,更在于那善于反思的绵长文字,成为整个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写文字苦,但屈子的一声长吟将给我们以鼓舞,虽不具太阳般的炽热,却有夜空中启明般的迷人。
天已明。虽是晚到的序言,却有早发的祝福!
[ 本帖最后由 徐睿成 于 2012-8-24 08:0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