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国史撷英之清辉耀邦

2022-01-11叙事散文凌云昕
在红色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位深得民心的领袖,他胸怀坦荡、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廉洁奉公,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党和人民呕心沥血,奋斗不息,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个人就是13岁参加革命,历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中央军委组织部长……
  在红色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位深得民心的领袖,他胸怀坦荡、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廉洁奉公,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党和人民呕心沥血,奋斗不息,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个人就是13岁参加革命,历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中央军委组织部长、共青团第一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主席的胡耀邦。   胡耀邦为人正直坦荡。早在延安时期,胡耀邦就看不惯康生之流装腔作势的作派,从不与他交往,党的“九大”时康生主动和胡耀邦握手,胡耀邦扭头便走,结果让他担任“九大”中央委员的提议最终没被通过。后来,团中央干部集体上书请愿,要求胡耀邦担任人大代表。汪东兴两次找他谈话并许诺,只要承认反对中央领导同志,就可以担任人大常委。胡耀邦都断然拒绝。他说:“我没有攻击中央领导同志。当时我是八大中央委员,江青什么也不是,怎么说我攻击中央领导同志!”文革时,胡耀邦对林彪鼓吹的许多唯心主义、实用主义谬论也十分反感,竟当众嘲笑林副统帅所谓的“突出政治”:“突出政治真的那么灵?!我看游泳时就得突出鼻子!”对于对领袖人物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方式,胡耀邦也表示过异议与反感。他就说过“人能活一万岁吗?这种说法不科学嘛!”一次陈云和胡耀邦谈心,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假如派一位能力不如你的人去做你的领导,你会怎样对待?”胡耀邦当时的回答是:“按照组织原则当然是服从了!”陈云又问:“你感到舒服吗?”胡耀邦说:“当然不会舒服了。”陈云说:“不仅要感到舒服,而且要感到很舒服。因为只有做到很舒服才会真服从;只有做到真服从才能和衷共济做好工作。”后来胡耀邦深有感慨地说:“我只通过了两关,即生死关和金钱关,陈云同志提到的那一关只通过了一半,即组织服从,另一半即思想服从,还有待努力。”   胡耀邦平生最爱读书。他曾经说过,作为一个共产党人要想有所作为,对人民的事业的所贡献,必须做好三件事情,一是靠实践取得经验,二是靠读书取得知识,三是遵照共产主义理想和党性原则地断地改造自己。不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不论在马背上还是帐篷里,胡耀邦只要有点滴空闲时间,总是孜孜不倦地读书。陕北时期,由于贫穷落后的生活环境,想找到一本书看很不容易,胡耀邦就背起了《康熙字典》,从而为他以后阅读古文打下了良好基础。他记忆力惊人,对一些佳作警句背诵如流,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诵读几遍,便能全文背下来。担任党的领导职务以后,胡耀邦还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习惯,每到一处出差,他总是在到达的当天晚上阅读当地的地方史志,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地区的基本情况。胡耀邦说:“要读马恩列的全集,要读四书五经,要读完古今的文学名著,要读完二十四史,这些书一共有五千万字,一个人一天能读一万字,读完这这些书至少也得要十四年,二十多岁的干部按照这个方向努力,到了四十岁左右,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了。因此在‘文革’后期,胡耀邦主持中科院工作,那些大科学家也特别敬佩他。   胡耀邦为政务实干练。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派儿子叶选宁去看望胡耀邦。胡耀邦高兴地说;“祝贺你爸爸同华主席他们一道,为我们的党和国家立下了不巧功勋!” 并接着说: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什么是人心?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务必请你把我这个话带给你爸爸。但事与愿违,接着到来的却仍是一片万岁的欢呼声,是 “两个凡是”的轮番出台。胡耀邦气愤地说:这哪是人心为上?,而是乱箭穿心嘛!经过长期的思索,冒着极大的政治丰险,前后修改十七次,胡耀邦写成了《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一文,并于l977年10月7日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刊发,从而打响了解放思想、拨乱返正的第一炮,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50年代初,在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的倡导下,九十八名上海知识青年主动要求离开繁华的大都市,开发鄱阳湖畔的荒滩。胡耀邦与知青们同住茅草棚,同喝一锅粥,长夜秉烛促膝谈心,并亲自为这里题名叫“共青社”。在以后的三十四年间,他都时刻关心着“共青社”的兴衰,每年都要听几次“共青社”人的情况汇报。先后为这里题名为“共青垦殖场”、“共青城。共青城的干部不属国家干部系列,没有编制,也没有级别,共青城的所有企业,既不是国营的,也不是个人的,而是大家的。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没有要过国家一分钱,却实现了由荒山野岭到江南明珠的飞跃,一九八八年全城工农业总产值为四亿多元,上交国家的利税一亿多元,为国家创汇二千多万美元,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家人为他设置了家庭灵堂。人们自发地前往吊唁,在他家不足18平方米的客厅里,摆满了无数挽联和君子兰花,象征着这位革命老人高洁的品格,许多人流着泪在他的遗像前鞠躬哭诉。胡耀邦遗体送往八宝山火化时,没有通知送行,但自发送行的队伍从长安街至八宝山排了三十华里。按照他生前的遗愿,胡耀邦骨灰送往共青城安葬,共青城各行各业的员工、干部、师生,都自发地走出教室、车间、办公室,连正在进行的会议也停下了,闻讯自行前往迎侯耀邦骨灰的队伍延绵三十华里,疑视着耀邦的骨灰盒,人们神情肃穆泪流满面。在胡耀邦的墓碑上,刻着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星星火炬、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圆圈五星、中国共产党的铁锤镰刀。这是所有中国人墓碑上独一无二的,标志着他曾担任过中国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而他忧思慈祥的形象,则永远留在了人民的心中。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