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猪肉猪肉香(四海食话之六)
2022-01-11叙事散文堂珂
文/堂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集体时,物品匮乏,布料、煤油、肥皂等生活用品都要凭票供应。对一介平民来说,猪肉属奢侈品,平时顶多割点肥肉膘子炼成大油,盛在小小的瓷油罐里,炒菜时放那么一点点。不是人们不喜欢瘦肉,而是只供应那么一点点,当然是好钢用在……
文/堂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集体时,物品匮乏,布料、煤油、肥皂等生活用品都要凭票供应。对一介平民来说,猪肉属奢侈品,平时顶多割点肥肉膘子炼成大油,盛在小小的瓷油罐里,炒菜时放那么一点点。不是人们不喜欢瘦肉,而是只供应那么一点点,当然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猪头猪爪子就更不舍得买了。就是逢年过节想买也买不到,尽管绝大多数的猪来自农村,来自那一双双粗糙的手。
因为在县城上班,借了干部身份的光,每年过年父亲都能拎回一半猪头,四个猪爪子。把黄香烧化,涂在猪脸上,等黄香干了,揭掉黄香,又硬又粗的猪毛被连根拔起,再用锋利的刀子使劲刮几遍,猪脸立马变得白生生的,很像时下某些女孩子涂了粉美了容的脸颊。打盆井水洗净了,挂在影壁墙后,整个院子因此变得丰盈起来,出去进来眼光总有意无意地往影壁墙后瞥,瞥见那片小小的白,心里就觉得踏实,温暖,还带着一丝活蹦乱跳的骄傲。
焦急的等待中除夕新娘一样翩翩而来,披红挂绿,分外妖娆。包完水饺后,把猪头猪爪子放在大铁锅里,加上葱姜八角桂皮等大料烧火猛炖,开锅后慢火细煨。随着时间缓慢地行走,香味越来越浓,打着旋透过门缝一个劲地往鼻子里钻。尽管夜已经很深了,兄妹几个却都没有睡意。等到父亲把猪脸猪爪捞出来,我们都支楞起头,活像四个嗷嗷待哺的小鸟一样,眼巴巴地看着父亲把骨头一块块地剔出来。这时,兄妹四个频繁的鼻翅翕动声,粗闷的咽唾液声,清晰可闻。父亲偶尔会把一小条肉送到我们的嘴边,或者把剔出的小骨头让我们啃吮,以此把快要窜出喉咙的馋虫打发回肚里。
多么生动滑稽而又辛酸的一幅场景呀!三十年后的今天,每每忆起,那浓浓的香味犹在鼻前缭绕。 我们说某人笨,常用这样一句话:猪脑子。也许正因了它的笨,所以才可爱吧。假如人人都像猪一样,也许这个世界会多一份太平。我就很欣赏猪的达观,只要能吃饱,只要是能吃的,不管是草,地瓜干,玉米粒,还是残渣剩饭,啥都行,吃饱了就睡,与世无争,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尔虞我诈都是它耳边的风,过眼的云。 百菜唯有白菜美,诸肉还是猪肉香。人们喜欢饲养猪,不是因为它造形的憨厚可爱,也不是因为它的达观,而是垂涎它的肉香。它的肉肥瘦有度,口味纯正,人人都喜欢。不管是炒菜,红烧,水煮,还是包水饺,下清汤丸,样样都行。还可以制成腊肉,香肠,火腿,不管是储存还是吃起来更加的方便。一句话,它和谁都能合得来,算得上是大众的共同情人了。既是大众的,自然关乎民生,所以猪肉一涨价,就引起民怨。“神州肥猪短缺兮,三月不知肉美;长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艰!”2007年春猪肉涨价时网上风行一时的这首打油诗虽有点夸张,却也是实情。小细节,大问题,不可小瞧也。 东北有道大众菜很是出名,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海南,都能看到她的影子,闻到她的香味,用“遍地开花”来形容很是恰当。这就是“东北乱炖”。把猪肉、白菜、粉皮、木耳、香菇、豆腐等乱七八糟的凡是能吃的凑在一块慢火细炖,该菜以猪肉为“龙眼”,集百菜味道之长,大气,醇厚,朴素。吃着这道菜,感觉像跟一位朴实憨厚而又健壮的庄稼汉子打交道,暖意弥漫,亲切丛生。 绍兴有道“干菜毗猪肉”很有名气,去年到绍兴旅游时曾品尝过,味道确实不错。其做法是:将五花猪肉用汤煲在慢火煮到六七成熟,取出,用酱油涂抹上色;炒勺内倒入植物油,烧到七八成热,把煮好的肉放入,炸到大红色时捞出来,用流动清水漂至没有浮油,然后将肉切成大块薄片,皮向下逐块拚摆在碗里;将霉干莱洗净切碎,炒勺内倒入猪油,油沸时下蒜茸,下梅干菜、白糖炸匀,取出来放在肉上面;用鸡汤、酱油调成汁,倒入肉碗内,上笼屉用旺火蒸半个小时左右后倒出原汁,将霉干莱扣肉复扣于盘里;原汁加入湿淀粉勾芡,淋入肉面上即成。此菜香酥绵糯,油润不腻,色泽枣红,咸鲜甘美,颇有田园风味。 “这么黑的路只有你见过,你每年都从岳母豢养的乡下来,两条腿留在梦中的故乡,另两条腿飘出红爆肘花的香味。空气里遍布淤泥,麦苗们集体溜出你的草包。”每每想起梅驿的这首《猪肉之歌》,就想起乡下家家户户养猪的情景,一股温馨油然而生。 说猪肉有个人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苏东坡。“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东坡谪居黄州,戏作此诗自娱,他闲暇时做的这道红烧猪肉,就是千古传颂的“东坡肉”。历史上好多东西都沾了名人的光而名闻遐迩,猪肉也在此列。 你听说把猪的历史当作课程的吗?这稀奇古怪的事就发生在美国辛辛那提城的泽维尔大学,该大学开设了“美国猪历史”课,辛辛那提因此被称为“猪城”。科罗拉多大学历史学教授弗吉尼亚在大学里教授动物和人类的关系。他说:“历史上没有哪个历史学家把动物当做研究对象,现在这种偏见正在改变。我们很快就会明白,动物不仅改变了周围的地理环境,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善待动物,善待环境,才会有香喷喷的肉吃,这个世界才会太平。
多么生动滑稽而又辛酸的一幅场景呀!三十年后的今天,每每忆起,那浓浓的香味犹在鼻前缭绕。 我们说某人笨,常用这样一句话:猪脑子。也许正因了它的笨,所以才可爱吧。假如人人都像猪一样,也许这个世界会多一份太平。我就很欣赏猪的达观,只要能吃饱,只要是能吃的,不管是草,地瓜干,玉米粒,还是残渣剩饭,啥都行,吃饱了就睡,与世无争,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尔虞我诈都是它耳边的风,过眼的云。 百菜唯有白菜美,诸肉还是猪肉香。人们喜欢饲养猪,不是因为它造形的憨厚可爱,也不是因为它的达观,而是垂涎它的肉香。它的肉肥瘦有度,口味纯正,人人都喜欢。不管是炒菜,红烧,水煮,还是包水饺,下清汤丸,样样都行。还可以制成腊肉,香肠,火腿,不管是储存还是吃起来更加的方便。一句话,它和谁都能合得来,算得上是大众的共同情人了。既是大众的,自然关乎民生,所以猪肉一涨价,就引起民怨。“神州肥猪短缺兮,三月不知肉美;长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艰!”2007年春猪肉涨价时网上风行一时的这首打油诗虽有点夸张,却也是实情。小细节,大问题,不可小瞧也。 东北有道大众菜很是出名,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海南,都能看到她的影子,闻到她的香味,用“遍地开花”来形容很是恰当。这就是“东北乱炖”。把猪肉、白菜、粉皮、木耳、香菇、豆腐等乱七八糟的凡是能吃的凑在一块慢火细炖,该菜以猪肉为“龙眼”,集百菜味道之长,大气,醇厚,朴素。吃着这道菜,感觉像跟一位朴实憨厚而又健壮的庄稼汉子打交道,暖意弥漫,亲切丛生。 绍兴有道“干菜毗猪肉”很有名气,去年到绍兴旅游时曾品尝过,味道确实不错。其做法是:将五花猪肉用汤煲在慢火煮到六七成熟,取出,用酱油涂抹上色;炒勺内倒入植物油,烧到七八成热,把煮好的肉放入,炸到大红色时捞出来,用流动清水漂至没有浮油,然后将肉切成大块薄片,皮向下逐块拚摆在碗里;将霉干莱洗净切碎,炒勺内倒入猪油,油沸时下蒜茸,下梅干菜、白糖炸匀,取出来放在肉上面;用鸡汤、酱油调成汁,倒入肉碗内,上笼屉用旺火蒸半个小时左右后倒出原汁,将霉干莱扣肉复扣于盘里;原汁加入湿淀粉勾芡,淋入肉面上即成。此菜香酥绵糯,油润不腻,色泽枣红,咸鲜甘美,颇有田园风味。 “这么黑的路只有你见过,你每年都从岳母豢养的乡下来,两条腿留在梦中的故乡,另两条腿飘出红爆肘花的香味。空气里遍布淤泥,麦苗们集体溜出你的草包。”每每想起梅驿的这首《猪肉之歌》,就想起乡下家家户户养猪的情景,一股温馨油然而生。 说猪肉有个人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苏东坡。“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东坡谪居黄州,戏作此诗自娱,他闲暇时做的这道红烧猪肉,就是千古传颂的“东坡肉”。历史上好多东西都沾了名人的光而名闻遐迩,猪肉也在此列。 你听说把猪的历史当作课程的吗?这稀奇古怪的事就发生在美国辛辛那提城的泽维尔大学,该大学开设了“美国猪历史”课,辛辛那提因此被称为“猪城”。科罗拉多大学历史学教授弗吉尼亚在大学里教授动物和人类的关系。他说:“历史上没有哪个历史学家把动物当做研究对象,现在这种偏见正在改变。我们很快就会明白,动物不仅改变了周围的地理环境,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善待动物,善待环境,才会有香喷喷的肉吃,这个世界才会太平。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