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居住……”》
2022-01-11抒情散文袁勇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10 编辑
(原创) 读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居住……”》
“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这是海德格尔在评荷尔德林的诗……
(原创) 读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居住……”》
“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这是海德格尔在评荷尔德林的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10 编辑 <br /><br /> (原创) 读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居住……”》
“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这是海德格尔在评荷尔德林的诗句时说过的一句话,那么:何为还乡?如何还乡?
海氏说:“想象之物仅仅只是被制作。用古希腊语来说,制作即poiesis。而人的居住能设定为诗歌和诗意吗?这只能够假设,当然,这只能靠那种人,他们远离现实,而不希望看到人们现在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存在状态——即社会学家所称之为的集体。”这就是说,还乡即回到居住之所,这居住之所只是一个远离现实的诗人的一个诗意的梦。在此能肯定的是,此处的居住非指我们一般的寄宿之处,他假定的是:居住于诗意。海氏说:“诗意创造真正使我们居住。诗意的创造,它让我们居住,它是一种建筑。”那么,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居住假定为诗意的居住而不认定为现实的居住呢?
现代文明的进步,造成了对抗性的加剧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疏远,人们生活在城市的喧嚣和算计中,忙碌于求生的常识,放弃了无限的信仰,人们被程式化的机械生活所框定,失去了绚烂多彩、美好和谐的古朴生活。荷尔德林曾在大量的诗歌中表达了类似的心境:
可悲啊,冬天到来/我到哪里去采花……
四壁围墙/冷酷而无言……
这可能就是把我们的居住定为诗意的居住的目的。但是,诗意的居住仍然是一个梦境。诗意的居住应该是居住于对语言的倾听和善良的保持中。大地孕育了人类,语言与身具来,并且语言始终在召唤我们,人只是在倾听语言的召唤并回答其召唤时才言说。语言的召唤把我们朝某一本源牵引并透过语言的启示而日趋逼近。自然、存在以语言为家,诗人在语言的召唤下歌唱,这就是诗人在乡而又望乡的原因。因为“此在”之乡本是栖身之所,而“彼在”之乡才是栖心之所。还乡就是回到心的本源、心之极乐。中国还乡诗人的代表屈原就是典型的“带着乡愁离开家园”而最终又回到其“诗歌的故乡”,当代青年诗人海子也是还乡诗人之一。那么,是否还乡诗人就必需抛身弃世、远离红尘呢?这就涉及到我在前面提到得第二个问题:如何还乡?
海氏说对语言的召唤只能用诗的要素来回答。因为诗是人对失去的神性的追问,诗是天启的元音。诗是诗人的原因和目的,荷尔德林之所以说“人诗意地居住”原指人居住在自己诗意的建筑中。但是,诗意的建筑也是一种被制作,人的现实的居住毕竟是“冷酷而无言”的,但人为什么仍要居住,并且是诗意的居住呢?海氏仍用荷尔德林的话作答:
只要善良、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将幸福地/用神性度量自身……
“与人心同在”,指善良已经进入人的存在,与人共“在此”和共“此在”。只有善良还不行,还必需找到衡量自身的尺度——“人将幸福地/用神性度量自身”。本来,人的神性在尼采的那声“上帝死了”的叫喊声中已经泯灭,但现实的人性积尘太厚,已经变得暗淡无色,故其潜伏的神性又复现了原来的光彩。诗人本是神的代言人,那么,什么又是“神”呢?神即大道,大道自然。对自然的领悟就是对生存的领悟,自然,即存在物的存在,既是形式,又是精神。以神性为尺度,即皈依于自然。人只要善良就会受到自然的庇护。自然是人的母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存于自然或自然生存,自然而然。这并非要你摆脱生存的疼痛,疼痛是自然的呈显,但却是人的迷误,人必需在迷误中反省,知晓迷误的奥秘并清醒地踏入迷误中,才能洒脱和自然地回到自己根系所在,达到本真与自然,完成还乡之旅。
那么,这种“与人心同在”的善是否真正地与人共“在此”和共“此在”呢?
诗人朱杰在他的诗作《慈航》中向我们冷峭地提出:
秋风猛烈。你能把自己的善根
植于窗外广袤的原野吗?
(摘自1997.12《诗镜》)
这一提问对当前众多的处于孤绝边缘的灵魂来说,无疑是一道振聋发聩的霹雳,这就是说,谁能在丢失了灵魂沃土的最贫脊的年代里,根植并守护好自己的善根,谁就能拥有自己精神的伊甸园。这里的善,是和美和爱融在一起的广义上的大善,是血液和骨髓里的澄明,是诗人梦中的乐土,是诗歌伸向新世纪的触须,是从人类头顶暗淡的天空里发射出的光芒。这“善根”,就是一把打开灵魂家园的钥匙。只要人类永远存在,这善根就会存在,乡愁就会存在。
当然,诗歌只是那些精神上接近本源的诗人朝向永恒的一条还乡的路径、一种可能的指向。诗人创造出诗歌作品,诗歌作品就加入了历史的循环,并且独立地向四周辐射其自身的能源,并从高远的地方向世人召唤。诗人从自身创作的作品中倾听到了被时间拉远的乡音。同时诗人又会把淡淡的乡愁带到生生不息的创造中。
“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这是海德格尔在评荷尔德林的诗句时说过的一句话,那么:何为还乡?如何还乡?
海氏说:“想象之物仅仅只是被制作。用古希腊语来说,制作即poiesis。而人的居住能设定为诗歌和诗意吗?这只能够假设,当然,这只能靠那种人,他们远离现实,而不希望看到人们现在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存在状态——即社会学家所称之为的集体。”这就是说,还乡即回到居住之所,这居住之所只是一个远离现实的诗人的一个诗意的梦。在此能肯定的是,此处的居住非指我们一般的寄宿之处,他假定的是:居住于诗意。海氏说:“诗意创造真正使我们居住。诗意的创造,它让我们居住,它是一种建筑。”那么,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居住假定为诗意的居住而不认定为现实的居住呢?
现代文明的进步,造成了对抗性的加剧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疏远,人们生活在城市的喧嚣和算计中,忙碌于求生的常识,放弃了无限的信仰,人们被程式化的机械生活所框定,失去了绚烂多彩、美好和谐的古朴生活。荷尔德林曾在大量的诗歌中表达了类似的心境:
可悲啊,冬天到来/我到哪里去采花……
四壁围墙/冷酷而无言……
这可能就是把我们的居住定为诗意的居住的目的。但是,诗意的居住仍然是一个梦境。诗意的居住应该是居住于对语言的倾听和善良的保持中。大地孕育了人类,语言与身具来,并且语言始终在召唤我们,人只是在倾听语言的召唤并回答其召唤时才言说。语言的召唤把我们朝某一本源牵引并透过语言的启示而日趋逼近。自然、存在以语言为家,诗人在语言的召唤下歌唱,这就是诗人在乡而又望乡的原因。因为“此在”之乡本是栖身之所,而“彼在”之乡才是栖心之所。还乡就是回到心的本源、心之极乐。中国还乡诗人的代表屈原就是典型的“带着乡愁离开家园”而最终又回到其“诗歌的故乡”,当代青年诗人海子也是还乡诗人之一。那么,是否还乡诗人就必需抛身弃世、远离红尘呢?这就涉及到我在前面提到得第二个问题:如何还乡?
海氏说对语言的召唤只能用诗的要素来回答。因为诗是人对失去的神性的追问,诗是天启的元音。诗是诗人的原因和目的,荷尔德林之所以说“人诗意地居住”原指人居住在自己诗意的建筑中。但是,诗意的建筑也是一种被制作,人的现实的居住毕竟是“冷酷而无言”的,但人为什么仍要居住,并且是诗意的居住呢?海氏仍用荷尔德林的话作答:
只要善良、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将幸福地/用神性度量自身……
“与人心同在”,指善良已经进入人的存在,与人共“在此”和共“此在”。只有善良还不行,还必需找到衡量自身的尺度——“人将幸福地/用神性度量自身”。本来,人的神性在尼采的那声“上帝死了”的叫喊声中已经泯灭,但现实的人性积尘太厚,已经变得暗淡无色,故其潜伏的神性又复现了原来的光彩。诗人本是神的代言人,那么,什么又是“神”呢?神即大道,大道自然。对自然的领悟就是对生存的领悟,自然,即存在物的存在,既是形式,又是精神。以神性为尺度,即皈依于自然。人只要善良就会受到自然的庇护。自然是人的母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存于自然或自然生存,自然而然。这并非要你摆脱生存的疼痛,疼痛是自然的呈显,但却是人的迷误,人必需在迷误中反省,知晓迷误的奥秘并清醒地踏入迷误中,才能洒脱和自然地回到自己根系所在,达到本真与自然,完成还乡之旅。
那么,这种“与人心同在”的善是否真正地与人共“在此”和共“此在”呢?
诗人朱杰在他的诗作《慈航》中向我们冷峭地提出:
秋风猛烈。你能把自己的善根
植于窗外广袤的原野吗?
(摘自1997.12《诗镜》)
这一提问对当前众多的处于孤绝边缘的灵魂来说,无疑是一道振聋发聩的霹雳,这就是说,谁能在丢失了灵魂沃土的最贫脊的年代里,根植并守护好自己的善根,谁就能拥有自己精神的伊甸园。这里的善,是和美和爱融在一起的广义上的大善,是血液和骨髓里的澄明,是诗人梦中的乐土,是诗歌伸向新世纪的触须,是从人类头顶暗淡的天空里发射出的光芒。这“善根”,就是一把打开灵魂家园的钥匙。只要人类永远存在,这善根就会存在,乡愁就会存在。
当然,诗歌只是那些精神上接近本源的诗人朝向永恒的一条还乡的路径、一种可能的指向。诗人创造出诗歌作品,诗歌作品就加入了历史的循环,并且独立地向四周辐射其自身的能源,并从高远的地方向世人召唤。诗人从自身创作的作品中倾听到了被时间拉远的乡音。同时诗人又会把淡淡的乡愁带到生生不息的创造中。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