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城
2022-01-11经典散文
[db:简介]
读阿城
孩子的冬天,又大又空,冷冷的,有很多冰,一闪一闪。树倒是又粗又高,密密撑起一小片、一小片天空。也有很矮的桑树,踮起脚尖,就能碰到粗糙的枝条,夕阳落在上面,停了一下,又落下去。很多声音消失了,冬天显出寂寞。
阳光好的时候,母亲就静静坐在房檐下纳鞋底儿,她不停地扯着一条细细的棉线,那么长,那么长,无穷无尽……但不知不觉,一双鞋子还是做好了。母亲给我做鞋,给父亲做鞋。冬天太空荡,我到处乱跑,穿鞋费。鞋头踢破了,补补,继续穿。等鞋底儿也磨穿了,一双鞋就算彻底报废了。
废鞋并不扔掉,都在那儿攒着。还有父亲的,母亲的,能攒好几双。摇拨浪鼓的货郎拉着小板车来了,永远那么缓缓的,我用这些废鞋换糖吃。说是糖,并不是那种裹着透明包装纸的块糖,而是黄豆大小的糖粒儿,有红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装在罐头瓶里。我们把这种糖粒叫糖豆。
一粒一粒仔细挑选好,把这些糖豆小心托在手心,真想一把填在嘴里,痛快嚼掉,但终归是舍不得,只是慢慢捏起一粒,细细用舌头卷着,吃了好久。那种甜,现在仍记忆犹新,却又总不能准确描述出来。在味觉中,苦,尖锐,明确,像一根钉子。甜则比较含糊,一大片以的,越甜似乎越含糊,到最后甜得一塌糊涂,根本说不清道不明,就像某种感情。
当我读阿城的小说《树王》,写吃糖的情节,写那个叫六指的小孩子对糖的珍惜,因为有过相似经验,特别能够感同身受。但阿城也没直接去写糖的甜,他写那个知青吃糖的体验:“到了县上,自然先将糖买下,忍不住吃了几粒,不料竟似吃了盐一般,口渴起来,便转来转去找水来喝”。我相信这是阿城自己的切身体验。这样的句子,像烙铁。虽是小说,已与虚构无关。
《树王》在“三王(另两篇是《棋王》和《孩子王》)”中,具有传奇色彩,叙述方式和结构安排,相对另外两篇,稍稍失之自然。肖疙瘩其实是古代传奇笔记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在古传奇里活得不痛快或不过瘾,死后又发愿轮回到了现代小说中。你看他有血有肉的样子,倒忘了再去猜想他遥远如烟的前世。
《孩子王》呢,通篇写得最为舒展自然。王福的哑巴老爹王七桶,深得《庄子》寓言中那些畸人形象的朴拙神韵。老杆儿回队耍了一天,暮晚返校,来娣山路相送,此处写得细微。阿城偶尔细微起来,便细微得让人恍惚。
阿城谈中国小说,把小说放在中国世俗中来谈,抓住了根源。世俗生活无外乎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男欢女爱,婆婆妈妈。阿城自己的写作姿态就很低,一派烟火之气,这也是他的迷人之处。他不高于世俗,但这反倒获得了一种智慧,生活的智慧等同了写作的智慧。这种姿态不是本来就低,而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就像一枝侧枝梅花,不去往上长,而是横斜里发展,结果倒形成了好看的“势”。
阿城后来不写了或写少了,甚至乘兴转入了学术性的领域,固然与社会环境的改变有关,但他身上的世俗态度应该也是一个原因。如果他理想主义一些,身上就会多了一些那种叫做“情怀”的东西,也许文学兴趣就会变得专注和持久(当然,如果那样,这也就不是阿城了)。
汪曾祺也是世俗的,但汪有温情。阿城则极其冷静,情感深藏不露。所以,他的冷静并不是冷清。阿城对现实看得很透,完全基于自身成长经验和生活经验以作判断,对现实不存任何幻想和奢望。文字成了精儿,人也成了精儿。
不过太聪明通透了,也许反倒成了一种缺陷。正所谓过犹不及。阿城太通透了,能不写就立即不写了。木心太通透了,写得倒没达到自我期望的那么高。
阿城的行文非常稳,不动声色,始终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但一字一句,有板有眼又绵里藏针。时不时冒出一个独出己见的见解,扎你那么一下子。我这里说的是他的随笔。他的卓见闪闪散落在《闲话闲说》里。
作为那个特定年代的亲历者,阿城写他的经验,但他没有直接写政治运动,而是抓住了那个时代最本质的问题:吃。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普遍充满饥饿感的时代。张贤亮也写过饥饿感,写过吃,但并不是作为时代特征来写。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成长起来的农村孩子,大都在夜晚梦见过丰盛的美食吧?梦中如愿以偿,饕餮一顿,醒后嘴里却仍然泛着酸水。长夜漫漫,冬天的冷风把窗棂吹得颤颤发响。肚子更饿了,也格外觉得冷起来,但也只好把身子蜷一蜷,蛇一样,让自己尽快睡去。问题是,越是饿,越是没有了睡意。
在阿城最著名的小说《棋王》中,阿城描写棋呆子王一生在列车上的吃相,精雕细刻,穷形尽相。王一生能明确区分饿和馋。他们在山上吃蛇肉,喝蛇骨汤,在缺盐少醋,非常困窘的情况下,居然有一种丰盛大餐的热闹氛围。小说的最后,王一生与众多高手进行棋艺比赛,阿城把自己善于造势和渲染的写作才能发挥到了极致,大有天风海雨、黑云压城之感。
阿城的另一则笔记小说《炊烟》,描写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云南山里有人吃自己孩子的事。这是写实。我小时候,也听说过邻村有人吃人肉,甚至吃自己孩子的事情。据说,人肉是酸的。
中国历史,就是一个吃的历史,极端的时期,有“移子而食,析骨而炊”的记载。
《红楼梦》中,大富大贵的贾府,只见一顿一顿周而复始地吃了下去,生活中很多微妙不易明言的意思,都含藏在吃饭之中了。中国人的很多重要事情,放在其他地方,磕磕绊绊,但放在餐桌前,一番推杯换盏,往往就顺利解决了。
以前吃不饱,吃是人生大事。现在吃饱了,却吃不安全,依然没能解决吃的问题。
2016-1-10
孩子的冬天,又大又空,冷冷的,有很多冰,一闪一闪。树倒是又粗又高,密密撑起一小片、一小片天空。也有很矮的桑树,踮起脚尖,就能碰到粗糙的枝条,夕阳落在上面,停了一下,又落下去。很多声音消失了,冬天显出寂寞。
阳光好的时候,母亲就静静坐在房檐下纳鞋底儿,她不停地扯着一条细细的棉线,那么长,那么长,无穷无尽……但不知不觉,一双鞋子还是做好了。母亲给我做鞋,给父亲做鞋。冬天太空荡,我到处乱跑,穿鞋费。鞋头踢破了,补补,继续穿。等鞋底儿也磨穿了,一双鞋就算彻底报废了。
废鞋并不扔掉,都在那儿攒着。还有父亲的,母亲的,能攒好几双。摇拨浪鼓的货郎拉着小板车来了,永远那么缓缓的,我用这些废鞋换糖吃。说是糖,并不是那种裹着透明包装纸的块糖,而是黄豆大小的糖粒儿,有红的,黄的,白的,五颜六色,装在罐头瓶里。我们把这种糖粒叫糖豆。
一粒一粒仔细挑选好,把这些糖豆小心托在手心,真想一把填在嘴里,痛快嚼掉,但终归是舍不得,只是慢慢捏起一粒,细细用舌头卷着,吃了好久。那种甜,现在仍记忆犹新,却又总不能准确描述出来。在味觉中,苦,尖锐,明确,像一根钉子。甜则比较含糊,一大片以的,越甜似乎越含糊,到最后甜得一塌糊涂,根本说不清道不明,就像某种感情。
当我读阿城的小说《树王》,写吃糖的情节,写那个叫六指的小孩子对糖的珍惜,因为有过相似经验,特别能够感同身受。但阿城也没直接去写糖的甜,他写那个知青吃糖的体验:“到了县上,自然先将糖买下,忍不住吃了几粒,不料竟似吃了盐一般,口渴起来,便转来转去找水来喝”。我相信这是阿城自己的切身体验。这样的句子,像烙铁。虽是小说,已与虚构无关。
《树王》在“三王(另两篇是《棋王》和《孩子王》)”中,具有传奇色彩,叙述方式和结构安排,相对另外两篇,稍稍失之自然。肖疙瘩其实是古代传奇笔记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在古传奇里活得不痛快或不过瘾,死后又发愿轮回到了现代小说中。你看他有血有肉的样子,倒忘了再去猜想他遥远如烟的前世。
《孩子王》呢,通篇写得最为舒展自然。王福的哑巴老爹王七桶,深得《庄子》寓言中那些畸人形象的朴拙神韵。老杆儿回队耍了一天,暮晚返校,来娣山路相送,此处写得细微。阿城偶尔细微起来,便细微得让人恍惚。
阿城谈中国小说,把小说放在中国世俗中来谈,抓住了根源。世俗生活无外乎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男欢女爱,婆婆妈妈。阿城自己的写作姿态就很低,一派烟火之气,这也是他的迷人之处。他不高于世俗,但这反倒获得了一种智慧,生活的智慧等同了写作的智慧。这种姿态不是本来就低,而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就像一枝侧枝梅花,不去往上长,而是横斜里发展,结果倒形成了好看的“势”。
阿城后来不写了或写少了,甚至乘兴转入了学术性的领域,固然与社会环境的改变有关,但他身上的世俗态度应该也是一个原因。如果他理想主义一些,身上就会多了一些那种叫做“情怀”的东西,也许文学兴趣就会变得专注和持久(当然,如果那样,这也就不是阿城了)。
汪曾祺也是世俗的,但汪有温情。阿城则极其冷静,情感深藏不露。所以,他的冷静并不是冷清。阿城对现实看得很透,完全基于自身成长经验和生活经验以作判断,对现实不存任何幻想和奢望。文字成了精儿,人也成了精儿。
不过太聪明通透了,也许反倒成了一种缺陷。正所谓过犹不及。阿城太通透了,能不写就立即不写了。木心太通透了,写得倒没达到自我期望的那么高。
阿城的行文非常稳,不动声色,始终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但一字一句,有板有眼又绵里藏针。时不时冒出一个独出己见的见解,扎你那么一下子。我这里说的是他的随笔。他的卓见闪闪散落在《闲话闲说》里。
作为那个特定年代的亲历者,阿城写他的经验,但他没有直接写政治运动,而是抓住了那个时代最本质的问题:吃。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普遍充满饥饿感的时代。张贤亮也写过饥饿感,写过吃,但并不是作为时代特征来写。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成长起来的农村孩子,大都在夜晚梦见过丰盛的美食吧?梦中如愿以偿,饕餮一顿,醒后嘴里却仍然泛着酸水。长夜漫漫,冬天的冷风把窗棂吹得颤颤发响。肚子更饿了,也格外觉得冷起来,但也只好把身子蜷一蜷,蛇一样,让自己尽快睡去。问题是,越是饿,越是没有了睡意。
在阿城最著名的小说《棋王》中,阿城描写棋呆子王一生在列车上的吃相,精雕细刻,穷形尽相。王一生能明确区分饿和馋。他们在山上吃蛇肉,喝蛇骨汤,在缺盐少醋,非常困窘的情况下,居然有一种丰盛大餐的热闹氛围。小说的最后,王一生与众多高手进行棋艺比赛,阿城把自己善于造势和渲染的写作才能发挥到了极致,大有天风海雨、黑云压城之感。
阿城的另一则笔记小说《炊烟》,描写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云南山里有人吃自己孩子的事。这是写实。我小时候,也听说过邻村有人吃人肉,甚至吃自己孩子的事情。据说,人肉是酸的。
中国历史,就是一个吃的历史,极端的时期,有“移子而食,析骨而炊”的记载。
《红楼梦》中,大富大贵的贾府,只见一顿一顿周而复始地吃了下去,生活中很多微妙不易明言的意思,都含藏在吃饭之中了。中国人的很多重要事情,放在其他地方,磕磕绊绊,但放在餐桌前,一番推杯换盏,往往就顺利解决了。
以前吃不饱,吃是人生大事。现在吃饱了,却吃不安全,依然没能解决吃的问题。
2016-1-10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