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生命
2022-01-11经典散文
[db:简介]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生命
——读《走到人生边上》
徐淑红
多年前买并读完了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薄薄一本。这本《走到人生边上》是钱夫人写的,第一次读,读开头两节时,感觉和钱先生类似,引文太多,真心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但一直不太喜欢“掉书袋”,之后内容开始举亲身经历多更觉亲切。不由得还想起了南怀瑾的文字,也是古文知识深厚,且随时引经据典。此书副标题为自问自答,属哲思类内容,和西方哲学感觉真的很不同。书很好读,不像西方哲学文字那样艰涩,文字本身也不多,很轻松就超过进度了。
三天就快读完正文部分了,这本书真的好读,但觉得没什么收获和触动,都是知道了解的一些观点(当然一些知识很多古文引文我并不熟悉),不管是否赞同,比如她和南怀瑾一样不否认鬼神及灵魂不灭,南有本书还详细叙述人死后在另一处出现的所谓投生现象。南在传统国学界受到很高评价,被称为学贯中西,我很早就买过他一本书,也是觉得他把难懂的古典著作讲得浅白易懂,另一本叫做《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讲生死的,但读后觉得没什么收获,有些觉得都是知道的道理,有些则觉得很难信服,比如他关于生死的观点。不过杨先生有些话说得还是有道理而有意思的,比如“走在人生边上:我生来是好人,没本领做恶人。吃亏就吃亏吧 。尽量做些能傲的事,就算没有白活了。”
读完正文才知道后面还有注释,这注释也是一篇篇独立文章,有长有短,很有些意思。我觉得杨绛先生的叙事写人我更喜欢,她的《我们仨》《洗澡》一直想读未读,看来值得去读,注释中写《论语》之趣也是从书中写到人,简洁浅显,生动极了,让我想把多年前看了一点就束之高搁的《论语》取出阅读了。
其实,我觉得她的哲思与西方很不同,除了文字平易外,我也觉得没有西方那样的系统性逻辑严密性,因此看到最后一篇领读竟然是《它不是学术论文,却有学术论文的严谨》有些惊讶,不过回头翻看,才觉得确实。它关注了神和鬼的问题,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等问题,最后一章标题是人生的价值,而且每章也都条理清楚,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好读。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就提到其实论述类书籍甚至包括科学书其实是最好读的,有明显的框架和条理。
关于灵与肉的话题,她说得挺多,也让我有些触动。但其实她所说和所看重的灵性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或者“灵魂”,她认为通常所说的“灵魂”其实还是从属于肉体,这个有点新鲜:“灵与肉的斗争中。灵魂在哪一面?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可是仔细思考之后,很惊讶地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灵魂虽然带上一个‘灵’字,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 。在灵与肉的斗争中,灵魂显然是在肉体的一面。”具体包括智力和情感“肉体各种感官感受到的种种感觉,形成各种情感和或强或弱的智力。强烈的情感,无论是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中的哪一种。都要求满足或发泄,都和食、色一样不能压抑 。而头脑里的智力,即使是开始成熟的智力,也不是人性中的灵性良心。头脑里的智力,首先是回护肉体。智力和感情同在一个躯体之内,是一帮的,总回护自己的感情,替感情想出种种歪理。”为了说明这个,她还详尽阐述了大脑细胞发育的过程“肉体方面,我们往往只说‘食色性也’,而忘了身躯的顶端。还有一个脑袋呢!这颗脑袋是身躯的重要部分,不容忽视 。要明了人性内部的灵肉之争,就得对这部分躯体,有点儿基本的科学知识。”事实上她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是丰富的,从正文叙述中至少看到学生时代的她擅长化学实验。而从她的注释中可以看出她办事干活的能力都很强,家中一些本应是男人做的事——比如扑灭厨房不小心着的火——都全由她来打理,而她多半从容不迫,她说钱先生和女儿一同称她为娘的,记得曾有文章中说钱先生生活能力很差,这方面全靠杨先生,杨先生为此也是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牺牲的。
那么她所说的“灵”是指什么呢,指的是灵性良心,不是智力也不是情感,实际是指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和意志。她引用了弗洛伊德心理名词来解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生理的、本能的、无意识的东西,缺乏逻辑性,只是追求满足,无视社会价值。这个‘我’,恰恰相当于上文的‘小我’。‘自我’是理性的,通达事理的,与激情的‘本我’相对,是可以控制的 。‘超我’负有监督‘本我’的使命,有道德良心、负罪感,具有自我观察、为自我规划理想的功能。这第二、第三个“我”,恰恰就是我所说的听受灵性良心管制的‘我’,也就是上文所称‘大我’或‘超我’。”但她在说明人的灵性良心时举的一个痴呆女人的例子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对她的观点也很不赞成“一两年后,她丈夫来接她回去,她欢天喜地,跟着回家了 。如果是畜类,看见毒打它的人,不会欢天喜地”她以此说明即便痴呆女人也有别于动物的灵性,我却觉得如果是人,才更不会欢天喜地。
不过杨先生虽然推崇灵性良性或者说道德信仰,但她对灵与肉的斗争还是比较理性或者说比较柔和的她说“不过灵与肉的斗争,也略有常规。灵性良心不能压倒血肉之躯,只能适度让步。灵性良心完全占上风的不多。血肉之躯吞没灵性良心,倒也不少 。而最常见的,是不同程度的妥协。”“所谓妥协,需要解释。因为灵性良心既然不争不斗,屹立不动,灵性良心是不妥协的 。妥协的是代表肉体和灵魂的‘我’。不断斗争是要求彻底消灭对方。可是‘彻底’是做不到的。”
人生的价值这个标题我很感兴趣的,但内容却让我有些失望,她的探讨用语很贴近人心,用平常话语娓娓而谈。批驳相信人死后什么都没有的所谓聪明朋友,确实我也属于此类,“他们所谓‘什么都没有了’,无非断言人死之后,灵魂也没有了。至于人生的价值,他们倒并未否定”,确实我是这么认为的,但她接着却说这类人“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至多只能留下些名气”进而驳斥到“那么,默默奉献的老实人,以及所有死后没有留下名气的人,活了一辈子,就是没有价值的了!有名的。只是绝少数,无名的倒是绝大多数呢,无怪活着的人一心要争求身后之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从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只为没有求名,或没有成名,只成了毫无价值的人,反而不如那种自炒自卖、欺世盗名之辈了!这种价值观。太不合理了吧?”,相信死后什么都没有了的人们并非觉得人生价值在于留下声名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能留下些名声,或留下-生的贡献,那就太不公平了。没有名气的人呢?欺世盗名的大师,声名倒大得很呢!假如:是残疾人。或疾病缠身的人,能有什么贡献?他们都没价值了?”我觉得一生的贡献与人生价值还是有关的,当然我并不觉得残疾人或者疾病缠身之人的人生就没有价值了,我也赞成她所说的“承受病痛,同样是为上帝服务,同样是功德,因为同样是锻炼灵魂,在苦痛中完善自己。”这和《追寻生命的意义》中所说在集中营中领悟到承受苦难本身也是一种人生意义。
她在这节里面重点强调的灵魂不灭是我所不能接受的,“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 。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我很难相信灵魂不灭,但回头一想,其实我也明白上帝之死无关与此。想起尼采那句话,如果没有上帝,我们也应该创造出一个上帝来。很怀念年少时那份对信仰的单纯信念,回不去了,就只有重新寻找或者寻找新的。
其实她强调的是人生要有信仰才会有价值,这点我倒是赞成的。她以西方哲学鼻祖苏格拉底和宗教鼻祖耶稣为例“苏格拉底坚信灵魂不灭,坚信绝对的真、善、美、公正等道德概念。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宁愿饮媳就义,不肯苟且偷生。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历史上这是第一宗,被称为仅次于基督之死。”“为什么他是救世主呢。并不因为他能变戏法似的把水变成酒,把一块面包变成无数面包,也并不因为他能治病救人,而是因为他证实了人是多么了不起,多么伟大,虽然是血肉之躯,能为了信仰而承受这么大的痛苦 。他证实了人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耶稣基督是最伟大的人。百分之百的克制了肉体。他也立即由人而成神了。”
杨先生在正文的最后写道“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 。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灵魂既然不死,就和灵魂自称的”我”,还在一处呢 。”回头看到这段话,我的心里忽然一震,她这些自问自答的关于生命的思考是在她96岁高龄之时写下的,前面有可能就是死亡的悬崖或者离开人世去往的另一个世界,回顾来时的人生之路,这是怎样一种心境和心态?虽然我仍然无法相信灵魂不灭,但我觉得,无论怎样,面对我们终将逝去的生命,也许只有灵魂、精神和信仰才是唯一可以安慰我们的吧。
http://www.xkxzw.com/webHtml/20160409112539.html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