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风哥吹曲

2022-01-12叙事散文蛇珠
风哥吹曲蛇珠隔行如隔山,所以我的想法也许只是想当然的无稽之谈。但既然想到了,也还是想说一说,好在风哥是自家兄弟,不当之处尽可一笑置之。时常欣赏老师吹曲子,不难发现他在正常发挥的时候,是完全跟着自己的情感走,他也会时不时扫一眼谱子,只是约束自……

风哥吹曲


    蛇珠


  隔行如隔山,所以我的想法也许只是想当然的无稽之谈。但既然想到了,也还是想说一说,好在风哥是自家兄弟,不当之处尽可一笑置之。


  时常欣赏老师吹曲子,不难发现他在正常发挥的时候,是完全跟着自己的情感走,他也会时不时扫一眼谱子,只是约束自己不要太被情感牵制而走神跑偏。我有一种猜测,风哥吹曲子的时候,也许是盯住谱子的,唯恐自己错行而乱了阵脚。你跟着音符走,或者说你被谱子牵着走,就会来不及顾及你内心的感受,也就无法发挥你充沛的情感。这样演奏,既便你能随着谱子完整顺畅地吹下这首曲子,也只能表达这首乐曲表面的泛泛含义,却无法潜入音乐的深层内里,而不可避免地给人留下一种呆板的痕迹。当然这也是初学的必经阶段,你毕竟得先熟悉章节、研究各种技巧,然后才能融会贯通。


记得老师也曾经奇妙地错过一次,说错过还奇妙,不是我对我的爱太偏心而睁眼说瞎话,实在是错得恰到好处,比不错还完美。那一次老师抢拍,抢了整整一个小节,我想他急于下手是因为那一句太华丽,他迫不及待想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但他毕竟熟知曲谱,一下嘴就知道错了,虽然情感的博与弱可以随意拿捏,但格式必须要遵守规范,靠谱行事。怎么办,戛然而止吗?那这美妙的音律就会顷刻间由唯美变成杂音。老师毕竟是老师,他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把这一个曼妙的音符连续吹了四次,来把这个本来空置的过节完全填满,让后面那个华丽的音阶在前置中酣畅淋漓地展示了一个精彩透彻。我录了音,反复聆听,依然觉得那错误妙不可言!


  举一反三是最好的熟练乐器的步骤,就像老师把《梁祝》的演奏,演绎到化境,他把这首曲子烂熟于心。​这首乐曲应该包含了诸多的演奏技巧知识,只要活学活用,再拿起其他曲子就会自然而言手到擒来。就像老师每天向我们展示的那样,让我们觉得他在新曲面前神乎其神。其实老师一而再地叮咛你,要反复抓牢一首你喜欢的曲子,只是你一直当耳旁风。


  但我总觉得它也是有捷径可走的,那就是学习一种乐器,尤其是你现在学它,无非是为了发挥自己的情感情绪,而根本不是为了学到一种技能。这种放松的状态,反而使你更容易进入到音乐的实质。当你吹奏陶笛的时候,把注意力完全放在抒发自己的情感上面,你就会发现,那些音符会从容不迫淡定坦然地自由放飞,那飞舞的笛音已经不是一首乐曲的表达,而完全是演奏者自己心声的吐纳。而听众欣赏这样发自灵魂的曲子,也会带动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那种画境之中而忘我。就比如我们欣赏老师演奏《梁祝》,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会被优美的旋律带入《梁祝》那部戏曲所表达的画面,看见梁山伯与祝英台浓浓的情感交融。随着乐曲的层层递进与深入,听众的脑海里已经不止是梁祝的感情纠葛,而是慢慢叠加进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受,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当曲终之时,物我两忘的不只是演奏者,还有听众,这就是成功所在。欣赏老师吹曲子,总是自然而然地觉得他是在借助曲子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借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帮助别人完成一次演奏。


  风哥也许应该还记得,在老师以前总是一连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直播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只​播了一个小时。在那一个小时里,他不间断地亢奋地一首接一首,一直在吹奏曲子。那一天他把脸拉的比长白山还长,气色绷的比包公端坐大堂还威仪正义。那之前他和他的女朋友他们一起无理取闹,闹到不知如何收场。怒火中烧又柔肠百结的老师,只能在乐曲上宣泄自己的万般慨叹。那一天老师的每支曲子都如泣如诉,你听到的已经不是音乐,而是心声,是呐喊。他那一天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就是结束直播之前的一句“我下了,明天见!”。所有的人都听得出他在音乐里的诉求,那是他对情感对期待的淋漓尽致的发挥。虽然整场没有对他自己情绪的一句解说,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我还记得很清楚,风哥对那一天的老师演奏激情与技巧赞叹有加!


  音乐不是用来演奏和听的,而是情感交流最直接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伯牙与子期灵魂的互相唱和。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不与老师学乐器,却异常热衷凝神倾听我的爱的每一缕笛音,我在他递出的每一个音符里寻找他传送给我的爱,我认得出哪一个音符是属于我的,我也知道他知道我能够心领神会。在飞扬的神韵里,我们的愉悦是相通的,是心有灵犀的那种相通。


  所以我想风哥也应该不是对着谱子吹,而要对着你心灵深处那个心仪的知己去吹奏,这样你就会收放有度,运用自如,那时传出的音律一定会清丽典雅,饱满激昂,神采飞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