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 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
2022-01-12叙事散文李灿
二十一、举一反三很重要《论语》中孔子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教育学生举一反三很重要,学生如果不懂得举一反三,那就教不了。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也要懂得触类旁通,行变理不变。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这两年一直在学习台湾书法家陈忠……
二十一、举一反三很重要
《论语》中孔子说:“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可见,教育学生举一反三很重要,学生如果不懂得举一反三,那就教不了。我们在求知的过程中,也要懂得触类旁通,行变理不变。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这两年一直在学习台湾书法家陈忠建先生。他对书法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在微信公众号上有一篇分析徐晓东和雷公太极格斗的文章,角度很新颖。一般人看到的是一场格斗,似乎和书法八竿子打不着。陈忠建却从中悟出了这么几条书法的道理:
第一,不是招式多就非常厉害。我们都知道,太极拳的招式很多,就连现在简化的二十四式也有不少名词,如“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单鞭”等等。可是,有的人虽然知道这些名词,会比划这些招式,但在实战中并没有杀伤力。对应到书法也一样,书法上也有很多名词,如“藏锋”“露锋”“笔笔中锋”“笔笔回锋”等,讲得神乎其神。可是,有的人讲起理论一套一套的,真正写起字来看不得。书法和格斗一样,很多的理论其实根本就不实用。
第二,不是年纪大功力就深厚。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德高望重的武林高手,他们功力都了不得。现实中,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雷公太极年纪大,按说太极功力很深厚了,没想到却这么不经打。书法上也一样,不是说年纪大就会写好字。我们往往喜欢说:“某某老前辈德高望重,喜欢写毛笔字。”可是,你去看他老人家的字,发现到处都是败笔。功力和年龄没有必然的关系。有的人年纪大,可是这一生没有刻苦练习,或者写字不得法,同样写不好字。
第三,练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徐晓东的格斗是要把人击倒,雷公太极是要养生,两者追求的目标不一样。雷公太极硬要讨回公道,结果只能惨败。雷公太极一开始就错了,练太极是为了养生,不是为了打人,没必要理会别人的挑衅。自己养生的目的达到了不就行了吗?书法也一样,如果你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造诣,不想参加比赛,何必在意别人的评价呢?
这就是大师不一般的地方。一般人只能看到表象,大师却能触类旁通,从一件和书法不相干的事件中悟出了书法的道理。这就是举一反三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
二十二、也说家和国的关系
曹聚仁先生曾经为国学大师章炳麟先生整理过《国学概论》,这部书里,章炳麟先生有一篇《知古今人情的变迁》。里面讲到了家这个词,分析得很独到。
《大学》中说:“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可是,唐太宗李世民治国很有一套,史称“贞观之治”。可是他对家庭处理得太糟糕了,杀兄、纳弟媳,简直禽兽不如。这不是把《大学》中的话给否定了吗?章先生告诉我们,分封制时的家和郡县制时的家是不同的。分封制时的家不光包括父子、兄弟、夫妻这些人,差不多相当于小国。这么理解,这句话就通了。不能把一个县治理好的人,同样不能治理好一个省。
紧接着,章先生还讲到,古人很看重保家。一个人哪怕尸位素餐,只要他的家族搞得很兴旺,这个人就了不起。相反,一个人哪怕对国家、人民有功,但是他如果不能保家,就会被贬斥。晁错建议汉景帝削弱诸侯的势力,结果自己被腰斩,亲人也被灭了三族,史书上评价他就没有好话了。这种观念在不同的时代影响力不一样,但对中国这个社会还是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
过分看重家,甚至把家看得比国还重要,那就过头了。我们经常听身边的人评论某某人过得好,在某某城市买房子了,每个月挣多少钱,妻子多漂亮,孩子在某某名牌大学深造。却很少去追问这个人挣的钱是不是干净,他做的事情是不是对得起国家、人民。这样的风气一旦滋长,人们遇事首先想到的是家,而不是国,这就太可怕了。只要能让家人保住衣食无忧的生活,民族大义都可以不管,那像话吗?
古人对家、国关系的看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任何事情以小看大,对家没有责任感的人,很难对国有责任感。然而,如果过分看重家,把它当做唯一的是非评价标准,那也会形成错误的人生价值观。没有国哪有家?如果连国都不要了,把自己的小家搞得再滋润,还有什么意义呢?
二十三、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起来是历史的进步
我们读《西方哲学史》,会发现在介绍某某哲学家的思想时,往往会有一个部分专门讲心理学。也就是说,作者把心理学也当做了哲学的一个分支。这也不是没有道理,哲学不光要研究物质,还要研究意识。人的心理世界和外在世界一样是丰富多彩的,值得我们去研究。《西方哲学史》在讲赫尔巴特时,也讲到了他的心理学。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心理学是和教育学联系在一起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应用心理学。后来的贝尼克受赫尔巴特的影响,著有《心理学是自然科学教科书》。贝尼克认为心理学是内在经验的科学,是教育学的基础。
我们不能小看那段时期德国的哲学家的贡献,他们为我们的教育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师范专业的大学生都知道,大学要学教育学和心理学,而且两门学科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可见,我们今天的中国还在受其影响。
研究教育就得懂一点心理学,那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老师有时候会感叹工作难做,学生不好管,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弄清学生的心理。通过心理学来指导教育,工作开展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二十四、中西方哲学中的“性恶论”
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古今中外一直争论不休,这个问题也确实值得深思。这里我们先不讲“性善论”,单讲“性恶论”。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人性还不够丑恶吗?人类世界做的事情明显会导致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出了一个另类的哲学家荀子。传统的儒家都主张“性善论”,后来的《三字经》开头两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可是,荀子却不同于传统的儒家,认为人一出生就是恶的,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摒弃身上的恶。
我们上面说了中国古代的“性恶论”,我们再来说说西方哲学中的“性恶论”。
我们都知道,基督教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必须虔诚地接受基督教的洗礼,为自己赎罪,力求在来世到达天堂。
西方近代哲学中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叔本华,也认为人性是丑恶的。叔本华认为,求存、求生的意志,是世界上一切斗争、悲苦和罪恶的根源。人生是自私和卑贱的,这是他所以是罪恶的另一个原因。人是性恶的动物,是残酷而怯懦的利己主义者。人必须否定意志,压抑自己的欲望。
像这样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认为,“性恶论”有它的积极意义。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老子,在那个时代他看到了阶级矛盾的客观存在,这就很不简单。还比如,荀子、基督教哲学,还有叔本华等人,他们都认识到人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来改变自己身上的恶,这就是在导人向善。人要有敬畏之心,有羞耻之心,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地改进。从这个意义上讲,“性恶论”没有积极意义吗?
然而,“性恶论”也有明显的缺陷。人性中只有恶吗?其实不是这样,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人性中有恶,也有善。忽视善,只强调恶,当然是片面的。如果一味地情调恶,我们看到的都是丑恶、恐惧,我们的心态还能阳光吗?我们如果都这样消极悲观,世界还看得到正能量吗?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