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 山寨的心灵版图
2020-09-24抒情散文子夜歌
一三爷喜欢跟时光较劲,当黎明的薄晕从山寨里透出来,刚开始把东边的山浸润地微微带了点绯色时,他已经搬着长长的旱烟袋、坐在门坎上翘着二两腿吐出一圈圈薄薄的烟雾来了。等一袋烟慢慢吸完,鸡叫第三遍时,他侧耳听听屋子里的动静,在阶沿边笃笃地磕着烟灰
一
三爷喜欢跟时光较劲,当黎明的薄晕从山寨里透出来,刚开始把东边的山浸润地微微带了点绯色时,他已经搬着长长的旱烟袋、坐在门坎上翘着二两腿吐出一圈圈薄薄的烟雾来了。等一袋烟慢慢吸完,鸡叫第三遍时,他侧耳听听屋子里的动静,在阶沿边笃笃地磕着烟灰儿,朝屋里喊着:“老幺、老幺,牛草尾巴都长出来一大截了,蚂娘子(蚂蚁)都搬三趟家了,你大爷家的烟子都飞到外国去了,你还不晓得起来生火啊!是不是要我来抽下你的懒筋?”对三爷来说,炊烟是否按时从自家灶房里升起,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三爷骂完,听到屋子里传来迷迷糊糊的应答声,站起身来大大地打一个哈欠,久久地伸一个懒腰,往手心里吐出一口悠长悠长的气息,再抿紧鼻子做一个深深的来回呼吸动作。于是,所有的倦意和废气透过四肢百骸释放出来,而带有露珠气息的清晨时光被老人狡猾地吸进了胸腔封存了起来。
就这么一袋烟的功夫,同样勤快的风学着三爷磕烟袋的样子,已经一个个叩完了山寨里所有的柴门:笃笃笃,笃笃笃笃。直到把山寨里所有偷懒睡觉的年轻人都叫起床后才罢休,然后一个旋身,呼啸一阵,倏地越过长满楠竹的林子。因为迅捷,来不及消褪的风尾巴碰撞在翠竹的笔直枝干上,在空气中留下一节清脆的音乐和一阵白色的烟雾儿。
这时候,家家户户的灶房吱呀吱呀地唱起歌来。那些等不及主人开门的家畜们已经很慌张了,个别性格急躁的在圈里,窝里,栏里一边纵声尖叫一边跺脚大跳起来。等主人打开鸡笼、鸭舍、猪圈,牛栏,所有的家畜一涌而出。于是,全山寨的鸡呀鸭呀,鹅呀羊呀,猪呀牛呀,有的嘎嘎,有的咯咯,有的咩咩,有的哞哞,有的哼哼唧唧,有的撒开脚丫子飞跑,有的展开肉乎乎的双翅尝试着第一千一百次地飞翔动作。
这种对生活的向往追求和热情洋溢的奔放姿态让三爷感动和欢喜!在三爷眼里,这都是炊烟的另一种形态,或者说这些动物们,其实也包括人,都在集体无意识地模仿着烟的高飞。等烟子从各家烟囱里长出来,把触角深入天空时,三爷就觉得自己的心里也长出了自信有力的翅膀,脚下生风,似要飞起来。烟子在空中游离徜徉,最后化为无形,没入大气中。而地上的生灵们,学着烟子的样儿,各自找着归属,有的跳下门前的水田,有的瞄准对面的枞树林,有的钻入屋后的山里。农人也一样,升起炊烟后,拿着农具把自己迅速没入烟光山色笼罩的土地里。三爷裂着嘴看着这一切,走进屋,把烟袋挂在板壁上。掂掂锄头,想着苞谷地里的草该锄掉了;又摸摸镰刀,合算着是不是该去为那头刚耕完地的牛割一些新鲜嫩绿的汁草;最后老人决定拿起一把镐,凉水湾那一溜向阳的坡地早该清理了。
一个山寨有一个山寨里让人敬服的人。熟悉三爷的人都知道,在小溪沟王家寨里,他几乎要活成精了。身上不消说有一种历经生活磨难后从容自若的气度,藤蔓般柔软茂密的眉须覆盖一双洞晓人情世事的眼睛,让他看起来睿智而豁达。三爷没有读过书,但无人质疑他的学问和见识。按三爷自己的说法,这一切都跟山寨里每天腾空三遍的炊烟有关,炊烟有味道,人间的味道。三爷就靠这股人间烟火接通了天地之间的气脉,成了生活的智者。所以,三爷每天习惯早起,亲眼看着炊烟从一家家烟囱里慢慢长出来,闻闻炊烟的味道,才能安然地度过一天时光。
三爷说,炊烟里面的学问其实大得很。前些年,他儿子没有经过任何仪式突然跟三爷说要娶一个女子回来做妻,这在山寨人看来是很新鲜和出格的,顿时议论纷纷。只有三爷神色如常,对儿子的行为既没有苛责也没有表示赞同,只是问了下那个女子住在哪个山寨里便不言不语了。弄得他儿子和周围的人狐疑不安,不知道三爷心里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一个月后,三爷允诺了儿子的婚事,说他爬上山头连续观看了一个月女子山寨里的炊烟,已经断定了,那女子是好人家的女儿,是好山寨里养出来的。女子嫁过来后果然贤良淑德,孝敬长辈,礼让姑子,邻里和睦,大有口碑。后来三爷的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多少湘西好男儿提猪头请媒人上门来说亲事,同娶儿媳妇一样,三爷同样不置可否,让媒人举棋不定,进退不决,让小伙子们忐忑不安。突然有一天,三爷从求亲者里面亲口指定了一个男子,把女儿嫁了过去。嫁女儿那天,三爷站在路口迎接四方来客,跟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唱着山歌应答着:“各位长辈放宽心,我女子嫁的地方,炊烟旺着呢,屈不了她的。”于是,所有人都颔首微笑,为这一门亲事极力而夸张地祝福起来。
三爷说炊烟是山寨里的神,有炊烟在,山寨就能永世繁衍旺盛下去。炊烟还曾经救过他的命呢。在那个能饿死人的时代里,年轻的三奶奶突然病逝,除了治病欠下的债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什么也没留给他。家徒四壁的三爷连自己都吃不饱饭,又如何抚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在一个阳光空荡荡的下午,心里空荡荡的三爷坐在山寨后面的山顶上,愁容满面。生活把他逼到了绝境,那一刻,他想到了死。他想,他只要从前面的悬崖上跳下去,他的三个孩子就成了孤儿,政府就得出面抚养。只有他死,三个孩子才能活,这是三爷当时的真实想法。
三爷没跳下去的原因是他看见山寨上空突然飘起了浓烟,仔细看是从自家的烟囱里冒出来的。那炊烟好像有灵性一般,带着饭菜的温度和缠绵的哀伤,一直徘徊在三爷眼前久久不散。三爷认为这是山下那个家的呼唤和儿女的挽留,他发疯般从山上跑下来,此时,他六岁多的儿子蹲在灶坑前,拿着一根长长的吹火筒鼓足腮帮起劲吹着,回头看见三爷,一脸黑污地朝他笑着。他并不知道在这不久前他父亲正打算着如何抛弃他们。大股的浓烟来不及从烟囱里散去,又倒回来充塞着灶房,像三奶奶的魂魄,萦绕不去,无声地控诉着三爷,那么呛人肺腑。灶上倒了大半锅子水,煮着一条不知道从哪里寻来的手指般大的小鲫鱼。鱼已经有点腐烂了,但仍然散发出一阵阵浓烈的香气,让很久以来就没吃饱过饭的人借着这气味慰藉着自己空空的胃囊和绝望的心灵。三爷顿时抱着儿子嚎啕了一场,从哪以后,他带着三个孩子认认真真地活了下来,并养成了看炊烟的习惯。每当觉得自己快要过不去坎儿的时候,他就爬到山顶看看山寨里的炊烟,只要山寨里还能升起炊烟,生活之火就不会熄灭,就有希望在,就有信心活下去。三爷把心里的苦累跟炊烟做着无声的交流,当烟子在眼前逐渐散去时,三爷也就能一身轻松地下山回家了。
二
炊烟是山寨的心灵版图,是从山寨根部衍生的触角,探索着每一家每一户的情感和秘密。看一个山寨的兴旺,首先看它的炊烟。一个山寨里的炊烟繁盛昌茂,那这个山寨必定是人丁兴旺,欣欣向荣的,山寨里的人也必定是谦恭温顺,勤劳聪明的。谁与谁好,谁与谁有隙,谁在行善谁在作恶,谁家在发愁谁家在欢笑,谁家有什么动态,都被炊烟不动声色地吸入进去,在空气中绘制成版图,供有心人观看领会。
三爷就根据这版图上显示的颜色气味来洞晓山寨人的喜怒哀乐,来获知山寨不为外人所知的生活信息,选媳嫁女为人处事从无差错。这是三爷的秘密,全山寨里只有他把炊烟当作版图来研究。版图为三爷指示了方向,该怎么活下一步该怎么走,版图上都说的明白无误。多年以来,三爷依靠着炊烟的变化来理解人世,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用它来预测山寨的未来命运,用它与这个悲喜交加的世界达成情感上的共通。
三爷的话是有根据的,我曾学着他的样子无数次坐在屋后的山坡上看过炊烟。我发现,在我眼中的炊烟比三爷眼里的炊烟还要有趣。当它们从烟囱里冲出来的时候,就像禁锢已久的灵魂得到释放一般,山寨的天空成了自由不羁的舞台和土壤,所有的烟子在这里尽情展现着自己的性情。它们把身子随意扭曲成任何不可能的形状,朝着任何可能的方向,无限肆意延展下去。它们还带着各式各样的记忆和各式各样的味道,新鲜豆角的甜香味儿,嫩绿青菜的脆生味儿,那种浓香扑鼻的腊肉味儿甚至会牵引着一朵远在天外边的白云不远万里匆匆赶来。看懂一朵炊烟,就意味着你能窥见人间的一日三餐。
最有意思的是炊烟们还在空气中互相问候,一板一眼地进行着社交活动:它们或交颈私语,或相视而笑,或扭腰回眸,或深情拥抱。炊烟是最有灵性的,它们知道哪家跟哪家关系走得近,哪家跟哪家私下里有恩怨,谁家主人今日不开心,谁家主人为什么事发愁。主人在地上活动、在屋子里互相来往交谈,他们的信息通过烟囱传播到天上,于是炊烟在半空里俨然一副主人的派头,有模有样地交谈来往起来。两家走得近的,两家的炊烟关系就表现地亲密,两家走得远的,两家的炊烟在半空中就表现出一幅老死不相往来的倨傲姿态来。
有的人家烧没干的生柴,烟子就浓烈,弥久不散。像一只浸透了水的白羽毛雀,翅膀张不开,飞不起来,急得在屋顶上团团转。这时候我就学着三爷那样骂这家主妇一句:“真是个懒婆娘,烧出这等烟子来丢人现眼。”有的人家烧一些干茅草秸秆什么的,烟子就像松鼠的尾巴,在空气中旋转着慢慢上升,蓬松而漂亮;也有的人家好柴多,这样烧出来的烟子浅淡无痕,只在空气中留下一点光圈影子就不见了。我也学三爷的样子赞叹一声,夸这家妇人勤劳能干,会操持打理家务。
有的烟直而高,有的烟粗而黑,有的烟淡而广,有的烟阔而散;有的逶迤有致,有的婉约成诗,有的绚丽如花,有的潇洒若风。真是千奇百怪,各有意趣。有时候我也跟三爷一起看谁家的炊烟升得早升得快,晚上看谁家的炊烟升得迟升得慢。炊烟是随主人家性情的,有的急躁燥,有的慢腾腾,有的干净整洁,有的粗枝大叶,有的灵巧迅捷有的迟钝愚笨。一部炊烟便是一副人间的世情百态,看懂了炊烟,也便领悟了这一份炊烟赋予的人间智慧。
三
炊烟是不是从一开始,其实就属于三爷一个人的?
自从山寨里某个人开始从镇上买回来第一个煤炉子煤球后,就有别的人家陆陆续续地买来煤气罐电磁炉。灶坑于是变得冰凉,再也没有亮亮的灶火来温暖它们空空的胸膛了,再也没有长长的吹火筒来亲吻它们红红的面颊了。而烟囱成了一个丑陋蠢笨的大家伙,突兀地立在每一户人间废弃的灶房里。
三爷把儿女买给他的煤气罐弃置一边看也不看,他固执地认为没有草木舔舌的饭菜他吃起来没味道。可是看了一辈子炊烟的三爷老了,老得开始爬不动山了。他没有想到,炊烟也会老。不管是浓的淡的,细的粗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渐渐地都不见了。三爷知道,他爬不动山,炊烟也老得爬不出烟囱来了,他们,都已经没有力气了。三爷心里清楚的很,炊烟其实不是老了,而是被山寨遗弃了,如同山寨的老人们被年轻人遗弃一般。炊烟教会了年轻人,让他们长出了飞翔的翅膀,像自己一样从山寨的烟囱里让风托着逃离了出去,如尘埃一样散落到城市秽浊的空气里,可是炊烟照旧日日在山寨里飘起,而年轻人却背叛了山寨。
没有了炊烟,烟囱就是一个失去了灵魂的外壳,没有了年轻人,山寨跟烟囱一样,成了一个空荡荒废的巨大空巢,突兀而怪异地挂立在群山之下。山寨里的老人跟三爷一样,说听到烟囱跟山寨一样,夜夜在黑暗里哭泣,哭它的苍凉和寂寞,哭它遭人背弃的命运。老人们,又何尝不是?想念炊烟的三爷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其实,除了老人们,除了山寨和烟囱,满坡满山的藤蔓野草也很寂寞。从前,每到深秋季节,都会有一双双姿态各异的手,拿着长镰切割着它们日渐苍黄枯败的躯体,为它们换上新鲜的肌血,为它们开辟踏上来年春天的重生之旅。可如今,所有的草木,所有那些纵横蔓生出来的枝条,就像年轻人那没有规划的杂乱人生,在向天空延伸的过程中显得茫然无序,成长变得无所适从。再没有谁用一把锋利的长刀来为他们修剪无用的枝条,来为他们规划出路,来把它们从各处山林里引导回家了。任它们长了一春又一春,从绚烂到荒芜。
三爷为那些草木心疼,那些飞到山外去的年轻人也就是这些长在荒山无人眷顾的草木,独自承载着异地他乡的冷漠和倾轧,异常艰难地存活着。每当三爷说起这些,他那双已黯淡了锋芒的眼睛里就蕴满了伤痛和悲怆之情。他,再也不能把它们一捆捆抱回家,在灶房里熊熊燃烧起来,让它们的灵魂化成一支跳舞的火焰,轻灵地穿过烟囱,花朵般开放在山寨上空了。
那些在空气中纤陌交错,经脉密布的炊烟幻化为薄薄的云层,像一面无尘的镜子,不光映照了一个人的一生,也映照了整个山寨的命运。炊烟是山寨的心灵版图,它飘散到哪里,就把一个山寨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带到哪里。炊烟消失了,山寨里的版图不见了,山寨顿时失去了记忆,许多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山寨,变成了一座空空的木头房子,怪异而嶙峋地矗立在那些想念炊烟的人心里。唯余老人们,站在院坝里,日日茫然哀伤地望着空洞的天。
[ 本帖最后由 子夜歌 于 2012-4-30 08:19 编辑 ]
三爷喜欢跟时光较劲,当黎明的薄晕从山寨里透出来,刚开始把东边的山浸润地微微带了点绯色时,他已经搬着长长的旱烟袋、坐在门坎上翘着二两腿吐出一圈圈薄薄的烟雾来了。等一袋烟慢慢吸完,鸡叫第三遍时,他侧耳听听屋子里的动静,在阶沿边笃笃地磕着烟灰儿,朝屋里喊着:“老幺、老幺,牛草尾巴都长出来一大截了,蚂娘子(蚂蚁)都搬三趟家了,你大爷家的烟子都飞到外国去了,你还不晓得起来生火啊!是不是要我来抽下你的懒筋?”对三爷来说,炊烟是否按时从自家灶房里升起,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三爷骂完,听到屋子里传来迷迷糊糊的应答声,站起身来大大地打一个哈欠,久久地伸一个懒腰,往手心里吐出一口悠长悠长的气息,再抿紧鼻子做一个深深的来回呼吸动作。于是,所有的倦意和废气透过四肢百骸释放出来,而带有露珠气息的清晨时光被老人狡猾地吸进了胸腔封存了起来。
就这么一袋烟的功夫,同样勤快的风学着三爷磕烟袋的样子,已经一个个叩完了山寨里所有的柴门:笃笃笃,笃笃笃笃。直到把山寨里所有偷懒睡觉的年轻人都叫起床后才罢休,然后一个旋身,呼啸一阵,倏地越过长满楠竹的林子。因为迅捷,来不及消褪的风尾巴碰撞在翠竹的笔直枝干上,在空气中留下一节清脆的音乐和一阵白色的烟雾儿。
这时候,家家户户的灶房吱呀吱呀地唱起歌来。那些等不及主人开门的家畜们已经很慌张了,个别性格急躁的在圈里,窝里,栏里一边纵声尖叫一边跺脚大跳起来。等主人打开鸡笼、鸭舍、猪圈,牛栏,所有的家畜一涌而出。于是,全山寨的鸡呀鸭呀,鹅呀羊呀,猪呀牛呀,有的嘎嘎,有的咯咯,有的咩咩,有的哞哞,有的哼哼唧唧,有的撒开脚丫子飞跑,有的展开肉乎乎的双翅尝试着第一千一百次地飞翔动作。
这种对生活的向往追求和热情洋溢的奔放姿态让三爷感动和欢喜!在三爷眼里,这都是炊烟的另一种形态,或者说这些动物们,其实也包括人,都在集体无意识地模仿着烟的高飞。等烟子从各家烟囱里长出来,把触角深入天空时,三爷就觉得自己的心里也长出了自信有力的翅膀,脚下生风,似要飞起来。烟子在空中游离徜徉,最后化为无形,没入大气中。而地上的生灵们,学着烟子的样儿,各自找着归属,有的跳下门前的水田,有的瞄准对面的枞树林,有的钻入屋后的山里。农人也一样,升起炊烟后,拿着农具把自己迅速没入烟光山色笼罩的土地里。三爷裂着嘴看着这一切,走进屋,把烟袋挂在板壁上。掂掂锄头,想着苞谷地里的草该锄掉了;又摸摸镰刀,合算着是不是该去为那头刚耕完地的牛割一些新鲜嫩绿的汁草;最后老人决定拿起一把镐,凉水湾那一溜向阳的坡地早该清理了。
一个山寨有一个山寨里让人敬服的人。熟悉三爷的人都知道,在小溪沟王家寨里,他几乎要活成精了。身上不消说有一种历经生活磨难后从容自若的气度,藤蔓般柔软茂密的眉须覆盖一双洞晓人情世事的眼睛,让他看起来睿智而豁达。三爷没有读过书,但无人质疑他的学问和见识。按三爷自己的说法,这一切都跟山寨里每天腾空三遍的炊烟有关,炊烟有味道,人间的味道。三爷就靠这股人间烟火接通了天地之间的气脉,成了生活的智者。所以,三爷每天习惯早起,亲眼看着炊烟从一家家烟囱里慢慢长出来,闻闻炊烟的味道,才能安然地度过一天时光。
三爷说,炊烟里面的学问其实大得很。前些年,他儿子没有经过任何仪式突然跟三爷说要娶一个女子回来做妻,这在山寨人看来是很新鲜和出格的,顿时议论纷纷。只有三爷神色如常,对儿子的行为既没有苛责也没有表示赞同,只是问了下那个女子住在哪个山寨里便不言不语了。弄得他儿子和周围的人狐疑不安,不知道三爷心里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一个月后,三爷允诺了儿子的婚事,说他爬上山头连续观看了一个月女子山寨里的炊烟,已经断定了,那女子是好人家的女儿,是好山寨里养出来的。女子嫁过来后果然贤良淑德,孝敬长辈,礼让姑子,邻里和睦,大有口碑。后来三爷的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多少湘西好男儿提猪头请媒人上门来说亲事,同娶儿媳妇一样,三爷同样不置可否,让媒人举棋不定,进退不决,让小伙子们忐忑不安。突然有一天,三爷从求亲者里面亲口指定了一个男子,把女儿嫁了过去。嫁女儿那天,三爷站在路口迎接四方来客,跟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唱着山歌应答着:“各位长辈放宽心,我女子嫁的地方,炊烟旺着呢,屈不了她的。”于是,所有人都颔首微笑,为这一门亲事极力而夸张地祝福起来。
三爷说炊烟是山寨里的神,有炊烟在,山寨就能永世繁衍旺盛下去。炊烟还曾经救过他的命呢。在那个能饿死人的时代里,年轻的三奶奶突然病逝,除了治病欠下的债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什么也没留给他。家徒四壁的三爷连自己都吃不饱饭,又如何抚养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在一个阳光空荡荡的下午,心里空荡荡的三爷坐在山寨后面的山顶上,愁容满面。生活把他逼到了绝境,那一刻,他想到了死。他想,他只要从前面的悬崖上跳下去,他的三个孩子就成了孤儿,政府就得出面抚养。只有他死,三个孩子才能活,这是三爷当时的真实想法。
三爷没跳下去的原因是他看见山寨上空突然飘起了浓烟,仔细看是从自家的烟囱里冒出来的。那炊烟好像有灵性一般,带着饭菜的温度和缠绵的哀伤,一直徘徊在三爷眼前久久不散。三爷认为这是山下那个家的呼唤和儿女的挽留,他发疯般从山上跑下来,此时,他六岁多的儿子蹲在灶坑前,拿着一根长长的吹火筒鼓足腮帮起劲吹着,回头看见三爷,一脸黑污地朝他笑着。他并不知道在这不久前他父亲正打算着如何抛弃他们。大股的浓烟来不及从烟囱里散去,又倒回来充塞着灶房,像三奶奶的魂魄,萦绕不去,无声地控诉着三爷,那么呛人肺腑。灶上倒了大半锅子水,煮着一条不知道从哪里寻来的手指般大的小鲫鱼。鱼已经有点腐烂了,但仍然散发出一阵阵浓烈的香气,让很久以来就没吃饱过饭的人借着这气味慰藉着自己空空的胃囊和绝望的心灵。三爷顿时抱着儿子嚎啕了一场,从哪以后,他带着三个孩子认认真真地活了下来,并养成了看炊烟的习惯。每当觉得自己快要过不去坎儿的时候,他就爬到山顶看看山寨里的炊烟,只要山寨里还能升起炊烟,生活之火就不会熄灭,就有希望在,就有信心活下去。三爷把心里的苦累跟炊烟做着无声的交流,当烟子在眼前逐渐散去时,三爷也就能一身轻松地下山回家了。
二
炊烟是山寨的心灵版图,是从山寨根部衍生的触角,探索着每一家每一户的情感和秘密。看一个山寨的兴旺,首先看它的炊烟。一个山寨里的炊烟繁盛昌茂,那这个山寨必定是人丁兴旺,欣欣向荣的,山寨里的人也必定是谦恭温顺,勤劳聪明的。谁与谁好,谁与谁有隙,谁在行善谁在作恶,谁家在发愁谁家在欢笑,谁家有什么动态,都被炊烟不动声色地吸入进去,在空气中绘制成版图,供有心人观看领会。
三爷就根据这版图上显示的颜色气味来洞晓山寨人的喜怒哀乐,来获知山寨不为外人所知的生活信息,选媳嫁女为人处事从无差错。这是三爷的秘密,全山寨里只有他把炊烟当作版图来研究。版图为三爷指示了方向,该怎么活下一步该怎么走,版图上都说的明白无误。多年以来,三爷依靠着炊烟的变化来理解人世,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用它来预测山寨的未来命运,用它与这个悲喜交加的世界达成情感上的共通。
三爷的话是有根据的,我曾学着他的样子无数次坐在屋后的山坡上看过炊烟。我发现,在我眼中的炊烟比三爷眼里的炊烟还要有趣。当它们从烟囱里冲出来的时候,就像禁锢已久的灵魂得到释放一般,山寨的天空成了自由不羁的舞台和土壤,所有的烟子在这里尽情展现着自己的性情。它们把身子随意扭曲成任何不可能的形状,朝着任何可能的方向,无限肆意延展下去。它们还带着各式各样的记忆和各式各样的味道,新鲜豆角的甜香味儿,嫩绿青菜的脆生味儿,那种浓香扑鼻的腊肉味儿甚至会牵引着一朵远在天外边的白云不远万里匆匆赶来。看懂一朵炊烟,就意味着你能窥见人间的一日三餐。
最有意思的是炊烟们还在空气中互相问候,一板一眼地进行着社交活动:它们或交颈私语,或相视而笑,或扭腰回眸,或深情拥抱。炊烟是最有灵性的,它们知道哪家跟哪家关系走得近,哪家跟哪家私下里有恩怨,谁家主人今日不开心,谁家主人为什么事发愁。主人在地上活动、在屋子里互相来往交谈,他们的信息通过烟囱传播到天上,于是炊烟在半空里俨然一副主人的派头,有模有样地交谈来往起来。两家走得近的,两家的炊烟关系就表现地亲密,两家走得远的,两家的炊烟在半空中就表现出一幅老死不相往来的倨傲姿态来。
有的人家烧没干的生柴,烟子就浓烈,弥久不散。像一只浸透了水的白羽毛雀,翅膀张不开,飞不起来,急得在屋顶上团团转。这时候我就学着三爷那样骂这家主妇一句:“真是个懒婆娘,烧出这等烟子来丢人现眼。”有的人家烧一些干茅草秸秆什么的,烟子就像松鼠的尾巴,在空气中旋转着慢慢上升,蓬松而漂亮;也有的人家好柴多,这样烧出来的烟子浅淡无痕,只在空气中留下一点光圈影子就不见了。我也学三爷的样子赞叹一声,夸这家妇人勤劳能干,会操持打理家务。
有的烟直而高,有的烟粗而黑,有的烟淡而广,有的烟阔而散;有的逶迤有致,有的婉约成诗,有的绚丽如花,有的潇洒若风。真是千奇百怪,各有意趣。有时候我也跟三爷一起看谁家的炊烟升得早升得快,晚上看谁家的炊烟升得迟升得慢。炊烟是随主人家性情的,有的急躁燥,有的慢腾腾,有的干净整洁,有的粗枝大叶,有的灵巧迅捷有的迟钝愚笨。一部炊烟便是一副人间的世情百态,看懂了炊烟,也便领悟了这一份炊烟赋予的人间智慧。
三
炊烟是不是从一开始,其实就属于三爷一个人的?
自从山寨里某个人开始从镇上买回来第一个煤炉子煤球后,就有别的人家陆陆续续地买来煤气罐电磁炉。灶坑于是变得冰凉,再也没有亮亮的灶火来温暖它们空空的胸膛了,再也没有长长的吹火筒来亲吻它们红红的面颊了。而烟囱成了一个丑陋蠢笨的大家伙,突兀地立在每一户人间废弃的灶房里。
三爷把儿女买给他的煤气罐弃置一边看也不看,他固执地认为没有草木舔舌的饭菜他吃起来没味道。可是看了一辈子炊烟的三爷老了,老得开始爬不动山了。他没有想到,炊烟也会老。不管是浓的淡的,细的粗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渐渐地都不见了。三爷知道,他爬不动山,炊烟也老得爬不出烟囱来了,他们,都已经没有力气了。三爷心里清楚的很,炊烟其实不是老了,而是被山寨遗弃了,如同山寨的老人们被年轻人遗弃一般。炊烟教会了年轻人,让他们长出了飞翔的翅膀,像自己一样从山寨的烟囱里让风托着逃离了出去,如尘埃一样散落到城市秽浊的空气里,可是炊烟照旧日日在山寨里飘起,而年轻人却背叛了山寨。
没有了炊烟,烟囱就是一个失去了灵魂的外壳,没有了年轻人,山寨跟烟囱一样,成了一个空荡荒废的巨大空巢,突兀而怪异地挂立在群山之下。山寨里的老人跟三爷一样,说听到烟囱跟山寨一样,夜夜在黑暗里哭泣,哭它的苍凉和寂寞,哭它遭人背弃的命运。老人们,又何尝不是?想念炊烟的三爷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其实,除了老人们,除了山寨和烟囱,满坡满山的藤蔓野草也很寂寞。从前,每到深秋季节,都会有一双双姿态各异的手,拿着长镰切割着它们日渐苍黄枯败的躯体,为它们换上新鲜的肌血,为它们开辟踏上来年春天的重生之旅。可如今,所有的草木,所有那些纵横蔓生出来的枝条,就像年轻人那没有规划的杂乱人生,在向天空延伸的过程中显得茫然无序,成长变得无所适从。再没有谁用一把锋利的长刀来为他们修剪无用的枝条,来为他们规划出路,来把它们从各处山林里引导回家了。任它们长了一春又一春,从绚烂到荒芜。
三爷为那些草木心疼,那些飞到山外去的年轻人也就是这些长在荒山无人眷顾的草木,独自承载着异地他乡的冷漠和倾轧,异常艰难地存活着。每当三爷说起这些,他那双已黯淡了锋芒的眼睛里就蕴满了伤痛和悲怆之情。他,再也不能把它们一捆捆抱回家,在灶房里熊熊燃烧起来,让它们的灵魂化成一支跳舞的火焰,轻灵地穿过烟囱,花朵般开放在山寨上空了。
那些在空气中纤陌交错,经脉密布的炊烟幻化为薄薄的云层,像一面无尘的镜子,不光映照了一个人的一生,也映照了整个山寨的命运。炊烟是山寨的心灵版图,它飘散到哪里,就把一个山寨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带到哪里。炊烟消失了,山寨里的版图不见了,山寨顿时失去了记忆,许多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山寨,变成了一座空空的木头房子,怪异而嶙峋地矗立在那些想念炊烟的人心里。唯余老人们,站在院坝里,日日茫然哀伤地望着空洞的天。
[ 本帖最后由 子夜歌 于 2012-4-30 08:19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