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路上回落
2022-01-12抒情散文李兴文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52 编辑
我在这里下车了。 我每次都在这里下车。这里是我乘车出行的终点,也是我开始步行的起点。 大约两千米的海拔高度,很高了。我在春天乘车来到这……
我在这里下车了。 我每次都在这里下车。这里是我乘车出行的终点,也是我开始步行的起点。 大约两千米的海拔高度,很高了。我在春天乘车来到这……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52 编辑 <br /><br /> 我在这里下车了。
我每次都在这里下车。这里是我乘车出行的终点,也是我开始步行的起点。
大约两千米的海拔高度,很高了。我在春天乘车来到这里的时候,最高最远的山顶上还有未化的残雪,我就会明显感到整座大山冬意犹存;当我在秋天乘车来到这里,又会感到冬日在这里的行进步伐会更快些。晨雾拂面,清露沾手,让我感到铺天盖地的凉意,那时我会觉得冬天最长的触手已经伸展到草木的枝梢,我以为冬天已经是伸手可及的。在这里,我总把自己想象成也装扮成一个行者。在山顶处下车,稍作停留,在路边土包上的凉亭里坐一会儿,让清爽的山风在我体内畅行一遍,以便除去公共汽车车厢里永难消除的浊气。做完这些,我觉得自己才有资格向山林深处走去。
借此小憩的机会我也眺望高天远云,真的是远眺而不是仰望。在这个高度,我的视线是毫无阻拦的。我平日里在城市里看到的灰天,在这里则变成了广袤无垠的卷积云堆积层,云层如凝固的海潮一般在我眼前平铺开去,那些云层确乎是与我的视线相平的。云层上面,有时候是蓝天丽日,有时候是茫茫散雾。我看到的云雾之海很遥远,但很安静。不过有一点我需要特别说明,这么多年来,我在这里从没有见到过“云卷云舒”的动态盛况,我看到的多是这样宁静安详的云层从我眼前平铺开去,一直延伸到极远的远方。所以,在我看来,那些淡定自若的卷积云简直可以称作远古云带的化石了,当然,那是被时光留存又收藏了的。在这样的高度,我幸而再见远古云化石的尊容,实乃人生之一大幸事!我喜欢看静止的卷积云,每次见到,我整个身心也会变得和它们一样安详、宁静。
驱车的人,或者乘车的人,经过此处,这里都是他们极好的小憩之处。但我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除了我还有前路要走之外,我尤其不能接受此处僻背处人为的脏乱,而那些,都是在这里欣然小憩的人们留下的劣迹。烟盒,食品袋,手纸,饮料桶,甚至更多不堪入目的东西都被人随意丢弃、排泄在权且能够背过人眼的地方,然而,公共厕所就在每一位莅临者目之所及的地方。不知底细者一旦误入多会后悔不迭。在开放而美丽的地方随意丢弃随意排泄,是许多人的身上难以更改的陋习,由之可见被现代文明包裹着的人们内心的阴暗和行为的可憎。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野旷之地,人的动物性会在这里自然而然地显露,似乎又证明了人的野性的释放的确需要适宜的机会和环境,而这种机会和环境的条件本身都是低层次的。我深知其详,所以我并不在这里长时间逗留,我会在处于上风头的凉亭里小坐之后,朝着早就选定的小路入口开始我向山下回落的行程。
我在这里稍作停留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真的不愿意错过尽赏自然山色与空阔云天的大好机会,特别是,我不想错过每次看见都完全不一样的卷积云层。
大路上过于喧嚣,并且不乏污浊。我对人所乐道的大路素来都是抱有成见的,说白了,我不喜欢所谓热闹的地方,我喜欢的是众人并不知晓更不愿意涉足的小径和幽寂之处。
小坐,略观,然后二次启程。而下一段路,我将穿过葱郁的灌木丛林步行下山。这就是我说的回落。
有一条现成的小路——我是说,我不是小路的始创者,也不是小路最早的发现者,而只是一个利用别人踩出的小路独立探访深山旷野的践行者。一路上人迹稀少至于浅微,那种境况与当地的山民的风度极其般配。小路就是他们踩出来的。几年前,我第一次贸然进入此处,见到过寥落的人影和消闲自在地食草的黄牛。我每年上山的两个时段正值山里的农闲时节,所以那些黄牛都在镇静自若地自取其食,样子显得相当的悠闲自得而无所畏惧。这样,它们也有机会亲眼目睹我这位不速之客;至于那些寥落的人影,则是正在割取灌木枝梢以充烧柴的当地山民,他们也像黄牛那样用好奇的眼光打量我,之后,他们不惊不奇操持如故。我完全可以放心往前走。在林间小径上走下坡路,很惬意的,而这份惬意的得来是经过我用心筹划的——乘车至山顶,再逍遥自在地步行回落,这样,我让汽车帮我克服了身体自重,避免了过多的劳累,为我节省了时间和体力,我就有更好的身心条件一路穿行。
春天的落叶杉针叶是翠绿色的。一到秋天,它们又现出明亮的柠檬色。每次穿行林间,我几乎都会想到三个人的,其一是彼得?梅尔,其二是梭罗,其三,则是中国晋朝的陶氏。彼得?梅尔作为一个英国人携家来到法国的普罗旺斯,他想通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来摈除英国人所普遍具有的保守与偏见、骄矜与虚荣。他的具体体验方式是把自己放入纯粹民间的田园。一年之后,他基本完成了精神层面上的自我修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生乐趣,实现了一部分人生价值的回归与提升。
美国的梭罗,他当然从城市迁居到瓦尔登湖,他以这种方式把自己作为现代都市人的生命个体带到原乡意味的大湖边。在被商品社会反复挤压后主动回到自然环境中,他也成功享受了一回真正自然、自由且富有独创性的生活,尤其是,他成功地重新校准了个体人的本体生命指向,并由此证明了他这个个体生命自己。
中国晋朝的陶氏——我现在依然坚持认为他的做法是人类文化历史特别是人的精神历史上所有类型中自我改造最彻底的,因为我所列举的前面两人的生活与人生新体验带有明显的实验目的,他们煞费苦心地证明的东西是人向自然生活回归或选择的可能性,以及这种精神回归的崇高价值和深远意义,之后,他们全都志得意满地离开了他们的“实验室”,重新回到了作为现代人很难割舍的都市。在他们身上,人的自我异化和社会对人的同化过程其实是同一回事,他们都无法彻底超越他们当前的物质生活依据和精神生活依托。陶氏不然,他完全超越了,他很好地完成了从哲学人生到诗学人生再到宗教人生的彻底变革!所以,陶氏精神高度的唯一性至今都是令人难以企及的。
我觉得,思考这些问题,我所年年都要赶赴的宁静山林这个特殊环境再合适不过了。我在那条路上从未看到过诸如烟盒、饮料桶、包装袋之类明确标识现代文明的东西,但这并不影响我清醒意识到自己确乎是一个现代人这样一个事实。没有杂物,那条路是很洁净的,是相当古朴的那种洁净。这样一来,我在那条路上发现的并不仅仅是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因此,我还发现了我和许多人的精神困境都存在着一个基本相同的原因:人太喜欢追逐繁华了,人太在意自己和别人的各种复杂关系了,因此人才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自己和更多的人关联在一起,才想要更多地依赖于他人。反过来说,人太不留心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人才不愿意只身一人开创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来创设一个完全适合自己的物理环境,所以,人才要发展交通,才要扩建城市,才要广通信息,并以此方式把群体的人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因此,人所付出的隐形代价简直不可赀记,而对生命的无效投资一定大幅增加,其间最大的损失是人忽略了个体的自己。总之,人们严重忽略了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和本体意义。
若干年后,如果这条路将被世人誉为一个思想家生前经常独自行走的小路,我的在天之灵将会深感惭愧,灵魂也将大为不安。因为,那样产生的后续结果很有可能不是世人在真心关注我这个思想家的思想,而仅仅是在关注思想家走过的小路。更为严重的是,极有可能,这条小路因此将会被一些擅长舍本逐末且别有用心的人派作他用而根本无视思想家的思想本身,那么,这条小路未来的命运将是被一些人破坏得面目全非,就像世界上许多已故思想家的故居和足迹所及之处被弄得面目全非一样,未发生的和已发生的将无二致——现在的情况,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此地不乏春华秋实。对我来说,这里花多,但大都无名或者我不知其名,也不显贵,好在它们的绝对优势是自由而普遍;至于秋实,我也亲手采摘过多次,它们同样无名或者我不知其名,也是同样的不显贵。不认识,或者不知其详,但我曾斗胆采而食之,奇怪,我居然没有被毒死。后来我才发觉,我的采食秋实原来是有参照或根据的,那就是,我采食的秋果有些是鸟能啄食的,有些是黄牛常常采食的——鸟不食,我不食;牛不食,我亦不食。我当然不会中毒。
所谓秋实,也绝非没有出处。我在前面说过,当地山民每每于春秋两季割取灌木以为烧柴。对,我说的确实是“割取”而非“挖取”“砍伐”及其他,因为长在那里的植物多为灌木,落叶杉和黑松是几十年前才有的人工林木。如今杉、松皆成大树,它们的涵养之功很好地帮助了灌木的生长。灌木枝梢被割取之后,还能于下一个春或者下一个秋再度萌发,如此往复,山民们大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地取材而不致枯竭,我对那片山林的生命力深表敬意,也对山民做法的合理性深表敬意!与人们大肆砍伐乔木林的做法相比,此处山民更懂得不绝后路。不错,灌木林每年新发的枝梢是被割取的,所以生机不绝;乔木林是被砍伐的,所以终成荒漠。因为林木不会荒败、枯竭,我偶然采摘的秋实又岂能枯竭呢?
我在那里见过许多鸟巢,样式之多让我难以付诸言辞;我也见过趴在树丛或草丛中安静赴死的田鼠、鸟雀和野兔之类。当然,我见到的时候,也许正好它们的遗体尚未遇到食腐者;我也见过诸如此类的许多活物,它们的出现,要么把我的目光引向林木深处,要么引向林冠乃至天空,那时候我总是感到一身轻松满心舒畅,因为,身处彼地,看天真的不用抬头,而鸟的飞离大都是平平远去或者斜向下射入云雾深处。更多的必然在灌木中继续聒噪,仿佛根本无视我的到来。我觉得这里的生灵们才是真正没有忧患的。
行足继续向前,我所在的高度也在持续降低,这个事实让我心里多少感到失落与悲凉。我喜欢山顶的高度,因为那是很真实的。那里既能让我身心舒畅,又能让我安然处静,但我必须向山下回落;我喜欢天朗气清的所在,因为在那里我可以看到简单和广博,但我同样必须继续前行而让自己不断降落,我必须在精神与身体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清洗和梳理之后,再次回到喧嚣的城市,回到我和许多人正在忍受的扰攘与污浊之中。
有几回,我坐在灌木簇拥的一块巨石上不想走了,那块巨石的位置正好处在灌木丛林与高山草甸的交界处。展现在我眼前的草甸太粗俗太平庸了,让我的心里产生严重的没落感;而灌木林那一带乔木间杂,黑松老劲,石苔葱茏,流水潺潺。风化的岩壁上倒挂着的杂木构成苍劲而古拙的风景。静静地看着林木方向,我觉得自己已从精神、心理上完全回归到“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朗清瘦”的境界,并且,在那里我真正感觉到内心宁静,没有令人喘不上气来的偏执与抱负,我面对的是真正的我,所以,我曾坐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某年春天,我坐在那里,一只花皮松鼠从我身边经过时还特意打量了我几眼;在另一个秋天,有两只千足虫纠缠在一起,把我的旅游鞋面当成了谈情说爱的芳草地。那时,我和它们一样,对所遇见的一切都是无惊无乍相持如常的。
但我还是要离开了。我离开黑松、落叶杉及其之间的灌木,也离开那一块巨石和那一条长长的小路。走下草甸的过程,我的步履相当的沉重而疲惫。在我即将完成这一特别之旅再次乘车返回城市的当口,我总会回头望一眼整个山系,当然主要是回望主峰,那是我下车的地方。山体大多时候都隐在白雾之中,即便天晴也是如此。而主峰,当然已不可见。我黯然神伤,仿佛被迫离开了老旧而亲切的家园从此走在颠沛流离的路上——也许是吧,因为我必须回到城市,人在闹市,日子怎能没有颠沛流离的感觉呢?但也会暗自鼓励自己把希望寄托给下一次的乘车登临和步行下山,我想,这个过程会给我无尽快乐的。
站在路边,我又给自己说必不可免的回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上一个秋天下山到达路边,习惯性地回望的瞬间,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近乎真理的东西,那时我发现我的行程简直浓缩了人的社会的变化规律:每一次世局板荡之后,社会资源会进入新一轮分配期,然后是进入经济复苏期,然后是社会财富再生期和积累期,然后是稳定发展期,再后来就是人所共图的繁荣期。与此同时,建立在富足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时代文化繁荣期也紧随而来。当财富与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全社会物质层面的无节制消费时期就悄然来临,人的精神生活率先走向堕落,相伴而生的是针对物质财富的直接的单纯的大量靡费。人皆善于麻木于已有的精神高度标识和现有的物质生活规模,大家任由自己和别人继续麻木下去糜烂下去,此种状况正如一块巨石自山头滚落,那种颓势是没有力量能够成功阻拦的,除非有力量能够镇石于滚落之初。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结果是财富的极大浪费和人的精神的日益堕落、糜烂。这是人所难以逃避的劫数。财富的高塔与精神的大厦不再具有当初的高度,最终,如同我走出乔、灌混生林,进入单一的灌木林,再进入草甸,最后必然回落到不毛之地,最后最后,必然要站立在充满喧嚣与污浊的路边,走向日益严重的喧嚣与污浊。
我简直为自己类比性的大发现大为吃惊,尤其是我因此为自己内心的没落感找到了自然规律方面有力的反驳证据。我终于明白,所谓高度,我们曾经有过,只是现在,我们再次站立在低处。
不过我大致不会受这种发现所含负面效应的影响的,因为下一个秋天我还会来,下一个春天我也会来,我衷心祝愿自己看到的是美丽到纯粹的自然风光,它们会让我更加心静、心安。如若有人问及,我很愿意告诉他,那条林间小路一头代表着人生的起点,而另一头,代表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2015-7-14
我每次都在这里下车。这里是我乘车出行的终点,也是我开始步行的起点。
大约两千米的海拔高度,很高了。我在春天乘车来到这里的时候,最高最远的山顶上还有未化的残雪,我就会明显感到整座大山冬意犹存;当我在秋天乘车来到这里,又会感到冬日在这里的行进步伐会更快些。晨雾拂面,清露沾手,让我感到铺天盖地的凉意,那时我会觉得冬天最长的触手已经伸展到草木的枝梢,我以为冬天已经是伸手可及的。在这里,我总把自己想象成也装扮成一个行者。在山顶处下车,稍作停留,在路边土包上的凉亭里坐一会儿,让清爽的山风在我体内畅行一遍,以便除去公共汽车车厢里永难消除的浊气。做完这些,我觉得自己才有资格向山林深处走去。
借此小憩的机会我也眺望高天远云,真的是远眺而不是仰望。在这个高度,我的视线是毫无阻拦的。我平日里在城市里看到的灰天,在这里则变成了广袤无垠的卷积云堆积层,云层如凝固的海潮一般在我眼前平铺开去,那些云层确乎是与我的视线相平的。云层上面,有时候是蓝天丽日,有时候是茫茫散雾。我看到的云雾之海很遥远,但很安静。不过有一点我需要特别说明,这么多年来,我在这里从没有见到过“云卷云舒”的动态盛况,我看到的多是这样宁静安详的云层从我眼前平铺开去,一直延伸到极远的远方。所以,在我看来,那些淡定自若的卷积云简直可以称作远古云带的化石了,当然,那是被时光留存又收藏了的。在这样的高度,我幸而再见远古云化石的尊容,实乃人生之一大幸事!我喜欢看静止的卷积云,每次见到,我整个身心也会变得和它们一样安详、宁静。
驱车的人,或者乘车的人,经过此处,这里都是他们极好的小憩之处。但我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除了我还有前路要走之外,我尤其不能接受此处僻背处人为的脏乱,而那些,都是在这里欣然小憩的人们留下的劣迹。烟盒,食品袋,手纸,饮料桶,甚至更多不堪入目的东西都被人随意丢弃、排泄在权且能够背过人眼的地方,然而,公共厕所就在每一位莅临者目之所及的地方。不知底细者一旦误入多会后悔不迭。在开放而美丽的地方随意丢弃随意排泄,是许多人的身上难以更改的陋习,由之可见被现代文明包裹着的人们内心的阴暗和行为的可憎。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野旷之地,人的动物性会在这里自然而然地显露,似乎又证明了人的野性的释放的确需要适宜的机会和环境,而这种机会和环境的条件本身都是低层次的。我深知其详,所以我并不在这里长时间逗留,我会在处于上风头的凉亭里小坐之后,朝着早就选定的小路入口开始我向山下回落的行程。
我在这里稍作停留的另一个原因是,我真的不愿意错过尽赏自然山色与空阔云天的大好机会,特别是,我不想错过每次看见都完全不一样的卷积云层。
大路上过于喧嚣,并且不乏污浊。我对人所乐道的大路素来都是抱有成见的,说白了,我不喜欢所谓热闹的地方,我喜欢的是众人并不知晓更不愿意涉足的小径和幽寂之处。
小坐,略观,然后二次启程。而下一段路,我将穿过葱郁的灌木丛林步行下山。这就是我说的回落。
有一条现成的小路——我是说,我不是小路的始创者,也不是小路最早的发现者,而只是一个利用别人踩出的小路独立探访深山旷野的践行者。一路上人迹稀少至于浅微,那种境况与当地的山民的风度极其般配。小路就是他们踩出来的。几年前,我第一次贸然进入此处,见到过寥落的人影和消闲自在地食草的黄牛。我每年上山的两个时段正值山里的农闲时节,所以那些黄牛都在镇静自若地自取其食,样子显得相当的悠闲自得而无所畏惧。这样,它们也有机会亲眼目睹我这位不速之客;至于那些寥落的人影,则是正在割取灌木枝梢以充烧柴的当地山民,他们也像黄牛那样用好奇的眼光打量我,之后,他们不惊不奇操持如故。我完全可以放心往前走。在林间小径上走下坡路,很惬意的,而这份惬意的得来是经过我用心筹划的——乘车至山顶,再逍遥自在地步行回落,这样,我让汽车帮我克服了身体自重,避免了过多的劳累,为我节省了时间和体力,我就有更好的身心条件一路穿行。
春天的落叶杉针叶是翠绿色的。一到秋天,它们又现出明亮的柠檬色。每次穿行林间,我几乎都会想到三个人的,其一是彼得?梅尔,其二是梭罗,其三,则是中国晋朝的陶氏。彼得?梅尔作为一个英国人携家来到法国的普罗旺斯,他想通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来摈除英国人所普遍具有的保守与偏见、骄矜与虚荣。他的具体体验方式是把自己放入纯粹民间的田园。一年之后,他基本完成了精神层面上的自我修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人生乐趣,实现了一部分人生价值的回归与提升。
美国的梭罗,他当然从城市迁居到瓦尔登湖,他以这种方式把自己作为现代都市人的生命个体带到原乡意味的大湖边。在被商品社会反复挤压后主动回到自然环境中,他也成功享受了一回真正自然、自由且富有独创性的生活,尤其是,他成功地重新校准了个体人的本体生命指向,并由此证明了他这个个体生命自己。
中国晋朝的陶氏——我现在依然坚持认为他的做法是人类文化历史特别是人的精神历史上所有类型中自我改造最彻底的,因为我所列举的前面两人的生活与人生新体验带有明显的实验目的,他们煞费苦心地证明的东西是人向自然生活回归或选择的可能性,以及这种精神回归的崇高价值和深远意义,之后,他们全都志得意满地离开了他们的“实验室”,重新回到了作为现代人很难割舍的都市。在他们身上,人的自我异化和社会对人的同化过程其实是同一回事,他们都无法彻底超越他们当前的物质生活依据和精神生活依托。陶氏不然,他完全超越了,他很好地完成了从哲学人生到诗学人生再到宗教人生的彻底变革!所以,陶氏精神高度的唯一性至今都是令人难以企及的。
我觉得,思考这些问题,我所年年都要赶赴的宁静山林这个特殊环境再合适不过了。我在那条路上从未看到过诸如烟盒、饮料桶、包装袋之类明确标识现代文明的东西,但这并不影响我清醒意识到自己确乎是一个现代人这样一个事实。没有杂物,那条路是很洁净的,是相当古朴的那种洁净。这样一来,我在那条路上发现的并不仅仅是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因此,我还发现了我和许多人的精神困境都存在着一个基本相同的原因:人太喜欢追逐繁华了,人太在意自己和别人的各种复杂关系了,因此人才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自己和更多的人关联在一起,才想要更多地依赖于他人。反过来说,人太不留心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人才不愿意只身一人开创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来创设一个完全适合自己的物理环境,所以,人才要发展交通,才要扩建城市,才要广通信息,并以此方式把群体的人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因此,人所付出的隐形代价简直不可赀记,而对生命的无效投资一定大幅增加,其间最大的损失是人忽略了个体的自己。总之,人们严重忽略了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和本体意义。
若干年后,如果这条路将被世人誉为一个思想家生前经常独自行走的小路,我的在天之灵将会深感惭愧,灵魂也将大为不安。因为,那样产生的后续结果很有可能不是世人在真心关注我这个思想家的思想,而仅仅是在关注思想家走过的小路。更为严重的是,极有可能,这条小路因此将会被一些擅长舍本逐末且别有用心的人派作他用而根本无视思想家的思想本身,那么,这条小路未来的命运将是被一些人破坏得面目全非,就像世界上许多已故思想家的故居和足迹所及之处被弄得面目全非一样,未发生的和已发生的将无二致——现在的情况,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此地不乏春华秋实。对我来说,这里花多,但大都无名或者我不知其名,也不显贵,好在它们的绝对优势是自由而普遍;至于秋实,我也亲手采摘过多次,它们同样无名或者我不知其名,也是同样的不显贵。不认识,或者不知其详,但我曾斗胆采而食之,奇怪,我居然没有被毒死。后来我才发觉,我的采食秋实原来是有参照或根据的,那就是,我采食的秋果有些是鸟能啄食的,有些是黄牛常常采食的——鸟不食,我不食;牛不食,我亦不食。我当然不会中毒。
所谓秋实,也绝非没有出处。我在前面说过,当地山民每每于春秋两季割取灌木以为烧柴。对,我说的确实是“割取”而非“挖取”“砍伐”及其他,因为长在那里的植物多为灌木,落叶杉和黑松是几十年前才有的人工林木。如今杉、松皆成大树,它们的涵养之功很好地帮助了灌木的生长。灌木枝梢被割取之后,还能于下一个春或者下一个秋再度萌发,如此往复,山民们大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地取材而不致枯竭,我对那片山林的生命力深表敬意,也对山民做法的合理性深表敬意!与人们大肆砍伐乔木林的做法相比,此处山民更懂得不绝后路。不错,灌木林每年新发的枝梢是被割取的,所以生机不绝;乔木林是被砍伐的,所以终成荒漠。因为林木不会荒败、枯竭,我偶然采摘的秋实又岂能枯竭呢?
我在那里见过许多鸟巢,样式之多让我难以付诸言辞;我也见过趴在树丛或草丛中安静赴死的田鼠、鸟雀和野兔之类。当然,我见到的时候,也许正好它们的遗体尚未遇到食腐者;我也见过诸如此类的许多活物,它们的出现,要么把我的目光引向林木深处,要么引向林冠乃至天空,那时候我总是感到一身轻松满心舒畅,因为,身处彼地,看天真的不用抬头,而鸟的飞离大都是平平远去或者斜向下射入云雾深处。更多的必然在灌木中继续聒噪,仿佛根本无视我的到来。我觉得这里的生灵们才是真正没有忧患的。
行足继续向前,我所在的高度也在持续降低,这个事实让我心里多少感到失落与悲凉。我喜欢山顶的高度,因为那是很真实的。那里既能让我身心舒畅,又能让我安然处静,但我必须向山下回落;我喜欢天朗气清的所在,因为在那里我可以看到简单和广博,但我同样必须继续前行而让自己不断降落,我必须在精神与身体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清洗和梳理之后,再次回到喧嚣的城市,回到我和许多人正在忍受的扰攘与污浊之中。
有几回,我坐在灌木簇拥的一块巨石上不想走了,那块巨石的位置正好处在灌木丛林与高山草甸的交界处。展现在我眼前的草甸太粗俗太平庸了,让我的心里产生严重的没落感;而灌木林那一带乔木间杂,黑松老劲,石苔葱茏,流水潺潺。风化的岩壁上倒挂着的杂木构成苍劲而古拙的风景。静静地看着林木方向,我觉得自己已从精神、心理上完全回归到“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朗清瘦”的境界,并且,在那里我真正感觉到内心宁静,没有令人喘不上气来的偏执与抱负,我面对的是真正的我,所以,我曾坐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某年春天,我坐在那里,一只花皮松鼠从我身边经过时还特意打量了我几眼;在另一个秋天,有两只千足虫纠缠在一起,把我的旅游鞋面当成了谈情说爱的芳草地。那时,我和它们一样,对所遇见的一切都是无惊无乍相持如常的。
但我还是要离开了。我离开黑松、落叶杉及其之间的灌木,也离开那一块巨石和那一条长长的小路。走下草甸的过程,我的步履相当的沉重而疲惫。在我即将完成这一特别之旅再次乘车返回城市的当口,我总会回头望一眼整个山系,当然主要是回望主峰,那是我下车的地方。山体大多时候都隐在白雾之中,即便天晴也是如此。而主峰,当然已不可见。我黯然神伤,仿佛被迫离开了老旧而亲切的家园从此走在颠沛流离的路上——也许是吧,因为我必须回到城市,人在闹市,日子怎能没有颠沛流离的感觉呢?但也会暗自鼓励自己把希望寄托给下一次的乘车登临和步行下山,我想,这个过程会给我无尽快乐的。
站在路边,我又给自己说必不可免的回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上一个秋天下山到达路边,习惯性地回望的瞬间,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个近乎真理的东西,那时我发现我的行程简直浓缩了人的社会的变化规律:每一次世局板荡之后,社会资源会进入新一轮分配期,然后是进入经济复苏期,然后是社会财富再生期和积累期,然后是稳定发展期,再后来就是人所共图的繁荣期。与此同时,建立在富足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时代文化繁荣期也紧随而来。当财富与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全社会物质层面的无节制消费时期就悄然来临,人的精神生活率先走向堕落,相伴而生的是针对物质财富的直接的单纯的大量靡费。人皆善于麻木于已有的精神高度标识和现有的物质生活规模,大家任由自己和别人继续麻木下去糜烂下去,此种状况正如一块巨石自山头滚落,那种颓势是没有力量能够成功阻拦的,除非有力量能够镇石于滚落之初。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结果是财富的极大浪费和人的精神的日益堕落、糜烂。这是人所难以逃避的劫数。财富的高塔与精神的大厦不再具有当初的高度,最终,如同我走出乔、灌混生林,进入单一的灌木林,再进入草甸,最后必然回落到不毛之地,最后最后,必然要站立在充满喧嚣与污浊的路边,走向日益严重的喧嚣与污浊。
我简直为自己类比性的大发现大为吃惊,尤其是我因此为自己内心的没落感找到了自然规律方面有力的反驳证据。我终于明白,所谓高度,我们曾经有过,只是现在,我们再次站立在低处。
不过我大致不会受这种发现所含负面效应的影响的,因为下一个秋天我还会来,下一个春天我也会来,我衷心祝愿自己看到的是美丽到纯粹的自然风光,它们会让我更加心静、心安。如若有人问及,我很愿意告诉他,那条林间小路一头代表着人生的起点,而另一头,代表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2015-7-14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