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逸斋日志(2010年,在武汉)
2022-01-12抒情散文李灿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9 编辑
3月20日星期六阴1958年,钱学森写了一篇文章,叫《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亩产万斤不是问题》。这篇文章从力学专业的角度对粮食亩产进行计算,把阳光折合成碳……
3月20日星期六阴1958年,钱学森写了一篇文章,叫《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亩产万斤不是问题》。这篇文章从力学专业的角度对粮食亩产进行计算,把阳光折合成碳……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9 编辑 <br /><br />3月20日星期六阴1958年,钱学森写了一篇文章,叫《农业中的力学问题——亩产万斤不是问题》。这篇文章从力学专业的角度对粮食亩产进行计算,把阳光折合成碳水化合物。如果植物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真是百分之百,那么单位面积干物质年产量应该是94万斤!排除植物叶子不可能百分之百利用太阳光的效率等因素,最终得出的结论平均亩产是3.9万斤。其实,钱学森的论证只是理论上的值。可悲的是,他的理论被一群无耻的小人所利用,成为这些人放卫星的根据。历史不容忘却,大跃进的教训是惨痛的。科学应该服务于社会生活,而不应该成为某些人造谣生事的工具。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袁隆平的话:“电脑上种不出水稻,实验室里也种不出水稻,只有田间地头才能种出水稻。”一切要靠事实来说话,躲在实验室里做没有实际意义的计算、论证只能误国误民。没有事实依据的纯理论还是应该少谈,谈多了只会误事。钱学森是伟人,但伟人也并不是没有瑕疵的。我们不能将人物平面化,脸谱化。3月21日星期天晴曾经有人对我说:“女人做二奶或三陪也没什么不对,别人能靠卖身赚钱说明别人有能力。”我反问他一句:“如果你的女儿或者妹妹做二奶或三陪,你是支持还是反对?”他回复了我四个字:“我不知道。”我们中总有这样的人,只要事情和自己无关,他们就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总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妄加评论,一旦他们成了当局者就会很尴尬。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正直的人总是能设身处地地对事情做理性的思辨,而不会去讲经不起推敲的混账话。3月22日星期一雨法国政府规定,公民在表述“电子邮件”这个概念时要用相应的法语单词,不能用英语单词“email”。法国在纯洁本民族语言方面有很多理念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再看看我们自己,不说“电子邮件”,而说“email”或“伊妹儿”;不说“再见”,而说“Bye-bye”。我们的汉语中夹杂着太多的英语元素,汉语已经变得不纯洁了。很多年轻人总是一味地追求时髦,唯新词是用,甚至对不用新词的人采取排斥的态度,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与时俱进。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不尊重自己的民族语言就是不尊重自己的民族。如果我们还不注意民族语言的纯洁规范,那么迟早有一天我们将被异族同化,那将是整个民族的悲哀。3月23日星期二雨在大三的下学期,很多人劝我不要放弃考研,而黄梅的老诗人郑因却对我说:“考研名义上学历上去了,但长期与社会隔绝,思维容易受到限制,这对你以后的写作和生活不利。”听了他的话,我顿时豁然开朗,才从放弃考研后何去何从的迷茫中走出来了。的确,当下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很多方面是我不敢恭维的。首先,公费越来越少,自费越来越多。沉重的费用使得一些原本有能力考研却出身贫寒的学生默默地退出了考研阵营。那些想考研却不能考研的人,他们的痛苦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再看一下考试的内容,更是让我义愤填膺。不管你研究什么方向,英语和政治必考,而且要花费大部分精力。你想研究先秦文学,不能光看先秦文学,还要看一整套古代文学史。除了古代文学史,还要看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大部分时间看的都是和本专业无关的内容,浪费了大好时光。一个在先秦文学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年轻人,仅仅因为英语和政治没考好,外国文学史没考好就被拒之门外,真是岂有此理!考题中问《诗经》的写作手法、艺术特色。某个学生不会背诵《诗经》中的任何一首诗,却能答得和参考答案一模一样。可见,这种考试虚伪性太大,纯属自欺欺人。考研能否成功,谁都没有充足的把握。成功了皆大欢喜,万一失败了呢?如果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备考上,就没有时间进行实践,考研失败后再去求职就缺乏优势。想到这些,我觉得不能考研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人生的道路不止考研一条,我完全可以通过工作自食其力。3月25日星期四晴昨天,董事长杨老头子让我修改丛书的前言。我把初中的一本资料的前言拿来一看,第一段就有问题。“莘莘学子”本来就指很多学生,后面居然加了个“们”,这不是画蛇添足吗?我感到很奇怪,这么一个明显的错误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有人发现,还让它一直牛气十足?前言是对书的整体介绍,有经验的读者读书会先读序言。如果序言中出现语句不通的现象,会使读者怀疑编者的能力,进而怀疑书的质量。细节也很重要,不能随便忽视。作为编辑,应该具备应有的文化素质,否则就会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3月28日星期天晴我在实习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说过:“别人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不是‘不进则退’,而是‘慢进则退’ 。”我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总体上讲我们都在进步。然而,为什么很多人不能成功呢?我们不能说这些人一点进步也没有,而是他们进步得太慢。一个人昨天会认15个英语单词,今天会认16个,这也是进步,但这种进步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说不定,这16个单词还是老师教一个他读一个,遇到新的单词自己看音标也不会读。这种进步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飞跃。英语单词是学不完的,在不认识音标的前提下,认再多的单词也没有多大意义,在学习竞争中只能处于劣势。我们当下需要进步,但不能满足于老牛拉破车式的前进,而应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自己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3月29日星期一雨我在实习的时候,利用指导老师给我的资料一鼓作气编了十来套专项训练题。这些题目有纸质版也有电子版。由于当时时间紧迫,心情浮躁,中间的错误很多。最近这段时间,我在校对时改了很多处。可惜的是,我自己没有电脑,要修改电子版还要用别人的电脑或者去网吧,很不方便。我工作后也一直在坚持文学创作,很多文章至今还没有电子版。这么多内容交给别人打我不放心,也出不起这个钱。上网费用也比较昂贵,利用上网时间来打也不现实。由于没有自己的电脑,我的很多活动没有办法展开。当然,万事开头难,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都不会再成其为问题。3月30日星期二雨李肇星曾经说过,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就是为了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我们的周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话有我们爱听的,也有我们不爱听的。这其中很多的话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根本就经不起逻辑推理。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几句奉承话就骄傲自大,也没有必要因为几句恶毒话就悲痛欲绝。有人曾经这样说我:“他这个人很有才华,能背字典。”这话一听就有问题。字典那么厚,谁能背得下来呢?再说,我没事去背字典,这不是有病吗?更何况,字典中写的不一定都对。这种夸奖根本就不是出于真心,完全是信口开河。几年前,我写旧体诗,有很多人诽谤我。有人说:“现代人应该写新诗,你老写旧体诗干什么?”还有的人说:“你的诗思想悲观,不会受人欢迎。”其实这些说法根本就很可笑。我在写旧体诗的同时也写新诗,难道新旧诗歌同时发展也不对吗?至于说我思想悲观,那么我想,一个悲观的人绝对写不出“落叶枝头千叶绿,枯河侧畔百河宽”的诗句。一个正常的人绝对不可能永远乐观,也不可能永远悲观。这样的话又何必在意呢?人的一生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如果我们太在意这些没有意义的言辞,那么人生就太累了。不要把什么话都往耳朵里装,就让有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吧!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