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民变
2020-09-24抒情散文乔举平
乔举平在巍巍岳麓山巅,矗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高耸云天。临洮人民不会忘记,这是一座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铸成的丰碑,每当仰望它,心头总会升起无限的崇敬和缅怀,面对它,怎么能不肃然起敬?正是因为有了那无数的革命先烈,才有了今天和平祥和的生活,才有
乔举平
在巍巍岳麓山巅,矗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高耸云天。临洮人民不会忘记,这是一座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铸成的丰碑,每当仰望它,心头总会升起无限的崇敬和缅怀,面对它,怎么能不肃然起敬?正是因为有了那无数的革命先烈,才有了今天和平祥和的生活,才有明天的繁荣昌盛。这,就是甘南农民起义烈士纪念碑。
时光回到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在坚持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方针的同时,对人民群众采取了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甘肃南部广大地区的汉、回、藏、东乡等民族十万群众,不堪忍受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揭竿而起,爆发了长达一年的大起义,这就是史称甘南民变的甘南农民起义。
每当仰望纪念碑,我的耳畔就会激荡起解放前夕的硝烟、无数先烈浴血奋战的枪炮声,那衣衫烂楼的农民兄弟为了生存、自由和平前仆后继,挥舞着大刀长矛,端起土枪土炮与国民党的部队厮杀拼搏,辗转在高山峡谷,流亡在荒郊野地,血染黄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无数传奇,写下了彪炳史册的英雄史诗。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进入甘肃南部,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火种。许多有识之士接受了革命思想,为国家和民族寻找出路。时任国民党十四师四九三旅团长的任谦和师参谋长史鼎新、师警备团连长王德一等人,与爱国进步人士、建立了关系。之后,史鼎新与王仲甲、肖焕章等人在临洮木厂以开羊肉馆为名,首先在放筏手中发展力量,酝酿农民起义。
临洮木厂旁激动不息的洮河水一定不会忘记,岁月深处革命的火种曾经在河畔的暗夜里点燃,那些胸怀为人类大业献身的人,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揭开了共产党宣言新的一页,那羊肉馆里聚集了好些舍生忘死的农民兄弟,他们的誓言伴随着洮河的浪花激荡不息。
“团结抗日”、“抗粮、抗丁、抗捐”、“打倒贪官污吏”是起义的号召,马上就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响应。于是甘肃南部的汉、回、藏、东乡等各族人民在进步分子王仲甲、马福善、马继祖、王德一、肖焕章、刘鸣、肋巴佛、毛克让、杨华如等人的领导下,先后举行了二十余县十万余人参加的南农民武装起义。
1943年1月,康乐县回民马福善、马继祖父子在临洮洮河西岸的边家湾首举义旗,打起“西北各族抗日义勇军”的旗帜。他们在临洮东峪沟二十铺伏击国民党部队,夺取了敌人的枪支弹药,接着一鼓作气又在广河县排子坪与敌保安队展开了战斗,击溃保安队。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天,1943年1月16日,临洮南乡的衙下集,农民起义的枪炮声划破了黎明的寂静,无数的泥腿子挥舞大刀长矛集结在一起,在王仲甲的带领下,庄严宣誓,在衙下集举行震惊陇原的武装起义,顷刻,正义的呐喊响彻云霄,历经漫漫历史岁月古老凋敝的街道焕发出一线前所未有的生机。
在衙下集,土生土长的王仲甲被公推为司令,并与同时起义的康乐县回族起义领袖马继祖的队伍很快会合,一举消灭了衙下集镇杜巴村地主武装,夺取枪支,开仓济贫,在衙下集镇会师整编为两个团、一个骑兵排,起义队伍浩浩荡荡,口号震天,农民起义的烈火熊熊燃烧。
今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我来到了寺洼文化的发祥地——临洮南乡衙下集,是为了探访王仲甲烈士的故居。集镇正好逢集,街道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各样百货摆满了街道两旁,有出售碟片的摊子音响里播放着莲花山花儿不绝于耳的歌唱,雨意里是一派热闹非凡经贸繁荣的景象。
王仲甲,临洮县衙下集镇洼下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的王仲甲因家境贫寒,在寺洼山小学读完高小后,随父母到渭源、礼县、西和等地逃荒,备受生活的艰辛和颠沛流离之磨难,也养成了他嫉恶如仇、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好打抱不平的江湖义气。
青年时期,王仲甲曾在国民党川军任过排长,后又在鲁大昌部任过骑兵连连长等职。他从过境红军的政治宣传中,懂得了劳苦人民要翻身求解放就必须要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政权的革命道理,参加李和义旅团的起义,随红四方面军西进,因被阻击而失败,在卓尼县水磨川寺隐藏数月,期间结识了肋巴佛,从此踏上了农民起义策划和领导的征途。
走进衙下集临街的小巷,就是王仲甲烈士的故居,小小的农家院落,昔日的土房子经过了一番维修,显得朴素整洁。院中的一棵梨树正盛开满树繁花,那细碎粉嫩的花儿送来扑鼻的清香。我走上前去,抚摸着梨树粗糙,历经岁月沧桑的树干,心头升起无限的敬仰和思索。先烈已逝,但他们的精神不朽,他投身起义的壮举,如今还在乡民中留传不息。
王仲甲在衙下集发动起义之后,1942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首先在临洮三甲的格致坪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一举击溃敌保安队一个团和十二师的四个连。战斗中,汉、回农民手持刀矛、锄头、棍棒前来助战,纷纷参加义军。洮河欢呼不息,鼓劲加油,农民起义军连战连捷,随即向岷县及临洮北山地区转移游击,在梅川、缪家山一带连续获胜。
翌年农历正月中旬,毛克让在临洮峡口崖头宣布起义,当天晚上,义军冲进叶家坪机场,杀死敌连长,夺得枪械。又去马场,截获军马一百多匹。正月二十二日,毛克让、马继祖率部进入临洮新添铺,歼灭镇上的保安武装,夺得敌军的车辆及运送的枪支弹药无数,武装了起义队伍。
接着,王仲甲、毛克让、马继祖率义军在临洮漫洼会师,随即开往榆中新营镇,在狼儿山歼灭敌人一个团,并研究划分了游击地区。王仲甲开往陇西首阳镇、渭源汪家衙一带休整。整编中,公推王仲甲为总司令。随即,藏族肋巴佛在卓尼县水磨川率藏族牧民起义,义军队伍迅速壮大。
同时,王德一在武都起义,张英杰的骑兵营也加入南下义军。农历三月四日,刘鸣部南下攻占宕昌,激战数日,然后又一举攻下舟曲。此时,甘南各地群众纷纷响应,轰轰烈烈的农民义军前仆后继,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迅速形成了汉、回、藏、东乡等各民族空前未有的大联合,农民起义在以临洮为中心的甘肃南部各地波澜壮阔地展开。
1943年农历四月中旬,王仲甲、肋巴佛、肖焕章、吴建威等率众二万余人及各路义军领导人聚会草川崖,各组织统一定名为“西北民族抗日义勇军”。原准备在草川崖宣誓就职,因敌机袭击轰炸,各路义军分别撤往各地。敌聚集三个师的兵力包围义军,义军与敌激战一日后,趁夜分路突围撤向临洮分散潜伏,从此义军领导人被迫转入地下坚持斗争。
这次农民起义使国民党政府非常震惊,他们采取“剿抚兼施”的手段血腥镇压。由朱绍良、谷正伦指挥,调集了正规军并出动了空军部队,从四面八方围剿农民起义军。起义军与国民党军队血战七个月之久,激战大小几十次战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农民起义军又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缺乏统一指挥,义军各部被敌人各个击败,战死三千余人。一场轰轰烈烈、威震西北的农民起义最终陷入失败。
那是何等悲壮惨烈的场景,黑云压城,洮水呜咽,好多起义领袖被割头示众,无数农民先辈被枪杀剿灭,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城楼郊外、村庄田园,亲属的哭号响彻村巷四野,甘南的山山水水笼罩在一派悲痛欲绝之中。好多跟随起义的老人讲起当时的情景,依旧是悲愤不已、甚至老泪纵横。
王仲甲等人在失败后仍然坚持地下斗争,因叛徒出卖遭到敌人包围,在突围中腿部受伤,养伤时不幸被捕,在狱中,受尽敌人严刑拷打和残酷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同年九月,王仲甲被敌人杀害于武威。解放后毛泽东亲自为王仲甲烈士签发了烈士证书,甘肃省委追认王仲甲烈士为中共党员。
甘南农民起义,前后达七个月之久,波及二十多个县,参加的有七、八个民族,人数最多时达十万以上,是具有民族联合阵线性质的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声威震撼了国民党在甘肃的统治,牵制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与进攻,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贡献。
这段历史是史无前例的浴血征程,每当翻阅那段历史、倾听那些故事,我都抑制不住内心的颤栗,那些人,那些事,在过去了半个多时间的今天依旧充满了无限的悲壮情怀和沉甸甸的分量。在这片土地上渗透着无数义军将士的鲜血,盛开着今天和平宁静的花朵。
登上岳麓山,立于甘南农民起义烈士纪念碑前,默读那一字字、一句句凝重的碑文,追溯那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历史烟云,那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仿佛就在眼前。那无数农民领袖和义军为了民族、为了劳苦大众揭竿而起的厮杀呐喊犹在耳边回荡,一个个舍生忘死的身影鲜活地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这段历史、忘却他们的英雄壮举,在我们民族苦难深重的时刻,是这些农民兄弟凝聚成一团,把生死置之度外,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值得我们永世怀念。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 本帖最后由 乔举平 于 2012-6-19 09:34 编辑 ]
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这段历史、忘却他们的英雄壮举,在我们民族苦难深重的时刻,是这些农民兄弟凝聚成一团,把生死置之度外,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值得我们永世怀念。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 本帖最后由 乔举平 于 2012-6-19 09:34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