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石头

2022-01-12抒情散文敬一兵
楼宇,公路,雕塑,幕墙,汽车,立交桥和园林植物这些城市元素,从别人的眼睛里走出来,覆盖了自然的面貌,就像尘埃落在桌面上,灰蒙蒙一片。于是,覆盖,这个具有预谋味道的词汇,就成了冬天最先沉淀在我感官上的印象。城市里很难看见零散的石头。无论是鹅卵……
  楼宇,公路,雕塑,幕墙,汽车,立交桥和园林植物这些城市元素,从别人的眼睛里走出来,覆盖了自然的面貌,就像尘埃落在桌面上,灰蒙蒙一片。于是,覆盖,这个具有预谋味道的词汇,就成了冬天最先沉淀在我感官上的印象。城市里很难看见零散的石头。无论是鹅卵石、碎岩石或者其他石头,都深埋在了城市的脚下,被喧嚣和浮华所覆盖。这个现象,在平原城市尤其明显。

  我居室的楼下有一条公路,总是因为要铺设电缆,光纤,修换管道而挖了填、填了又挖。挖与填的间隙,我才有机会看见了那些被深埋的鹅卵石。它们被铁钎和铲子从路面下刨出来,很像熟睡的雏鸡,被强行从母鸡的翅膀底下拉出来,一个个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无依无靠。有的鹅卵石表面,还残留着水泥块,给我带来苍凉和忧郁的感觉。灰仆仆的尘土落在鹅卵石的身上,很难分出鼻子和眼睛。偶尔有几颗石头被风吹拂,抖落了身上的尘土,显出身体上的几根灰白色的纹路,我才知道这些石头原本都没有死去,而是在沉睡,即使它们身上的这些纹路,散发出的调子是低沉的,有类似荒野里的草的那种卑微成分。鹅卵石的轮廓,已经没有了生动和细腻,长久的掩埋,已经让时间把石头上的色彩挪走了,但它们的肌肤和线条还是活着的,呈现出瓷实的力度和野生的气息。虽然这些石头现在获得了显露的机会,可它们并没有因此而表现出情感,也无丝毫的懈怠、张扬、或者舒缓的动作变化痕迹。这些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以一种令我感到陌生,或者迥异的形式,递进我的眼帘,让我突然觉得好像多了什么东西。多了什么呢?看看眼前,以及停在远处等我眼光到达的石头,我知道我多了从容。与其说石头被城市覆盖,不如说是石头驮载着城市。忍辱负重,用自己的身体驮运历史,时间,社会和城市,并且始终不改自己的决心和意志,这就是从容的本质。我缺乏的,就是这种从容的本质。

  无论体态臃肿还是单薄瘦小,大大小小的石头聚在一起,从来没有卑微与尊贵的区分,也不会发生你争我夺的冲撞。这一点,不是我的臆断,而是石头的轮廓,用圆滑的曲线告诉我的。它们本分地契合在一起,似乎它们所有的动作,都只有简化成纹丝不动的姿势,才能够让它们感到心安理得。大的石头总是守在小石头的身边。身上没有花纹,或者色调单一的石头,总是心甘情愿陪衬着花纹斑斓、色彩艳丽的石头。石头与石头是如此紧密地相处在一起,以至在它们之间,我很少看见巨大的空隙。所有的情形,都像一条线索,指向它们的原初状态,即外力破坏前一片完整的岩层。即便后来被外力破坏,岩层飞溅崩裂,构成了诸如河床里密密麻麻堆积在一起的石块,它们也紧紧守侯在一起,丝毫不见彼此要分离而去的意思。我不知道,石头与石头依依不舍的意思,是否就是它们对生存的理解形式,或者对祖先秉性的坚守和继承,但我已经清楚地感觉到,和睦相处的群居生活,是石头留给我的鲜明印象。

  风落在树叶的身上,树叶就会对风说话。风落在石头的身上,任凭我的眼光怎样催促,石头都不说话,甚至,连一点声音也不发出来。这些被深埋在城市脚下的石头,年复一年被苔藓覆盖,即便偶尔被挖出来,获得了短暂的轻松机会,它们依旧不说话,除了留给我一个满目疮痍的印象。是不是面对气候、社会、时间和生活尖锐的刻划与覆盖,使石头丧失了说话的本能?是不是面对命运的淘汰,石头只能够选择沉默的方式保存自己?这些我还真说不清楚。其实,我眼前这些裸露出来的石头,发生变迁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久,就像我处的这个城市,发生变迁的时间也不是很长,顶多一百年左右,只是因为我身在其中,漠视或者没有知觉到。一个石头就是一段历史。许多时候,历史是不会对我说话的,所以我在历史的面前就没有了自觉性。人在石头的跟前,就像盲目的虫蚁,常常是碌碌穿行而过,哪有机会倾听石头说话呢?石头不说话,不证明它不能说话,或者说不出话来,这样也好,我们不是说过,沉默是金吗?人与人之间,因为说话,自然就存在着流言蜚语,自然就泛滥着造谣中伤,自然就有吐沫淹死人的现象发生,自然就有吹捧和谎言。而这些情形,绝对不会发生在不说话的石头之间,所以,石头与石头的关系,虽然枯燥,虽然寂寞,虽然低调,但却干干净净,淳朴自然。

  对于我的眼睛来说,城市里的公路,不是通向外面的世界,而是通向一颗石头的内心。石头是我灵魂栖息的地方。我的肉身,在城市某条公路上出发的时候,还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郎当少年,但我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成了一个失去锋芒与棱角的迟暮老人了。当有人为了嵌合一个路基的缝隙,狠命用铁锤把一个鹅卵石砸成碎块的时候,我的眼睛就有了走进石头内心的机会。石头的内部,结构十分缜密,各种色彩的细小颗粒,紧紧地嵌合在一起,热烈而又精致,难分彼此。石头的整个内部,没有一点虚浮或者浅薄可以存身的空隙,内敛而又实在的情形,令我目不暇接。眼睛走进一颗石头的内部,就是关闭了我自己与现实世界的门扉。石头里的世界,踏踏实实,我所看见的那些各种色彩的细小颗粒,应该就是先人灵魂的符号,而弯弯拐拐的纹路,就是先人走过的痕迹。这样的情形,让我惊喜,于是我也总想在石头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个举动一点都不怪。能够把喧嚣、欲望、倾轧、争斗、焦虑、颓废、虚伪或者所有的矫情元素排斥在外,说明石头的内心是洁净的,天堂一样洁净。能够把灵魂安置在天堂里,是一种幸福。

  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种东西来喜欢,我宁愿选石头。石头表里如一,没有喧哗与虚伪,一切都是质朴无华,实实在在。石头处在日子的边缘,虽然与风、日光、干燥、果实的残骸、高远的天空或者棱角分明的色彩为伍,但石头不为身边的诱惑所感染,也不加入到指手画脚的议论和评判中去。甚至,石头也不愿意过多地注视身边发生的变化,它们只是一个劲地保持沉默,保持自己的独立,保持自己对祖先秉性的坚守姿势。这种惯性的姿势,是经过许多种演变,最后留存下来的。至于是什么样的演变,这可不好说,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演变的结果,让石头形成了我眼前的性质,不为诱惑所感染,不说三道四,表里如一而又实实在在。所有的这些性质,都是类似于利他和听凭摆布的情形,而对于石头自己,却由此蹈入了衰败的命运。即便这样,石头也没有后悔的意思,这就不得不让我感到,石头的忍辱负重和吃苦耐劳,不仅是一种德性,更是一种情操。我想,没有恬淡从容的态度,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情操的。很多时候,我把石头的这些性质,理解成了它们的骄傲、自信和尊严,也理解成了是它们的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

  或许,我这种注视和面对石头的冥想,同样是在徒糜生命,同样是把我自己置在了命运的掌心里,但却感觉这样更适合于我。至少,我可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一个人悄然享受石头隐秘的孤独、安宁、泰然、恬淡、从容、实在、质朴、内敛、坚定、深刻、包容、边缘、绝不张扬以及迟疑的激情,还有一切不合时宜的梦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