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 静
2022-01-12抒情散文梁星钧
入 静
梁星钧我把自己的回归、调节、弦外三种休闲方式统归入静。--题记
回 归树叶长在树梢,高高落下,这叫叶落归根;我行程万里路,最终回到家乡,叫魂归故里;我阅读了万卷书,最终回到最初读本……这些都叫回归。我开始读的书,像读懂了,又像没……
入 静
梁星钧
我把自己的回归、调节、弦外三种休闲方式统归入静。
--题记 回 归
树叶长在树梢,高高落下,这叫叶落归根;我行程万里路,最终回到家乡,叫魂归故里;我阅读了万卷书,最终回到最初读本……这些都叫回归。
我开始读的书,像读懂了,又像没全读懂,更确切说,许多我不喜欢,就不想看,没打算细嚼慢咽,就丢弃在一边了。当我书海驰骋,漫游飘荡,累了的时候,疲了的时候,获取了一定或相当的功名成就的时候,我感到孤单了,“高处不胜寒”,也有一句:“不进则退”,这个时候,我们彻底完全地退回来,读最初的读本,既感到亲切,又感到熟知,又发现了新知,比较我们的体会,看我们的前后思想差距,衔接和打通我们书的脉络。
其实书都是一样的,未必新就胜古,适应形势就未必遗存历史。从这个角度说,书有回读的完全必要。
往日我读过两本重要的书。它给了我非常重要的人生启迪。一本是80年代的《写作》,我当时浮光掠影看了,并没觉得有多少用,90年代我再读它,就发现其中的一些好文如《触动》、《写作的提高靠什么》等篇什,特别是后一篇,其中引用了一句美国人的观点“在写作中提高写作”,它根本迥异和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写作靠读书”的说法,给我灵魂震动很大。由于建立在我已拥有了一定的写作量的基础,所以我对这话深信不疑,也深深折服了。事实证明,这句话是高明的,至少,它最适合我。当然,这也反映了中西教育的本质差别:中方重学,西方重练。谁最好呢?应该用事实和成效说话。
另一本是我手头捧着的小册子《文艺中国》。这本书现在不知还在延续没有,凭它的档次和坚守精神(80年代已有了),应该说还在坚持。我自完成自考,首投报刊两篇命中以来,连续遭受了病灾的浩劫,我的写作也趋于停顿,投稿也一事无成。进入新千年后,我从《散文选刊》上结识了《文艺》,由于一次获奖出书的误会,我中止了与他们的联系,但我始终保存着这本小册子,还不时拿出来细细看。停止与他们联系后,我辗转全国各大写作战场,跻身各大文学网站,既入了文典,也获得了大奖,还获得了好评,这时,我孤寂了,不是巨大成功后的孤寂,而是面对眼下的行路难,觉得素材题材都耗尽了,也不够宽,写出的东西发报刊难,这方面新获不大,近两三年成效微小,不值一提,羞于启口了。昨晚,今天,我重新翻开了《文艺中国》,这本作家交流的小册子,诸多令我耳目一新,觉得她虽出于新的世纪之初,确实货真价实,很纯净,很纯粹,是认真在弄文学。我连连摘记下了许多句子,许多观点不是过时,而是我前所未闻,我真庆幸,这本当初并没看好,貌不惊人的小册子还在,像当年的《写作》一样,成了我生动的教材哩。
我如法炮制了许多,像读过的《文艺报》、文学报》、《散文选刊》和《青年文学》,我都保存着。我同样在回头看。我现在发觉我自己,不急于事功了,在力争平静了,在获取了一些成就后,我更趋于平淡和稳重了。我也想过,这或许跟我的年龄有关,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回归。
回归是我们的生命所需要的,它看起来是回头,是后退,而实质上是前进,是打点行装,踏上新程。
调 节
人的身体很像机器,又不是机器。说像,是说有复杂的结构部件,说不像,机器的部件坏了,既可以修,又可以换,而人,治病是可以的,而有的病顽固了,就不好换了,也换不起。所以,人的休息,比机器更重要,人的调节更重要。
至于调节方式,我想应该是多元的。是因人而异的。这也要随环境。我认为人的每一种生活方式,活动,都可以看作是调节。
比方,我天天坐办公,看书写字久了,就很烦很累,而且头脑越来越僵化,信息量也越来越小,精神不好,身体也困倦劳累。可是,当我一回到家里,我就千方百计找机会与妻子玩,与她谈论,探讨,说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哄她开心,反射我也开心。还有,就是使出浑身解数做饭,把菜作出色香味来。我是学过菜谱的,这份美味饭菜的浓香,足以弥漫我们幸福的全家。
又比如,我下班回到单位租的临时宿舍,我读书看报,喜欢热衷于睡觉前坐在被窝里写点感悟,作点文章,吐尽胸中陈怨,挥洒眼里苍茫,之后,我心平气和睡觉。
又比如,我值班时,坐在火炉旁看电视,沙发上放着一两本书,手里拿一张纸,有感就临时写几句,火炉旁有开水,想喝就喝。在电视的好看节目下,文艺歌声中,也比较容易撞击我的灵感,牵引我的思绪,触动我的艺术神经。更具体说,我的一些具体想法,计划,都是在这时形成的。我的一些格言也是在这时写成的。在电视的精彩节目中,我认真看,认真想,把它们先看懂,先想通,作一些类比联想,触类旁通,然后忘掉,彻底忘掉,这样十分有助我的写作。
再比如,我同老友老陈上山,我虽然带进了尘世,谈的也是尘事,却融身于秀美的河山了。我们晒太阳,迎山风,在岭上谈天说地,说世间的奇闻美女。冬天就捡柴烧火烤,图个畅所欲言,淋漓尽致,我们也是很尽力的,全心全意的,从一见面就滔滔不绝,一直说到分手。
我所做的这些都是调节。都是把自己必经的,想做的,该做的一些都做好,都尽力而为,都尽善尽美。这个调节,我想就是休息,就是放松,就是平衡自己,也是补充自己,补益自己。我想,它并不影响自己的主要工作,追求,相反,还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弦 外
我想称这个标题叫弦外之音,或者叫诗在功夫外,说的都是同一意思。
我从事写作许多年了,也思考了许多年,我原来为艺术而艺术,在四处找艺术,却找不到艺术,发现不了艺术,总觉得艺术是个奇怪的东西,它藏匿着,就是不出来,与我无缘。于是我写了一些虽说是真实的故事,许多是亲身的故事,但每每与艺术无关,还没有搭上艺术的界。
今天,当我再一次回头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似乎知道一点了,有些也豁然开朗了,也幡然醒悟了,我用一句话来说,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生活无处不是艺术。
这句话听起来悬,好像是不负责的话,其实不然。这个命题好像大家说过,前人也谈过,但我有自己的体悟。其实我们许多人都眼馋成功人士的光环,却看不到人家背后付出的艰辛,只看到人家的成功,却看不到人家围绕成功所经历的挫折周折,这也正是学厨的时时在灶上炒菜,木工天天跟老师学技巧,写作天天背好文章,练字的天天练习写毛笔字,而且是从基础入手,从有关的活动入手,而且是做得特别好,重要的是一个“练”字,也是一个“悟”字。在练中可以学习坚韧,锻炼意志,在小的基础活动中也可以触类旁通,产生联想,产生悟性。一个事物你一旦悟出了,悟透了,你也就掌握了,成为了它的主人。
写作是一样的。你就是在做一些联想和练笔的功夫。做日常琐事,从一点一滴做起,写起,你不要小看那些,今天你把这一点一滴的一桩桩小事写好了,你明天才可能,也一定能把惊天动地的事写好,作完善。更重要的,你就是要作跟写有关的,甚至无关的东西,因为生活无处没有艺术,生活处处充满艺术,只是需要你去敏锐发现,捕获,这个功夫,就看你的能耐和缘分了。
这个事情,就是弦外之音,诗在功夫外。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09-3-12 09:49 编辑 ]
梁星钧
我把自己的回归、调节、弦外三种休闲方式统归入静。
--题记 回 归
树叶长在树梢,高高落下,这叫叶落归根;我行程万里路,最终回到家乡,叫魂归故里;我阅读了万卷书,最终回到最初读本……这些都叫回归。
我开始读的书,像读懂了,又像没全读懂,更确切说,许多我不喜欢,就不想看,没打算细嚼慢咽,就丢弃在一边了。当我书海驰骋,漫游飘荡,累了的时候,疲了的时候,获取了一定或相当的功名成就的时候,我感到孤单了,“高处不胜寒”,也有一句:“不进则退”,这个时候,我们彻底完全地退回来,读最初的读本,既感到亲切,又感到熟知,又发现了新知,比较我们的体会,看我们的前后思想差距,衔接和打通我们书的脉络。
其实书都是一样的,未必新就胜古,适应形势就未必遗存历史。从这个角度说,书有回读的完全必要。
往日我读过两本重要的书。它给了我非常重要的人生启迪。一本是80年代的《写作》,我当时浮光掠影看了,并没觉得有多少用,90年代我再读它,就发现其中的一些好文如《触动》、《写作的提高靠什么》等篇什,特别是后一篇,其中引用了一句美国人的观点“在写作中提高写作”,它根本迥异和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写作靠读书”的说法,给我灵魂震动很大。由于建立在我已拥有了一定的写作量的基础,所以我对这话深信不疑,也深深折服了。事实证明,这句话是高明的,至少,它最适合我。当然,这也反映了中西教育的本质差别:中方重学,西方重练。谁最好呢?应该用事实和成效说话。
另一本是我手头捧着的小册子《文艺中国》。这本书现在不知还在延续没有,凭它的档次和坚守精神(80年代已有了),应该说还在坚持。我自完成自考,首投报刊两篇命中以来,连续遭受了病灾的浩劫,我的写作也趋于停顿,投稿也一事无成。进入新千年后,我从《散文选刊》上结识了《文艺》,由于一次获奖出书的误会,我中止了与他们的联系,但我始终保存着这本小册子,还不时拿出来细细看。停止与他们联系后,我辗转全国各大写作战场,跻身各大文学网站,既入了文典,也获得了大奖,还获得了好评,这时,我孤寂了,不是巨大成功后的孤寂,而是面对眼下的行路难,觉得素材题材都耗尽了,也不够宽,写出的东西发报刊难,这方面新获不大,近两三年成效微小,不值一提,羞于启口了。昨晚,今天,我重新翻开了《文艺中国》,这本作家交流的小册子,诸多令我耳目一新,觉得她虽出于新的世纪之初,确实货真价实,很纯净,很纯粹,是认真在弄文学。我连连摘记下了许多句子,许多观点不是过时,而是我前所未闻,我真庆幸,这本当初并没看好,貌不惊人的小册子还在,像当年的《写作》一样,成了我生动的教材哩。
我如法炮制了许多,像读过的《文艺报》、文学报》、《散文选刊》和《青年文学》,我都保存着。我同样在回头看。我现在发觉我自己,不急于事功了,在力争平静了,在获取了一些成就后,我更趋于平淡和稳重了。我也想过,这或许跟我的年龄有关,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回归。
回归是我们的生命所需要的,它看起来是回头,是后退,而实质上是前进,是打点行装,踏上新程。
调 节
人的身体很像机器,又不是机器。说像,是说有复杂的结构部件,说不像,机器的部件坏了,既可以修,又可以换,而人,治病是可以的,而有的病顽固了,就不好换了,也换不起。所以,人的休息,比机器更重要,人的调节更重要。
至于调节方式,我想应该是多元的。是因人而异的。这也要随环境。我认为人的每一种生活方式,活动,都可以看作是调节。
比方,我天天坐办公,看书写字久了,就很烦很累,而且头脑越来越僵化,信息量也越来越小,精神不好,身体也困倦劳累。可是,当我一回到家里,我就千方百计找机会与妻子玩,与她谈论,探讨,说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哄她开心,反射我也开心。还有,就是使出浑身解数做饭,把菜作出色香味来。我是学过菜谱的,这份美味饭菜的浓香,足以弥漫我们幸福的全家。
又比如,我下班回到单位租的临时宿舍,我读书看报,喜欢热衷于睡觉前坐在被窝里写点感悟,作点文章,吐尽胸中陈怨,挥洒眼里苍茫,之后,我心平气和睡觉。
又比如,我值班时,坐在火炉旁看电视,沙发上放着一两本书,手里拿一张纸,有感就临时写几句,火炉旁有开水,想喝就喝。在电视的好看节目下,文艺歌声中,也比较容易撞击我的灵感,牵引我的思绪,触动我的艺术神经。更具体说,我的一些具体想法,计划,都是在这时形成的。我的一些格言也是在这时写成的。在电视的精彩节目中,我认真看,认真想,把它们先看懂,先想通,作一些类比联想,触类旁通,然后忘掉,彻底忘掉,这样十分有助我的写作。
再比如,我同老友老陈上山,我虽然带进了尘世,谈的也是尘事,却融身于秀美的河山了。我们晒太阳,迎山风,在岭上谈天说地,说世间的奇闻美女。冬天就捡柴烧火烤,图个畅所欲言,淋漓尽致,我们也是很尽力的,全心全意的,从一见面就滔滔不绝,一直说到分手。
我所做的这些都是调节。都是把自己必经的,想做的,该做的一些都做好,都尽力而为,都尽善尽美。这个调节,我想就是休息,就是放松,就是平衡自己,也是补充自己,补益自己。我想,它并不影响自己的主要工作,追求,相反,还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弦 外
我想称这个标题叫弦外之音,或者叫诗在功夫外,说的都是同一意思。
我从事写作许多年了,也思考了许多年,我原来为艺术而艺术,在四处找艺术,却找不到艺术,发现不了艺术,总觉得艺术是个奇怪的东西,它藏匿着,就是不出来,与我无缘。于是我写了一些虽说是真实的故事,许多是亲身的故事,但每每与艺术无关,还没有搭上艺术的界。
今天,当我再一次回头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似乎知道一点了,有些也豁然开朗了,也幡然醒悟了,我用一句话来说,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生活无处不是艺术。
这句话听起来悬,好像是不负责的话,其实不然。这个命题好像大家说过,前人也谈过,但我有自己的体悟。其实我们许多人都眼馋成功人士的光环,却看不到人家背后付出的艰辛,只看到人家的成功,却看不到人家围绕成功所经历的挫折周折,这也正是学厨的时时在灶上炒菜,木工天天跟老师学技巧,写作天天背好文章,练字的天天练习写毛笔字,而且是从基础入手,从有关的活动入手,而且是做得特别好,重要的是一个“练”字,也是一个“悟”字。在练中可以学习坚韧,锻炼意志,在小的基础活动中也可以触类旁通,产生联想,产生悟性。一个事物你一旦悟出了,悟透了,你也就掌握了,成为了它的主人。
写作是一样的。你就是在做一些联想和练笔的功夫。做日常琐事,从一点一滴做起,写起,你不要小看那些,今天你把这一点一滴的一桩桩小事写好了,你明天才可能,也一定能把惊天动地的事写好,作完善。更重要的,你就是要作跟写有关的,甚至无关的东西,因为生活无处没有艺术,生活处处充满艺术,只是需要你去敏锐发现,捕获,这个功夫,就看你的能耐和缘分了。
这个事情,就是弦外之音,诗在功夫外。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09-3-12 09:49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