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正月十五闹元宵

2022-01-12叙事散文刘居荣
龙灯社火狮子舞,旱船秧歌太平鼓。定西人过春节的最高潮要数闹社火和耍秧歌了。场面盛况空前,热闹无比,而更让人兴味无穷的是,近几年元宵佳节在定西城区举行的秧歌社火表演了。定西人闹社火历史由来已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在这片古老的土地……

  龙灯社火狮子舞,旱船秧歌太平鼓。定西人过春节的最高潮要数闹社火和耍秧歌了。场面盛况空前,热闹无比,而更让人兴味无穷的是,近几年元宵佳节在定西城区举行的秧歌社火表演了。
  定西人闹社火历史由来已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生存繁衍,先民们经过一年辛勤的劳动,在岁尾年初,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到了汉代,汉明帝提倡佛法,敕令在元宵节点灯散佛,京城和民间就有了元宵放灯活动。隋唐,此习俗为人们所重视,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宋元,灯市更为壮观。兴盛于明清。久而久之,它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娱乐性活动。时下,风靡陇中城乡,规模一年比一年红火,极大的丰富了定西人民的春节文化活动。
  定西的社火,大多从农历正月初九开始,由龙灯、狮子、旱船、高跷、玩龙、腊花、太平鼓等五花八门各种方式的社火(有的地方也叫秧歌)准备就绪,就开始出马了。其实,闹社火得从上年间的腊月里开始,以秧歌会为单位,由秧歌头家负责,向众会人收取一定活动费用,购买纸火、道具和服装,由专人负责排练秧歌罐黄蜡等准备工作,选择比较中区的人家当窝子,方可响鼓,排练桶子鼓,秧歌头家大多由当地能说会道的头面人物来担当,民间流行着一句话,叫“能管千军万马,不管一社的人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社火头带领,去本会的神庙中烧香敬神,讨取吉祥,以求吉利,才开始演出。在本会演出,叫在窝子里,或叫没出窝子;由头人发帖也叫发牌,到附近的村庄演出,叫出窝子,和别处的社火一起耍,叫蓬秧歌,迎接的一方叫接秧歌,社火来时先鸣炮点火欢迎,社火头和接社火的头人磕头作揖,互致问候和祝愿,迎头上唱五点红打刷子(打刷子的秧歌农村叫武秧歌)吹唢呐,然后到接社火的人家,由头人上香点蜡,锣鼓喧天,唱秧歌铰儿,唱词多为表示祝福吉祥的话语,两句为一节,象“远看一座好新庄,近看九宫十八坊”;“前山向的鹰鸽嘴,后山靠的卧龙岗”;“进得门来两树花,二门响炮把旗插”;“卧龙狮子当院耍,祖祖辈辈享荣华”……这样一来,秧歌就开始进行,在比较宽敞的地方,先由狮子打开一块地方,跳桶子鼓,舞狮子,东家还要用好饭烟酒糖果款待秧歌头人,农村叫舔四碟子,商量秧歌,首先的一出节目,就是“天官赐福”。可是一些地方的秧歌却有所不同,象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的梁家坪、刘狼儿山、董家岔、称钩驿、周家河等地的秧歌,因敬的方神为泰山爷,秧歌要“腊花”,搭上旗门,点燃蜡烛,由身着彩色服装的腊花子手拿手灯载歌载舞,表演时,以彩扇、灯烛为道具,所以叫“腊花”。基本动作左手拿花灯,右手持彩扇,摇摆走动。伴奏曲调为唢呐“八谱”,走八步,也叫载八步儿,动作优美,曲调欢快。“腊花”的唱词是比较文雅的,有“序歌”“吉利话”“大实话”“风趣话”“尾声”,是当地人民在节日演出的社火形式之一……然后,演唱花花秧歌,如传统秧歌《张良卖布》《牧牛》《花亭相会》《下四川》《兰桥担水》《吆鸭子》《新媳妇转娘家》等。在农村接秧歌,其排列程序有很多讲究,要按方神大小来排次序,要谨慎从事,做到有礼有序,稍有疏漏,秧歌就会引起对方不高兴,打架闹事的事屡见不鲜。常言说得好:秧歌是个气皮胎,就是这个道理。在农村接四五家到七八家的秧歌,叫接“官摊子”,要表演象“蛇蜕皮”“跑四门”,比较懂秧歌的老社火艺人要引秧歌跑“蛇抱九蛋”,来显示表演秧歌的超人本领。那热闹场面真是地动山摇,山鸣谷应,锣鼓震天,人山人海,好一个无比热闹的乡村狂欢夜。
  在定西西部的重镇内官要在正月十三清街,这是在定西乃至全省到全国独一无二的习俗。其起源于明代,明建文帝时(1399——1402),朱元璋的第十四子肃王朱柍将肃王府从甘州(今张掖)迁入兰州后,肃王便在安定西四十余里的甸子川建营,置内官,其地在今内官营佛沟屲山下,因肃王在内官设营之初,沿袭藩王春节出巡的惯例,按皇城的旧制,肃王到内官巡视,内官营地的官员按惯例和肃王府仪卫清街,保持肃静。清代改扮为施公,其习俗流传至今,已有六百余年,成为省城没有,县城更没有,却在内官营流传,也成为内官营秧歌有别于其它地方的独特的春节娱乐活动。
  清街的阵势是十分威严的。最前面开路的先锋官“毛神”身着施公印信——据说他是清代名臣施士伦的通信人,每到一地,先由他传递文书,交换文书。因他是个丑陋人物,走在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后队人马扫除障碍。“毛神”的相貌十分凶猛,一身黑肉,半边白毛,青面獠牙,呲牙裂嘴,腰里系着信铃,一路响将过去,煞是威风。他身后紧跟24面彩旗,迎风招展,锣鼓喧天,号角动地。正中是由几十匹骡马组成的骑士长方阵,每排四匹,缓缓而行,毫不错乱。“先锋”过去之后,“中军”才跚跚而来。前面是八名衙役,手执军棍,拿着“肃静”“回避”的招牌,又有两人各抬一面筛子大小的铜锣,便走便敲,呐喊助威,为后边的队伍鸣锣开道。接着出现的就是施公了,他身背五彩“万民伞”,伞面张开,盖住头顶。此伞乃施公做县令时有恩于地方百姓,大家见他每天为民操劳,有时连轿子也不坐,日晒雨淋很是辛苦,于是在施公离开这里时,赠他一顶五彩罗伞,名曰“万民伞”。施公虽然为官清廉,无奈先天不足,相貌丑陋,样子很是滑稽可笑,只见他半脸哭,半脸笑,鼻塌嘴歪,两条腿一长一短,走路老是来回晃悠,老远看去,那“万民伞”竟象一只忽高忽低飞翔的花蝴蝶,煞是好看。随后是一顶轿子,里面坐着皇上之类的人物。
  至于清街的过程,更有一番讲究。“毛神”是最先被装扮的人物。他骑的马也是上等的,因为在人马出发之前,“毛神”得首先催马跑遍东南西北四关关口,将路途打探清楚。马铃和信铃一串急响,早将那些不入三教九流的小毛虫们惊得四散逃走,这就算清扫了道路。待他们打探回来,其他人马才整装出发,先是三声信炮,接着一阵鼓乐号角,然后又是三声沉闷的大锣,清街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开拔了。阵势既热闹又庄重严肃。队伍每到四关关口,都要响几声大锣,嘟嘟哒哒吹几声号角,粗中有细,柔中带刚。到热闹处,就越发显得有趣了。迎接的鞭炮噼里啪啦一阵乱响,轿子里的“皇爷”下来讲话,内容无非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百姓祈福祝寿,免难消灾之类的吉利话。还叫衙役们挑拣那最捣蛋的观众拿一两个进来,叫他们跪在面前,问问粮仓是否殷实,家中是否康泰,社火闹起了没有等等。懂规矩的,回答个托皇爷福,什么都好之类,敷衍几句,皇爷一高兴,一走了之。若是不明不白地说哪儿遭了灾或社火没有闹起来之类的话,皇爷可就要“龙颜大怒”了,衙役们按倒在地,照屁股就是一顿马棒,若得观众哈哈大笑。虽说是开个玩笑,但谁也不愿去触这个霉头。跟着看热闹的人最怕这一下,皇爷训话完毕,那些捣蛋鬼早就躲到远处屏气息声,生怕被揪出去。这样,大街小巷几乎走遍,直到太阳快要落山,才收兵回营。它的宗旨是扫除邪气瘟疫,为此后几天社火清道,使人们愉快地度过春节,并预祝来年平安幸福。因内官营曾为肃王营地,所以有内官营里的秧歌不进定西城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人民群众寄托吉祥如意和庆祝丰收祝福的传统文化活动。
  定西社火有敲大鼓、跳桶子鼓、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等。相传距今六百多年前,明将徐达奉命西征,军至金城兰州受阻,久攻险关不克,他便走访民间求克城之计。最后从百姓挑水的木桶受到启发,创制三尺鼓桶,藏兵器于其中,趁春节闹社火,士兵混入城中,一举攻克城关。定西作为元明交战的主战场,百姓为了乞求天下太平,将其称为桶子鼓,也称太平鼓。古老的太平鼓伴着萧萧金戈铁马,伴着殷殷祈求祝福,敲响了几百年,只是到了今天,才真正敲出了太平。今天,那阵阵耳熟能详的鼓声,“咚——咚——咚——”,如滚滚春雷卷地而来,只见那壮怀激烈的鼓队行进,锣鼓在鼓手们手中出神如化,数十人拥着一面巨鼓,如神兵天将,十数面鼓系于一人,从头到脚每个鼓都是一个音区,全身都是一个音符。打法有敲、拍、搓、磨、刮、顶,击打部位有鼓心、鼓架、鼓槌、鼓绑、鼓环。锣鼓声中,对垒之师布阵斗法,一时成为震耳欲聋惊风泣雨的鼓战场。激越昂扬的桶子鼓,清丽柔媚的扇鼓,热烈明快的腰鼓,声如响雷的战鼓,观那鼓阵,听那鼓声,恍若满场的人,甚至周围的房屋都已晃动了起来。鼓手“转槌”“抖槌”“翻槌”声声如耳,旗手把手中的一杆旗舞得上下翻飞,“绕花”“挽花”“左右翻花”,煞是好看,观众的目光随着鼓手的腾、挪、闪、跳,忽而“鹞子翻身”,忽而“虎落山间”,忽而天,忽而地,骑鼓两头,前打后击,鼓手们头顶的那个红球颤颤悠悠,像一簇簇忽闪着的火苗,连同那颗炽热的心一起跳动,在城市乡村的夜空飘荡回旋,整个大地顿时成了鼓的音乐,鼓的舞蹈,鼓的海洋,汇成了一种粗犷壮美与豪爽率真的青铜与皮革的交响乐,洋溢着一派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龙灯由竹子扎成龙头、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配以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为单数,每节中点灯,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布龙也称彩龙,主要在白天表演,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热闹非凡,别具一格。
  舞狮子最早见于《汉书·乐志》,说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可见三国时已有舞狮了。三国时期,甘肃大部分地方为曹魏所有。定西作为三国时魏国秦州所辖南安郡之狄道县所属,舞狮也就成自然了。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其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可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南北朝时,在民间流行。到了唐朝,发展成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太平乐,又叫“五方狮子”。唐代以后,在民间广为流传。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里介绍了大街小巷,锣鼓声声,处处有人围观舞狮子的盛况。表演时,小狮(也称狮娃子)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狮裤和金爪蹄靴,引狮人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锣鼓铜钹家什,逗引狮子,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令人叫绝的走梅花庄、窜桌子、滚绣球等,更是让观众拍掌喝彩,为之倾倒。
  耍旱船也叫跑旱船,是深受城乡人民青睐的秧歌。它有单双两种,就其套路而言,有“太子游四门”“观音泛海”等。整个船身用湿柳条烧烤曲折而扎成,不宜太大太重,要讲究轻巧玲珑。顶盖是顺卷成的半圆形,两头微微翘起,用彩色布遮幔。上扇周围饰以彩色线穗,下面前后各吊一个大红绣球,并贴上一些小纸花。船舱前门呈方形,门两边贴上大红对联;后窗用纸糊住,贴上色彩各异的图案,两边侧窗一般用彩带网成,下扇前后也用彩色布遮幔,前后各放一盏莲花灯。最下边围子用白纱布做成,围子下端染成浅蓝色,再用深蓝色绘上水纹。米黄色船顶,水绿的船裙,黑丝织网的六角花孔上,贴着小小的金字梅花。表演时,船儿飞快地旋转,船裙圆圆地张起,整个船身犹如飞旋的风转,浑然一个圆圈,令人眼花缭乱。船夫左右奔忙,使劲呐喊。此时,船已进入激流险滩,大浪旋涡。周围的观众,也都在提心吊胆,情绪紧张。突然,船姑娘一个掖褪旋转,收住舞步,徐徐下旋,交腿坐地,船儿下沉,场外响起一片喝彩。
  耍旱船要围一个场地,按四个方位分为四门,在农村庭院的主房或街道的支社火的摊点为第一门,按主房依此类推左方为二门,右方为三门,正前方为四门。定西社火双旱船历史源远流长,它的魅力在于精致的造型和精彩的表演,受到城乡人民的长期青睐。
  定西秧歌还有踩高跷的习俗。高跷也叫走高跷,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为采摘树上的野果,就在腿上绑两根木棍增加身高,这为高跷的最初形式。据《列子.记符》记载,春秋时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善跷技,游走各国。到了宋代,高跷技艺又有发展。《武林旧事》上说,两宋时期的踏跷(即高跷)技艺高超,动作惊险,扣人心弦。后来高跷又发展为一种民间舞蹈,称高跷秧歌,很受人们喜爱。
  传说,从前定西城里的东关西关的人关系很好,每年都要联合起来耍社火,祝愿五谷丰登,生意兴隆,因此,每到春节,城乡十分热闹。
  有一年年关,城里在外做官的一个人回来过年,他得知城里城外联手闹社火的消息,便想了个发财的主意。因为合办社火,城外人要进城,城里人要出城,城外护城河上的板桥却是这官老爷做的,归他家管。因此,他规定凡是过桥的社火队和村民,每人付银三钱。大年三十,他便吊起了东西南北四门的板桥,并命人关了南北两门。
  初一早晨,社火队来到城下,看到吊桥高高挂起,不知城里出了啥毛病,正要喊话,守吊桥的传下话来:“老爷有话,过河要钱,一人三钱。”社火头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他对大伙说“这城里做官的,心太狠了,干脆收拾摊子打拆戏,今后不耍社火了”。
  社火头有个儿子,机智多谋,他看到这个做官的刁难他父亲,砸社火摊子,很是气愤。他想,如果给自己接上两只长腿,不就可以站在水中,趟过去了吗?因此他走到河边,用竹竿探了探水深,回到家中,找了两根柳木棍,做了脚踏,绑在自己脚上,熟悉一下技能后,便走进护城河。
  这事惊动了城里的人,工夫不大,城墙上挤满了人,这时候,那个做官的在手下的簇拥下也上了城,刚站在城垛角看时,忽地被后头一拥,一头栽到城下去了。家人一看,老爷掉到了城下,便连忙命人放下吊桥,西关和东关的社火队乘他们救人之机,也都进城了。城里城外的人又联合起来闹社火了。
  到了这年正月十五,社火队又添了个新节目,许多小伙子都绑上这高腿,排了长长一串,又人称这个节目为“柳木腿”,因为腿上绑的是柳木棍,又人说这叫做走“高桥”,因为绑上棍,站在桥下还比桥高。有人说,人升高了,跷得远,这叫“高跷”。从此,定西民间有了走高跷的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自古以来,定西民间就有小年大十五的说法,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阵阵闹新春,带着丰收喜悦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定西人民,到了正月十五,高跷龙灯狮子舞,杂耍旱船太平鼓,那可真到了过春节的高潮,更加红火热闹了。
  定西秧歌耍到高潮处,有“黑十七”“亮十八”的说法,大多十六晚上歇降,最后有撵瘟疫等活动。在过去,如不耍秧歌,遇着灾害多,虔诚的老百姓听说在农历六月白天收割庄稼,晚上耍社火,来讨吉祥。不过,那是过去的事了。近年来,定西的秧歌更加丰富多彩,还有庆祝丰收展示劳动成果的“洋芋娃娃”“洋芋社火”,那真是风趣诙谐,憨态可掬,让人大开眼界,展示了定西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他们各个心里都洋溢着欢乐和喜悦,在抒发喜庆欢乐的民俗中,留下了定西人民千百年来民族精神的烙印,充满了无限活力和生机。
  
[ 本帖最后由 刘居荣 于 2010-5-3 15:2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