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上海:仅以过客的名义
2020-09-24抒情散文殷子
这个城市总令人不自觉地想起与哲学有关的只言片语,你默默地穿行其中,感觉你属于它,可它却不属于你。有人说,一座城市就是一杯鸡尾酒,欣赏与否,如何欣赏,全看你个人的品味。于我,这个城市是陌生的,我只是触摸过,却捉摸不透,因为,它深不见底。上海,
这个城市总令人不自觉地想起与哲学有关的只言片语,你默默地穿行其中,感觉你属于它,可它却不属于你。
有人说,一座城市就是一杯鸡尾酒,欣赏与否,如何欣赏,全看你个人的品味。于我,这个城市是陌生的,我只是触摸过,却捉摸不透,因为,它深不见底。
上海,行走其间,仅以过客的名义。
起初,上海给我的印记只是从书籍、影视中了解的有关三十年代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奇闻轶事,以及如今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和小资。后来,我心目中的上海,也只不过是几幅颇有质感的画面,这些画面拼凑起来组成我对上海的全部印象: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一群群形色各异的匆匆行人;一条条灯红酒绿的街道;一个夕阳余晖下美丽妖娆的江岸……
人,是一个城市永远的主角。上海是一个足以与纽约、西雅图、柏林、巴黎齐名的城市。去上海之前,我时常想象,上海人拥有着怎样的特质,才造就了它不再只是某个地点,而是一个连通世界的窗口。
五月初,上海。虹桥机场人潮汹涌,下飞机后我们被挤进候机大厅,又被挤出候机大门。
“在上海生活很享受吧?”我脱口而出。
“享受?”那位在上海久而久之被同化了的堂兄用一种无奈的表情说,“这里的人不是在过生活,而是在赶生活!”
下车的地方是市中心,背后是旧时上海滩,民国时期的银行,全白的外墙,眼前则高楼林立,有点眼花缭乱,给人以强烈的时空交错感。
我注视着穿街走巷的人群,明显能看出来的印度人,欧美人,非洲人,还有潜藏其中无法辨认的日韩人,当然,也有地地道道的本地市民。上海人的定义,在二十一世纪,已然不是在上海出生长大的人,事实上,上海人,是世界人。在那个最繁华地段,同我擦肩而过的人,无不简装着身,行色匆匆,形成一股又一股的“洪流”,单个的“人”在其中,完全丧失了自我。
堂兄说:“发达的城市,你住久了,想慢点走路都不行。”
所言极是。上海人,在此刻只是这城市的细胞,他们同城市中的一切等速运行,生怕赶不上下一班机遇之车。
其实,很多时候,真正的自我,是放弃自我。
黄昏时,我们漫步在黄浦江畔。暮色下的金茂大厦有些模糊,然而看不清的东西总是很美的。犹如这个黄昏中城市的一切。
太阳也急匆匆的,多半是不舍地作告别仪式,把光线投在没有尽头的江面,然后回归地平线。游人一批批被送来,好奇地探看一番后又心满意足地离开。黄浦江此刻将迎来又一个醉醺醺的夜上海……
黄浦江旁的上海有最华丽的表象,但在那里,我仿佛看见繁华外衣下一个真实的城市,平静,温和,但不失张力。各个角落里永远都有事情发生,永不疲惫。我几乎可以看见那些舞会,那些宴饮,超市里的叫卖声,加班时的方便面,拥挤的公交车,从上海之外的地方走进来的人和在上海中将要走出去的人。在拥挤的人群里,我仿若一粒尘埃被裹进城市深深的浪潮里,随波逐流,不知所止。
是的,我仅仅是一个过客。
我想那个江岸之所以铭刻在我的心中,是因为它给我一种融于上海的幻觉,然后又用无情的显示结束了我的幻觉。
回去的前一天晚上,我向堂兄提出要看看久仰的酒吧街。
酒吧街的气氛没我想象的热闹,偏僻,冷淡。那些奇形怪状的门面,都配有别致的店名。主色调是冷的,搭配着全黑或耀眼的血红色。
出租车走下一个高个子的外国老人,他悠悠地晃进一家面积不大,但看上去很有情调的酒吧。我往里面瞅了一眼,感觉那里挤满了全上海的洋面孔。
“那是穷老外才去的地方,”堂兄有点嘲讽地说:“我们进去喝一杯吧?”
我摇摇头。
他带我一直走,我漫游其中,仿佛置身德国克伦堡小镇。酒吧街的灯光焕发出一种诡异的气息,跃动在雨后有些反光的地面,美化了酒吧街夜晚的天空。
那条街不长,出去的时候是一番彻底不同的景象,喧嚣,拥挤,暖色调。我们“闯”进一家传统小吃店,那感觉很亲切。小笼包,江浙地区特有的炒饭,我们边品尝这无比的美味,边回望刚刚走过的酒吧街,有点幽深,也有些昏暗。与外面的世界仿佛冰火两重天。
上海,也正是这种多元、开放与包容,感动了一个又一个像我这样的过客吧。
仅以过客的名义,我已然满足。
踏进飞机的一瞬间,我竟没有预期的留恋,好像该感受的都感受了,许多美好或不美好的东西都装进了我的记忆。
途中我脑海里一遍遍掠过那群匆匆的人们,那个江岸和那条街,就像回忆断层,只剩下这几个独立的画面,最后出现的,还有我自己行走的影子。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为何热衷旅行了。旅行的美妙之处在于,你只是一个过客,正如一个旁观者,欣赏着一场场不属于自己的悲喜剧。你时常被某种不知名的力量震撼着,并可以一直享受这种震撼。旅行就像某种释放,像经历一段缩短的人生,在每一个角落,每一秒钟,都可以找到生活的影子。
飞机落地,旅程结束。
我,曾以过客的名义,行走上海,尽管这经历微不足道,我仍旧将其置于记忆深处。
这个森林一般的城市。
[ 本帖最后由 殷子 于 2012-5-7 18:51 编辑 ]
有人说,一座城市就是一杯鸡尾酒,欣赏与否,如何欣赏,全看你个人的品味。于我,这个城市是陌生的,我只是触摸过,却捉摸不透,因为,它深不见底。
上海,行走其间,仅以过客的名义。
起初,上海给我的印记只是从书籍、影视中了解的有关三十年代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奇闻轶事,以及如今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和小资。后来,我心目中的上海,也只不过是几幅颇有质感的画面,这些画面拼凑起来组成我对上海的全部印象: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一群群形色各异的匆匆行人;一条条灯红酒绿的街道;一个夕阳余晖下美丽妖娆的江岸……
人,是一个城市永远的主角。上海是一个足以与纽约、西雅图、柏林、巴黎齐名的城市。去上海之前,我时常想象,上海人拥有着怎样的特质,才造就了它不再只是某个地点,而是一个连通世界的窗口。
五月初,上海。虹桥机场人潮汹涌,下飞机后我们被挤进候机大厅,又被挤出候机大门。
“在上海生活很享受吧?”我脱口而出。
“享受?”那位在上海久而久之被同化了的堂兄用一种无奈的表情说,“这里的人不是在过生活,而是在赶生活!”
下车的地方是市中心,背后是旧时上海滩,民国时期的银行,全白的外墙,眼前则高楼林立,有点眼花缭乱,给人以强烈的时空交错感。
我注视着穿街走巷的人群,明显能看出来的印度人,欧美人,非洲人,还有潜藏其中无法辨认的日韩人,当然,也有地地道道的本地市民。上海人的定义,在二十一世纪,已然不是在上海出生长大的人,事实上,上海人,是世界人。在那个最繁华地段,同我擦肩而过的人,无不简装着身,行色匆匆,形成一股又一股的“洪流”,单个的“人”在其中,完全丧失了自我。
堂兄说:“发达的城市,你住久了,想慢点走路都不行。”
所言极是。上海人,在此刻只是这城市的细胞,他们同城市中的一切等速运行,生怕赶不上下一班机遇之车。
其实,很多时候,真正的自我,是放弃自我。
黄昏时,我们漫步在黄浦江畔。暮色下的金茂大厦有些模糊,然而看不清的东西总是很美的。犹如这个黄昏中城市的一切。
太阳也急匆匆的,多半是不舍地作告别仪式,把光线投在没有尽头的江面,然后回归地平线。游人一批批被送来,好奇地探看一番后又心满意足地离开。黄浦江此刻将迎来又一个醉醺醺的夜上海……
黄浦江旁的上海有最华丽的表象,但在那里,我仿佛看见繁华外衣下一个真实的城市,平静,温和,但不失张力。各个角落里永远都有事情发生,永不疲惫。我几乎可以看见那些舞会,那些宴饮,超市里的叫卖声,加班时的方便面,拥挤的公交车,从上海之外的地方走进来的人和在上海中将要走出去的人。在拥挤的人群里,我仿若一粒尘埃被裹进城市深深的浪潮里,随波逐流,不知所止。
是的,我仅仅是一个过客。
我想那个江岸之所以铭刻在我的心中,是因为它给我一种融于上海的幻觉,然后又用无情的显示结束了我的幻觉。
回去的前一天晚上,我向堂兄提出要看看久仰的酒吧街。
酒吧街的气氛没我想象的热闹,偏僻,冷淡。那些奇形怪状的门面,都配有别致的店名。主色调是冷的,搭配着全黑或耀眼的血红色。
出租车走下一个高个子的外国老人,他悠悠地晃进一家面积不大,但看上去很有情调的酒吧。我往里面瞅了一眼,感觉那里挤满了全上海的洋面孔。
“那是穷老外才去的地方,”堂兄有点嘲讽地说:“我们进去喝一杯吧?”
我摇摇头。
他带我一直走,我漫游其中,仿佛置身德国克伦堡小镇。酒吧街的灯光焕发出一种诡异的气息,跃动在雨后有些反光的地面,美化了酒吧街夜晚的天空。
那条街不长,出去的时候是一番彻底不同的景象,喧嚣,拥挤,暖色调。我们“闯”进一家传统小吃店,那感觉很亲切。小笼包,江浙地区特有的炒饭,我们边品尝这无比的美味,边回望刚刚走过的酒吧街,有点幽深,也有些昏暗。与外面的世界仿佛冰火两重天。
上海,也正是这种多元、开放与包容,感动了一个又一个像我这样的过客吧。
仅以过客的名义,我已然满足。
踏进飞机的一瞬间,我竟没有预期的留恋,好像该感受的都感受了,许多美好或不美好的东西都装进了我的记忆。
途中我脑海里一遍遍掠过那群匆匆的人们,那个江岸和那条街,就像回忆断层,只剩下这几个独立的画面,最后出现的,还有我自己行走的影子。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为何热衷旅行了。旅行的美妙之处在于,你只是一个过客,正如一个旁观者,欣赏着一场场不属于自己的悲喜剧。你时常被某种不知名的力量震撼着,并可以一直享受这种震撼。旅行就像某种释放,像经历一段缩短的人生,在每一个角落,每一秒钟,都可以找到生活的影子。
飞机落地,旅程结束。
我,曾以过客的名义,行走上海,尽管这经历微不足道,我仍旧将其置于记忆深处。
这个森林一般的城市。
[ 本帖最后由 殷子 于 2012-5-7 18:51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