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乌蒙菌子香
2022-01-12抒情散文五十弦
冷不防,菌子又上餐桌了。去邻居家做客,隐约间闻到从厨房里传出来的菌香,果不其然,一盘伴着火腿炒就的菌子被端上了餐桌来。令人垂涎的菌子夹杂在冒着热气的火腿中间,看上去赏心悦目,嗅起来清香四溢,吃进嘴里回味无穷,要说这野生的新鲜菌子,实在是一道……
冷不防,菌子又上餐桌了。去邻居家做客,隐约间闻到从厨房里传出来的菌香,果不其然,一盘伴着火腿炒就的菌子被端上了餐桌来。令人垂涎的菌子夹杂在冒着热气的火腿中间,看上去赏心悦目,嗅起来清香四溢,吃进嘴里回味无穷,要说这野生的新鲜菌子,实在是一道难舍的人间美味。
在云南,在乌蒙山区,每年六月到十月都是吃菌子的季节。云南野生菌品种和产量的丰富,世所罕见。雨季下过了一半,乌蒙山上的红土地被雨水浸润了,这是一个弥漫着阳光和水汽的季节,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菌子们鲜淋淋地从土里冒出来,顶开腐败的杂草枝叶,在阳光和雨露间,慢慢舒展开菌伞。其实每年顶开乌蒙山第一把红土的菌子,同时也顶起了一个欢腾的季节。这个时候天地间万物繁茂,生机勃勃。
乌蒙山上最常见的菌子,莫过于青头菌了,有童谣云:小骨骨,来读书;青头菌儿,来约伴儿。这里说的“小骨骨”,是刚出土,菌伞还未张开的青头菌,这是青头菌的上品,要不了一天的时间,“小骨骨”便会长大,张开巴掌大的菌伞,伞面呈斑驳的青绿色,菌子大了,却不如“小骨骨”那般清脆爽口了。但凡有青头菌的地方,一般都是连片生长的,不会是单独的一朵,这在乌蒙山区,被称之为“菌塘”,不同的菌塘,主要生长不同的菌类。“小骨骨”是可以生吃的菌子,把菌子从土里拾起来,扣去鲜红的泥巴,一整朵的菌子扔进嘴里,拌和着泥土的清香,整个乌蒙山立刻化作一缕芳香,在唇齿间游走,那味觉膨胀,神经充斥着快乐的感觉,让人终生难忘。
在山里捡菌子的人,都得早起,倘若去晚了,有一半的菌子就会成了鸟食。鸟儿聪明得很,乌蒙山菌子多,五颜六色,红的绿的,白的棕的,青的黄的,黑的灰的……其间夹杂了一些不能食用的毒菌,这些都逃不过鸟儿的眼睛,鸟儿不曾食用的,多半是有毒的菌子,捡菌子的人不能轻易尝试品尝,一些菌子生时有毒,经过了高温便能去毒。虽如此,每年都有很多人在吃菌中丢了性命。
林子大了,什么菌都有。用这句话来形容乌蒙山的菌类,是再适合不过的了。除了常见的鸡枞、青头菌、胭脂菌、奶浆菌、开荒菌、鸡油菌、茅草菌、牛肝菌,乌蒙山上还盛产药用菌,松茸和干巴菌,就是较为珍贵的药用菌,它们大多远销海外,出口创汇。在乌蒙山区,依托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已经催生出一条野生菌产业链,有专门从事野生菌采摘的农户,有专门从事收购流通的商户,还有从事野生菌餐饮及食品开发的餐馆和企业,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这条产业链是否会催生出出乌蒙山的“菌文化”。
其实,在乌蒙山,还有很多不被人熟习的菌子。它们形状怪异,味道鲜美,但终究因为罕见,产量不高,难得有外人知晓。有种菌被称为:黄落伞,初时,从土里露出一半,整个刨出来呈椭圆状,鸡蛋大小,通身透着晶莹剔透的黄色,待菌伞张开后,却像一盏富丽堂皇的华盖。还有一种乡人称之为刷把菌的菌子,它长得就像一个刷把,菌体由无数的条状耸立的刷条组成,倘若外地人在碗里看到这养怪异的东西,会误以为是用来刷碗的刷子。
这些都还谈不上怪异,在乌蒙山区的酒席上,有一道菜是能经常吃到的,这道菜就是树胡子,或者地胡子,据民国《宣威县志稿》记载:“本草谓之地衣草……清腴可口,凉拌亦佳。箐门前产之,颇有输出。”产在地上的,称之为地须,树上长的称为树须。盛在碗里,更像浓郁粗壮的胡须,而放如口中,却又是另一番滋味。
乌蒙山的菌子随不同的节令,产出不同的品种。夏秋间的的菌子最为丰富,吃过了青头菌,吃过了干巴菌,吃过了鸡枞,吃过了奶浆菌,直到吃过了开荒菌,天气渐渐凉下来,转眼秋天就不约而至,是出松茸的季节了,紧接着,伴随着黄茅草端上餐桌,忙碌的人们,就要开始加衣服了。
时光一直飞逝到乌蒙山最后一道菌子菜端上桌,这道菜便是冻菌,它成片成片地分布在山间,甚至地头,它的味道已经不如初时的青头菌那么甜美了,它味道更接近于大棚里出来的人工菌。这道菜走下餐桌,也就就预示乌蒙山的冬天已经来临了,一年中吃菌子的季节便宣告结束。大家翘首期盼,期盼着来年在乌蒙山顶起第一把红土的精灵,那五彩缤纷的身影。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五十弦 于 2010-7-11 16:02 编辑 ]
在云南,在乌蒙山区,每年六月到十月都是吃菌子的季节。云南野生菌品种和产量的丰富,世所罕见。雨季下过了一半,乌蒙山上的红土地被雨水浸润了,这是一个弥漫着阳光和水汽的季节,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菌子们鲜淋淋地从土里冒出来,顶开腐败的杂草枝叶,在阳光和雨露间,慢慢舒展开菌伞。其实每年顶开乌蒙山第一把红土的菌子,同时也顶起了一个欢腾的季节。这个时候天地间万物繁茂,生机勃勃。
乌蒙山上最常见的菌子,莫过于青头菌了,有童谣云:小骨骨,来读书;青头菌儿,来约伴儿。这里说的“小骨骨”,是刚出土,菌伞还未张开的青头菌,这是青头菌的上品,要不了一天的时间,“小骨骨”便会长大,张开巴掌大的菌伞,伞面呈斑驳的青绿色,菌子大了,却不如“小骨骨”那般清脆爽口了。但凡有青头菌的地方,一般都是连片生长的,不会是单独的一朵,这在乌蒙山区,被称之为“菌塘”,不同的菌塘,主要生长不同的菌类。“小骨骨”是可以生吃的菌子,把菌子从土里拾起来,扣去鲜红的泥巴,一整朵的菌子扔进嘴里,拌和着泥土的清香,整个乌蒙山立刻化作一缕芳香,在唇齿间游走,那味觉膨胀,神经充斥着快乐的感觉,让人终生难忘。
在山里捡菌子的人,都得早起,倘若去晚了,有一半的菌子就会成了鸟食。鸟儿聪明得很,乌蒙山菌子多,五颜六色,红的绿的,白的棕的,青的黄的,黑的灰的……其间夹杂了一些不能食用的毒菌,这些都逃不过鸟儿的眼睛,鸟儿不曾食用的,多半是有毒的菌子,捡菌子的人不能轻易尝试品尝,一些菌子生时有毒,经过了高温便能去毒。虽如此,每年都有很多人在吃菌中丢了性命。
林子大了,什么菌都有。用这句话来形容乌蒙山的菌类,是再适合不过的了。除了常见的鸡枞、青头菌、胭脂菌、奶浆菌、开荒菌、鸡油菌、茅草菌、牛肝菌,乌蒙山上还盛产药用菌,松茸和干巴菌,就是较为珍贵的药用菌,它们大多远销海外,出口创汇。在乌蒙山区,依托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已经催生出一条野生菌产业链,有专门从事野生菌采摘的农户,有专门从事收购流通的商户,还有从事野生菌餐饮及食品开发的餐馆和企业,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这条产业链是否会催生出出乌蒙山的“菌文化”。
其实,在乌蒙山,还有很多不被人熟习的菌子。它们形状怪异,味道鲜美,但终究因为罕见,产量不高,难得有外人知晓。有种菌被称为:黄落伞,初时,从土里露出一半,整个刨出来呈椭圆状,鸡蛋大小,通身透着晶莹剔透的黄色,待菌伞张开后,却像一盏富丽堂皇的华盖。还有一种乡人称之为刷把菌的菌子,它长得就像一个刷把,菌体由无数的条状耸立的刷条组成,倘若外地人在碗里看到这养怪异的东西,会误以为是用来刷碗的刷子。
这些都还谈不上怪异,在乌蒙山区的酒席上,有一道菜是能经常吃到的,这道菜就是树胡子,或者地胡子,据民国《宣威县志稿》记载:“本草谓之地衣草……清腴可口,凉拌亦佳。箐门前产之,颇有输出。”产在地上的,称之为地须,树上长的称为树须。盛在碗里,更像浓郁粗壮的胡须,而放如口中,却又是另一番滋味。
乌蒙山的菌子随不同的节令,产出不同的品种。夏秋间的的菌子最为丰富,吃过了青头菌,吃过了干巴菌,吃过了鸡枞,吃过了奶浆菌,直到吃过了开荒菌,天气渐渐凉下来,转眼秋天就不约而至,是出松茸的季节了,紧接着,伴随着黄茅草端上餐桌,忙碌的人们,就要开始加衣服了。
时光一直飞逝到乌蒙山最后一道菌子菜端上桌,这道菜便是冻菌,它成片成片地分布在山间,甚至地头,它的味道已经不如初时的青头菌那么甜美了,它味道更接近于大棚里出来的人工菌。这道菜走下餐桌,也就就预示乌蒙山的冬天已经来临了,一年中吃菌子的季节便宣告结束。大家翘首期盼,期盼着来年在乌蒙山顶起第一把红土的精灵,那五彩缤纷的身影。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五十弦 于 2010-7-11 16:0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