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 山 的 自 在
2020-09-24抒情散文庄生小乔
钢 山 的 自 在
庄生小乔一这些年爬的山多了,便有了些自己的心得。那就是随性地去拜望一座山,沿着一条寻常或不寻常的路线,走走停停,看登山路线沿途的风景,体会那些风景所激发出的情愫种种;并且,爬山不求一定登顶,到哪儿算哪儿,从未有过“我比
钢 山 的 自 在
庄生小乔
一
这些年爬的山多了,便有了些自己的心得。那就是随性地去拜望一座山,沿着一条寻常或不寻常的路线,走走停停,看登山路线沿途的风景,体会那些风景所激发出的情愫种种;并且,爬山不求一定登顶,到哪儿算哪儿,从未有过“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的豪言或感慨。倒是通常在下到山底回望山峰的时候,心底每每有这样未说出口的话:嗨,我来过,我走了,打扰了,谢谢了。
我到钢山,去过多次,沿着山西或山中的路拾阶而上,到三元行宫向东或者向西下山,总能看到钢山四时不同的风景。之所以去爬钢山,一则因为它就在城北,爬起来方便;二则因为知道山中有著名的石刻,想去寻那石上的文字,体味大字的艺术。
其实一直没有寻到那些石头上的凿痕。倒并不急着刻意去寻,反正山就在那里,石就在那里,凿痕就在那里。我到或不到钢山,见或者不见到那些凿痕,心里都能想到那些字,栉风沐雨,静默无言。
榴火初燃的时节,因为“寻石刻不见想见”的念想,我还是打定主意去了。约了三两文友,带上我的“小尾巴”——女儿,奔着钢山,或者说奔着钢山上的石刻去了。那些石刻不是隐者,它们不会像隐者那样,为躲避尘俗的造访而去采药。这千百年来,它们一直都在那里。我总不去,失敬的,就是我了。
二
爬钢山,观石刻,云蔚兄是极好的向导。他曾带妻儿和朋友,多次登山观字。
那一天的早晨,他带着我们,沿着山中的路,缓步上行,仰观山上满眼的绿,俯瞰山下清新的景,到“回望闽粤”石刻稍驻足后,继续攀登直到三元行宫。
这次春末的钢山之行,因为在三元行宫小憩的时候,认识了一块镶嵌在行宫围墙上的石碑,可以说是一趟带来意外之喜的发现之旅。你知道的,我们的意外之喜,就是在石碑上读到了那篇求雨的文章《冈山祈雨五章》,写得相当棒!你还知道的,这篇祈雨的文章是济南一个叫张鸣远的人刻在石碑上的,刻得相当美!你一定还知道的,《冈山祈雨五章》的作者,就是那个“知邹县事”叫王尔鉴的,干得相当好!
文章相当棒、石刻相当美,都是我们亲眼所见的;说王县令干得相当好,是我们猜测的,因为那祈雨的文字里说,有什么不对就责罚我一个吧,该下雨了求老天下点雨吧。如此有担当的一个人,应当是个好县令;再加上我们还听说,有一年,王县令动员县里的百姓,到峄山上用弹弓往山间打桃核儿,使得数年后峄山桃花名满天下,游人络绎不绝。据此两点:有担当和重旅游,我们粗略推定:王尔鉴是个好县令。
三
爬钢山,观石刻,云蔚兄真的是极好的向导。尽管在我们细品祈雨碑文后去钢山之阴品读刻经的时候走过了路,他依然只用了三步两步就把我们带到了去读经的正途上。
很快,我们在山阴蓊郁的林间,就看到了大仙人石,看到了二种无我,看到了散落在山间各处石制的佛经的散页,三三两两,无法无章。
钢山忽然就不一样起来。
钢山之阳是郁郁葱葱的树,是热热闹闹的城,是城里熙熙攘攘的市民,树、城、市民,一如往昔。
钢山之阴是蓊蓊郁郁的树,是鸡犬相闻的乡,是乡下淳朴厚道的农人,树、乡、农人,亦如往昔。
钢山怎么就突然不一样了呢?
另一个约好的朋友告诉我们,他已经过了三元行宫,正往我们这个方向赶来会合。
云蔚兄去山南接应他。我和女儿在山北,于那突然给人不一样的感觉的钢山中,继续着在佛经间的轻行慢读。入眼的,有神元、神通之力、法自性识......
转身就是另一重天。眼前豁然开朗,一块硕大平整的石,兀自立在钢山之阴一片开阔的地带。因为开阔,这里是适合聚会的。石面的中心,刻着“他方佛土俱来集会是诸菩萨具足无量自在”的文字。
原来,各路的佛们和诸位菩萨,也是喜欢聚会的。无论是觉而不迷的佛,还是觉而有情的菩萨,无量自在的他们,于这凡尘俗世的千山万壑中,单单选了邹鲁之地籍籍无名的钢山,选中了钢山之阴那一片开阔之地,作了他们的仙集之所。
钢山让我们忽然感到不一样的,原来是佛和菩萨的“无量自在”。那些静默的山间朴石,因了刊刻上佛家的文字;那些寻常的人间草木,因了聆听过佛家仙集时的非诳语;人间世庸逸的我们,因了登临钢山之阴感受到佛家的气息,便仿佛突然有了佛性,灵肉通佛,知天地并生,觉万物为一,也变得无量自在起来。
那些无形的思想和智慧,勒于钢山这些有形的山石,你我去或不去,观或不观,了然与否,它们都自在那里,并将自在下去。
它们自在那里。比我们自在。
[ 本帖最后由 zfx875206 于 2012-5-24 20:55 编辑 ] 钢山, 祈雨, 人间草木, 县令, 自在
庄生小乔
一
这些年爬的山多了,便有了些自己的心得。那就是随性地去拜望一座山,沿着一条寻常或不寻常的路线,走走停停,看登山路线沿途的风景,体会那些风景所激发出的情愫种种;并且,爬山不求一定登顶,到哪儿算哪儿,从未有过“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的豪言或感慨。倒是通常在下到山底回望山峰的时候,心底每每有这样未说出口的话:嗨,我来过,我走了,打扰了,谢谢了。
我到钢山,去过多次,沿着山西或山中的路拾阶而上,到三元行宫向东或者向西下山,总能看到钢山四时不同的风景。之所以去爬钢山,一则因为它就在城北,爬起来方便;二则因为知道山中有著名的石刻,想去寻那石上的文字,体味大字的艺术。
其实一直没有寻到那些石头上的凿痕。倒并不急着刻意去寻,反正山就在那里,石就在那里,凿痕就在那里。我到或不到钢山,见或者不见到那些凿痕,心里都能想到那些字,栉风沐雨,静默无言。
榴火初燃的时节,因为“寻石刻不见想见”的念想,我还是打定主意去了。约了三两文友,带上我的“小尾巴”——女儿,奔着钢山,或者说奔着钢山上的石刻去了。那些石刻不是隐者,它们不会像隐者那样,为躲避尘俗的造访而去采药。这千百年来,它们一直都在那里。我总不去,失敬的,就是我了。
二
爬钢山,观石刻,云蔚兄是极好的向导。他曾带妻儿和朋友,多次登山观字。
那一天的早晨,他带着我们,沿着山中的路,缓步上行,仰观山上满眼的绿,俯瞰山下清新的景,到“回望闽粤”石刻稍驻足后,继续攀登直到三元行宫。
这次春末的钢山之行,因为在三元行宫小憩的时候,认识了一块镶嵌在行宫围墙上的石碑,可以说是一趟带来意外之喜的发现之旅。你知道的,我们的意外之喜,就是在石碑上读到了那篇求雨的文章《冈山祈雨五章》,写得相当棒!你还知道的,这篇祈雨的文章是济南一个叫张鸣远的人刻在石碑上的,刻得相当美!你一定还知道的,《冈山祈雨五章》的作者,就是那个“知邹县事”叫王尔鉴的,干得相当好!
文章相当棒、石刻相当美,都是我们亲眼所见的;说王县令干得相当好,是我们猜测的,因为那祈雨的文字里说,有什么不对就责罚我一个吧,该下雨了求老天下点雨吧。如此有担当的一个人,应当是个好县令;再加上我们还听说,有一年,王县令动员县里的百姓,到峄山上用弹弓往山间打桃核儿,使得数年后峄山桃花名满天下,游人络绎不绝。据此两点:有担当和重旅游,我们粗略推定:王尔鉴是个好县令。
三
爬钢山,观石刻,云蔚兄真的是极好的向导。尽管在我们细品祈雨碑文后去钢山之阴品读刻经的时候走过了路,他依然只用了三步两步就把我们带到了去读经的正途上。
很快,我们在山阴蓊郁的林间,就看到了大仙人石,看到了二种无我,看到了散落在山间各处石制的佛经的散页,三三两两,无法无章。
钢山忽然就不一样起来。
钢山之阳是郁郁葱葱的树,是热热闹闹的城,是城里熙熙攘攘的市民,树、城、市民,一如往昔。
钢山之阴是蓊蓊郁郁的树,是鸡犬相闻的乡,是乡下淳朴厚道的农人,树、乡、农人,亦如往昔。
钢山怎么就突然不一样了呢?
另一个约好的朋友告诉我们,他已经过了三元行宫,正往我们这个方向赶来会合。
云蔚兄去山南接应他。我和女儿在山北,于那突然给人不一样的感觉的钢山中,继续着在佛经间的轻行慢读。入眼的,有神元、神通之力、法自性识......
转身就是另一重天。眼前豁然开朗,一块硕大平整的石,兀自立在钢山之阴一片开阔的地带。因为开阔,这里是适合聚会的。石面的中心,刻着“他方佛土俱来集会是诸菩萨具足无量自在”的文字。
原来,各路的佛们和诸位菩萨,也是喜欢聚会的。无论是觉而不迷的佛,还是觉而有情的菩萨,无量自在的他们,于这凡尘俗世的千山万壑中,单单选了邹鲁之地籍籍无名的钢山,选中了钢山之阴那一片开阔之地,作了他们的仙集之所。
钢山让我们忽然感到不一样的,原来是佛和菩萨的“无量自在”。那些静默的山间朴石,因了刊刻上佛家的文字;那些寻常的人间草木,因了聆听过佛家仙集时的非诳语;人间世庸逸的我们,因了登临钢山之阴感受到佛家的气息,便仿佛突然有了佛性,灵肉通佛,知天地并生,觉万物为一,也变得无量自在起来。
那些无形的思想和智慧,勒于钢山这些有形的山石,你我去或不去,观或不观,了然与否,它们都自在那里,并将自在下去。
它们自在那里。比我们自在。
[ 本帖最后由 zfx875206 于 2012-5-24 20:55 编辑 ] 钢山, 祈雨, 人间草木, 县令, 自在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