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身在佛门,心向红尘——浅谈妙玉
2022-01-12叙事散文清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红楼三玉”中的妙玉,可以说是一个复杂而又一充满悲剧性的人物。正值青春妙龄,却不得不循入空门,整日免强的陪伴青灯古佛过着出家人的日子,实在是难为这个……
“红楼三玉”中的妙玉,可以说是一个复杂而又一充满悲剧性的人物。正值青春妙龄,却不得不循入空门,整日免强的陪伴青灯古佛过着出家人的日子,实在是难为这个……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41 编辑 <br /><br /> “红楼三玉”中的妙玉,可以说是一个复杂而又一充满悲剧性的人物。正值青春妙龄,却不得不循入空门,整日免强的陪伴青灯古佛过着出家人的日子,实在是难为这个出身官宦的千金小姐了。从邢岫烟口中不难得知,妙玉的祖上本是读书仕宦人家,因她幼时多病,买了多个替身无用,所以后带发发修行,法名唤作“妙玉”,再后来父母双亡,投奔京城,又逢元春省亲,最后住进大观园中的栊翠庵。妙玉虽为尼姑,身边却又有两个老嬷嬷和一个丫环报侍,所以不难看出她身份在贾府中的特殊之处。
本来就是不得以而入佛门,妙玉又被恩准入住大观园的栊翠庵,贾府上下众多少男少女整日谈诗论经,豪华奢侈的贵族生活,对于一个只有十八岁的青春少女来说更是有着极大的诱惑。整部《红楼梦》中,有八次写到妙玉,其中有五次就写到宝玉,这不但可以衬托出妙玉的性格和为人,更说明两人有着某种微妙的关系。
第四十一回中,贾母带刘姥姥去栊翠庵喝茶,同行的有宝钗、黛玉、宝玉等人。刘姥姥吃过的杯子,妙玉要把它扔掉,而宝玉却劝说她扔掉还不如送于刘姥姥,也好落得个人情在,妙玉欣然接受了宝玉的意见;贾母在贾府中是至高无尚的“老祖宗”,妙玉亲自为贾母捧上“老君眉”,并用小彩盅盛茶,表面上看显得既礼貌又尊重,其实妙玉并没有把贾母真正的放在眼里,贾母走时,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把门闭了。”而且还要用清水冲地;妙玉后又把黛玉和宝钗拉到耳房内,用“点犀峤”和 装上“梯已花”来招待她们两人,可见在妙玉眼中,黛玉和宝钗两人比贾母要重要的多;其实在妙玉眼中,最重要的人恐怕要数宝玉了,一个出家的尼姑,又正值妙龄,把自己平日里用来喝茶的绿玉斗给一个年少的公子用,岂不说明在妙玉心中宝玉是最看重的人,从而也就更加的说明两人的微妙关系。
第五十四回中,李纨让宝玉去乞红梅,一去便成功取回。第六十三回中,宝玉、宝琴,岫烟和平儿都过生日,而岫烟与妙玉更是有过师友之交,而妙玉却独独送与宝玉“槛外人妙玉,遥叩芳龄”的粉红笺,对世人一向“冷眼视之”的妙玉却独独对宝玉如此温和大方,不难令人理解。而宝玉却在第二天才发现妙玉的这份心意,并且还四处的拿去让别人欣赏,这无疑让妙玉的心血白白的浪费,心里对宝玉的那份独有的情愫恐怕会增添一点伤心的味道吧。
另外,大观园中的诗情画意,公子、小姐、丫环这些红男绿女众多纷杂的闲情逸致,也给了妙玉这个身在栊翠庵的少女尼姑无限的诱惑。在第七十六回中,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诗几乎一通霄,当连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妙玉忽然出现并将他们带至栊翠庵中,为他们续写了全诗,并提出“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的主张。在续诗里,妙玉一展诗才,既有“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的雍雅,又有“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的诡异;既有“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的欢畅,又有“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的无奈,被黛湘二人赞为“诗仙”。当黛湘离开栊翠庵时“妙玉送至门外,看他们去远,方掩门进来”,暗暗点出妙玉对黛湘二人纯真性情的欣赏和追慕,这和妙玉第一次出场贾母离去时她“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妙玉在续诗中写道:“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特别是“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两句,更是突出她长年青灯古佛生活的孤寂。妙玉、湘云和黛玉都是无父无母的青春少女,或是旅居,或是客居,或是寄居,也许正是她们这种飘泊无依,无根无家的生活才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悲剧吧。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各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这也许就是妙玉悲剧的真实写照吧。
像妙玉这样一个漂亮、有才气、内心又充满无限热情的少女,虽然性格有些过激,但也不乏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女子,如果要是生在现代的话,恐怕她早已是身边追求者如云,过起红尘中男人女人的日子,或许当中还夹杂着清高的浪漫,而再也不用陪伴青灯三佛而抑郁终生了吧。
有三个字怎么也打不出来,也不知道怎么念.有一些文字是从一个朋友的文字当中抄来了,偷了点懒.
本来就是不得以而入佛门,妙玉又被恩准入住大观园的栊翠庵,贾府上下众多少男少女整日谈诗论经,豪华奢侈的贵族生活,对于一个只有十八岁的青春少女来说更是有着极大的诱惑。整部《红楼梦》中,有八次写到妙玉,其中有五次就写到宝玉,这不但可以衬托出妙玉的性格和为人,更说明两人有着某种微妙的关系。
第四十一回中,贾母带刘姥姥去栊翠庵喝茶,同行的有宝钗、黛玉、宝玉等人。刘姥姥吃过的杯子,妙玉要把它扔掉,而宝玉却劝说她扔掉还不如送于刘姥姥,也好落得个人情在,妙玉欣然接受了宝玉的意见;贾母在贾府中是至高无尚的“老祖宗”,妙玉亲自为贾母捧上“老君眉”,并用小彩盅盛茶,表面上看显得既礼貌又尊重,其实妙玉并没有把贾母真正的放在眼里,贾母走时,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把门闭了。”而且还要用清水冲地;妙玉后又把黛玉和宝钗拉到耳房内,用“点犀峤”和 装上“梯已花”来招待她们两人,可见在妙玉眼中,黛玉和宝钗两人比贾母要重要的多;其实在妙玉眼中,最重要的人恐怕要数宝玉了,一个出家的尼姑,又正值妙龄,把自己平日里用来喝茶的绿玉斗给一个年少的公子用,岂不说明在妙玉心中宝玉是最看重的人,从而也就更加的说明两人的微妙关系。
第五十四回中,李纨让宝玉去乞红梅,一去便成功取回。第六十三回中,宝玉、宝琴,岫烟和平儿都过生日,而岫烟与妙玉更是有过师友之交,而妙玉却独独送与宝玉“槛外人妙玉,遥叩芳龄”的粉红笺,对世人一向“冷眼视之”的妙玉却独独对宝玉如此温和大方,不难令人理解。而宝玉却在第二天才发现妙玉的这份心意,并且还四处的拿去让别人欣赏,这无疑让妙玉的心血白白的浪费,心里对宝玉的那份独有的情愫恐怕会增添一点伤心的味道吧。
另外,大观园中的诗情画意,公子、小姐、丫环这些红男绿女众多纷杂的闲情逸致,也给了妙玉这个身在栊翠庵的少女尼姑无限的诱惑。在第七十六回中,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诗几乎一通霄,当连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妙玉忽然出现并将他们带至栊翠庵中,为他们续写了全诗,并提出“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的主张。在续诗里,妙玉一展诗才,既有“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的雍雅,又有“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的诡异;既有“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的欢畅,又有“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的无奈,被黛湘二人赞为“诗仙”。当黛湘离开栊翠庵时“妙玉送至门外,看他们去远,方掩门进来”,暗暗点出妙玉对黛湘二人纯真性情的欣赏和追慕,这和妙玉第一次出场贾母离去时她“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妙玉在续诗中写道:“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特别是“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两句,更是突出她长年青灯古佛生活的孤寂。妙玉、湘云和黛玉都是无父无母的青春少女,或是旅居,或是客居,或是寄居,也许正是她们这种飘泊无依,无根无家的生活才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悲剧吧。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各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这也许就是妙玉悲剧的真实写照吧。
像妙玉这样一个漂亮、有才气、内心又充满无限热情的少女,虽然性格有些过激,但也不乏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女子,如果要是生在现代的话,恐怕她早已是身边追求者如云,过起红尘中男人女人的日子,或许当中还夹杂着清高的浪漫,而再也不用陪伴青灯三佛而抑郁终生了吧。
有三个字怎么也打不出来,也不知道怎么念.有一些文字是从一个朋友的文字当中抄来了,偷了点懒.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