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士风烈烈姜伯约

2022-01-12叙事散文薛林荣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37 编辑

  士风烈烈姜伯约薛林荣蜀汉建兴八年,48岁的诸葛亮在金戈铁马的天水关遇到了年方27的姜伯约,这是蜀汉政权中一个意味深长的文化事件。从此以后,作为武侯精……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37 编辑 <br /><br />  士风烈烈姜伯约
  薛林荣
  蜀汉建兴八年,48岁的诸葛亮在金戈铁马的天水关遇到了年方27的姜伯约,这是蜀汉政权中一个意味深长的文化事件。从此以后,作为武侯精神的继承者,姜维高举诸葛亮褪色的遗言,九伐中原,知其不可而为之,苦苦支撑着大厦将倾的蜀汉。
  于是出身秦地的姜维,身上赫然便有一种慷慨激昂的燕赵烈士之风。
  姜维,冀人(今甘肃甘谷),“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他在天水郡城上识破了诸葛亮想引诱魏军出城之计,孔明惊问:“此是何人,识吾玄机?”孔明亲自率领大军前往,见了姜维的阵列叹曰:“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耳。此人真将才也!”一次“惊问”,一次“叹曰”,显示了孔明对姜维的极度赏识。
  在我看来,这种赏识也透露出诸葛亮精神中的某些秘密:他具有深刻的自恋情结。
  姜维原为魏国效力,但魏国并不信任他,在天水郡城下,姜维被魏国将领乱箭射下,“不能分说,仰天大叹,两眼泪流”时,他走投无路,投降了蜀国,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不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诸将问丞相为何不去擒拿魏将夏侯楙,孔明说:“吾放夏侯楙,如放一鸭耳。今得伯约,得一凤也。”诸葛亮曾隐居于卧龙岗之疏林茅庐,被人称作卧龙先生,他称姜维为“凤”,亦是自恋情结寻求呼应的征兆。
  发生在天水郡城下的这场中国古典小说中最让人赏心悦目的招降描写,有赖于《三国演义》的生花妙笔。而在史书《三国志》中,诸葛亮对姜维的赏识依然跃于纸端:“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其人,凉州上士也。”“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诸葛亮多次在给蒋琬、张裔的书信中称述姜维,这在谨慎臧否人物的诸葛亮身上极为罕见,更与时人的评价格格不入——姜维在曹魏统治的天水郡是一个萌袭的低级武官,被人讥为“ 天水匹夫”(《蜀书注·郭冲四事》)、“粗知学术”(《资治通鉴》)、“粗识文武”(陈寿语),曹魏政权对他不信任,诸葛亮却将其德才放在当时有名望的刘巴与马良之上,可以说,除了其有目可睹的军事才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从姜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和姜维一样,诸葛亮幼年失怙,史书对其母何去何从语焉不详,而从诸葛亮招降姜维前得知姜维之母在冀县并命诈取之可以看出,诸葛亮深知“孝”在血性男儿心目中的地位。姜维事母至孝,反衬出诸葛亮在事母之事上的阙如及偿罪心理。同时,史书载,姜维生活起止“清素节约”,这与诸葛亮“内无余帛,外无赢财”的风格如出一辙。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修身哲学,姜维更是深刻领悟到并身体力行了。所以,高处不胜寒的诸葛孔明在天水郡城下招降姜维并“慌忙”下马而迎,执维之手,是因为他在姜维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赏识姜维即是诸葛亮的深层心理自恋。明朝散文大家李贽批点姜维是“又一孔明”,足见其眼光精锐,透人腑肺。
  姜维从“天水匹夫”成长为蜀汉后期重臣,是诸葛亮一步步提携的。
  姜维在归降诸葛亮之前,仅是一个中郎,属下级军官,投奔诸葛亮后,因“敏于军事,深解兵义”,加授他奉义将军,封为当阳亭侯,后又升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诸葛亮识才、爱才、信才、用才的能力,使姜维与之密如师徒,亲如父子。元代《三国志白话》明点出:“维拜武侯为父。”诸葛亮对姜维的知遇之恩。使后者把自己的后半生义无反顾地交付于前者收复中原的夙愿。
  如果说诸葛亮是创业者,那么姜维就是守成者。作为生长在曹魏统治较为稳定的北方的姜维,刘汉政权的正统观念十分淡漠,且蜀汉对他没有特殊的恩典,与他缺乏休戚与共的共同命脉,所以,姜维的后半生,其精神本质是“士”——那就是,他的一切行动烙着诸葛精神的宿命,他效忠蜀汉,并非为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政权,而是报效诸葛先生的知遇之托。正因为姜维履行的是一种春秋侠士般的使命,他才没有拥兵自重,像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在“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条件下,勉力九伐中原,即便如此,他还是得不到阿斗的信任,于是委曲求全,屯田避祸,直至护国至死。
  姜维常常让我想起战国死士豫让,他们的精神一脉相通。
  豫让曾事范、中行氏,无所知名;后事智伯,智伯甚尊之。智伯被政敌赵襄子杀害后,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吞炭漆身欲为智伯报仇,两次行刺赵襄子,都没有成功。赵襄子问他,智伯灭了你的旧主范、中行氏,你不为之报仇,“反委质臣于智伯”,现在智伯死了,“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赵襄子听了,“喟然叹息而泣”。于是豫让在赵襄子脱下的衣服上拔剑击之,伏剑自杀。这就是典型的士为知已者死的春秋烈士之风。
  姜维就是这样的春秋烈士。他从未考虑过权臣之路,后主刘禅昏庸,宦官黄皓弄权,拥有重兵的姜维完全可以罢黜或格杀之,但他远离权力中心,践行了一种隐忍之贤,承继的是“武侯之事”、“任大职重”,宁肯去陇西的肥壮之地沓中屯田而避祸。这是姜维这位士风烈烈的蜀汉政治家秉持的可贵的政治伦理。遵守他一生的政治操守,是一种高尚的政治旨趣。当国君已降、国土已陷之际,姜维使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计谋:诈降钟会。这也是他为诸葛亮献出的最后一片丹心。但他高估了钟会的能力,钟会的判乱彻底失败,姜维在乱军中仰天长叹:“吾计不成乃天命也!”于是拔剑自刎。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位堪称燕赵烈士的蜀中大将,他的一生是为一个人而活,他那颗如斗般大小的胆,也是为一个人而长。当武侯星落五丈原而将收复中原的政治遗言托付于姜维时,其性质即如刘备之白帝托孤。姜维秉承这一遗言,以高士之风抛撒了一腔热血,殉了他的信念与承诺。在姜维悲壮自刎的瞬间,肇自诸葛亮而发扬于姜维的蜀汉精神灭亡了。
  雄关高阁壮英风,披开大胆,捧出丹心;
  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