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念亲恩
2022-01-12抒情散文梅朵
念亲恩——写给母亲文/梅朵
??我的母亲和天底下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普通的有如一粒沙子,几十年默默无闻的人生,也许在别人看来不及一只流萤,但是在女儿心中却灿烂成一颗最耀眼的明星。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一直里里外外地忙碌着,忙完田间忙女红,忙完春……
??我的母亲和天底下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普通的有如一粒沙子,几十年默默无闻的人生,也许在别人看来不及一只流萤,但是在女儿心中却灿烂成一颗最耀眼的明星。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一直里里外外地忙碌着,忙完田间忙女红,忙完春……
念亲恩——写给母亲
文/梅朵
??我的母亲和天底下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普通的有如一粒沙子,几十年默默无闻的人生,也许在别人看来不及一只流萤,但是在女儿心中却灿烂成一颗最耀眼的明星。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一直里里外外地忙碌着,忙完田间忙女红,忙完春夏忙秋冬,用瘦小的身体为我们撑起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日子艰难的时候 ,最难熬的是母亲。 ??小时候,父亲是民办教师,一介书生,在五六十里地以外的乡中学教书,每周才能回来一次。童年,父亲在我们的心里跟一个陌生人差不多,我从来不敢正眼看他。母亲一个人在家带我们姐妹五个,我们躲在母亲并不宽大的羽翼下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 ??那个时候在生产队干活挣的是工分,虽然干的活一样,男女工分标准却不同。我们家没有男劳力,尽管母亲没白天没黑夜的劳作:扶犁、养蚕、挑粪……样样不落在男劳力的后面,可是到秋天结算的时候我们家的工分还是少的可怜。场院里的玉米堆的像小山似的,按工分多少决定每家每户能分得多少粮食,别人家都用大马车往回拉,而我们家小车都装不满,我从母亲的脸上看不到秋天收获的欣喜。因为这样,常常有人瞧不起我们,说母亲生了一群丫头,白吃饭,将来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这些话我们听来只有愤怒,却打翻了母亲心中的五味瓶。那时母亲是坚忍的,她在别人不屑的眼神中挺着脊梁艰难地走过雨走过风。 ??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年好过,平常的日子难打发。是啊,母亲最怕青黄不接的季节。米缸里的米越来越少,一到放学的时候,五六张嘴一起跟她要吃的,像燕窝里待哺的小燕儿,五六双眼睛眼巴巴地看着她,那个时候是母亲最心痛的时候。母亲的是个极要强的人,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去求别人的。记得有一次,实在找不到米下锅,家里断顿了,母亲让我去婶婶家借点儿米。婶婶是个热心肠的人,正用瓢给我量米的时候,堂哥回来了,说了一句:“借给她们家我们吃什么呀?不借!”我听了摔了口袋哭着跑回家,母亲搂着我,默默地流眼泪,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坚强的母亲当着我的面哭。随后婶婶把米送了过来,跟母亲说:小孩子说话口没遮拦,要我们别多心。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现在婶婶家大事小情母亲都会全力以赴,用钱用物都没得说。 ??父亲每个月有几斤细粮,母亲把它珍藏在一个米柜里,还上了锁,家里来了稀客才能见母亲打开柜子,用一个精致的小蓝花儿碗从米或面的口袋里小心地往外盛。我则搬来小板凳踩上去,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往柜子里看。总以为那里锁了太多的秘密,其实诺大的米柜里,只孤伶伶地放着两三个米口袋,显得空荡荡的。偶尔有米粒散落,母亲都要细心地将食指的手指肚在唇间点一下,再用力地在米粒上一按,将其拾回。有时也拉我来帮忙,那些大米粒在我的眼里像一颗颗小星星,亮晶晶的,有时候我会偷偷地抓几颗放到嘴里细细咀嚼,竟然会有一种清香。 ??被逼无奈的时候,母亲就会打开她的米柜,把收藏的细粮拿出来打个替补,每次我们都吃的不亦乐乎,母亲只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我吃饱喝足总要美滋滋地说:“要是天天这样挨饿就好了,还能吃到好吃的。”母亲笑着说:“傻丫头说傻话呢,谁愿意过这样的日子啊!”现在回想起来,母亲那时的笑容里更多的是辛酸。 ??母亲心灵手巧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谁家娶媳妇或者嫁闺女,都要找母亲帮忙做新衣。母亲只要抽得开身,总是有求必应。 ??从小一直到我去县城读高中,每年冬天我都是穿母亲做的棉鞋,当城里的同学的妈妈夸赞母亲的针线活好的时候,我除了高兴还想流泪。母亲在灯下做活的样子,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因为白天要下田劳动,针线活只能晚上做了,为了省一点儿电费,我们家的白炽灯是十五瓦的,比油灯好一点儿,但依旧像个萤火虫,昏黄的灯光下,母亲一针一线地纳着厚厚的鞋底,又粗又长的马蹄针涩涩地在鞋底上上下穿行。每一针都要耗费很大的力气,母亲的手实在拔不动针的时候,就用牙齿咬。年复一年,现在用来拔针的两个牙齿之间有一道深深的缺痕。母亲每年大大小小的要做七双棉鞋,每做好一双,都放在炕桌上端详好久,然后精心地包起来,收好,留到过年的时候才能让我们上脚。 ??不管日子怎么苦,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为我们每人做一套漂亮的新衣服。等年三十的早晨,母亲四点多钟就起来,趁我们还在梦乡,把火炕烧的热热的,把新衣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每个孩子的枕边,新鞋的鞋口里还要放上绸带,以及两块糖果。当辞旧迎新的爆竹响起的时候,母亲会挨个叫醒我们,把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们互相比试着新衣服,一个个花蝴蝶般,在炕上舞啊闹啊,母亲看着我们眉眼都是笑。现在我们依然保留着新年穿新衣的习惯,但是多贵重的衣服穿在身上都找不到儿时那份欣喜若狂的感觉了。 ??等到我们五姐妹相继上初中的时候,就一个一个离开了家,去乡里的中学了,因为离家太远,交通又不方便,只能每周回来一次,我们每个姐妹苦了三年,母亲却为我们整整苦了十五年。十五年,母亲不知为此生出了多少根白发多少皱纹。每个期星六母亲的心情都是很复杂的,她一下午要跑出家门好几次,去村口张望,盼望我们这些飞出去的燕儿快点儿回巢,却又为我们下一周吃的咸菜和干粮烦恼。白面不够用,母亲就用最细的箩筛出最细的玉米面掺进去。因为母亲的手艺好,她做出来的饼酥黄酥黄、香喷喷的,我日复一日地吃了三年竟然没有吃够。当最小的妹妹初中毕业的时候,母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扶过犁扛过锄的母亲啊,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其实母亲何曾歇过呀!一直到现在每次见到母亲还是那个忙碌的身影。好在我们姐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父母亲的骄傲,这也是我们给父母亲最好的回报。 ??现在五姐妹个个飞出了小山村,有了自己幸福而富足的家。本想把父母亲接到城里来,可是母亲却像个卫兵一样坚守着乡下那座老屋,寸步不离。父亲的退休金再加上我们贴补的零花钱,母亲现在的生活“大康”算不上“小康”富富有余了,可是母亲依然闲不住,依然每天忙忙碌碌。我们劝她享享清福,她却说不养些小鸡儿小鸭儿就不像是过日子,房前屋后,田边地头母亲种花、种瓜、种果树。院子里春夏秋冬都是鸡鸭鹅狗交响曲,儿子每次回姥姥家,都会拿着长棍满院子跑,弄的鸡飞狗跳,热闹死了。 ??每一次回家返城,母亲总是一式三份(大姐和五妹不在我所居住的城市)大包小包的往车上塞,不偏不向。说这个青菜是山上采的,绝对是绿色食品,那个瓜城里没有卖,就连几毛钱一斤的土豆她也要我们往回搬。跟她说过无数次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可是母亲一如既往,挡也挡不住。也许这是母爱吧,如涓涓溪流,于无声处! ??以前回家,母亲都要躺在我的怀里,让我帮她拔白头发,我常常是心烦气燥,草草了事。现在等我真正想静下心来帮母亲拔掉白发的时候,却已是无从下手了,岁月的沧桑将母亲的一头青丝染的花白,母亲也如同门前的那棵站在夕阳里的老枣树,由青春走向暮年。没有什么能够逃过时间的侵袭,当女儿心中天使般的母亲一年一年地老去,所有唱给母亲的歌儿都显得苍白无力。 ??又一个母亲节来临,女儿只想对母亲说两个字:懂你!并遥遥一拜,祝所有母亲,平安,快乐!
??
文/梅朵
??我的母亲和天底下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普通的有如一粒沙子,几十年默默无闻的人生,也许在别人看来不及一只流萤,但是在女儿心中却灿烂成一颗最耀眼的明星。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一直里里外外地忙碌着,忙完田间忙女红,忙完春夏忙秋冬,用瘦小的身体为我们撑起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日子艰难的时候 ,最难熬的是母亲。 ??小时候,父亲是民办教师,一介书生,在五六十里地以外的乡中学教书,每周才能回来一次。童年,父亲在我们的心里跟一个陌生人差不多,我从来不敢正眼看他。母亲一个人在家带我们姐妹五个,我们躲在母亲并不宽大的羽翼下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 ??那个时候在生产队干活挣的是工分,虽然干的活一样,男女工分标准却不同。我们家没有男劳力,尽管母亲没白天没黑夜的劳作:扶犁、养蚕、挑粪……样样不落在男劳力的后面,可是到秋天结算的时候我们家的工分还是少的可怜。场院里的玉米堆的像小山似的,按工分多少决定每家每户能分得多少粮食,别人家都用大马车往回拉,而我们家小车都装不满,我从母亲的脸上看不到秋天收获的欣喜。因为这样,常常有人瞧不起我们,说母亲生了一群丫头,白吃饭,将来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这些话我们听来只有愤怒,却打翻了母亲心中的五味瓶。那时母亲是坚忍的,她在别人不屑的眼神中挺着脊梁艰难地走过雨走过风。 ??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是:年好过,平常的日子难打发。是啊,母亲最怕青黄不接的季节。米缸里的米越来越少,一到放学的时候,五六张嘴一起跟她要吃的,像燕窝里待哺的小燕儿,五六双眼睛眼巴巴地看着她,那个时候是母亲最心痛的时候。母亲的是个极要强的人,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去求别人的。记得有一次,实在找不到米下锅,家里断顿了,母亲让我去婶婶家借点儿米。婶婶是个热心肠的人,正用瓢给我量米的时候,堂哥回来了,说了一句:“借给她们家我们吃什么呀?不借!”我听了摔了口袋哭着跑回家,母亲搂着我,默默地流眼泪,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坚强的母亲当着我的面哭。随后婶婶把米送了过来,跟母亲说:小孩子说话口没遮拦,要我们别多心。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现在婶婶家大事小情母亲都会全力以赴,用钱用物都没得说。 ??父亲每个月有几斤细粮,母亲把它珍藏在一个米柜里,还上了锁,家里来了稀客才能见母亲打开柜子,用一个精致的小蓝花儿碗从米或面的口袋里小心地往外盛。我则搬来小板凳踩上去,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往柜子里看。总以为那里锁了太多的秘密,其实诺大的米柜里,只孤伶伶地放着两三个米口袋,显得空荡荡的。偶尔有米粒散落,母亲都要细心地将食指的手指肚在唇间点一下,再用力地在米粒上一按,将其拾回。有时也拉我来帮忙,那些大米粒在我的眼里像一颗颗小星星,亮晶晶的,有时候我会偷偷地抓几颗放到嘴里细细咀嚼,竟然会有一种清香。 ??被逼无奈的时候,母亲就会打开她的米柜,把收藏的细粮拿出来打个替补,每次我们都吃的不亦乐乎,母亲只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我吃饱喝足总要美滋滋地说:“要是天天这样挨饿就好了,还能吃到好吃的。”母亲笑着说:“傻丫头说傻话呢,谁愿意过这样的日子啊!”现在回想起来,母亲那时的笑容里更多的是辛酸。 ??母亲心灵手巧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谁家娶媳妇或者嫁闺女,都要找母亲帮忙做新衣。母亲只要抽得开身,总是有求必应。 ??从小一直到我去县城读高中,每年冬天我都是穿母亲做的棉鞋,当城里的同学的妈妈夸赞母亲的针线活好的时候,我除了高兴还想流泪。母亲在灯下做活的样子,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因为白天要下田劳动,针线活只能晚上做了,为了省一点儿电费,我们家的白炽灯是十五瓦的,比油灯好一点儿,但依旧像个萤火虫,昏黄的灯光下,母亲一针一线地纳着厚厚的鞋底,又粗又长的马蹄针涩涩地在鞋底上上下穿行。每一针都要耗费很大的力气,母亲的手实在拔不动针的时候,就用牙齿咬。年复一年,现在用来拔针的两个牙齿之间有一道深深的缺痕。母亲每年大大小小的要做七双棉鞋,每做好一双,都放在炕桌上端详好久,然后精心地包起来,收好,留到过年的时候才能让我们上脚。 ??不管日子怎么苦,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为我们每人做一套漂亮的新衣服。等年三十的早晨,母亲四点多钟就起来,趁我们还在梦乡,把火炕烧的热热的,把新衣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每个孩子的枕边,新鞋的鞋口里还要放上绸带,以及两块糖果。当辞旧迎新的爆竹响起的时候,母亲会挨个叫醒我们,把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我们互相比试着新衣服,一个个花蝴蝶般,在炕上舞啊闹啊,母亲看着我们眉眼都是笑。现在我们依然保留着新年穿新衣的习惯,但是多贵重的衣服穿在身上都找不到儿时那份欣喜若狂的感觉了。 ??等到我们五姐妹相继上初中的时候,就一个一个离开了家,去乡里的中学了,因为离家太远,交通又不方便,只能每周回来一次,我们每个姐妹苦了三年,母亲却为我们整整苦了十五年。十五年,母亲不知为此生出了多少根白发多少皱纹。每个期星六母亲的心情都是很复杂的,她一下午要跑出家门好几次,去村口张望,盼望我们这些飞出去的燕儿快点儿回巢,却又为我们下一周吃的咸菜和干粮烦恼。白面不够用,母亲就用最细的箩筛出最细的玉米面掺进去。因为母亲的手艺好,她做出来的饼酥黄酥黄、香喷喷的,我日复一日地吃了三年竟然没有吃够。当最小的妹妹初中毕业的时候,母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扶过犁扛过锄的母亲啊,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其实母亲何曾歇过呀!一直到现在每次见到母亲还是那个忙碌的身影。好在我们姐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父母亲的骄傲,这也是我们给父母亲最好的回报。 ??现在五姐妹个个飞出了小山村,有了自己幸福而富足的家。本想把父母亲接到城里来,可是母亲却像个卫兵一样坚守着乡下那座老屋,寸步不离。父亲的退休金再加上我们贴补的零花钱,母亲现在的生活“大康”算不上“小康”富富有余了,可是母亲依然闲不住,依然每天忙忙碌碌。我们劝她享享清福,她却说不养些小鸡儿小鸭儿就不像是过日子,房前屋后,田边地头母亲种花、种瓜、种果树。院子里春夏秋冬都是鸡鸭鹅狗交响曲,儿子每次回姥姥家,都会拿着长棍满院子跑,弄的鸡飞狗跳,热闹死了。 ??每一次回家返城,母亲总是一式三份(大姐和五妹不在我所居住的城市)大包小包的往车上塞,不偏不向。说这个青菜是山上采的,绝对是绿色食品,那个瓜城里没有卖,就连几毛钱一斤的土豆她也要我们往回搬。跟她说过无数次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可是母亲一如既往,挡也挡不住。也许这是母爱吧,如涓涓溪流,于无声处! ??以前回家,母亲都要躺在我的怀里,让我帮她拔白头发,我常常是心烦气燥,草草了事。现在等我真正想静下心来帮母亲拔掉白发的时候,却已是无从下手了,岁月的沧桑将母亲的一头青丝染的花白,母亲也如同门前的那棵站在夕阳里的老枣树,由青春走向暮年。没有什么能够逃过时间的侵袭,当女儿心中天使般的母亲一年一年地老去,所有唱给母亲的歌儿都显得苍白无力。 ??又一个母亲节来临,女儿只想对母亲说两个字:懂你!并遥遥一拜,祝所有母亲,平安,快乐!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