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悬瓮山的行走
2022-01-12抒情散文玄武
轻盈的流水、古老大木,它们是晋祠最古老的事物,像时间本身一样不可测知,像时间本身一样,凌于万物之上,却又清晰可见。先说到山,是圣母殿背后的悬瓮山,它是晋水的所有源头,难老泉、善利泉和鱼沼的源头,及一些在唐时宋时或明时亲喜可人、如今已经消失的……
轻盈的流水、古老大木,它们是晋祠最古老的事物,像时间本身一样不可测知,像时间本身一样,凌于万物之上,却又清晰可见。先说到山,是圣母殿背后的悬瓮山,它是晋水的所有源头,难老泉、善利泉和鱼沼的源头,及一些在唐时宋时或明时亲喜可人、如今已经消失的小水的源头。悬瓮山海拔800到1700米,南北而陈,属于庄子曾提到的吕梁山脉一系。它又叫作结绌山,汲瓮山,龙山。《山海经》里称它悬瓮山,说它上多玉,下多铜,山中有叫作靡闾的野兽,晋水自山中喷涌而出。悬瓮山总面积1500平方米,原本草木森森,李世民在他的时代,夸悬瓮山横天耸翠;到上世纪末,悬瓮山几乎秃顶,水源几近断绝,山间巨石裸露,有如人伤痕累累的嶙峋内心。春季的大风中,沙尘呼啸而下,晋祠的一切掩在风尘中,风像要将这一座数千年古祠彻底葬送。近年人们注意绿化,漫山又随处可见嫩弱树木,它们小心翼翼地摇曳着,似乎惟恐受到伤害。目前据官方所称,悬瓮山绿化面积已达95%。这话有点虚玄,我们大家都明白,那么定它绿化面积达60%吧,即便60%,也已大大好过以往。
关于这座山系,后面要大书一章,这里只说它何以叫作悬瓮。悬瓮山据说在古时,山腹有一瓮形巨石,山因此被称作悬瓮山。没有古人描述其状的文字曾流传下来,刘大鹏在《晋祠志》述及,用到“其石高悬”的称法。在我的想象里,这石周围是悬崖裂缝,其石浑然而巨,如古瓮状上下略细,而最粗的中部,为两侧悬崖夹住。此古当为悬空而立,它下面的空隙,长起小树,石上面爬满藤蔓类植物,还有着百年千年深绿的苔痕,水淅淅沥沥自巨石上滴下。又或者巨石被山夹住的空隙中还可透光,人走近时,偶尔栖息于巨石上的鸟群呼啦啦自另一侧飞走,它们种类繁多,其中多数种类我们已经永远见不到。我们今天说到这些,简直像是痴人说梦;但古人的确就曾在这样的梦中生活。
悬瓮山现在紧衔于圣母殿之后,但原初并非如此,山与殿原距五百余步,其间有一条宽阔大道,可供车马通行,无论是高欢高洋疾奔的骑兵团,还是唐太宗唐玄宗乘坐的龙辇凤辇,那四匹马六匹马拉着的华丽龙辇凤辇。但是山站久了难免寂寞,偶尔它就要动一动,连晋祠的铁人也想动、它们还只是人造的物,不似山这般生命天然。据说悬瓮山在历史上曾几度挪动,它朝圣母殿的方向走、每次走几步,仿佛好奇地要看看圣母殿里是什么。它这样一直往东走,直到今天彻底压住原来殿后大道。
我们在此同时记下悬瓮山曾经发生过的异象:唐中宗嗣圣二十年,悬瓮山震动,晋祠水赤红如血、久后复清。相信天人感应的古人惊恐地认为,天象的征兆是对大唐女祸的象征,时值武则天当政,不久她几乎杀尽大唐宗室及唐开国元勋。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发生强烈地震,悬瓮山移步半里,山腹的瓮状巨石轰然脱落,埋入山中、从此不复再现,北宋改国号为“崇宁”;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八月,大地晃动,太原毁掉房舍建筑十万以上,地裂成渠、泉涌黑沙,地震一直延续了三年,元朝改太原路为“冀宁路”。明正德元年(1506年) 六月悬瓮山向东移动,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 悬瓮山向东移动,《太原县志》载:“晋祠山移,既而市楼火。” 接下来山体的移动分别是明万历四年(1577年),康熙四十二年(1704年) 四月初六。据说每次山移动时一步一趋,土石奔沸,前土倾陷、后土覆压,所经过的地方,树尽入地中。嘉靖末年的悬瓮山移,很多土人远远望见,惊恐不已,有人飞马向县里报告,官员即刻带猪羊等前来祈祷。但山移不止,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它走,从被人发现其移动的寅卯时,一直到未时才停。
历史上的悬瓮山,就这般晃来晃去,乃至今日,我们已见不到山与圣母殿之间的通道,山已紧挨圣母殿,看上去殿宛如以山根为基。而悬瓮山由之得名的山间瓮状巨石,也早已荡然无存。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