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镜庐岁月

2022-01-12抒情散文鲍思娟
在一个春雨蒙蒙的早晨,友人带我驾车沿着苍翠浓郁的苍山山麓来到喜洲古镇。车子在弯弯曲曲窄窄的街上拐了几个弯,在街的一头,有一段长长的、淡黄色的围墙,墙面经过岁月的冲刷,颜色有些斑驳,墙里探出一些枝叶,像是梨树、榆树、竹子……友人说,这就是镜庐……
  在一个春雨蒙蒙的早晨,友人带我驾车沿着苍翠浓郁的苍山山麓来到喜洲古镇。
  车子在弯弯曲曲窄窄的街上拐了几个弯,在街的一头,有一段长长的、淡黄色的围墙,墙面经过岁月的冲刷,颜色有些斑驳,墙里探出一些枝叶,像是梨树、榆树、竹子……友人说,这就是镜庐的围墙。
  车子沿着围墙走了一百多米,再拐一个弯,在一个中西合璧的大门前停下来,门头是一块木匾:“宝成府”,两侧是一副对联:“人在名利行走,心在荒村听雨”。   进去是一段长长的、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得有些朦胧,来到二门,这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三滴水”建筑,门檐上雕有繁复的花鸟鱼虫,两侧的门柱也画有墨色的花草写意,推开厚重的门板,呈现眼前的是一个荒草萋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院。
  望着一扇扇紧闭的雕花的门窗、一棵棵粗圆的、漆黑的柱子、天井里一块块方方正正的、青色的石板、石板缝里蓠蓠的衰草,我有些迷茫了,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不可抑制的扑面而来,或是在梦里,或是在前世,我来过这里,依稀生活在这里……
  西边堂屋里八仙桌旁的太师椅上,应该坐着位慈祥又不失肃穆的老爷,正和一位来客咕嘟嘟的吸着水烟,慢悠悠的讲几句官场的闲话,又“扑”的吹一口纸捻,点着烟,悠闲的吸上一阵,烟子飘飘袅袅,把供桌后面的那幅锦织麻姑献寿熏染得如在云里雾里……   堂屋两侧应是书房,古老的线装书满盈满架,散发出阵阵带有霉味的书香,一不小心,难说会爬出一只螳螂。   南边应是老爷的卧室,静谧中显出庄严,北边应是佛堂,宽敞、肃穆,老夫人端坐在佛前,垂着慈祥的眼睑,数着手中的念珠,默默的祈祷佛保佑她儿孙平安。
  西南角书房边上有一扇小门,进去是一个小天井,迎面扑来煮腊肉的香味,原来这里是厨房,几个干净利落的厨娘在这里忙碌着,有的在案板上“哆、哆”的切菜,有的在大铁锅中打着腊肉汤的沫子,有的则在大灶前加着大根的栗柴让火烧得旺旺的,准备一大家人的晚餐。
  天井里的水井旁有一个穿着白族衣服的小姑娘正在洗菜,用粗棕绳系着的小桶三下、两下吊上来一桶清洌的井水,“唰”的一声倒在菜盆里,又泼溅出许多,一个青石板的小天井都是水漉漉、干干净净的一片。
  从这个天井的另一个小门出去,则又是一个大院,这院比起前院来,显得幽静、闲适。也是三方一照壁,青石砖的照壁上赫然写着“廉吏家声”,我想,这里应该是几个姨太太的“绣房”,虽然各自怀有心事,但偶尔也会在宽敞的楼上,穿着袅娜的旗袍,争奇斗艳的坐在一起,打一局麻将,输赢着各自的智慧和私房钱,打发着下午长长的、寂寞的时光……
  从这楼穿过刚才厨房楼上的迴廊,又回到了前院的楼上,姨太太们每天总是要从这里到前院拜见大太太的,踩在咯吱作响有弹性的木板上,仿佛看到了一群小男孩抑制着笑声的追出追进的打闹,悄悄的爬上窗台,将小手伸出窗外,去摘取后院高及楼窗的枣子、桑椹,小嘴吃得黑红一片,又悄悄把头探向围栏,看看饭熟了没有……
  此时站在前院楼上的围栏边,看着天井照壁前花台一棵绿油油的石榴树生长出一朵朵鲜红娇艳的石榴花,不禁想起梁实秋的人生至高境界“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良久叹息……
  出了前院中门,再往里走,是一个后花院,花院里面坐落着一幢西式小洋楼,据称“小姐楼”,是当年小姐的闺房,只不过西洋化了,还居然有火壁和地下室,在一块块被撬起来的木板下,在一间间暗室及壁柜里,我很想意外的发现一罐金条或首饰。   洋楼后面有一棵杏树,正结着核桃般大小的杏子,青的,我用竹杆打了一颗下来,一尝,酸的。
  洋楼前面是一棵高大的缅桂树,树枝虬劲苍老,高耸云天,要高高的仰头,才能看见成百上千朵乳白色的缅桂花绽放在叶间枝头,洒得满院馨香。
  当年,这树一定还不很高,姑娘们每天早晨起床,梳洗完毕,定要摘上一朵含苞的缅桂,别在衣领发间,怀一颗含苞的心,在寂寞的花园里,期待着什么……
  花院的围墙太高了……
  没有张生可以爬得进来。
  镜庐里的岁月太长了,
  我已走不出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