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西子湖畔终生约——曹禺和巴金

2020-09-24抒情散文南山菊
杭州西湖,是仅次于天下第一湖——大明湖的著名湖泊,一个适合恋爱的地方。一代美才女林徽因就出生于杭州,她的青铜像就在湖畔。记得大前年夏天去旅游的时候,想单独给她照一张像都不能,总有很多人站在她身边留影。她被那么多人喜欢着,没有一刻空闲。“上有
杭州西湖,是仅次于天下第一湖——大明湖的著名湖泊,一个适合恋爱的地方。一代美才女林徽因就出生于杭州,她的青铜像就在湖畔。记得大前年夏天去旅游的时候,想单独给她照一张像都不能,总有很多人站在她身边留影。她被那么多人喜欢着,没有一刻空闲。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流传着很多旖旎的爱情故事,许仙与白娘子在断桥相遇,西施与范蠡泛舟湖上,苏小小的马车也曾在湖畔的石板路上“哒哒”跑过,那时候一定是阳春三月,桃红柳绿掩映时。西湖之美,有大文豪苏轼的诗为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既可大家闺秀,又能小家碧玉,可谓绝妙。这样一个地方美名远扬,有一对白发老人也爱着这里,曾相约在此相聚,携手一起看“曲院风荷”…… 那是1983年7月20日,一个给另一个的信中写道:“我们二人几十年的友情,我却从来没有拥抱过你,大约,你不太喜欢太表面的情感表示;再,中国人不习惯这种表达感情的方式,而我每总想拥抱你一次……不要忘记你快八十,我也七十三岁,我们能相见几次?”他们相约十年之后,一起到西湖看风景。 10年过去了,时间翻到1993年,这个美丽的约定却没有实现。因为身体原因,医生阻止他们出行。这年中秋节,他们通话了,一个说:“我们共有一个月亮”,一个说:“我们共吃一个月饼。”两位慈祥的老人,一个90了,一个83岁,想念而不能相见,只好望着夜空中同一轮皎洁的明月,手里拿着小半块月饼,嘴里喃喃着祝福彼此的话,心是滚烫的,一粒思念的晶莹悄悄溢出眼角…… 这个中秋节,是巴金与曹禺最后一次通话。这是两位文学大师之间的对话。如此温情,如此家常,如此动人心弦!这样清澈的月色,这样的牵挂与祝福,令人不由得想起了月光下的另一对兄弟,苏轼写给胞弟的那首词。天上的明月啊,你见证过多少中秋的花好月圆,又目睹过多少令人断肠的离别啊。也许,只要人还在,健康,平安,即使不在一起,能望着“同一个月亮”,就是人生的幸福了!

巴金对曹禺有知遇之恩,之后他们的友谊整整持续了60年,伴随一生。在有“文人相轻”恶习的文坛,这样的提携令人感动,这样的友谊令人温暖。他们的相识相知源于《雷雨》,在巴金最后一篇文章《怀念曹禺》中,他是这样描述对曹禺作品印象的: “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故事是从这里开始。靳以把家宝(曹禺本名万家宝)的一部稿子交给我看,那时家宝还是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在南屋客厅旁那间用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数百页的原稿。一幕人生的大悲剧在我面前展开,我被深深地震动了!就像从前看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一样,剧本抓住了我的灵魂,我为它落了泪。”(巴金《怀念曹禺》)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出生3天他的母亲就死于产褥热,由继母薛泳南(他的亲姨)养大,继母为了他终生未育,视如己出,他的童年还是比较幸福的。曹禺大概是一个天生敏感的孩子,他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他的继母喜欢看戏,经常抱着他看戏,“曹禺作为文明戏观众的历史,是从母亲(继母)的怀抱里开始的。”

曹禺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但他两次考协和医学院都没考上,上了南开大学,后来又转入清华大学,最终走上了文学之路。上大学期间他阅读过大量外国优秀戏剧作品。写《雷雨》,他构思了5年,用了6个月,反复修改5遍。写成后于1933年大学毕业前夕投寄到《文学季刊》。当时他的同学靳以是副编辑,不好意思推荐给当时的主编郑振铎,稿子就一直锁在抽屉里。一年之后,巴金和他说起来要扩大录用稿子的范围,多推出新人,靳以这才拿出《雷雨》给他看,他一看就被震撼了,当晚就着一盏灯,他一口气读完,立即决定发表。如果不是巴金,他的稿子不知道还要沉睡多少年…… “那些充满激情的优美的台词,是从他心底深处流淌出来的,那里面有他的爱,有他的恨,有他的眼泪,有他的灵魂的呼号。他为自己的真实感情奋斗。”这是巴金对曹禺作品的印象,《雷雨》是一部悲剧,反映了中国封建家庭的丑恶,里面有阴差阳错的感情纠葛,有最后的毁灭。其实不符合中国人看戏看大团圆喜剧的传统思想,一般人看了不会认同。中国传统教育一贯强调“家丑不可外扬”,什么事捂着盖着,你好我好大家好,蒙头过日子,揭露与批判是需要勇气的。

巴金是富有才华的,也是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具有更深层次的“审丑”眼光,他能够读懂曹禺在描述这一幕幕悲剧背后的呐喊,夏天的闷热酝酿了《雷雨》,雷雨之后才是清凉与晴朗。他俩都是能够正视现实的勇士与智者。思想上的相通决定了他对他的认可,他像发现泥土中的一块“通灵宝玉”一样,感到由衷的欣喜。

因为《雷雨》的发表,默默无闻的曹禺被大家认识,并得到了郭沫若、鲁迅先生等人的肯定。从那之后,巴金和曹禺也开始了一生的温暖友谊。曹禺相继写出了《日出》、《原野》等优秀剧作,到达了创作的高峰期。那时他才30多岁。 1942年夏天,曹禺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为戏剧,使其成为一曲“青春的赞歌”。1966年文化大革命他们一起遭难,都蹲过牛棚,隔了12年才得以相见。此时人生已经折损大半,他俩都失去了爱人,但是他们彼此鼓励,打气,要拿起笔写作。这时候曹禺感到写不出来东西了,说“我感觉肚子空了,有时,确实有点‘丧气’。觉得自己不行了。但我仍然想写,只要上天允许我多活几年。” 3天之后巴金回复说:“既然自己考虑过了,决定了,还怕别人不了解干吗?你有很高很高的才华,但有一个毛病,怕这怕那,不敢放胆地写,顾虑太多。你应当记住,你心灵中有多少宝贝。不要说,你‘感觉肚子空了’。连我也感觉到心里有扑不灭的火呢。”此时的巴金已经患上帕金森病,每一个字都是费了很多力气写成的! 曹禺逝世于1996年12月13日,享年86岁。(逝世前享受中央国家机关正部长级待遇)。巴金给他的家属发来电报:“请不要悲痛,家宝并没有去,他永远活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然而,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他怎能不悲痛呢?两年之后,在上海华东医院住院的巴金,身体越来越差了,古稀之年的他更加思念曹禺,他决定写一篇纪念老朋友的文章。此时他已经无法拿笔写字,就口述,由女儿记录,整整用了一个半月多,最终写成。这就是巴金最后一篇作品——《怀念曹禺》。 我国文学界泰斗“鲁郭茅,巴老曹”6位,巴金与曹禺均名列其中。巴金先生一生著作等身,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长篇小说《雾》《雨》《电》爱情三部曲。1938年和194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春》《秋》,与《家》被称作“激流三部曲”。1940至1945年创作了“抗战三部曲”,抗战后期创作了多部中篇小说,晚年写出了《随想录》。

巴金先生于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2010年是曹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巴金先生逝世五周年,第6期《收获》杂志上刊登了他们之间的86封信,纪念这一对令人尊敬的文学大师。 这些信是巴金的家人在整理他的藏书时发现的。“为尊重历史,除极个别笔误略作改动外,信简按原样刊载,连标点也未改动,以保持原汁原味。” 我们回头看看他们最初的相遇,时间倒流到80年前,那时候巴金自己还是一个文学新人,是一位副编辑,他就敏锐地发现了一块“宝贝”,推出了比自己更年轻的新人曹禺。这是一份惺惺相惜,是一份胸襟,也是一份男人与男人之间友谊的“金玉良缘”。 两位大师级人物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他们超群的文学才华,还把他们一生的真诚友谊,写成了最温暖的“巨著”。做人与作文,完美的结合,合二为一。长达60年的友谊,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相濡以沫,一直坚持走到光明。这是怎样的友谊啊,什么是知音?了解并信任对方,甚于自己!

作为文人,最幸福的是什么?曹禺一定懂得,如果没有巴金一颗金子般的伯乐之心,就没有他如此灿烂的《雷雨》之后的阳光!当年,西湖之畔他们的约定虽然落空了,但是这样一份男人与男人、文人与文人之间的深厚真挚友情,已成为文坛一段浪漫温馨的传奇。不知道后面的文人,还有谁和谁,能够续写呢?





[ 本帖最后由 南山菊 于 2012-3-23 15:55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