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玉米飘香

2022-01-13叙事散文匡建华
玉米飘香
文/匡建华  玉米是家乡的主要的农作物,由于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早就有全省玉米种植大县的美名。走进土家山寨到处生长着玉米,从低山到高山海拔相差近1500米,温差有近10度,玉米成熟也相差两到三个月,因此立秋后在土家山寨开……

玉米飘香 文/匡建华  玉米是家乡的主要的农作物,由于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早就有全省玉米种植大县的美名。
走进土家山寨到处生长着玉米,从低山到高山海拔相差近1500米,温差有近10度,玉米成熟也相差两到三个月,因此立秋后在土家山寨开车行走一天就可以见到不同的风景,有的玉米苞叶黄了,有的玉米才上红须。保姆王奶奶告诉我,她家住在岩上,高出约百把米,温度就比岩下低一点儿,收获玉米比岩下也就迟1-2天。虽然只有一两天时间,但如今市场变化无常,今年就因此亏损了几千块。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都是种的老品种,产量低。后来当地种子部门对其进行了改良,父亲就参与了其中的工作,因产量大幅度提高,父亲还得到了国家级奖励。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不再为吃喝发愁了,用玉米煮酒的人家就逐渐多了起来。因为土家山寨漫山遍野生长着玉米,老乡就给自己的家乡特产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遍山大曲。
小时见自家地里种玉米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可以吃上煮或烧的嫩玉米,或有甜玉米杆儿吃了。那香嫩鲜美的味道至今还留在唇齿之间,想起来垂涎欲滴。
在我的记忆中,刚钻出泥土的玉米苗嫩嫩的,春风一吹,浅绿色的叶子左一片右一片舒展开来,几天不见,再去地里时,玉米的个头蹿高了,叶片长大了增多了,颜色变翠绿了。站立田间,能听到玉米拔节的声响。一个多月后,玉米的身高就超过了我。楚楚动人的玉米株,摇曳生姿,随着微风,裙摆飞扬,飘荡出欢快的笑声。   进入七月后,玉米开始抽雄吐丝。玉米头顶抽出的穗状花序,是雄花,负责抛洒花粉。据说每个雄穗能提供大约四百万粒花粉,在一周的时间里,漫天飞舞,张扬而热烈。抽雄后两三天,玉米叶腋处幼小的棒子顶端,会抽出无数根花丝,这花丝柔顺光亮,绿中透黄,太阳一晒,晕染出嫩嫩的粉红,在风中飘来荡去,老乡称它为玉米须子。实际上是玉米花。一根花丝,一旦接收到花粉后,就会孕育出一粒玉米。哪根花丝错过了花粉,玉米棒子上,就会缺少一粒。因此我们时常见到粒长得稀稀拉拉的玉米棒子。
  乡下娃娃们都知道,那些结玉米棒子小、杆儿不太粗壮、外观黄中泛红的玉米秆有类似甘蔗的美味。尽管甜玉米杆的出产率很低,但在几百亩的大田里,甜秆还是少不了的。每到收获季节就会吸引不少娃娃们在玉米地里钻来钻去寻找美味,品尝甜秆,捉迷藏就成了附带的游戏,那奔跑的脚步声、那欢呼声、打闹声在山涧回响。多年后,每当下乡我路过玉米地时,思绪就忍不住飞回故乡那片青纱帐,想起当年咀嚼甜秆的场景。
  玉米着床孕育的时候,空气里飘浮着无数花粉,甜味儿弥漫在田野上空,杂有嘹亮的土家山歌回旋。走过玉米地,看到蜷缩起来的玉米须子时,剥开层层苞衣,当指甲盖无法在玉米粒上留下印痕时,润玉一样的玉米就成熟了。 立秋后大大小小的玉米棒就被乡亲从秆上掰下,挑到保管室里先是帮忙脱下苞衣,再将其放到保管室门的大晒场晒干。那时候没有机器,脱粒基本上是靠乡亲们晚上打夜工手工来完成的。先进的工具是一把铁锥子,用它在玉米米粒间冲开一条缝,然后就容易多了。技术最好的一个晚上可以脱粒四、五十斤。
籽粒饱满的玉米,晒干可以磨成玉米面。那时的村里没有打面机,要把玉米背到几里外的邻居去加工;不过大多数家庭还比较困难,就用自己的石磨磨面,白天下田种地,磨面只能放在晚上,长辈们往往要忙到深夜,小山村才安静下来。人们在品味着玉米粥、玉米粑粑、玉米红苕饭,总能感受到一种苦尽甘来的甜蜜与幸福。 记得住在深山的乡亲们,就是收获再多的玉米也是不卖的,因为有“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的祖训,也有人说,那是接受三年困难时期少粮饿死人教训。当然再困难还是少不了给娃娃们做点零食,给男人们换上几斤烧酒。
那些玉米秆乡亲们也不会浪费,把它们堆在田里像一个一个“小城堡”,主要是为牛儿贮存过冬的鉰料。小时放学后经常和小朋友在那小城堡里玩游戏。记得有一个小朋友还把书包丢失在一个小城堡里,因玩的地方太多,也不知丢到什么地方。那小朋友是一边哭啊,一边找,几个小时才找到。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家乡把玉米的苞衣进行了深加工成工艺品提包、垫子,壁挂,目前这在旅游景点还可以见到。
如今土家山寨又引进了甜玉米,这可让乡亲们赚了大钱。甜玉米与传统不同,是吃嫩玉米,有人叫它水果玉米,据说能生吃,但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煮熟了吃。每年到了甜玉米收获的季节,在的街面上就会有烤甜玉米、煮到了甜玉米卖的,上了餐馆还可叫上现场加工的新鲜甜玉米浆。甜玉米相关的饮料、食品正在丰富人们的餐桌。 老向是我儿时的伙伴,近几年也种上五亩多甜玉米,因此我每年都能享受他的劳动成果。据老向介绍,每斤种子只要种下了可赚2500元,销路特别好,才种上就有人定货了,而且都是在田间收货。少了过去下玉米棒子、脱粒、晒玉米粒的麻烦。并告诉我,现在翻地也是靠机械,就是那玉米秆叶已不再是牛的饲料,而是把它粉碎了再回到田里做了天然的肥料。我问他,现在娃娃们还喜欢吃那甜玉米秆吗?老向一听就哈哈大笑起来,“现在什么年代了啊,还吃那东西”!是啊,曾经贫困的地方,也随这甜玉米,走进了新时代。
[/copyright]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