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握在掌心里的绿百合
2022-01-13抒情散文木门长子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6-8-18 06:47 编辑
他与她的相见是一个偶然。然而,在这偶然之后,他心里却再也移不走她的影子。她长得不算最美,皮肤微黑,脸有些圆胖。她的脾气也不太好,心性耿直,有些理想主……
他与她的相见是一个偶然。然而,在这偶然之后,他心里却再也移不走她的影子。她长得不算最美,皮肤微黑,脸有些圆胖。她的脾气也不太好,心性耿直,有些理想主……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6-8-18 06:47 编辑 <br /><br />
他与她的相见是一个偶然。然而,在这偶然之后,他心里却再也移不走她的影子。
她长得不算最美,皮肤微黑,脸有些圆胖。她的脾气也不太好,心性耿直,有些理想主义。但他却在第一次相见之后便爱上她了,视她如生命中的绿百合。他在一则小文中这样写道:夜梦极可怪。见一淡绿白合花,颈弱而花柔,花身略有斑点青渍,倚立门边微微动摇。先不说这小文写于何年何月,但他对生命中美的渴望却是时时在的。所以,她的出现便是他生命中水质的流动,如同河岸与河水的关系一样,是一种完美的融合。
那一天,她风一样出现在他的面前,微短的头发,素色的上衣,黑色的裙子。她的口里吹着一枚银色壳子的口琴,音律并不动听,但那并不好听的音律却感动了他,让他恍惚感受到她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目光跟随她离去的背影直到很远,却依然不能平复那颗跳动的心。自那以后,他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信件邮寄,借每一字每一句表达他海一样深邃的爱情。他说: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他说:有了你在我心上,我不拘做什么皆不吓怕了。你还料不到你给了我多少力气和多少勇气。在他眼里她是那般好,春水一样地流着,稍有枯竭肢体便会让自己感受到巨大的疼痛。
在长达四年的追求中,他写给她的信有几百封,他写信的执著像鸟爱着天空一样沉醉。他甚至因为她的不理不睬去求告别人,让他的师友帮助他实现爱的深沉。1930年7月,她出现在中华公学大学校长胡适的客厅。胡校长极力向她推荐了他,并赞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人。但她却没有多少热情,表现也是不温不火。胡适只能为他一叹了,说他这样的天才,人人都应该帮助他,使他有发展的机会!胡适在随后写给他的信中说:“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但他又怎能错用了情呢?他的爱已如巍巍高山,屹立起就不能平坦。
他固执地给她写信,要将她像绿百合一样地握在掌心。他对她说:“萑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萑苇”,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他甚至因为她产生对生命不二的选择:一条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另一条有两条分支,一是自杀,一是……这其中的“一”他说的含含糊糊。没办法,他爱到已经无法掌控自己。她的到来,如潮水一般冲垮了他之前建筑的防线,以及他所有的自尊,和所有作为才子的志气。
1930年,他赴青岛大学执教。1932年,他亲自赶往苏州去看望她。期间,他从来没有断过写给她的信件。那些微黄色的注着她名字的纸,鸽子一样飞向她在的每一个地方。
那天的阳光很好,他站在张家的大门前轻叩门环,长长的影子印在墙上,仿佛执著的人手里提着的鞭子。开门的是她的二姐,一个唤做张允和的美丽女子。张允和说:你进来吧!三妹去了图书馆。他喃喃不能语,只回了声:我走吧。那份落寞,让作为局外之人的张允和都感到了心痛。事后,张允和责怪了她那个骄傲的妹妹,也因了那次责骂骄傲的张家三小姐终于走进他住的旅馆,并邀请他回到了张家。
于是,一场坚持了许久的爱情豁然开朗了。他见到了她的父母,她的兄弟、姐妹,更因此坚定了娶她的信念。在回到青岛后不久,他这样写信给她的二姐张允和: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那份焦急的心情如同小草渴望雨露滋润一样急切。又是很多个不眠之夜过去了,一个清晨,终于他收到了来自她的消息。她在电报里说:乡下人,喝杯甜酒吧。于是,他的爱尘埃落定了。他焦灼的心也渐渐在这样的落定中安静下来。
婚后,在赶往家乡的木船上,他原本是要去探望病危的母亲的,然而船行出去不久他的心便开始思念她了。他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而此后的很多年,每每想起她,他心底的柔软仿佛再见到了梦中的那株绿百合,看它在微风下轻动,看它妩媚得像个美丽的精灵。文革之初,1969年冬,他作为反动文人被下放到甘肃改造。二姐张允和去看他。闲聊几句之后,他突然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来,面色羞涩且温柔地说:“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二姐张允和说:“我能看看吗?”他把信放下来,又把信按在胸前,却始终没有递过来,只是吸溜吸溜地哭起来,仿佛一个孩子。那一年,他已经六十九岁了。
岁月,改变着他的容颜,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他爱的初心。生活中,他们曾经因为性情不合有过争执。在离开她一段时间后,他还曾经认识了一个唤做高青子的女人,但他对她的挚爱却从未改变过。他说:三三,我现在还想起许多次得罪你的地方,我的眼睛是湿的,模糊了的。我觉得很对不起你。我的人,倘若这世界我在你身边,你会明白我如何爱你!想起你种种好处,我自己便软弱了……此一种的告白,让现实的她对他的抱怨化成了流风,飞入时间的河里。
她的确是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在他写的小说《边城》中他刻画了翠翠,在小说《三三》中他描写了一个年轻的少女。她们无一例外都是皮肤黝黑,相貌清秀,个个有着她的长相。“也许别人问我:‘你在北平好!’我会说:‘我的三三脸黑黑的,所以北平也很好!’”这是他的原话,也是他爱到执著的表现。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句话让众生不断地咀嚼。这是他最真切的爱的表达,她是他人生只若初见的开始,是他梦起的地方,如一株绿百合摇曳在门前。人世间,有些事说不清楚,但他对她的爱却是执著与固执下的不停歇。他唤着她的乳名前行:三三,三三!这两个美丽的字也留在了他生命的最终。1988年的一天,他因心脏病猝发在家中病逝。
沈从文,一个浪漫而又在现实中行走的散文家、小说家,一个虽经历诸多生活磨难却不改初衷的痴情男儿。他的爱就像春日温和的阳光,可爱而又让人怜惜地泼洒在中国的大地上。人们记住的不止是他充满魅力的文字,更有他对爱情的恪守。握在掌心里的绿百合,是他的梦想,同样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
注:张兆和,别名三三,现代女作家,沈从文先生的妻子,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和《人民文学》编辑。
他与她的相见是一个偶然。然而,在这偶然之后,他心里却再也移不走她的影子。
她长得不算最美,皮肤微黑,脸有些圆胖。她的脾气也不太好,心性耿直,有些理想主义。但他却在第一次相见之后便爱上她了,视她如生命中的绿百合。他在一则小文中这样写道:夜梦极可怪。见一淡绿白合花,颈弱而花柔,花身略有斑点青渍,倚立门边微微动摇。先不说这小文写于何年何月,但他对生命中美的渴望却是时时在的。所以,她的出现便是他生命中水质的流动,如同河岸与河水的关系一样,是一种完美的融合。
那一天,她风一样出现在他的面前,微短的头发,素色的上衣,黑色的裙子。她的口里吹着一枚银色壳子的口琴,音律并不动听,但那并不好听的音律却感动了他,让他恍惚感受到她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目光跟随她离去的背影直到很远,却依然不能平复那颗跳动的心。自那以后,他开始了长达四年的信件邮寄,借每一字每一句表达他海一样深邃的爱情。他说: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他说:有了你在我心上,我不拘做什么皆不吓怕了。你还料不到你给了我多少力气和多少勇气。在他眼里她是那般好,春水一样地流着,稍有枯竭肢体便会让自己感受到巨大的疼痛。
在长达四年的追求中,他写给她的信有几百封,他写信的执著像鸟爱着天空一样沉醉。他甚至因为她的不理不睬去求告别人,让他的师友帮助他实现爱的深沉。1930年7月,她出现在中华公学大学校长胡适的客厅。胡校长极力向她推荐了他,并赞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人。但她却没有多少热情,表现也是不温不火。胡适只能为他一叹了,说他这样的天才,人人都应该帮助他,使他有发展的机会!胡适在随后写给他的信中说:“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但他又怎能错用了情呢?他的爱已如巍巍高山,屹立起就不能平坦。
他固执地给她写信,要将她像绿百合一样地握在掌心。他对她说:“萑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萑苇”,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他甚至因为她产生对生命不二的选择:一条是刻苦自己,使自己向上;另一条有两条分支,一是自杀,一是……这其中的“一”他说的含含糊糊。没办法,他爱到已经无法掌控自己。她的到来,如潮水一般冲垮了他之前建筑的防线,以及他所有的自尊,和所有作为才子的志气。
1930年,他赴青岛大学执教。1932年,他亲自赶往苏州去看望她。期间,他从来没有断过写给她的信件。那些微黄色的注着她名字的纸,鸽子一样飞向她在的每一个地方。
那天的阳光很好,他站在张家的大门前轻叩门环,长长的影子印在墙上,仿佛执著的人手里提着的鞭子。开门的是她的二姐,一个唤做张允和的美丽女子。张允和说:你进来吧!三妹去了图书馆。他喃喃不能语,只回了声:我走吧。那份落寞,让作为局外之人的张允和都感到了心痛。事后,张允和责怪了她那个骄傲的妹妹,也因了那次责骂骄傲的张家三小姐终于走进他住的旅馆,并邀请他回到了张家。
于是,一场坚持了许久的爱情豁然开朗了。他见到了她的父母,她的兄弟、姐妹,更因此坚定了娶她的信念。在回到青岛后不久,他这样写信给她的二姐张允和: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那份焦急的心情如同小草渴望雨露滋润一样急切。又是很多个不眠之夜过去了,一个清晨,终于他收到了来自她的消息。她在电报里说:乡下人,喝杯甜酒吧。于是,他的爱尘埃落定了。他焦灼的心也渐渐在这样的落定中安静下来。
婚后,在赶往家乡的木船上,他原本是要去探望病危的母亲的,然而船行出去不久他的心便开始思念她了。他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而此后的很多年,每每想起她,他心底的柔软仿佛再见到了梦中的那株绿百合,看它在微风下轻动,看它妩媚得像个美丽的精灵。文革之初,1969年冬,他作为反动文人被下放到甘肃改造。二姐张允和去看他。闲聊几句之后,他突然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来,面色羞涩且温柔地说:“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二姐张允和说:“我能看看吗?”他把信放下来,又把信按在胸前,却始终没有递过来,只是吸溜吸溜地哭起来,仿佛一个孩子。那一年,他已经六十九岁了。
岁月,改变着他的容颜,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他爱的初心。生活中,他们曾经因为性情不合有过争执。在离开她一段时间后,他还曾经认识了一个唤做高青子的女人,但他对她的挚爱却从未改变过。他说:三三,我现在还想起许多次得罪你的地方,我的眼睛是湿的,模糊了的。我觉得很对不起你。我的人,倘若这世界我在你身边,你会明白我如何爱你!想起你种种好处,我自己便软弱了……此一种的告白,让现实的她对他的抱怨化成了流风,飞入时间的河里。
她的确是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在他写的小说《边城》中他刻画了翠翠,在小说《三三》中他描写了一个年轻的少女。她们无一例外都是皮肤黝黑,相貌清秀,个个有着她的长相。“也许别人问我:‘你在北平好!’我会说:‘我的三三脸黑黑的,所以北平也很好!’”这是他的原话,也是他爱到执著的表现。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句话让众生不断地咀嚼。这是他最真切的爱的表达,她是他人生只若初见的开始,是他梦起的地方,如一株绿百合摇曳在门前。人世间,有些事说不清楚,但他对她的爱却是执著与固执下的不停歇。他唤着她的乳名前行:三三,三三!这两个美丽的字也留在了他生命的最终。1988年的一天,他因心脏病猝发在家中病逝。
沈从文,一个浪漫而又在现实中行走的散文家、小说家,一个虽经历诸多生活磨难却不改初衷的痴情男儿。他的爱就像春日温和的阳光,可爱而又让人怜惜地泼洒在中国的大地上。人们记住的不止是他充满魅力的文字,更有他对爱情的恪守。握在掌心里的绿百合,是他的梦想,同样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
注:张兆和,别名三三,现代女作家,沈从文先生的妻子,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教师和《人民文学》编辑。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