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都去哪了?
2022-01-13抒情散文半瓶茅台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5 编辑
衣服都去哪了?
解题:说衣服都去哪了,好像是废话。那不都在壁橱里、衣柜里、床头柜里放着吗?不然,我……
衣服都去哪了?
解题:说衣服都去哪了,好像是废话。那不都在壁橱里、衣柜里、床头柜里放着吗?不然,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5 编辑 <br /><br />
衣服都去哪了?
解题:说衣服都去哪了,好像是废话。那不都在壁橱里、衣柜里、床头柜里放着吗?不然,我说的是橱子里放不下的衣服都去哪了?你会说那应该说旧衣服都去哪了?也不对,因为那些衣服还不能算做旧。
夏季白天长,喝过汤(晚饭),太阳还懒洋洋的不愿落下。一群人就在村里的街道边拉呱,无非就是天气了,收成了,左邻右舍的稀罕事,还有电视上报道的世界新闻。这时只见三花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里边搁着一个很大的包袱从大家身边走过去。她脸上带着满不在乎的微笑,还朝大伙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天就要黑了,她这是去干嘛?我似乎不大明白。
四嫂子和三花是邻居,她笑着说,三花这是去扔衣服。
扔衣服?在农村,也扔衣服?
那有啥稀罕的,前几天美娇家也刚扔了一车。四嫂子又接着说。
我这才想起来,前段时间到镇上去赶集,不断看到路边、沟边有扔着许多衣服、鞋帽等。现在全县都在搞城乡卫生一体化,各村都放置了许多垃圾桶,在村头建了垃圾存储池,由环卫人员定期清理,三花这是把那多余的衣物扔到垃圾池里去。
三花的老公爹叫天福,年轻时是生产队的副队长。上小学三年级时,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就辍学务农了。他虽然个子不大,却浑实有力,精明好学。干起农活来处处上心,是大家公认的一个干庄稼活的行家里手。不管是犁耧锄耙,播种扬场,没有他不精通的。再加上干活从不惜力,他的工分在生产队也是最高的。即使这样,他家的生活也与其他人差不多,过的并不轻松。三花是他四儿媳妇,他还有两个闺女。可以想象,要把六个孩子抚养成人,结婚成家,是多么的不易。你看,生活的重担早早的就把他的背压驼了。
那时农村的人们,要说冬季确实很难过,冰天雪地,衣服少了还真不行。而夏天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是穷人最快活的季节。男人们一到夏天,一顶竹编大草帽,一个大裤头,一双塑料凉鞋,再把一块羊肚毛巾往肩膀上一搭,就很轻松的对付过去了。褂子人们一般是很少穿的,任凭那风吹日晒,任凭那太阳的紫外线把那健壮的脊梁吻得油黑。每到麦收季节,几乎每个男人的脊梁、胳膊上都会退一层皮。用手轻轻地揭下来,有的竟有巴掌那么大。大家谁也不在乎这些,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又好像一切都是自然现象。老皮退掉以后,一层新皮自然而然的又长出来了,依然黝黑如初,油光锃亮。你甚至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如吃了一颗胡萝卜咸菜,不痛不痒。
大概是十几年前的麦收季节,我在街上看到天福穿了一件白色暗纹很时髦的短袖汗衫。觉得挺突然,好像不应该似的。他自己也觉得很不自在,走路时两个肩膀一高一低,一歪一歪的,别别扭扭,脸上的笑容也不自然,说话时也不知两只手该放那里才好。把正常的事情看作不正常,而把不正常的事情看做正常,这也是时代对一个人的改变。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说的这个吧。他夏天不穿褂子,大家都不穿,觉得挺好,挺自然。忽然穿上衣服了,倒不适应了,就觉得挺稀奇。
我问缘故,他嘿嘿笑笑说,这是他媳妇刚在集市上花两块钱给他买的。
两块钱?两块钱能买这样漂亮的汗衫?
那时候,大城市的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开始挑剔,年轻人追赶时髦,就存下不少衣服;而农村的人们刚解决温饱问题,还不富裕,穿着自然也不能太讲究,便宜是最重要的。精明的商人看到这个商机,就把城里的旧衣服很低价的收过来,然后拉到农村的集市上去卖。
一到集日,只见摊主用一根长绳往两个树上一拉,就把那收来的衣服往绳上一挂,犹如万国国旗博览会,彩旗招展,迎风摇摆,硬是亮出一片耀眼的新风景;那地上再用一块大塑料布一铺,把那旧衣服不分男女老少往那塑料布上一摊,买卖就开始了。摊主一手攥着钱,一手拿着话筒:时髦服装,质优价廉,两元一件,随便挑,随便捡......
人们随着摊主的叫卖声围过来,在那地上挑选自己需要的衣服。前来挑衣服的人,大都是妇女,一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边把那衣服翻来覆去的抖来抖去,尽管只需两块钱,也不能买回有毛病的呀,有的人一次就买两三件。也有的小贩直接开车到乡村去卖,生意也不错。
后来随着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收入的不断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知不觉间,卖旧衣服的的生意越来越不行了,这许多年来渐渐地销声匿迹了。
三花和她的丈夫前几年买了一辆五征三轮车,专门下乡到农户家收购小麦玉米,然后再卖给粮食收购点。旺季时,据说只要出去一天就能收入一千多块。淡季时就给建筑队干活,一天一个人也能收入百儿八十的,地里的庄稼活一点都不耽搁。现在她家不仅盖上了很漂亮的两层小楼,两个孩子也一直都在县城里最好的学校上学。前几天我看见她一下子就从村里的超市搬了两箱东西出来。我问她买的什么,她说,奶糕。我说,多少钱一箱。她说,不知道。现在,人们买东西甚至连价格都不问了,别说讨价还价了。至于给家人买衣服,只要相中了,贵点也无所谓。现在的衣服更新换代特快,别说穿烂了,只要过时了,不喜欢了,就不再穿了,就买新的。她说,衣服是一个人的脸,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所以那衣服就越买越多,柜橱里终究放不下,最后只好开车去扔。尽管那衣服还很新,还有点舍不得。
再放几年还得扔。她似乎无奈的笑着说。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乡村,只要说盖房,都是两三层小楼,尽管大家都知道,那很多房间甚至一辈子都用不着;农村孩子订婚的彩礼越来越多,什么“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片绿”等都来了。一句话说完,还是农民手里有些钱了。挣钱比较容易了,孩子又少,不盖房、不买车、不买衣服放着钱干什么?
这时忽然想起毛泽东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著名题词,想起毛泽东在延安的破窑洞前,身穿补丁裤子,掰着手指头,神采奕奕讲话的照片。想起周恩来纺棉花,朱德种南瓜和三五九旅的事情。
如果毛泽东们地下有知,不知道对于今天人们开车扔衣服作何感想?
?
衣服都去哪了?
解题:说衣服都去哪了,好像是废话。那不都在壁橱里、衣柜里、床头柜里放着吗?不然,我说的是橱子里放不下的衣服都去哪了?你会说那应该说旧衣服都去哪了?也不对,因为那些衣服还不能算做旧。
夏季白天长,喝过汤(晚饭),太阳还懒洋洋的不愿落下。一群人就在村里的街道边拉呱,无非就是天气了,收成了,左邻右舍的稀罕事,还有电视上报道的世界新闻。这时只见三花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里边搁着一个很大的包袱从大家身边走过去。她脸上带着满不在乎的微笑,还朝大伙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天就要黑了,她这是去干嘛?我似乎不大明白。
四嫂子和三花是邻居,她笑着说,三花这是去扔衣服。
扔衣服?在农村,也扔衣服?
那有啥稀罕的,前几天美娇家也刚扔了一车。四嫂子又接着说。
我这才想起来,前段时间到镇上去赶集,不断看到路边、沟边有扔着许多衣服、鞋帽等。现在全县都在搞城乡卫生一体化,各村都放置了许多垃圾桶,在村头建了垃圾存储池,由环卫人员定期清理,三花这是把那多余的衣物扔到垃圾池里去。
三花的老公爹叫天福,年轻时是生产队的副队长。上小学三年级时,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就辍学务农了。他虽然个子不大,却浑实有力,精明好学。干起农活来处处上心,是大家公认的一个干庄稼活的行家里手。不管是犁耧锄耙,播种扬场,没有他不精通的。再加上干活从不惜力,他的工分在生产队也是最高的。即使这样,他家的生活也与其他人差不多,过的并不轻松。三花是他四儿媳妇,他还有两个闺女。可以想象,要把六个孩子抚养成人,结婚成家,是多么的不易。你看,生活的重担早早的就把他的背压驼了。
那时农村的人们,要说冬季确实很难过,冰天雪地,衣服少了还真不行。而夏天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是穷人最快活的季节。男人们一到夏天,一顶竹编大草帽,一个大裤头,一双塑料凉鞋,再把一块羊肚毛巾往肩膀上一搭,就很轻松的对付过去了。褂子人们一般是很少穿的,任凭那风吹日晒,任凭那太阳的紫外线把那健壮的脊梁吻得油黑。每到麦收季节,几乎每个男人的脊梁、胳膊上都会退一层皮。用手轻轻地揭下来,有的竟有巴掌那么大。大家谁也不在乎这些,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又好像一切都是自然现象。老皮退掉以后,一层新皮自然而然的又长出来了,依然黝黑如初,油光锃亮。你甚至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如吃了一颗胡萝卜咸菜,不痛不痒。
大概是十几年前的麦收季节,我在街上看到天福穿了一件白色暗纹很时髦的短袖汗衫。觉得挺突然,好像不应该似的。他自己也觉得很不自在,走路时两个肩膀一高一低,一歪一歪的,别别扭扭,脸上的笑容也不自然,说话时也不知两只手该放那里才好。把正常的事情看作不正常,而把不正常的事情看做正常,这也是时代对一个人的改变。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说的这个吧。他夏天不穿褂子,大家都不穿,觉得挺好,挺自然。忽然穿上衣服了,倒不适应了,就觉得挺稀奇。
我问缘故,他嘿嘿笑笑说,这是他媳妇刚在集市上花两块钱给他买的。
两块钱?两块钱能买这样漂亮的汗衫?
那时候,大城市的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开始挑剔,年轻人追赶时髦,就存下不少衣服;而农村的人们刚解决温饱问题,还不富裕,穿着自然也不能太讲究,便宜是最重要的。精明的商人看到这个商机,就把城里的旧衣服很低价的收过来,然后拉到农村的集市上去卖。
一到集日,只见摊主用一根长绳往两个树上一拉,就把那收来的衣服往绳上一挂,犹如万国国旗博览会,彩旗招展,迎风摇摆,硬是亮出一片耀眼的新风景;那地上再用一块大塑料布一铺,把那旧衣服不分男女老少往那塑料布上一摊,买卖就开始了。摊主一手攥着钱,一手拿着话筒:时髦服装,质优价廉,两元一件,随便挑,随便捡......
人们随着摊主的叫卖声围过来,在那地上挑选自己需要的衣服。前来挑衣服的人,大都是妇女,一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边把那衣服翻来覆去的抖来抖去,尽管只需两块钱,也不能买回有毛病的呀,有的人一次就买两三件。也有的小贩直接开车到乡村去卖,生意也不错。
后来随着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收入的不断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知不觉间,卖旧衣服的的生意越来越不行了,这许多年来渐渐地销声匿迹了。
三花和她的丈夫前几年买了一辆五征三轮车,专门下乡到农户家收购小麦玉米,然后再卖给粮食收购点。旺季时,据说只要出去一天就能收入一千多块。淡季时就给建筑队干活,一天一个人也能收入百儿八十的,地里的庄稼活一点都不耽搁。现在她家不仅盖上了很漂亮的两层小楼,两个孩子也一直都在县城里最好的学校上学。前几天我看见她一下子就从村里的超市搬了两箱东西出来。我问她买的什么,她说,奶糕。我说,多少钱一箱。她说,不知道。现在,人们买东西甚至连价格都不问了,别说讨价还价了。至于给家人买衣服,只要相中了,贵点也无所谓。现在的衣服更新换代特快,别说穿烂了,只要过时了,不喜欢了,就不再穿了,就买新的。她说,衣服是一个人的脸,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所以那衣服就越买越多,柜橱里终究放不下,最后只好开车去扔。尽管那衣服还很新,还有点舍不得。
再放几年还得扔。她似乎无奈的笑着说。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乡村,只要说盖房,都是两三层小楼,尽管大家都知道,那很多房间甚至一辈子都用不着;农村孩子订婚的彩礼越来越多,什么“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片绿”等都来了。一句话说完,还是农民手里有些钱了。挣钱比较容易了,孩子又少,不盖房、不买车、不买衣服放着钱干什么?
这时忽然想起毛泽东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著名题词,想起毛泽东在延安的破窑洞前,身穿补丁裤子,掰着手指头,神采奕奕讲话的照片。想起周恩来纺棉花,朱德种南瓜和三五九旅的事情。
如果毛泽东们地下有知,不知道对于今天人们开车扔衣服作何感想?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