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法官
2022-01-13抒情散文于文华
热心肠.冷面孔政法工作系列散文之一
杨 法 官(散文)■ 文/于文华想写法官的念头萦绕脑海许久了,迟迟不敢动笔。唯恐拿捏不准,掌握不好,描述不佳,让内行看了笑话。但,不写出来,又积压在心中,萦绕在胸,始终思来想去。凭心而论,惹不上官司,有……
热心肠.冷面孔政法工作系列散文之一
杨 法 官(散文)
■ 文/于文华
想写法官的念头萦绕脑海许久了,迟迟不敢动笔。唯恐拿捏不准,掌握不好,描述不佳,让内行看了笑话。但,不写出来,又积压在心中,萦绕在胸,始终思来想去。
凭心而论,惹不上官司,有谁愿意和法官打交道。毕竟,平稳过日子,是咱老百姓最实际、最真实、最贴切的想法和心愿。但,事出了,就要正确面对,设法解决。
一、杨法官的惆怅
那些日子,杨法官接了一件棘手活。原告火急火燎,三天两头要个处理结果,好让亡者安葬,而被告一方却不闻不问,好似稳如泰山,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待调来案件卷宗,才知道被告父母去世,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作为抚养人一方的福利院又避而不见,借口人已被其退回家中,和他们已毫无关系。没办法,杨法官只得如实相告原告实情,苦口婆心做工作,先让其尽快处理尸首,答应想法早日结案。
【案件回放】被告系市社会福利院院民,市某中学初一学生,年仅14岁,因缺乏关爱,无上进心,和原告事因琐事发生冲突,埋下祸根。6月8日双方在一家属区篮球场相遇后,被告接过同伴朱某递过的水果刀,当场刺死年龄18岁,社会无业青年原告周某。原告见此情景,仓惶逃跑,被市防暴大队次日在市郊公园抓获,先已关押,等待判决。 那些天,杨法官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想着如何既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又能体现人文情怀,让当事双方心满意足,还让案件本身毫无瑕疵,无可挑剔。若能找被告一方能说话者,坐下来好好协调,案情才有望有所转机。杨法官亲赴拘留所,找原告谈话,得知有一伯父,系中学教师,估计能打开切口。问清手机号码后,当场说明了情况,要其来法院谈谈。
但对方话好说,人却“神龙见首不见尾”。只得去单位找学校领导,施加些压力,好让其主动配合。几次面对面和原告伯父交谈,才筹措来8000元钱,算作补偿原告的丧葬费,民事部分算是画上了句号。但区区数千元,原告起初根本不予接受,经耐心细致,再三说其子殴打被告在先,是引发再次发生冲突的起因和导火索,且被告系无父无母的孤儿,毫无赔偿能力,家中爷爷奶奶年老体弱,也无经济来源,这些钱只能是民事部分的补偿。先撤诉民事部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刑事判决……多日跑来跑去的奔波,事情总算有了转机,杨法官眉头才稍稍舒展。
被告伯父数次表示其侄子年龄小,系未成年人,品质不坏,全家曾寄予厚望……央求能否在政策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判轻些。话虽说的合情合理,但杨法官只是说一切按法律办事,但将尽最大可能,争取量刑轻些,给被告以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但须做好接受10年往上15年以下的心理准备。
杨法官认真研究有关法律条文,以未成年不能重刑判决为由,提出初步判决方案,上报领导裁决,最后一审判决被告有期徒刑8年。
凭借能文能武、过硬扎实的业务本领,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公正执法的工作能力,善于钻研、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杨法官走上了领导岗位。
他深知:今后的路会很长,且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心揣百姓,不徇私情,不偏不袒,廉洁执法,法律的天平自会公平公正。
二、我与杨法官的一些交往
说起来,要不是侄子惹上官司,我无缘接触司法系统,也不会知道他们鲜为人知的生活,更不会结识杨法官。
有天,正上课的我,被校长急急叫出,说是市中级人民法院找我,我知道:该来的总要来,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躲藏、避让毫无办法。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二弟夫妇双双遇难后,我托关系、找门路,想方设法,将三个侄儿、侄女送往市社会福利院,原本想让他们有所依托,以此走上人生坦途。尤其大侄子,头脑灵活,乖巧,只要好好学习,上大学应该不成问题。谁知,到了市里,起初还奋发进取,被老师器重,委以重任,当班长管理学生。渐渐地,被喧嚣、繁华的城市生活迷惑,和班上一位问题学生沾在一起。那学生是单亲家庭,由其母抚养,不喜学习,上网成瘾,调皮捣蛋。有时,他将侄子带到他家,端水果、喝饮料、烧鱼虾、吃烤鸡,让失去双亲的侄子倍感温暖,认其母做了干妈,学会了上网玩游戏等不良习气。老师和福利院管理科多次打电话给我,要我好好开导开导、教育教育。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专程去武,给他讲道理、说人生、谈家庭,甚至恨铁不成钢脚踢拳打过他。每次,当着我的面,侄子都信誓旦旦,说要改邪归正,保证不再犯错,但被同学一叫,就会忘记老师、管理员和我的嘱托,跟着去鬼混。 眼看他越滑越远,管理员和我沟通,说先送回家,让爷爷奶奶管管,我赞同,让侄子跟人打工,吃些苦,受些罪,按乡里人的说法嘴里钻些烟,接受些疾苦,何许会知道珍惜,重新走上正道。一切,按照管理员和我预先设计的进行:先由福利院管理科的老师送回,假意说不听话,被劝退回家,并让我签字画押。后让其跟同村的工程队打工,可不巧那年劳动节放假,衣食无着,只得暂且回家。爷爷奶奶天生不会教育孙子,只会哄着宠着惯着孙子。刚到家中没几天,他的朋友就找到家里,隔墙说话,连哄带骗悄悄到了市里,待我父母弄明白,人已不知踪影。 侄子失踪后,父母和我碾转多方打听,毫无所获。凭感觉,我以为侄子去武的可能性最大:一是有落脚处,他干妈家里去的机会最多。二是有关系,认识的同学多。但侄女找到其干妈处,说是未去过。那年高考,我央求校长,到武监考,顺便找找侄子。但人海茫茫,毫无头绪,打听了一些地方,毫无线索。
高考刚结束,回家还未喘口气,市上的同学就打电话给我,说我侄子犯了事,跟人斗殴后逃窜,防暴警察正在缉拿。紧接着,市公安局打电话,让我赶紧劝侄子认罪伏法,不要执迷不悟。我再次到估计能去的亲戚家找了一天,未果。次日公安局来电说侄子已被缉拿归案了。
再后来,我害怕惹上官司,害怕出钱赔偿,本能地拒绝了律师和中院的所有电话。没办法,他们采取行政措施,到学校找我,要我积极配合,协调处理。同去的一名杨法官坦言,将尽最大可能,争取最佳效果,让双方满意与接受。 从杨法官嘴里,我约略得知了侄子的犯罪经过:先是侄子和同学玩篮球时,和市里的另外一伙发生冲突。其他人自知打不过逃跑了,唯独侄子被捉着,几个人轮番脚踢拳打,并让其跪地求饶。也许在被痛打的那一刻,侄子就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念头,就想着如何要报仇雪恨……打累了,打乏了,那伙人扬长而去,侄子只得从地上爬起来,擦擦尽嘴中的血,打打满身尘土——屈辱压抑的痛打,前途渺茫的生活,连同失去双亲的痛苦,让他不知道路在何方?
谁知,现实生活中就有冤家路窄的说法,逃都逃不脱。第二天他们又狭路相逢,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侄子深怕单枪匹马无法抗衡,正想逃跑还是反击,可巧碰到一块同伴从家属楼走出,且快速跑去家中取来刀具,递给侄子,扬言:放心捅,出了事,我负责!结果,头脑简单,心血来潮的侄子,提刀乱刺,致使有人当场毙命。吓得侄子扔下刀具,没命乱跑。天黑了,无处可去,钻进公园树丛里躲了一夜。
应杨法官之邀,我只得去法院,听取调解,得知了法官的难处。此前,有个片面认识,社会上一直说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是两边都不敢得罪的香饽饽。走进他们的生活,才知其实不然。法官也有法官的难处,两边都是当事人,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寻求情与法的最佳契合点,尽可能一碗水端平,让双方满意,取得最佳效果。杨法官说我的名字早就从报纸上耳闻目睹了,明白事理,就开门见山,侄子虽属未成年人,且父母双亡,家庭无赔偿能力,但不适当赔偿,对方心中会无法接受。先将民事部分适当赔付了,对方撤诉,不再追究,才能量刑判决。他说对方系三代单传,心理上很悲伤,估计会要的多,但最终给多少,就得协调。
后来,就赔偿款事宜,我再次去法院找杨法官。见他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一询问原来是他岳母病了,每晚熬夜陪护,媳妇在乡下教书,孩子又小,医院、幼儿园、家里、单位四处跑,搞得他焦头烂额,而案子又毫无进展,领导催促尽快办结,好判刑。他说谁都以为法官好当,其实两头受气,谁都想自己利益。当法官的还不能生气,只能据理力争,只能耐心细致劝解,三番五次做工作。一次调解不行,十次;十次不行,就不厌其烦,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做工作,直到一个案件彻底交办。我来之前,他几乎磨破了嘴皮,和原告多次就赔偿一事磋商,对方最后从2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降到2万元,说实在不能再降了。杨法官要我克服困难,多想些办法:当家户族凑点,从侄子父母铁路赔偿款中拿些,弟兄们分摊些,不然人家不撤诉,案子一直拖着,将来判刑会加重的。
我说不提铁路赔偿还不生气,一提就一肚子气。64年颁发的《铁路法》一直沿用至今,火车砸死一头大牲畜是1000元,而一个人命只有800元,说什么人有理智有灵性……我再三讲家中的困难,不知不觉已到下班时间,随提出简单吃些饭,谁知被杨法官请到他们单位食堂,吃了碗炒面。
回到家里,我将杨法官的话,原原本本向父母和几个弟兄分别说了。父母自知无力,说:听天由命吧,该判多少年就多少年,让他好好接受教训?一听此话,我也有些气馁,想:事已至此,该跑的路跑了,该说的话说了,钱是硬手货,还是顺其自然听凭法院的判决吧。
五弟闻听此事,赶紧给我打电话,说牛已进山,再不努力,就前功尽弃了,大家都想些办法,为了侄子的前途命运,还是谁都凑点,其余的由我垫付,侄子日后让他报答。母亲把我给她的准备看牙的500元拿出来,父亲取出家里仅有的300元,三弟说出1000元,四弟在外打工,说没有办法。当家户族的几个弟兄,日子都不大好,有心而无力。一个信誓旦旦准备出600元钱,但不知怎么后来却说家中无钱,另外一个弟兄我上门“化缘”,一听出钱,立即开始诉苦,拿来区区200元钱,言称再无办法。
我东拼西凑,总算凑够8000元,电话里向杨法官再三解释。他说:好罢,先如数拿来。他再给对方做工作。
不知道杨法官花费了多少口舌、多少心血,最终原告勉勉强强接受了补偿款,撤销了民事部分的诉状。几个月后,家里受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侄子判刑8年。这样的结局父母和亲戚非常满意,说我活动力度大。我哑然苦笑,哪里有什么活动,仅仅请杨法官路边便民店,吃了两笼包子,其余烟未抽一根,茶未喝一口,完全是侄子的造化,是杨法官据理力争。
押解去少管所劳教前,我又去拘留所看望了侄子,他看到有衣物、方便面和饮料,开口就说怎么没带些香烟……一听此话,我气不打一处来:你一个娃娃,要什么香烟?!他唯唯诺诺,说是狱中的老大要的。我气的只能这样教训:“你不要管,还不接受教训,人说啥就是啥,心中要有自己的主见。”
侄子的案件,也许仅仅是杨法官经手操办的一起普通随意案件。但,他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跑前跑后,查阅卷宗,分析案情,调查取证,和当事双方面对面交流沟通,让我认识了一名法官工作的真实一面。
生命中,有了错,有些惩戒,总要承受。有些人,有些事,总让人感恩。法律的公平公正,需要一个国家执法环境的完善健全,需要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提高,更需要法律工作者齐心呵护与不懈努力!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1-4-11 11:49 编辑 ]
杨 法 官(散文)
■ 文/于文华
想写法官的念头萦绕脑海许久了,迟迟不敢动笔。唯恐拿捏不准,掌握不好,描述不佳,让内行看了笑话。但,不写出来,又积压在心中,萦绕在胸,始终思来想去。
凭心而论,惹不上官司,有谁愿意和法官打交道。毕竟,平稳过日子,是咱老百姓最实际、最真实、最贴切的想法和心愿。但,事出了,就要正确面对,设法解决。
一、杨法官的惆怅
那些日子,杨法官接了一件棘手活。原告火急火燎,三天两头要个处理结果,好让亡者安葬,而被告一方却不闻不问,好似稳如泰山,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待调来案件卷宗,才知道被告父母去世,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作为抚养人一方的福利院又避而不见,借口人已被其退回家中,和他们已毫无关系。没办法,杨法官只得如实相告原告实情,苦口婆心做工作,先让其尽快处理尸首,答应想法早日结案。
【案件回放】被告系市社会福利院院民,市某中学初一学生,年仅14岁,因缺乏关爱,无上进心,和原告事因琐事发生冲突,埋下祸根。6月8日双方在一家属区篮球场相遇后,被告接过同伴朱某递过的水果刀,当场刺死年龄18岁,社会无业青年原告周某。原告见此情景,仓惶逃跑,被市防暴大队次日在市郊公园抓获,先已关押,等待判决。 那些天,杨法官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想着如何既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又能体现人文情怀,让当事双方心满意足,还让案件本身毫无瑕疵,无可挑剔。若能找被告一方能说话者,坐下来好好协调,案情才有望有所转机。杨法官亲赴拘留所,找原告谈话,得知有一伯父,系中学教师,估计能打开切口。问清手机号码后,当场说明了情况,要其来法院谈谈。
但对方话好说,人却“神龙见首不见尾”。只得去单位找学校领导,施加些压力,好让其主动配合。几次面对面和原告伯父交谈,才筹措来8000元钱,算作补偿原告的丧葬费,民事部分算是画上了句号。但区区数千元,原告起初根本不予接受,经耐心细致,再三说其子殴打被告在先,是引发再次发生冲突的起因和导火索,且被告系无父无母的孤儿,毫无赔偿能力,家中爷爷奶奶年老体弱,也无经济来源,这些钱只能是民事部分的补偿。先撤诉民事部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刑事判决……多日跑来跑去的奔波,事情总算有了转机,杨法官眉头才稍稍舒展。
被告伯父数次表示其侄子年龄小,系未成年人,品质不坏,全家曾寄予厚望……央求能否在政策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判轻些。话虽说的合情合理,但杨法官只是说一切按法律办事,但将尽最大可能,争取量刑轻些,给被告以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但须做好接受10年往上15年以下的心理准备。
杨法官认真研究有关法律条文,以未成年不能重刑判决为由,提出初步判决方案,上报领导裁决,最后一审判决被告有期徒刑8年。
凭借能文能武、过硬扎实的业务本领,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公正执法的工作能力,善于钻研、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杨法官走上了领导岗位。
他深知:今后的路会很长,且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心揣百姓,不徇私情,不偏不袒,廉洁执法,法律的天平自会公平公正。
二、我与杨法官的一些交往
说起来,要不是侄子惹上官司,我无缘接触司法系统,也不会知道他们鲜为人知的生活,更不会结识杨法官。
有天,正上课的我,被校长急急叫出,说是市中级人民法院找我,我知道:该来的总要来,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躲藏、避让毫无办法。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二弟夫妇双双遇难后,我托关系、找门路,想方设法,将三个侄儿、侄女送往市社会福利院,原本想让他们有所依托,以此走上人生坦途。尤其大侄子,头脑灵活,乖巧,只要好好学习,上大学应该不成问题。谁知,到了市里,起初还奋发进取,被老师器重,委以重任,当班长管理学生。渐渐地,被喧嚣、繁华的城市生活迷惑,和班上一位问题学生沾在一起。那学生是单亲家庭,由其母抚养,不喜学习,上网成瘾,调皮捣蛋。有时,他将侄子带到他家,端水果、喝饮料、烧鱼虾、吃烤鸡,让失去双亲的侄子倍感温暖,认其母做了干妈,学会了上网玩游戏等不良习气。老师和福利院管理科多次打电话给我,要我好好开导开导、教育教育。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专程去武,给他讲道理、说人生、谈家庭,甚至恨铁不成钢脚踢拳打过他。每次,当着我的面,侄子都信誓旦旦,说要改邪归正,保证不再犯错,但被同学一叫,就会忘记老师、管理员和我的嘱托,跟着去鬼混。 眼看他越滑越远,管理员和我沟通,说先送回家,让爷爷奶奶管管,我赞同,让侄子跟人打工,吃些苦,受些罪,按乡里人的说法嘴里钻些烟,接受些疾苦,何许会知道珍惜,重新走上正道。一切,按照管理员和我预先设计的进行:先由福利院管理科的老师送回,假意说不听话,被劝退回家,并让我签字画押。后让其跟同村的工程队打工,可不巧那年劳动节放假,衣食无着,只得暂且回家。爷爷奶奶天生不会教育孙子,只会哄着宠着惯着孙子。刚到家中没几天,他的朋友就找到家里,隔墙说话,连哄带骗悄悄到了市里,待我父母弄明白,人已不知踪影。 侄子失踪后,父母和我碾转多方打听,毫无所获。凭感觉,我以为侄子去武的可能性最大:一是有落脚处,他干妈家里去的机会最多。二是有关系,认识的同学多。但侄女找到其干妈处,说是未去过。那年高考,我央求校长,到武监考,顺便找找侄子。但人海茫茫,毫无头绪,打听了一些地方,毫无线索。
高考刚结束,回家还未喘口气,市上的同学就打电话给我,说我侄子犯了事,跟人斗殴后逃窜,防暴警察正在缉拿。紧接着,市公安局打电话,让我赶紧劝侄子认罪伏法,不要执迷不悟。我再次到估计能去的亲戚家找了一天,未果。次日公安局来电说侄子已被缉拿归案了。
再后来,我害怕惹上官司,害怕出钱赔偿,本能地拒绝了律师和中院的所有电话。没办法,他们采取行政措施,到学校找我,要我积极配合,协调处理。同去的一名杨法官坦言,将尽最大可能,争取最佳效果,让双方满意与接受。 从杨法官嘴里,我约略得知了侄子的犯罪经过:先是侄子和同学玩篮球时,和市里的另外一伙发生冲突。其他人自知打不过逃跑了,唯独侄子被捉着,几个人轮番脚踢拳打,并让其跪地求饶。也许在被痛打的那一刻,侄子就产生了强烈的反抗念头,就想着如何要报仇雪恨……打累了,打乏了,那伙人扬长而去,侄子只得从地上爬起来,擦擦尽嘴中的血,打打满身尘土——屈辱压抑的痛打,前途渺茫的生活,连同失去双亲的痛苦,让他不知道路在何方?
谁知,现实生活中就有冤家路窄的说法,逃都逃不脱。第二天他们又狭路相逢,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侄子深怕单枪匹马无法抗衡,正想逃跑还是反击,可巧碰到一块同伴从家属楼走出,且快速跑去家中取来刀具,递给侄子,扬言:放心捅,出了事,我负责!结果,头脑简单,心血来潮的侄子,提刀乱刺,致使有人当场毙命。吓得侄子扔下刀具,没命乱跑。天黑了,无处可去,钻进公园树丛里躲了一夜。
应杨法官之邀,我只得去法院,听取调解,得知了法官的难处。此前,有个片面认识,社会上一直说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是两边都不敢得罪的香饽饽。走进他们的生活,才知其实不然。法官也有法官的难处,两边都是当事人,不能偏向任何一方,寻求情与法的最佳契合点,尽可能一碗水端平,让双方满意,取得最佳效果。杨法官说我的名字早就从报纸上耳闻目睹了,明白事理,就开门见山,侄子虽属未成年人,且父母双亡,家庭无赔偿能力,但不适当赔偿,对方心中会无法接受。先将民事部分适当赔付了,对方撤诉,不再追究,才能量刑判决。他说对方系三代单传,心理上很悲伤,估计会要的多,但最终给多少,就得协调。
后来,就赔偿款事宜,我再次去法院找杨法官。见他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一询问原来是他岳母病了,每晚熬夜陪护,媳妇在乡下教书,孩子又小,医院、幼儿园、家里、单位四处跑,搞得他焦头烂额,而案子又毫无进展,领导催促尽快办结,好判刑。他说谁都以为法官好当,其实两头受气,谁都想自己利益。当法官的还不能生气,只能据理力争,只能耐心细致劝解,三番五次做工作。一次调解不行,十次;十次不行,就不厌其烦,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做工作,直到一个案件彻底交办。我来之前,他几乎磨破了嘴皮,和原告多次就赔偿一事磋商,对方最后从2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降到2万元,说实在不能再降了。杨法官要我克服困难,多想些办法:当家户族凑点,从侄子父母铁路赔偿款中拿些,弟兄们分摊些,不然人家不撤诉,案子一直拖着,将来判刑会加重的。
我说不提铁路赔偿还不生气,一提就一肚子气。64年颁发的《铁路法》一直沿用至今,火车砸死一头大牲畜是1000元,而一个人命只有800元,说什么人有理智有灵性……我再三讲家中的困难,不知不觉已到下班时间,随提出简单吃些饭,谁知被杨法官请到他们单位食堂,吃了碗炒面。
回到家里,我将杨法官的话,原原本本向父母和几个弟兄分别说了。父母自知无力,说:听天由命吧,该判多少年就多少年,让他好好接受教训?一听此话,我也有些气馁,想:事已至此,该跑的路跑了,该说的话说了,钱是硬手货,还是顺其自然听凭法院的判决吧。
五弟闻听此事,赶紧给我打电话,说牛已进山,再不努力,就前功尽弃了,大家都想些办法,为了侄子的前途命运,还是谁都凑点,其余的由我垫付,侄子日后让他报答。母亲把我给她的准备看牙的500元拿出来,父亲取出家里仅有的300元,三弟说出1000元,四弟在外打工,说没有办法。当家户族的几个弟兄,日子都不大好,有心而无力。一个信誓旦旦准备出600元钱,但不知怎么后来却说家中无钱,另外一个弟兄我上门“化缘”,一听出钱,立即开始诉苦,拿来区区200元钱,言称再无办法。
我东拼西凑,总算凑够8000元,电话里向杨法官再三解释。他说:好罢,先如数拿来。他再给对方做工作。
不知道杨法官花费了多少口舌、多少心血,最终原告勉勉强强接受了补偿款,撤销了民事部分的诉状。几个月后,家里受到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侄子判刑8年。这样的结局父母和亲戚非常满意,说我活动力度大。我哑然苦笑,哪里有什么活动,仅仅请杨法官路边便民店,吃了两笼包子,其余烟未抽一根,茶未喝一口,完全是侄子的造化,是杨法官据理力争。
押解去少管所劳教前,我又去拘留所看望了侄子,他看到有衣物、方便面和饮料,开口就说怎么没带些香烟……一听此话,我气不打一处来:你一个娃娃,要什么香烟?!他唯唯诺诺,说是狱中的老大要的。我气的只能这样教训:“你不要管,还不接受教训,人说啥就是啥,心中要有自己的主见。”
侄子的案件,也许仅仅是杨法官经手操办的一起普通随意案件。但,他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的跑前跑后,查阅卷宗,分析案情,调查取证,和当事双方面对面交流沟通,让我认识了一名法官工作的真实一面。
生命中,有了错,有些惩戒,总要承受。有些人,有些事,总让人感恩。法律的公平公正,需要一个国家执法环境的完善健全,需要全体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提高,更需要法律工作者齐心呵护与不懈努力!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1-4-11 11:49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