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女人
2022-01-13抒情散文叶浅韵
有朋友去昆明参加婚礼,归来后大为感慨,说席间男方的家长致辞,别的什么也不说,就请大家猜猜他的儿媳是哪里人氏,气氛一时高涨。看着台上的貌美如花,气质高雅,举止端庄的女子,究竟会是哪里人呢?有人说是北京的,大连的,上海的……都一一被否定了。最后……
有朋友去昆明参加婚礼,归来后大为感慨,说席间男方的家长致辞,别的什么也不说,就请大家猜猜他的儿媳是哪里人氏,气氛一时高涨。看着台上的貌美如花,气质高雅,举止端庄的女子,究竟会是哪里人呢?有人说是北京的,大连的,上海的……都一一被否定了。最后他大声地宣布说:“我儿媳妇是宣威的”,全场掌声雷动。
宣威,这是何方何地呀?翻开地图,它隐藏在滇东北的一隅,那么不起眼那么小渺,若不是因了宣威火腿的美名,很多人都会忽略了它的存在,如地图上很多陌生的小地名那样,只是一种标记。孙中山先生专门为宣威火腿题词“饮和食德”,其中每个字都少了一笔,寓意深远的寄予,传承至如今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宣威这方土地上养育出的女子,不似吴越之地那般娇媚,也没有京都之地那样的优越贵气,倒是多了些塞北女子的豪放与坚韧。也许是由于生存环境的原因,面对高原上凛冽的风,她们的脸大多不会白皙娇嫩。长期受高原阳光的照射,皮肤显得有些许粗糙。说话的声音也许不是那么温柔,表情也许不是那么妩媚,但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回音会向你传达着坚强与果敢。
走在这方土地上,你不会见到低眉而过的女子。那一条条清澈的小河边浣衣的女子正笑声朗朗,那一片片田野里有她们吆喝耕牛的声音响彻云霄,那一缕缕炊烟冒起的时候是她们勤劳一天的开端。她们举着手中的鞭子向不听话的儿子扬起,棍棒底下打出了很多孝子。她们殷殷的教诲里,引导出多少贤良的女儿。宣威女人就是从祖辈们一代代的传承里彰显了她们可贵的品质。
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她们坚韧的性格,有着原上之草的顽强与刚烈火,也有着绝壁花朵的香与美。弱冠之时,她跟着父辈辛苦度日,为生计而奔波劳累。大多女子养成伶牙利齿,行事周妙,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在那些封闭的年代,她们挺着肚子还背着篮子上山打柴,下地劳作。一刻也不肯停下手中的活,一个家的里里外外操持的井井有条,把中国女性的勤劳之美德发扬到极致。
改革的春风吹了多年,吹进了山里,吹到了村里。闺女们能读书的高榜中了大学,风尘赴赴地远到远方求学。即使父母大字不识,在心底也一直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父辈们再是艰苦得用鸡蛋去换取盐巴钱,也绝不误了孩子们的前程。不能上大学的,也纷纷到城里找出路,很多人从打工的生涯转变成老板的身份。
云南省内各地的朋友说起宣威女人,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如今在昆明商界打拼的宣威女人,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她们泰然自若指挥千军的从容,手执千金腰缠万贯的淡然,一切在谈笑间风起云涌。一杯红酒,一根香烟,燃烧着的是宣威女人对生活的热爱。
翻开史书,宣威,这是自明朝南征时设立的关口,本意为宣布朝廷之威德。这样的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地名被沿用至今,也算是为朝廷扬名立万了。都说哪里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当时地处险要偏僻的云南被朝廷称为蛮夷之地,所居住的少数民族也并非异族所能立即教化的。宣威女人的品质在点滴之间被时光打磨着,到如今自成一系的风火辣燥,这也许是有历史原因的。
威慑大明王朝的西南米鲁叛乱,这个米鲁就是宣威女人,她是当时土司安民的女儿,嫁给普安州土司隆畅的长子隆礼为妻。按当时土司世袭的制度,长子享有这个特权,无奈老土司想让爱妾乌适的儿子世袭,设计杀死了隆礼。米鲁一怒之下起兵叛乱,先只是土司家族政权的争夺,后演变到对整个大明王朝的对立。大明朝几易主将,最后派了王轼出征西南,终于平息了长达三年之久的米鲁叛乱。英勇的米鲁是宣威女人的典型代表,逼急了就能上房揭瓦的那种。
最典型的宣威女人的代表是邓小平的夫人卓琳(原名浦琼英),她的父亲是宣威火腿大王浦在廷,著名的民族企业家,其德芳永存于世。他让子女们远赴求学,支持子女们走上革命的道路。浦琼英先以短跑运动员的身份代表云南到南京比赛,后因日本蓄意的柳条沟事变,比赛被取消了。她辗转到北京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后与邓小平相知相爱,携手一生。
人们总爱说凡事有度,可这个度却是太难把握的,前一步多了,后一步少了,而宣威女人总是能拿捏个十有八九。卓琳就是这样的女人,她最终选择了站在邓小平的身后,默默地扮演着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无论是在那些艰苦的日子,还是后来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步履间,她始终知道自己的位置。她逝世以后,人们想找一张严肃些的照片来作为遗照摆放,她居然都是那样开心地笑着。她是宣威女人的榜样和楷模。
宣威女人总爱说我们家大事归老公管,小事归老婆管,但一年下来竟是没有发生任何大事。买车买房这些都算是小事,只有奥运会,世界杯才算是他们的大事。
做生意的朋友们说娶个宣威女人好哇,旺夫呢。一句话逗得大家都乐了。还是一句话来总结宣威女人吧,她们要么把丈夫伺候得妥妥贴贴,要么把丈夫管理的服服贴贴。
这就是宣威女人。
宣威,这是何方何地呀?翻开地图,它隐藏在滇东北的一隅,那么不起眼那么小渺,若不是因了宣威火腿的美名,很多人都会忽略了它的存在,如地图上很多陌生的小地名那样,只是一种标记。孙中山先生专门为宣威火腿题词“饮和食德”,其中每个字都少了一笔,寓意深远的寄予,传承至如今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宣威这方土地上养育出的女子,不似吴越之地那般娇媚,也没有京都之地那样的优越贵气,倒是多了些塞北女子的豪放与坚韧。也许是由于生存环境的原因,面对高原上凛冽的风,她们的脸大多不会白皙娇嫩。长期受高原阳光的照射,皮肤显得有些许粗糙。说话的声音也许不是那么温柔,表情也许不是那么妩媚,但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回音会向你传达着坚强与果敢。
走在这方土地上,你不会见到低眉而过的女子。那一条条清澈的小河边浣衣的女子正笑声朗朗,那一片片田野里有她们吆喝耕牛的声音响彻云霄,那一缕缕炊烟冒起的时候是她们勤劳一天的开端。她们举着手中的鞭子向不听话的儿子扬起,棍棒底下打出了很多孝子。她们殷殷的教诲里,引导出多少贤良的女儿。宣威女人就是从祖辈们一代代的传承里彰显了她们可贵的品质。
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她们坚韧的性格,有着原上之草的顽强与刚烈火,也有着绝壁花朵的香与美。弱冠之时,她跟着父辈辛苦度日,为生计而奔波劳累。大多女子养成伶牙利齿,行事周妙,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在那些封闭的年代,她们挺着肚子还背着篮子上山打柴,下地劳作。一刻也不肯停下手中的活,一个家的里里外外操持的井井有条,把中国女性的勤劳之美德发扬到极致。
改革的春风吹了多年,吹进了山里,吹到了村里。闺女们能读书的高榜中了大学,风尘赴赴地远到远方求学。即使父母大字不识,在心底也一直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父辈们再是艰苦得用鸡蛋去换取盐巴钱,也绝不误了孩子们的前程。不能上大学的,也纷纷到城里找出路,很多人从打工的生涯转变成老板的身份。
云南省内各地的朋友说起宣威女人,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如今在昆明商界打拼的宣威女人,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她们泰然自若指挥千军的从容,手执千金腰缠万贯的淡然,一切在谈笑间风起云涌。一杯红酒,一根香烟,燃烧着的是宣威女人对生活的热爱。
翻开史书,宣威,这是自明朝南征时设立的关口,本意为宣布朝廷之威德。这样的一个带有侮辱性的地名被沿用至今,也算是为朝廷扬名立万了。都说哪里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当时地处险要偏僻的云南被朝廷称为蛮夷之地,所居住的少数民族也并非异族所能立即教化的。宣威女人的品质在点滴之间被时光打磨着,到如今自成一系的风火辣燥,这也许是有历史原因的。
威慑大明王朝的西南米鲁叛乱,这个米鲁就是宣威女人,她是当时土司安民的女儿,嫁给普安州土司隆畅的长子隆礼为妻。按当时土司世袭的制度,长子享有这个特权,无奈老土司想让爱妾乌适的儿子世袭,设计杀死了隆礼。米鲁一怒之下起兵叛乱,先只是土司家族政权的争夺,后演变到对整个大明王朝的对立。大明朝几易主将,最后派了王轼出征西南,终于平息了长达三年之久的米鲁叛乱。英勇的米鲁是宣威女人的典型代表,逼急了就能上房揭瓦的那种。
最典型的宣威女人的代表是邓小平的夫人卓琳(原名浦琼英),她的父亲是宣威火腿大王浦在廷,著名的民族企业家,其德芳永存于世。他让子女们远赴求学,支持子女们走上革命的道路。浦琼英先以短跑运动员的身份代表云南到南京比赛,后因日本蓄意的柳条沟事变,比赛被取消了。她辗转到北京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后与邓小平相知相爱,携手一生。
人们总爱说凡事有度,可这个度却是太难把握的,前一步多了,后一步少了,而宣威女人总是能拿捏个十有八九。卓琳就是这样的女人,她最终选择了站在邓小平的身后,默默地扮演着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无论是在那些艰苦的日子,还是后来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步履间,她始终知道自己的位置。她逝世以后,人们想找一张严肃些的照片来作为遗照摆放,她居然都是那样开心地笑着。她是宣威女人的榜样和楷模。
宣威女人总爱说我们家大事归老公管,小事归老婆管,但一年下来竟是没有发生任何大事。买车买房这些都算是小事,只有奥运会,世界杯才算是他们的大事。
做生意的朋友们说娶个宣威女人好哇,旺夫呢。一句话逗得大家都乐了。还是一句话来总结宣威女人吧,她们要么把丈夫伺候得妥妥贴贴,要么把丈夫管理的服服贴贴。
这就是宣威女人。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