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乡村手记之二:第一次下乡

2020-09-24抒情散文罗忠继
县级及以上公职人员到乡镇开展工作叫下乡,而乡镇一级公职人员到村组开展工作也通称下乡,更多的时候,我愿意将乡镇一级公职人员到村组开展工作认为那才是真正的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民出谋划策、分忧解难,呼吸山村清新空气,聆听山村鸟鸣,感受山
  县级及以上公职人员到乡镇开展工作叫下乡,而乡镇一级公职人员到村组开展工作也通称下乡,更多的时候,我愿意将乡镇一级公职人员到村组开展工作认为那才是真正的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民出谋划策、分忧解难,呼吸山村清新空气,聆听山村鸟鸣,感受山村日益发展带给的那份感动。
  到现在,我仍然认为第一次下乡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思想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就因为那一次下乡,让自己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1999年12月24日,对于离乡政府驻地30多公里的大麦地寨子村民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天,这一天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公路,从寨子到羊勐公路之间那段公路终于建成通车了。虽然窄小曲折,但改变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也就在这一天,我被领导安排到这个寨子下乡,因为这里适合种植新引进的脱毒马铃薯,作为技术员的我就得服从安排去开展这项工作。尽管我才刚参加工作两个多月,但领导信任的还是让我感动信心倍增,决定全力以赴。
  爬上一辆拉种子的拖拉机,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目地地。
  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太阳挂在高空,射下刺目的光芒,但挥不去那山风习习带来的寒意,我看到许多小孩或大人脸上或手上那因寒流侵袭而绽开的血口子和身上那单薄衣服裹不住的颤抖,有的甚至光着脚板。房屋建设嗅不到一点钢筋混凝土的气息,看不到电视、电灯等代表现代文明的东西,古老的石磨还在笨拙的转动。
  通车典礼设在寨子中的学校里,操场上人头攒动,几乎男女老少们都来了,他们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兴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怕见生人的胆怯和羞涩。他们看见响着喇叭的几辆小车驶进来,兴奋的欢呼着,一辈子未出过山门的老人柱着拐杖,想近前观看却又不敢近前,只在远处观望着,比划着。其实那几辆小车只是乡政府机关单位里那几辆破吉普。
  典礼上领导的讲话朴实而又简单,这个乡上的副职领导,为了这条不在规划内、无项目资金、不足三公里的小公路,他多方奔走,克服重重困难,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靠人挖人运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硬是把这条艰难的公路挖通了。现在他站在那里,看着与自己共艰苦过的乡亲,觉得一切客套的话都显得多余,两个月的时间把他与村民的心紧紧联在一起。村民们把给这条路取名的事交给了他,这个看似不是荣誉的荣誉让他感动,他给这条公路取名“振兴路”刚一宣布,村民们就爆发了一阵喝彩声。
  简单的典礼过后,村民们杀猪宰羊,拿出自酿的包谷醇酒,热情接待了来参加典礼的人,而我也沾光吃了那香味浓郁的炖羊肉和几样菜肴。
  夜晚,我召集了这个寨子的三个领导,边喝茶边谈工作,他们尽管对工作表示大力支持,但还是有点担忧,说只要不欺骗他们,有技术人员经常指导,政策到位,村民的工作一定会做下去的;说他们那儿贫穷落后,被哄骗怕了,哪个工作人会呆在这里安心的工作呢!
  或许我年少轻狂满口答应了他们,但接下来的日子,我用我的诚信和职责兑现了给他们的承诺。
  深夜,我被安排在一条件稍好的李姓社长家入睡,夜风习习,透进屋来,寒气逼人,尽管我盖了厚厚的一床被,但寒气还是冰冷了那床被仅有的温暖,透进我的毛孔,侵袭着我的肌肤。
  这个寒冷的冬夜我是无法入睡了,这个海拨2200多米的山村里的一切折磨着我,我想起了那所只有21个学生三个年级共用一间教室的破烂小学,想起那个年轻但头发已花白的代课教师;想起了这个有着250多人口但只有2人是中学文凭的寨子;想着这个不通电只能用煤油灯照明的夜。
  这些所见所听到的让我感到震撼和害怕,害怕兑现不了我的轻意承诺。然而从社领导和村民们渴望而又有些麻木的眼神中,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担,原本想得过且过的工作观念一扫而光,似乎一下子成熟起来。
  这第一次下乡到贫穷、愚昧落后,别人不屑一顾的山村,我竟出乎意料的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工作,然而我隐隐的感到今后将与这个山村联系在一起,将会被这样的山村日益发展而感动,以至于写下一篇篇拙作。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代表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有限公司授权,其它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