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烟雨慈云寺

2022-01-13抒情散文聂中民

烟雨慈云寺从武山县城出发,车沿贺岷公路而上,出滩歌镇,过漆家庄村就上了邹邹滩。这时候,滩歌的夏天正清凉而绚丽。说话间,已出武山县城南约20公里,我们就真真切切的来到龙台乡地域了。过董庄,沿西河前行半个小时许,就到了太皇山脚下的上河峪林区。……
烟雨慈云寺


从武山县城出发,车沿贺岷公路而上,出滩歌镇,过漆家庄村就上了邹邹滩。这时候,滩歌的夏天正清凉而绚丽。说话间,已出武山县城南约20公里,我们就真真切切的来到龙台乡地域了。过董庄,沿西河前行半个小时许,就到了太皇山脚下的上河峪林区。

九沟十八岔是上河峪西河流域地形地貌的一个特写。因了地势险要,风景如画而木秀武山。青山、绿水、烟雨、幽谷呈现在了眼前。

武山慈云寺坐落在西秦岭南麓的太皇山半山腰,在一湾翠绿掩隐的悬崖峭壁上山寺依山而建。这里山势雄伟,层峦叠嶂,草木葱郁,四季分明。静坐林间,能听到松涛阵阵,溪流淙淙;循路游览,可睹“七峰莲花抱古寺,五霞彩虹映佛光”的慈云胜景。

武山慈云寺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地处丝绸古道南线支道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越秦岭,穿礼县,过岷县,出陇山,经龙台上陇西,慈云寺便和拉梢寺、木梯寺一样成为当年在秦州大地传播中西佛教文化的中转站。

在龙台上河峪林区,第一条山沟叫头沟,头沟附近有一座叫早阳洼的山,最初的慈云寺就建在这里。因此,慈云寺早先的名字叫早阳寺。据当地老百姓介绍,慈云寺因人而名,这个人就是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在明末清初时期,闯王李自成兵败后只身逃到岷州。一天,天气晴朗,闯王来到头沟附近观赏山景,忽然发现后边追来一队官兵,他急忙隐藏在头沟的密林里。当官兵追到头沟跟前时,忽然从天上降下一朵云彩,落在早阳洼,把周围的山梁罩得严严实实,数步之外看不见人影。官兵在大山沟里瞎转了半天,不仅没有见着闯王的影子,就连他们自己也差点迷路。

官兵走后,云雾散去。闯王从深山密林里出来,走到沟口,这才发现眼前有一座小寺院,山门匾额上印刻着“早阳寺”三个字。闯王心中想到:我说怎么会有云彩遮山,原来是此地神灵保佑了我。他步入寺内,拜谢了西方三圣,给寺内捐献了一百两银子的香资,并把“早阳寺”改名为“慈云庵”。

我们一行从山脚爬上山顶,清风徐来,满目青黛,山在轻雾里缥缈,人极四野而神逸。站在山巅可以清晰地看到佛臂弯对面形似五指的山峰。当地人称之为五指山。这里除了山,还是山,到处青松浓郁。初夏的阳光映照在殿宇之间,我们要在这青山绿水,烟霞相映的山寺度过一个上午的时光。

一路寻去,武山慈云寺里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卧佛殿 、天王殿、藏经阁、僧房构成了主要建筑,这些传统仿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慈云寺殿宇顶部的屋脊,全部是精致的砖雕和琉璃浮雕,两侧装饰有花样繁多、斗姿争妍的花卉图案和色彩绚丽、造型奇特的五色龙形象逼真,生气勃勃。

武山慈云寺为净土宗道场,布局虽然楼阁交错,但整体纹路还是比较清晰。以入寺的路为中轴线,可分上寺和下寺。要上慈云寺,必先经过山下的慈云庵,里面住着两个老尼姑,不时招呼我们拜佛。现在,这里还保存着一块清代的匾额和一方碑刻。再爬一段盘山路,便到新落成的天王殿前。石雕显得笨拙古朴,如是砖雕该则更有味道,可惜当时没有这么建。

在天王殿后面二层台地,是著名的慈云寺藏经阁。我们前去的时候,门开着,看样子没有人来过。俗话说,上一趟慈云寺,不去藏经阁就等于没去。以前阅读武山文史资料,早就知道藏经阁内集藏各类经书凡270多种,3万余册。有《大藏经》《华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佛学经典著作,素有甘肃最大的藏经寺院之美誉。

进藏经阁的门,琳琅满目的书籍令我们十分惊讶。虽然这些年去了省内的很多寺院,但从来没有见到有那么多的藏书,这还是头一遭。史国栋先生说,其实这些经书基本是现当代的注解类典籍,古本很少。不过这经书可是洪集法师从各地一本一本背回来的。漫步在经书前,我们看到这些经书几乎涵盖了所有佛教经典及名家佛学论著。

因了来时电话有过联系,洪集法师已经等我们了。打过招呼后,师傅便泡茶,分茶。洪集法师的弟子圣应和尚说,慈云寺现有僧房16间,膳房上的瓦已经换过三次,还是漏水。顺势望去,山中有寺,寺中有景。一切都在青山之中,一切都静谧而清凉。山谷是那么的逼仄,树木是那么的苍翠。来到慈云寺,钟声佛韵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人文与自然相互点缀。走着,走着,“山寺钟声远,烟霞焕焕依”的味道就恣意荡漾了开来。

坐落在西方的大雄宝殿是一座仿古建筑。进得大殿来,彩幡飘飘,香烟袅绕,殿内正中有释迦牟尼玉雕石像一尊,两边是其弟子阿难和迦叶,正中侍立的普贤和文殊菩萨面容安详慈和,南北两边是威严十八罗汉像。转身寻去,其殿墙壁彩绘有24护法壁画,一切都显得肃穆庄严。

出其门,仰头可见门楣上方高悬 “华严三圣”匾额,立柱悬挂印光大师题写板联。另有河南马连水板联“寺院春深苍雨禅心俱寂,云林书永松风连梦同清”最为绝妙。识别文字期间,大家看到板联上的油漆已经剥落。在县文物局当过局长的张耀德先生问洪集法师,柱子的油漆就怎么会剥落了呢。洪集法师无奈地笑了笑,他说道:“这就是奸商所为。”修建大殿的工匠偷工减料,用劣质油漆,工序也不规范,门柱、门扇、窗格等不到三个月就开始斑驳陆离了。
转身向南,便是地藏殿。殿内正中有舍利塔一座,左右两边供奉着地藏菩萨和西方三圣佛像。其内有武山邑人蒋师彩绘《十殿阎王地狱变相图》和署名孙石“龙”书法和云青“梅”书画作品各一幅。地藏殿门楣上方高悬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地藏殿”匾额,立柱上有甘谷籍巩胜利题写板联云:家第集归收妙文殊生净土,释门洪法放德普贤色化空。

转了一圈,在寺院后面的山石下,有一股清澈的泉水,相传是观音菩萨派龙王送来的镇寺神水。每到雨季,泉水便从石缝中汩汩涌出,形成了壮观的云雨。飞泻的涓涓溪流、漂游在头顶的祥云、虬枝盘曲的李子树,山涧里清脆的鸟鸣,让慈云古寺更加烟雨迷蒙,风轻云淡。洪集法师说,这股水很灵验,见不得脏东西。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看法。

这时候,一朵云从慈云寺的上空飘过,细看,恰似一尾鸡毛升天。北面的观音殿和卧佛殿就那么横在眼前,不禁让人产生“当空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空旷与超然。爬台阶上去,忽然突兀的冒出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念来。李自成只是一位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的过客,在慈云寺并无任何踪迹可寻。倒是这些苦度行僧肩负大志,行乞化缘,建起了这座规模宏大的清修之地。

从北宋到民国,战乱中慈云寺的建筑多次被毁,各类典籍早已荡然无存。时至民国18年,幕老法师主持慈云寺,才有所转机。近百年间,慈云寺历任主持有崇清法师、普化法师、洪集法师。洪集法师者,武山滩歌白马峪人氏也。1992年,法师皈依三宝。1995年,他于山西五台山受具足戒。自此,他云游四海,先后游学于浙江的南华寺、香港的宝灵寺、青山寺等处。

下山的路上,被称为武山通的王换成先生说,有一段时间,洪集法师曾想到滩歌万华寺出家修行,无奈他的想法遭到万华寺有关人员的婉拒,辗转来到当时破败失修的慈云庵。他们其实以前也有过会面,今天一见如故,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他不失时机的建议洪集法师如何才让慈云寺的建筑群更加合理美观,人文底蕴更加丰厚饱满。 从寺院到山顶,没有成形的路,大家只好攀着草木向上爬行。真是应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诗境。洪集法师一心求善,把人生的许多波折,积淀为内心的浅淡与祥和。将自己和这山水之间的一枝一叶,一鸟一鱼归于沉静,也算时奇迹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聂中民 于 2013-7-18 14:0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