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服务部
2022-01-13叙事散文叶知秋
服务部其实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称谓,说它是商店,又不完全是。服务部的服务内容几乎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所有需求,有南货商店、百货商店、杂货店、饭馆、旅社、缝纫社、补鞋店、理发室等五花八门,很是热闹。服务部就散落在总干渠大堤下的两排街道上。服务……
服务部其实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称谓,说它是商店,又不完全是。服务部的服务内容几乎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所有需求,有南货商店、百货商店、杂货店、饭馆、旅社、缝纫社、补鞋店、理发室等五花八门,很是热闹。服务部就散落在总干渠大堤下的两排街道上。
服务部是白鹭湖农场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了,总干渠里走机帆船,上达黄歇、周沟,下至龙湾、张金。来来往往的人下了客船,沿着总干渠码头的石阶上了大堤,服务部便呈现在眼前。那个时候,人们形容一个码头繁华,总爱称呼为小汉口,像朱河码头、余埠码头当时都有小汉口之称,白鹭湖码头也叫小汉口。
那一年,母亲在服务部下属的饭馆里卖牌子。牌子有点像食堂里用的饭票,只不过这牌子是用白铁皮制成,圆形,面上压有字样。还有一种牌子是母亲手写,再盖上印章,其实就是一种记帐的凭证。现在看来,母亲当时是属于财会人员一类的。
饭馆紧靠总干渠河堤,这里是下堤的第一站,又是上堤的最后一站,去去来来的人总爱在这里歇歇脚。饭馆门前支着一茶水摊,酽酽的茶水在玻璃杯里泛着暗红的光,茶杯盖是用玻璃划成的,方方正正,揭下便可饮用。卖茶水的江婆婆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守着摊,茶水摊也卖些瓜子花生。瓜子用废书页纸包着,呈圆锥形,五分钱一包。花生装在亮缸里,也就是玻璃瓶,五分钱一杯,那杯子比三两的酒杯略阔。江婆婆每盛一杯花生,总是用手轻轻抚平杯口,然后倒在一双双合起的手掌里。江婆婆和祖母上下年纪,小脚,头发油光水滑,挽成髻,用一根油光的黑木钎插着。江婆婆精神很好,走起路来,上身前倾,头伸得尤其长,仿佛是她的裹脚限制了身体前进的速度。小姑娘生得伶俐乖巧,眼睛大而且有神,红扑扑的脸蛋很招人喜欢。小姑娘是江婆婆的外孙女,又不全是,小姑娘的妈妈是江婆婆的养女,这个养女嫁到监利城关了,生个丫头又交给江婆婆引。唉,这个孤老婆子。
江婆婆很巴结母亲的,她的茶水摊和饭馆一起下班,那些桌椅板凳,瓶瓶罐罐晚上就搁在饭馆里,只是花生瓜子,江婆婆还是要带回去的。小姑娘的作用就显现出来,她背个大布包,挽起大篮子领着江婆婆往家走。
江婆婆对我也好。我到服务部来玩,有时是换母亲回家做饭,她总要抓一把瓜子放在我面前,堆着笑脸,连连说嗑瓜子嗑瓜子。有一次,我见她亮缸里放着剥了壳的花生米,便问江婆婆几分钱一杯,想买来吃。江婆婆一听连忙摆手,说这花生不好吃。我心生奇怪,这明明是做生意的,怎么说自己的东西不好吃呢?莫非怕我不给钱不成。江婆婆见我疑惑,就晃到我跟前,附耳道:军军,这是壳花生生了霉,我剥了淘洗后,再炒滴,香是蛮香,照说是吃得哈滴,你还是不吃的好,你心肝嫩,怕搁不住啊。
正说话间,算命的张瞎子摸了进来。五十多岁的张瞎子可不是天生的瞎子,据说,他以前教私塾,之乎者也还蛮有一套的,瞧不起一世界的人。兴公学时,组织上要解散他的私塾,并在他的学堂上建白鹭湖小学。张瞎子死活不肯,与工作组发生了冲突。自那次事件后,张瞎子便销声匿迹了,人们再见他时,他已拄一根竹竿,敲一副铜铃,身后背一架宽宽的盒子,眼睛上翻,一副白眼,仍是瞧不起人的模样。张瞎子从不带墨镜,行走大街小巷,直以白眼示人。
张瞎子摸到桌前坐定,开口道:艾姐,来碗肉丝面,二两烧酒。艾姐便是我母亲了,张瞎子是饭馆里的常客,我对张瞎子是熟悉的,他身后的盒子里不光装着算命的签信,还有莲子米,薄荷糖咧。我时常用家里的牙膏皮来换张瞎子的薄荷糖吃,那凉嗖嗖的甜味入得喉咙,真有说不出的舒服。听得张瞎子叫唤,我连忙应声道:张伯伯,今天兴致这么高,还喝酒哇!张瞎子听见是我,也很高兴:哎呀,是军军嘞,我今天到张金去了一趟,讨了个好彩头,说我老来得福呃。嗬,这算命的瞎子居然还要请别人算命,占卦自己的未来,这可真是有趣了。我当时还年幼,不是很懂这个,便没有追问下去。我打开抽屉,拿出一块牌子,又返身取下二两的酒吊子,揭开靠墙角的酒盖。这酒盖子用棉絮包裹而成,内以青砂填充,面上是一层塑料布,提在手里很有些份量。那口酒缸可就大了,高要齐过我的双肩,阔嘛,我是双手围抱不拢的。这一掀盖,一股酒气直冲鼻腔,我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连眼雨都流下来了,饭堂里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张瞎子笑着说:酒不足惧也,酒不足惧也。什么句不句的,我恼怒不已,端起二两酒往张瞎子面前一兜。面三毛,酒五分,一起三毛五。我没好气地说道。张瞎子得瑟地从裤管口袋里摸出几张纸币,在桌前一一捻过,递到我面前说:军军莫恼,你是个懂事的伢儿,吃亏,帮我把牌子递给翠妈妈去。
这牌子通常是顾客拿到后厨的窗口,递给掌勺的翠妈妈的,然后接过面或是饭菜,再端到桌上享用。那时就兴这个,先把钱,再吃面。我捏着牌子,走到后厨窗口,喊道:肉丝面一碗,不放葱花。我知道张瞎子不喜葱花,他说葱花有凛冽之气,也不知是何意。说话间,翠妈妈圆溜溜且笑盈盈的头已伸出窗口。是张先生来了,面就来。翠妈妈很信张瞎子的,一是张瞎子的命算得准,二嘛,张瞎子还是翠妈妈男人的私塾启蒙先生哩。翠姑妈说完把手横到我胸前,眼一白,道:牌子拿来。我把手里的牌子朝窗台一扔,转身便走上前了。一会儿功夫,翠妈妈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肉丝面走到张瞎子面前,轻轻放在桌上,一点汤汁也没有洒出来。张先生,您慢点吃。翠妈妈说着又白了我一眼道:咧个狗日滴。张瞎子听了,眉头一皱,喂,骂谁呢?骂谁呢?哪个狗日的人日的呀。翠妈妈赶忙赔笑道:张先生,我是骂军军,您莫见意思。旁边江婆婆见状,赶忙出来打圆场。张先生嘞,我这里有新炒的花生米,盛两杯来下酒?张瞎子听了连连说好。江婆婆盛了两杯花生米,倒在张瞎子面碗旁的桌上。张瞎子摸起一粒花生米放进嘴里,又拨过酒盅端起抿下一口,之后,是一阵“忽啦”之声。
此时,日近黄昏,饭馆里的客人渐稀。翠妈妈从后厨走进前堂,她边走,一双手边在围裙上来回搓动,想说什么,又好像说不出口的样子。倒是张瞎子先开了口:翠妈妈,是不是饭馆要打烊了,我只两口面汤喝了,就走,就走。翠妈妈俯身向前,道:张先生,不是咧个意思,您吃好,喝好。顿了顿,翠妈妈又小声道:张先生,我想问下我孙伢的老毛病几时能好?我都快愁死了。翠妈妈的孙伢叫宗保,三四岁的光景,见夜便咳个不止,打针吃药都不见效,很有一段时日了。宗保其实是翠妈妈的外孙,还是张瞎子帮翠妈妈算命算出来的哩。
翠妈妈生有五个女儿,一家人还盼着生个传宗接代的小子,便找张瞎子算命。那时,张瞎子尚未出来练摊,只是缩在家里诵读诗文,又摆个小摊,卖些莲子米,薄荷糖之类的小零嘴。翠妈妈两口子是极信张瞎子的,晓得他肚里有真漏子,便提了两封点心,登门求问张瞎子。那日,张瞎子只说了两句,一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第二句是无嗣生丁。这两句说得翠妈妈两口子云里雾里,立了半气,未缓过神来。特别是第二句“无嗣生丁”,更让翠妈妈摸头不知脑了。翠妈妈还想问些什么,张瞎子一摆手,眼朝上翻得更白了。勿再多言,勿再多言,天机不可泄露也。
也真是怪了,这之后未过多久,翠妈妈无丁点反应,而她的大姑娘兰儿却肚皮渐隆,又时不常地呕吐,翠妈妈一家非但不喜,反而慌了神。要知道,翠妈妈的大姑娘兰儿是个智障女,年纪虽近二十,可并未说得婆家。一个脑壳有问题的女伢,哪户人家敢来说媒呀!兰儿是个遭孽伢,天天挎个竹篮子四处寻猪菜。她对各种猪菜是捻熟的,像车前草、米蒲子、马齿苋、水蒿子等,猪很爱吃,又长膘,像漂兰西,猪是万万吃不得的,吃了会拉稀不止,掉膘不说,还会毙命的。兰儿最爱爬上红花闸顶,静静地看河水流淌,直至晚霞将她周身红透。
翠妈妈两口子很是恼怒,又莫可奈何,问了兰儿好几次,甚至动手打了兰儿,也未问出个所以然来,眼见兰儿分娩在即,这丑是出定了的。翠妈妈便四处托人说媒,也是巧合,这媒竟说到了湖南华容县。当地有一光棍,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姊妹,四十来岁,因家境贫寒,一直未说上媳妇,见有人上门说亲,自然是满口应允。兰儿终是嫁了,翠妈妈也舒了口气。不到半年,老女婿上门报喜,说得了个儿子,白白胖胖的,有九斤重。翠妈妈又是一阵欢喜,赶忙准备着去华容送祝米。翠妈妈两口子和女婿一道,挑着祝米赶到鄢铺过渡,渡船行至江心,狂风大起,白浪滔滔。渡船一时倾斜,那两担送恭贺的祝米一下滑入江中。翠妈妈一声尖叫,老女婿赶忙去抢,待手抢得挑担时,老女婿已随逃担一同坠入江中。渡船上顿时一片惊恐之声,无奈江阔水急,竟未觅得老女婿踪影。翠妈妈两口子辗转到了华容,抱着兰儿和外孙好一阵痛哭。兰儿又回到了白鹭湖,外孙便随姥爷姓刘,取名宗保。这也正应了张瞎子的谶语:无嗣生丁。自此后,翠妈妈对张瞎子更是敬若神明了。
张瞎子这会酒足饭饱了,他站起来立直了身子,对翠妈妈说:三柱长香燃烬灰,一杯清茶化符水。保管好,保管好。翠妈妈赶忙上前,搀着张瞎子撩过长凳。江婆婆见张瞎子要走,急忙道:张先生,两杯花生米,你郎还没有给钱咧。张瞎子笑道:正是,正是,稀乎(险些之意)吃了你郎的跑餐。说罢,他手到裤管里抠了起来。
门外传来一阵嘈杂之声,隐约有女人在哭,还在男人的骂声。大家正循声探过头去,一女子披头散发冲了起来,是服务部的翠姣。后面跟进的是她的男人家壁,服务部理发室里的剃头师傅。这两口子怎么又闹上了。翠姣和家壁结婚有三四年,一直未怀上小孩,两口子为这事没少绊过嘴,特别是家壁,一说自己不行,便气不打一处出,动手就打。翠姣自然不是男人的对手,每次相骂便收拾衣物往娘屋里跑。上次翠姣又要回娘屋,家壁硬是拽过翠姣的提包,一使劲,扔到了门前的荷塘中间。那提包还是我下塘摸上来的,害得我呛了好几口水。说实话,我不蛮喜欢家壁。每次去剃个头,他硬拉我到他跟前坐下,剃头布勒得我颈脖生痛不说,还总喜欢摁我的头,一会上下,一会左右,像在摆造型样。他总说我是犟杆子,时不时要敲我几丁弓,每次剪完头,我都是边骂边往外跑。
翠姣性格蛮好,长得也还漂亮,高挑的个子,齐腰的独辫,让人看着很舒服。我喊她翠姣幺幺,是阿姨的意思。这姣和幺连在一起喊很是拗口,喊快一点就只剩这姣字了,好像我在直呼其名一样。就为这,我没少挨母亲的训斥,说我不醒事。我原本觉着喊翠姣幺幺亲热,我也是喜欢她的,没曾想,她都到母亲那儿告状去了,真是让人窝火。但我不记翠姣的仇,我喜欢她笑盈盈的样子。
翠姣就爱往娘屋里跑,母亲可没少劝过她,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不是年不是节的,回个么娘屋咧,人家肯定要说你是过得不好了。再说年轻两口子,哪个还不嗑嗑碰碰啊。母亲是武汉下放知青,扎根在了白鹭湖,好多年都没有回过娘屋了。翠姣是家里的幺姑娘,又是独姑娘,被爷妈娇惯着。那次回娘屋,翠姣额头上的一个包引起了家人的注意,搞清楚是家壁打的,两个哥哥立马赶到服务部,揪着家壁一阵好打。也难怪家壁要扔提包了,他这可是又恨又怕哩。
这会家壁一跨进饭馆的门,母亲也气吁吁地跟了进来,这三头抵六面话便说开了。原来,家壁和翠姣正在吃晚饭,家壁说屋里不热闹,两个人吃饭一点意思都没有。两人说着说着又扯到小伢身上,家壁说把侄儿子过继过来,以后好跟自己养老送终。翠姣听了不高兴,说吃亏跟别个抚伢儿,猪才搞这个事。翠姣又一个劲地埋怨家壁不行,不像个男人样。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家壁最忌恨说自己不行了,他“呼”地站起,猛地把桌子一掀,这饭碗、菜碟落地便成八瓣。翠姣是最惜物的,见家壁这般,便上前撕扯起来。隔壁做饭的母亲听得动静,忙过来劝架,可哪里扯得过火气正盛的两个人哩。母亲只得推动翠姣,让她到外面去避避。
家壁最恨姑娘往外跑了,便一路追赶过来。见饭馆人多,家壁站着未动,翠姣好像仗了势一样,又数落起家壁来。家壁闹得心头火起,跳起来一拳朝立在张瞎子背后的翠姣捶去。张瞎子眼虽不见,但耳朵却是极灵,听得有风声过耳,本能地将竹竿一挑。只听得家壁“哎唷”一声,人便蹲在了地上,双手紧紧地捂住了左眼。张瞎子急忙扔下竹竿,双手乱摸,口中急道:做孽哒,做孽哒,我不是故意的哩。翠姣见自己男人这般,晓得错了拐,赶忙抱着家壁的肩头,哭了起来。
一旁的翠妈妈俯下身来,说家壁,让我看下子,要不要紧。家壁未吱声,翠姣却哭道:哪个要你们管闲事了,家壁要有么豁子,看我不找你张瞎子算总帐。说着,翠姣的手扳过家壁的脸,又把家壁捂着眼睛的手挪开。她轻轻拨弄着家壁的左眼皮,凑上前,轻轻地吹着气,那是一副怜爱的模样。旁人见无甚大碍,又见翠姣这架式,便轻轻地笑了起来。张瞎子见众人笑起,心知无妨了,便笑道:两口子相骂不记仇,到了晚上还睡一头哦。这话说得翠姣破涕为笑,拉起男人便往外走。
夕阳在白鹭湖的大地上渐渐退去,它退过了服务部门前的碎石街道,退过了饭馆里四处散去的人群,也退过了家壁和翠姣搀扶的背影,退过了张瞎子的白眼、竹竿和清脆的铃声,退过了江婆婆祖孙俩轻移的脚步,退过了翠妈妈油腻的围裙,还有我和母亲。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叶知秋 于 2011-4-8 21:18 编辑 ]
服务部是白鹭湖农场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了,总干渠里走机帆船,上达黄歇、周沟,下至龙湾、张金。来来往往的人下了客船,沿着总干渠码头的石阶上了大堤,服务部便呈现在眼前。那个时候,人们形容一个码头繁华,总爱称呼为小汉口,像朱河码头、余埠码头当时都有小汉口之称,白鹭湖码头也叫小汉口。
那一年,母亲在服务部下属的饭馆里卖牌子。牌子有点像食堂里用的饭票,只不过这牌子是用白铁皮制成,圆形,面上压有字样。还有一种牌子是母亲手写,再盖上印章,其实就是一种记帐的凭证。现在看来,母亲当时是属于财会人员一类的。
饭馆紧靠总干渠河堤,这里是下堤的第一站,又是上堤的最后一站,去去来来的人总爱在这里歇歇脚。饭馆门前支着一茶水摊,酽酽的茶水在玻璃杯里泛着暗红的光,茶杯盖是用玻璃划成的,方方正正,揭下便可饮用。卖茶水的江婆婆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守着摊,茶水摊也卖些瓜子花生。瓜子用废书页纸包着,呈圆锥形,五分钱一包。花生装在亮缸里,也就是玻璃瓶,五分钱一杯,那杯子比三两的酒杯略阔。江婆婆每盛一杯花生,总是用手轻轻抚平杯口,然后倒在一双双合起的手掌里。江婆婆和祖母上下年纪,小脚,头发油光水滑,挽成髻,用一根油光的黑木钎插着。江婆婆精神很好,走起路来,上身前倾,头伸得尤其长,仿佛是她的裹脚限制了身体前进的速度。小姑娘生得伶俐乖巧,眼睛大而且有神,红扑扑的脸蛋很招人喜欢。小姑娘是江婆婆的外孙女,又不全是,小姑娘的妈妈是江婆婆的养女,这个养女嫁到监利城关了,生个丫头又交给江婆婆引。唉,这个孤老婆子。
江婆婆很巴结母亲的,她的茶水摊和饭馆一起下班,那些桌椅板凳,瓶瓶罐罐晚上就搁在饭馆里,只是花生瓜子,江婆婆还是要带回去的。小姑娘的作用就显现出来,她背个大布包,挽起大篮子领着江婆婆往家走。
江婆婆对我也好。我到服务部来玩,有时是换母亲回家做饭,她总要抓一把瓜子放在我面前,堆着笑脸,连连说嗑瓜子嗑瓜子。有一次,我见她亮缸里放着剥了壳的花生米,便问江婆婆几分钱一杯,想买来吃。江婆婆一听连忙摆手,说这花生不好吃。我心生奇怪,这明明是做生意的,怎么说自己的东西不好吃呢?莫非怕我不给钱不成。江婆婆见我疑惑,就晃到我跟前,附耳道:军军,这是壳花生生了霉,我剥了淘洗后,再炒滴,香是蛮香,照说是吃得哈滴,你还是不吃的好,你心肝嫩,怕搁不住啊。
正说话间,算命的张瞎子摸了进来。五十多岁的张瞎子可不是天生的瞎子,据说,他以前教私塾,之乎者也还蛮有一套的,瞧不起一世界的人。兴公学时,组织上要解散他的私塾,并在他的学堂上建白鹭湖小学。张瞎子死活不肯,与工作组发生了冲突。自那次事件后,张瞎子便销声匿迹了,人们再见他时,他已拄一根竹竿,敲一副铜铃,身后背一架宽宽的盒子,眼睛上翻,一副白眼,仍是瞧不起人的模样。张瞎子从不带墨镜,行走大街小巷,直以白眼示人。
张瞎子摸到桌前坐定,开口道:艾姐,来碗肉丝面,二两烧酒。艾姐便是我母亲了,张瞎子是饭馆里的常客,我对张瞎子是熟悉的,他身后的盒子里不光装着算命的签信,还有莲子米,薄荷糖咧。我时常用家里的牙膏皮来换张瞎子的薄荷糖吃,那凉嗖嗖的甜味入得喉咙,真有说不出的舒服。听得张瞎子叫唤,我连忙应声道:张伯伯,今天兴致这么高,还喝酒哇!张瞎子听见是我,也很高兴:哎呀,是军军嘞,我今天到张金去了一趟,讨了个好彩头,说我老来得福呃。嗬,这算命的瞎子居然还要请别人算命,占卦自己的未来,这可真是有趣了。我当时还年幼,不是很懂这个,便没有追问下去。我打开抽屉,拿出一块牌子,又返身取下二两的酒吊子,揭开靠墙角的酒盖。这酒盖子用棉絮包裹而成,内以青砂填充,面上是一层塑料布,提在手里很有些份量。那口酒缸可就大了,高要齐过我的双肩,阔嘛,我是双手围抱不拢的。这一掀盖,一股酒气直冲鼻腔,我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连眼雨都流下来了,饭堂里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张瞎子笑着说:酒不足惧也,酒不足惧也。什么句不句的,我恼怒不已,端起二两酒往张瞎子面前一兜。面三毛,酒五分,一起三毛五。我没好气地说道。张瞎子得瑟地从裤管口袋里摸出几张纸币,在桌前一一捻过,递到我面前说:军军莫恼,你是个懂事的伢儿,吃亏,帮我把牌子递给翠妈妈去。
这牌子通常是顾客拿到后厨的窗口,递给掌勺的翠妈妈的,然后接过面或是饭菜,再端到桌上享用。那时就兴这个,先把钱,再吃面。我捏着牌子,走到后厨窗口,喊道:肉丝面一碗,不放葱花。我知道张瞎子不喜葱花,他说葱花有凛冽之气,也不知是何意。说话间,翠妈妈圆溜溜且笑盈盈的头已伸出窗口。是张先生来了,面就来。翠妈妈很信张瞎子的,一是张瞎子的命算得准,二嘛,张瞎子还是翠妈妈男人的私塾启蒙先生哩。翠姑妈说完把手横到我胸前,眼一白,道:牌子拿来。我把手里的牌子朝窗台一扔,转身便走上前了。一会儿功夫,翠妈妈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肉丝面走到张瞎子面前,轻轻放在桌上,一点汤汁也没有洒出来。张先生,您慢点吃。翠妈妈说着又白了我一眼道:咧个狗日滴。张瞎子听了,眉头一皱,喂,骂谁呢?骂谁呢?哪个狗日的人日的呀。翠妈妈赶忙赔笑道:张先生,我是骂军军,您莫见意思。旁边江婆婆见状,赶忙出来打圆场。张先生嘞,我这里有新炒的花生米,盛两杯来下酒?张瞎子听了连连说好。江婆婆盛了两杯花生米,倒在张瞎子面碗旁的桌上。张瞎子摸起一粒花生米放进嘴里,又拨过酒盅端起抿下一口,之后,是一阵“忽啦”之声。
此时,日近黄昏,饭馆里的客人渐稀。翠妈妈从后厨走进前堂,她边走,一双手边在围裙上来回搓动,想说什么,又好像说不出口的样子。倒是张瞎子先开了口:翠妈妈,是不是饭馆要打烊了,我只两口面汤喝了,就走,就走。翠妈妈俯身向前,道:张先生,不是咧个意思,您吃好,喝好。顿了顿,翠妈妈又小声道:张先生,我想问下我孙伢的老毛病几时能好?我都快愁死了。翠妈妈的孙伢叫宗保,三四岁的光景,见夜便咳个不止,打针吃药都不见效,很有一段时日了。宗保其实是翠妈妈的外孙,还是张瞎子帮翠妈妈算命算出来的哩。
翠妈妈生有五个女儿,一家人还盼着生个传宗接代的小子,便找张瞎子算命。那时,张瞎子尚未出来练摊,只是缩在家里诵读诗文,又摆个小摊,卖些莲子米,薄荷糖之类的小零嘴。翠妈妈两口子是极信张瞎子的,晓得他肚里有真漏子,便提了两封点心,登门求问张瞎子。那日,张瞎子只说了两句,一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第二句是无嗣生丁。这两句说得翠妈妈两口子云里雾里,立了半气,未缓过神来。特别是第二句“无嗣生丁”,更让翠妈妈摸头不知脑了。翠妈妈还想问些什么,张瞎子一摆手,眼朝上翻得更白了。勿再多言,勿再多言,天机不可泄露也。
也真是怪了,这之后未过多久,翠妈妈无丁点反应,而她的大姑娘兰儿却肚皮渐隆,又时不常地呕吐,翠妈妈一家非但不喜,反而慌了神。要知道,翠妈妈的大姑娘兰儿是个智障女,年纪虽近二十,可并未说得婆家。一个脑壳有问题的女伢,哪户人家敢来说媒呀!兰儿是个遭孽伢,天天挎个竹篮子四处寻猪菜。她对各种猪菜是捻熟的,像车前草、米蒲子、马齿苋、水蒿子等,猪很爱吃,又长膘,像漂兰西,猪是万万吃不得的,吃了会拉稀不止,掉膘不说,还会毙命的。兰儿最爱爬上红花闸顶,静静地看河水流淌,直至晚霞将她周身红透。
翠妈妈两口子很是恼怒,又莫可奈何,问了兰儿好几次,甚至动手打了兰儿,也未问出个所以然来,眼见兰儿分娩在即,这丑是出定了的。翠妈妈便四处托人说媒,也是巧合,这媒竟说到了湖南华容县。当地有一光棍,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姊妹,四十来岁,因家境贫寒,一直未说上媳妇,见有人上门说亲,自然是满口应允。兰儿终是嫁了,翠妈妈也舒了口气。不到半年,老女婿上门报喜,说得了个儿子,白白胖胖的,有九斤重。翠妈妈又是一阵欢喜,赶忙准备着去华容送祝米。翠妈妈两口子和女婿一道,挑着祝米赶到鄢铺过渡,渡船行至江心,狂风大起,白浪滔滔。渡船一时倾斜,那两担送恭贺的祝米一下滑入江中。翠妈妈一声尖叫,老女婿赶忙去抢,待手抢得挑担时,老女婿已随逃担一同坠入江中。渡船上顿时一片惊恐之声,无奈江阔水急,竟未觅得老女婿踪影。翠妈妈两口子辗转到了华容,抱着兰儿和外孙好一阵痛哭。兰儿又回到了白鹭湖,外孙便随姥爷姓刘,取名宗保。这也正应了张瞎子的谶语:无嗣生丁。自此后,翠妈妈对张瞎子更是敬若神明了。
张瞎子这会酒足饭饱了,他站起来立直了身子,对翠妈妈说:三柱长香燃烬灰,一杯清茶化符水。保管好,保管好。翠妈妈赶忙上前,搀着张瞎子撩过长凳。江婆婆见张瞎子要走,急忙道:张先生,两杯花生米,你郎还没有给钱咧。张瞎子笑道:正是,正是,稀乎(险些之意)吃了你郎的跑餐。说罢,他手到裤管里抠了起来。
门外传来一阵嘈杂之声,隐约有女人在哭,还在男人的骂声。大家正循声探过头去,一女子披头散发冲了起来,是服务部的翠姣。后面跟进的是她的男人家壁,服务部理发室里的剃头师傅。这两口子怎么又闹上了。翠姣和家壁结婚有三四年,一直未怀上小孩,两口子为这事没少绊过嘴,特别是家壁,一说自己不行,便气不打一处出,动手就打。翠姣自然不是男人的对手,每次相骂便收拾衣物往娘屋里跑。上次翠姣又要回娘屋,家壁硬是拽过翠姣的提包,一使劲,扔到了门前的荷塘中间。那提包还是我下塘摸上来的,害得我呛了好几口水。说实话,我不蛮喜欢家壁。每次去剃个头,他硬拉我到他跟前坐下,剃头布勒得我颈脖生痛不说,还总喜欢摁我的头,一会上下,一会左右,像在摆造型样。他总说我是犟杆子,时不时要敲我几丁弓,每次剪完头,我都是边骂边往外跑。
翠姣性格蛮好,长得也还漂亮,高挑的个子,齐腰的独辫,让人看着很舒服。我喊她翠姣幺幺,是阿姨的意思。这姣和幺连在一起喊很是拗口,喊快一点就只剩这姣字了,好像我在直呼其名一样。就为这,我没少挨母亲的训斥,说我不醒事。我原本觉着喊翠姣幺幺亲热,我也是喜欢她的,没曾想,她都到母亲那儿告状去了,真是让人窝火。但我不记翠姣的仇,我喜欢她笑盈盈的样子。
翠姣就爱往娘屋里跑,母亲可没少劝过她,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不是年不是节的,回个么娘屋咧,人家肯定要说你是过得不好了。再说年轻两口子,哪个还不嗑嗑碰碰啊。母亲是武汉下放知青,扎根在了白鹭湖,好多年都没有回过娘屋了。翠姣是家里的幺姑娘,又是独姑娘,被爷妈娇惯着。那次回娘屋,翠姣额头上的一个包引起了家人的注意,搞清楚是家壁打的,两个哥哥立马赶到服务部,揪着家壁一阵好打。也难怪家壁要扔提包了,他这可是又恨又怕哩。
这会家壁一跨进饭馆的门,母亲也气吁吁地跟了进来,这三头抵六面话便说开了。原来,家壁和翠姣正在吃晚饭,家壁说屋里不热闹,两个人吃饭一点意思都没有。两人说着说着又扯到小伢身上,家壁说把侄儿子过继过来,以后好跟自己养老送终。翠姣听了不高兴,说吃亏跟别个抚伢儿,猪才搞这个事。翠姣又一个劲地埋怨家壁不行,不像个男人样。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家壁最忌恨说自己不行了,他“呼”地站起,猛地把桌子一掀,这饭碗、菜碟落地便成八瓣。翠姣是最惜物的,见家壁这般,便上前撕扯起来。隔壁做饭的母亲听得动静,忙过来劝架,可哪里扯得过火气正盛的两个人哩。母亲只得推动翠姣,让她到外面去避避。
家壁最恨姑娘往外跑了,便一路追赶过来。见饭馆人多,家壁站着未动,翠姣好像仗了势一样,又数落起家壁来。家壁闹得心头火起,跳起来一拳朝立在张瞎子背后的翠姣捶去。张瞎子眼虽不见,但耳朵却是极灵,听得有风声过耳,本能地将竹竿一挑。只听得家壁“哎唷”一声,人便蹲在了地上,双手紧紧地捂住了左眼。张瞎子急忙扔下竹竿,双手乱摸,口中急道:做孽哒,做孽哒,我不是故意的哩。翠姣见自己男人这般,晓得错了拐,赶忙抱着家壁的肩头,哭了起来。
一旁的翠妈妈俯下身来,说家壁,让我看下子,要不要紧。家壁未吱声,翠姣却哭道:哪个要你们管闲事了,家壁要有么豁子,看我不找你张瞎子算总帐。说着,翠姣的手扳过家壁的脸,又把家壁捂着眼睛的手挪开。她轻轻拨弄着家壁的左眼皮,凑上前,轻轻地吹着气,那是一副怜爱的模样。旁人见无甚大碍,又见翠姣这架式,便轻轻地笑了起来。张瞎子见众人笑起,心知无妨了,便笑道:两口子相骂不记仇,到了晚上还睡一头哦。这话说得翠姣破涕为笑,拉起男人便往外走。
夕阳在白鹭湖的大地上渐渐退去,它退过了服务部门前的碎石街道,退过了饭馆里四处散去的人群,也退过了家壁和翠姣搀扶的背影,退过了张瞎子的白眼、竹竿和清脆的铃声,退过了江婆婆祖孙俩轻移的脚步,退过了翠妈妈油腻的围裙,还有我和母亲。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叶知秋 于 2011-4-8 21:1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