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青皮杏儿香(散文)
2022-01-13抒情散文于文华
五月,青皮杏儿香(散文)■ 文/于文华山上落雪山下雨。河西五月,一里不同天,数步不同景。山头瑞雪飘飘。山下细雨潇潇。像是游走在两个世界的过客,各行其是,却又相互观望;互不打搅,却又相互映衬,展现世界的多姿多彩。生命,来到世上,谁有谁的存活方……
五月,青皮杏儿香(散文)
■ 文/于文华 山上落雪山下雨。
河西五月,一里不同天,数步不同景。山头瑞雪飘飘。山下细雨潇潇。像是游走在两个世界的过客,各行其是,却又相互观望;互不打搅,却又相互映衬,展现世界的多姿多彩。
生命,来到世上,谁有谁的存活方式。雨水,无论以何种面貌,展露于天地,皆为一个终极目的:滋润万物,泽溉灵魂。
坐在岁月,默默枝头打法光阴的农历,有些兴奋,有些激动,更有些勤快地走进,这个生机勃勃的五月。她知道,日子迈过这道门槛,自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这时节,麦花开败了,麦穗绽放。杏花衰落了,青杏满枝。
这时节,疏朗,明净的天空下,金黄的油菜花,淡蓝的胡麻花,衬的土眉土眼的村子,有些妩媚,有些生动。
这时节,沙枣花的馨香馨香气息,一股子一股子随风吹拂而来,挡都挡不住,执拗而顽强,钻入鼻息,扑入心扉。
多年后,依然,在心底深处,无数次,一遍遍,回望那个场景。
回想一次,心底就幸福一回。
浮现一回,灵魂就甜蜜一次。
绵软,甜香的青皮杏,早被我咀嚼得一干二净。可,它的果核,却一直长在我少年的记忆里,无论天荒地老,无论山高水长,它——青青翠翠的枝叶,悠长芬芳的气息,那么执拗,那么顽强,那么执著,一直驻扎在心田。
爹,娘,和暑期无事可做的我,埋头于自家承包地里,手执镰刀,挥汗如雨,割麦。草帽戴在头顶,麦子拦在怀抱,割倒,再割倒。估计半抱子了,放到准备捆麦子的“腰子”上。酷热难挡,口中干涩。不时直起腰,将草帽当扇,神清气爽不少。不远处,是乡邻的果园。青青枝叶间,随风摇曳着,一个个青中带微黄的杏。此时,“望梅止渴”的故事,毫无悬念,没有铺垫,从脑际钻入口唇。一个劲咽口水。仿佛,杏的味道,悄然从远处,从味蕾隧道,偷偷溜出。
脑袋里,就痴痴地想:做一株植物,多好!不受苦,不受罪。最好,是一棵人见人爱的杏树。有风雨沐浴,有阳光照耀,有上天的露水,和河中的流水滋润,有乡人疼爱,“傲岸于时间和空间之外,孤芳自赏着,个性凛然着,管它呢?”该萌芽时,萌芽;该绽叶时,绽叶;该开花时,开花;该挂果时,挂果;该衰败零落了,自然和万物一道,携手走进那个寒冷的冬天。
有风,像善解人意的人,带着股股凉意,“哗啦啦”,吹拂而来。我说的,不是柔风,不是轻风,是那种摇晃着树枝披头散发,吹舞着麦子东摇西晃的大风。天上,黑云飞渡,匆匆忙忙,慌里慌张,像是听到了天宫的号令,到哪里集结。一疙瘩,一疙瘩的浓黑云团,迅急由西北,向西南方攒动、奔涌。
父母在犹豫:继续割,还是暂停?可,年少嘴馋的我,注意力不是眼前麦子割了多少?不是麦个儿捆了多少?不是娘割麦时顺便铲的猪草有多少?更不是爹揪下的青穗头有多少(带回家或烧或炒吃)?而是不远处,惹人心动,惹人口腹的杏子,被风摇落了多少?有没有看守之人?能不能趁机“窃取”几个?
风是雨的头。云是雨的娘。我是爹亲娘爱的子女。
世间,有那个当娘的,不懂儿的心思。娘停下手中的活,说:去跟看园子的人,说说。他们风刮下来的杏,给我们秤几个。一言不发,沉默寡言的爹,未搭腔,戴着那顶走风漏气,破旧草帽,顺长满青草的地埂,蜿蜒,绕道。农民最知道麦子的不易。农民最疼惜汗水的结晶。
三月春风里,一犁头,一犁头播种。四月天旱,又是蹲在地头瞅麦苗,又是站在高处观天色。薅草时,一行行,一遍遍,生怕有一棵杂草未拔净;浇水时,灌溉的满得不能再满,恨不能箍个草圈在地头。眼看长势喜人,开镰收割了,这一场怪风,不知何时能停下?不知要摇落多少麦子到地下?
嘈嘈切切雨水中,娘和我,快步来到一处土崖下,避雨。闻听,急雨紧一阵,缓一阵,像鼓,敲打着麦田,树木,村庄,和远远近近的万物。茫茫雨帘里,我的心,不在爹是否淋雨,是否被狗咬了,是否被人婉拒,而是能否早点吃到向往中的杏。眼巴巴望着。吞咽着口水……
不多时,爹手捧草帽,欣喜与色:“人家不要钱。说是自家种的,地连地,庄子连乡里的乡亲,要啥钱。再说,风吹落的,也值不了几个钱。”
这是乡里俗名叫“青皮杏”,也叫“五月黄”,属早熟品种。和麦子一起“登堂入室”,和麦子一道使人心驰神往。
握一枚青杏在手,有些愉悦,有些心动。看一眼青绿泛黄的皮,不大入眼,有碍观赏。母亲拿棉头巾,轻轻擦擦,递给我几个。皮这么绿,味定是有些酸。捏一下,柔柔的,软软的,绵绵的。轻轻咬开薄薄的皮,一股子软中带甜,甜中含绵,绵中夹香的味道,来不及咀嚼,立时跑进了肚腹。入口即化的感觉,如沐光泽,舒展了青翠岁月的贫穷与艰苦——原来,有些东西,美,不显露于外表。原来,有些事物,内骨里的韵味,需要亲自品尝、体味。道听途说了,不算。耳闻目睹了,也不算。唯有细细入眼入口、入心入扉、入脑入魂了,才修的正果,方得正味,亲力亲为了,才触摸真实内核。事必躬亲了,才觉弥足珍贵。
不张扬,不自夸,不招摇,不炫耀的五月黄。有些含蓄,有些内敛,有些矜持,有些素朴的青皮杏,只将那一份骨子里的甜美,深藏不露,含而不发。可,你与你自己,早已被质朴,真诚的乡村所接纳,被憨厚、实在的乡民所欢喜。
你知道,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你知道,给人金玉,不如赠人美味;
你知道,最美的风景,深藏于内心深处;
你知道,世间最饱满的情愫,是那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忱。
风有时。雨有时。麦子亦有时。可是啊,那种其貌不扬,却香味恣肆,看似皮绿味涩,却绵软芳香的青皮杏,再也寻它不着。或许,“命贱如你,早就心如佛,普度众生。这光阴不来你却在。你在不在光阴却来”。
走过了深深浅浅的时光河流,舌尖上味蕾的记忆,一直让我记着:故乡的每一种食物,或多或少,或厚或薄……都滋润了游子的筋骨和血脉。
乡音和粮食,水土和亲情,缔造了亲切福祉。怀抱这样的信念:花木立世皆素雅,人生清白尽芬芳。不忘乡土本色,不慕过眼繁华。坚持着,努力着,“哪怕无法在这个枝头开花,但却能够在另一处叶下结出果实”。
不一定累累喜人,不一定惹人心动。唯,能给世间带来馨香和甘甜,就像,乡间素素朴朴的青皮杏,那个麦黄时节,唇齿留香的乡下杏子。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3-6-2 15:56 编辑 ] 记忆, 情感, 五月, 乡下, 杏子
■ 文/于文华 山上落雪山下雨。
河西五月,一里不同天,数步不同景。山头瑞雪飘飘。山下细雨潇潇。像是游走在两个世界的过客,各行其是,却又相互观望;互不打搅,却又相互映衬,展现世界的多姿多彩。
生命,来到世上,谁有谁的存活方式。雨水,无论以何种面貌,展露于天地,皆为一个终极目的:滋润万物,泽溉灵魂。
坐在岁月,默默枝头打法光阴的农历,有些兴奋,有些激动,更有些勤快地走进,这个生机勃勃的五月。她知道,日子迈过这道门槛,自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这时节,麦花开败了,麦穗绽放。杏花衰落了,青杏满枝。
这时节,疏朗,明净的天空下,金黄的油菜花,淡蓝的胡麻花,衬的土眉土眼的村子,有些妩媚,有些生动。
这时节,沙枣花的馨香馨香气息,一股子一股子随风吹拂而来,挡都挡不住,执拗而顽强,钻入鼻息,扑入心扉。
多年后,依然,在心底深处,无数次,一遍遍,回望那个场景。
回想一次,心底就幸福一回。
浮现一回,灵魂就甜蜜一次。
绵软,甜香的青皮杏,早被我咀嚼得一干二净。可,它的果核,却一直长在我少年的记忆里,无论天荒地老,无论山高水长,它——青青翠翠的枝叶,悠长芬芳的气息,那么执拗,那么顽强,那么执著,一直驻扎在心田。
爹,娘,和暑期无事可做的我,埋头于自家承包地里,手执镰刀,挥汗如雨,割麦。草帽戴在头顶,麦子拦在怀抱,割倒,再割倒。估计半抱子了,放到准备捆麦子的“腰子”上。酷热难挡,口中干涩。不时直起腰,将草帽当扇,神清气爽不少。不远处,是乡邻的果园。青青枝叶间,随风摇曳着,一个个青中带微黄的杏。此时,“望梅止渴”的故事,毫无悬念,没有铺垫,从脑际钻入口唇。一个劲咽口水。仿佛,杏的味道,悄然从远处,从味蕾隧道,偷偷溜出。
脑袋里,就痴痴地想:做一株植物,多好!不受苦,不受罪。最好,是一棵人见人爱的杏树。有风雨沐浴,有阳光照耀,有上天的露水,和河中的流水滋润,有乡人疼爱,“傲岸于时间和空间之外,孤芳自赏着,个性凛然着,管它呢?”该萌芽时,萌芽;该绽叶时,绽叶;该开花时,开花;该挂果时,挂果;该衰败零落了,自然和万物一道,携手走进那个寒冷的冬天。
有风,像善解人意的人,带着股股凉意,“哗啦啦”,吹拂而来。我说的,不是柔风,不是轻风,是那种摇晃着树枝披头散发,吹舞着麦子东摇西晃的大风。天上,黑云飞渡,匆匆忙忙,慌里慌张,像是听到了天宫的号令,到哪里集结。一疙瘩,一疙瘩的浓黑云团,迅急由西北,向西南方攒动、奔涌。
父母在犹豫:继续割,还是暂停?可,年少嘴馋的我,注意力不是眼前麦子割了多少?不是麦个儿捆了多少?不是娘割麦时顺便铲的猪草有多少?更不是爹揪下的青穗头有多少(带回家或烧或炒吃)?而是不远处,惹人心动,惹人口腹的杏子,被风摇落了多少?有没有看守之人?能不能趁机“窃取”几个?
风是雨的头。云是雨的娘。我是爹亲娘爱的子女。
世间,有那个当娘的,不懂儿的心思。娘停下手中的活,说:去跟看园子的人,说说。他们风刮下来的杏,给我们秤几个。一言不发,沉默寡言的爹,未搭腔,戴着那顶走风漏气,破旧草帽,顺长满青草的地埂,蜿蜒,绕道。农民最知道麦子的不易。农民最疼惜汗水的结晶。
三月春风里,一犁头,一犁头播种。四月天旱,又是蹲在地头瞅麦苗,又是站在高处观天色。薅草时,一行行,一遍遍,生怕有一棵杂草未拔净;浇水时,灌溉的满得不能再满,恨不能箍个草圈在地头。眼看长势喜人,开镰收割了,这一场怪风,不知何时能停下?不知要摇落多少麦子到地下?
嘈嘈切切雨水中,娘和我,快步来到一处土崖下,避雨。闻听,急雨紧一阵,缓一阵,像鼓,敲打着麦田,树木,村庄,和远远近近的万物。茫茫雨帘里,我的心,不在爹是否淋雨,是否被狗咬了,是否被人婉拒,而是能否早点吃到向往中的杏。眼巴巴望着。吞咽着口水……
不多时,爹手捧草帽,欣喜与色:“人家不要钱。说是自家种的,地连地,庄子连乡里的乡亲,要啥钱。再说,风吹落的,也值不了几个钱。”
这是乡里俗名叫“青皮杏”,也叫“五月黄”,属早熟品种。和麦子一起“登堂入室”,和麦子一道使人心驰神往。
握一枚青杏在手,有些愉悦,有些心动。看一眼青绿泛黄的皮,不大入眼,有碍观赏。母亲拿棉头巾,轻轻擦擦,递给我几个。皮这么绿,味定是有些酸。捏一下,柔柔的,软软的,绵绵的。轻轻咬开薄薄的皮,一股子软中带甜,甜中含绵,绵中夹香的味道,来不及咀嚼,立时跑进了肚腹。入口即化的感觉,如沐光泽,舒展了青翠岁月的贫穷与艰苦——原来,有些东西,美,不显露于外表。原来,有些事物,内骨里的韵味,需要亲自品尝、体味。道听途说了,不算。耳闻目睹了,也不算。唯有细细入眼入口、入心入扉、入脑入魂了,才修的正果,方得正味,亲力亲为了,才触摸真实内核。事必躬亲了,才觉弥足珍贵。
不张扬,不自夸,不招摇,不炫耀的五月黄。有些含蓄,有些内敛,有些矜持,有些素朴的青皮杏,只将那一份骨子里的甜美,深藏不露,含而不发。可,你与你自己,早已被质朴,真诚的乡村所接纳,被憨厚、实在的乡民所欢喜。
你知道,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你知道,给人金玉,不如赠人美味;
你知道,最美的风景,深藏于内心深处;
你知道,世间最饱满的情愫,是那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忱。
风有时。雨有时。麦子亦有时。可是啊,那种其貌不扬,却香味恣肆,看似皮绿味涩,却绵软芳香的青皮杏,再也寻它不着。或许,“命贱如你,早就心如佛,普度众生。这光阴不来你却在。你在不在光阴却来”。
走过了深深浅浅的时光河流,舌尖上味蕾的记忆,一直让我记着:故乡的每一种食物,或多或少,或厚或薄……都滋润了游子的筋骨和血脉。
乡音和粮食,水土和亲情,缔造了亲切福祉。怀抱这样的信念:花木立世皆素雅,人生清白尽芬芳。不忘乡土本色,不慕过眼繁华。坚持着,努力着,“哪怕无法在这个枝头开花,但却能够在另一处叶下结出果实”。
不一定累累喜人,不一定惹人心动。唯,能给世间带来馨香和甘甜,就像,乡间素素朴朴的青皮杏,那个麦黄时节,唇齿留香的乡下杏子。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3-6-2 15:56 编辑 ] 记忆, 情感, 五月, 乡下, 杏子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