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树的文脉
2022-01-13抒情散文聂中民
大柳树的文脉
■聂中民大柳树,是武山洛门古镇东的一个村庄。因喜好五柳先生,也就喜欢上了这个陇中高原上的小村庄。大柳树村地处西旱坪汉代遗址之下。北滨渭水,南倚冶扶山,西临大南河,东望古冀县。西南角坐落着数百年古刹东华寺。一路寻访而去,村口竖……
大柳树的文脉
■聂中民
大柳树,是武山洛门古镇东的一个村庄。因喜好五柳先生,也就喜欢上了这个陇中高原上的小村庄。 大柳树村地处西旱坪汉代遗址之下。北滨渭水,南倚冶扶山,西临大南河,东望古冀县。西南角坐落着数百年古刹东华寺。一路寻访而去,村口竖有门楼一座。正面上方朱漆“大柳树村”四字,背面的“崇尚文明”四字具有几分魏晋风骨。村巷街头,子吻棋盘、鸡鸣墙隅,处处透着闲适安逸的情调。 在洛门镇,大柳树绝对是占尽了人文风韵的。其实,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大柳树村见得最多是树木就是柳树了。柳树不但多而且大,村人皆有在田畔水滨植柳的习惯。柳树在大柳树村实质上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层面。同样,除了柳树之外,上百年的古槐似乎见证着这个现代村庄的前世与今生。
大柳树村在历史上就以文风昌盛著称于武山,解放之后一直是武山小城的模范村。仅在“大跃进”之前,武山就仅有的三个全国典型中大柳树村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地名称谓,却延续了若干年。行走在大柳树村,村中树密渠清,村边纤陌纵横,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村庄沐浴在恬淡宁静之中。 说到大柳树村,应该是和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还有着不解之缘的。当年红军长征过武山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曾住在大柳树村。大柳树村的文明和美给一代伟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若要探究总理具体住在哪一家,我们无从寻找考证了。在武山,不过当年红军长征中在鸳鸯费家山毛主席住过的旧房院落却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大柳树村因户户讲文明,人人讲卫生而被树为全国“卫生模范村”典型。于是,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大柳树村奖状和锦旗各一面。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奖给大柳树村的奖状现在就安安静静的躺在武山档案馆的一个角落里。
一个村庄的荣誉和辉煌背后,是一个家族和一种精神在支撑着。大柳树村成为全国典型与大柳树村陈氏的 “耕读传家”精神绝对密不可分。在大柳树村,随处可见“耕读第”、“集祥第”、“和为贵”、“平为福”之类的门楣及楣额。时至今日,大柳树陈氏依然发扬其先祖耕田致富的光荣传统,继承了“以农为本”的兴业思想。在千余人的小村子,陈氏一家就是名门望族了。因其祖辈多出人才而承担了这个村子的兴衰!
仔细回想起来,一直以来“读书、耕田”两件事都是倍受中国知识分子所推崇的。和我同去大柳树村的武山卫生局干部魏应斌在车上告诉我,大柳树村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冬暖棚的大量推广,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投产建设,在无形之中推进了周边及渭川地区蔬菜种植业蓬勃发展。这个从远古时代一路蹒跚走来的村庄,不经意间就上高效集约的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柳树村的陈氏在农闲之余致力诗书的最好例证就是在“耕”的基础上,大柳树村陈氏后代开始向诗书庠序来习知礼节,一条科举路自然而然就被开辟出来了。紧接着就有进士、举人、贡生诞生了。大柳树村的崛起,绝对是应验了“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句话的。 陈氏家族中第一位在科举路上取得成果的要数清代进士陈廷鉴了。在中国历史上,从兴科举到废除科举的一千多年中,武山共有三人考中进士,清代仅一名即为大柳树村的陈廷鉴。历史上由于武山民风梱仆无华不喜表暴,江山阻塞声气睽隔,学人师友寥落、鲜有交游。虽说出了三位进士,但学术方面几无成就、阒寂无声,这该是武山人民的伤痛之处吧!在古代,武山就没有出现过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者。 陈氏家族中在科举路上值得一说的要数清末举人陈清选。陈清选生活在清末民初的旧中国,官场的极度腐败令他无心仕途,决心致力于教书育人。先生毕生从教授业,桃李遍及三陇。 “江山寂寞英雄少,桃李飘零老泪多” 便是他求才心切的真实写照。陈清选先生寄情于山野清风,托体于流水绿树,感时咏怀,取景兴象。在诗作集《逸鹤鸣秋集》中,字里行间充盈着“耕读”精神或隐逸情节,汩汩流淌着身隐田园,依然情系民生的人生情怀。
陈氏家族的“耕读传家”精神不仅使本族中人在科举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就是放到今天来说,受益于“耕读传家”精神的陈氏后辈依然精英辈出。虽然依旧秉承着先祖们不慕仕途的传统,但却在学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不俗气的成就。
除陈廷鉴和陈清选之外,陈氏家族中还曾在清代出过贡生一名,因贡生之辈在科举途上仅为半路之人,况也无有著述之类留世,因此也就只能作罢不在去追寻了。在近代的文人中,执教于四川大学的陈清选之曾孙陈兵以其学识渊博,成就突出而名震巴蜀。以国画丹青扬名艺坛的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陈则恕也是陈氏家族里传承文脉的后人。而在其后辈中,作家陈永恒先生倾注十五年之心血,一部长达80多万字的《渭水悠悠》填补了天水市长篇小说创作的空白而引起当代文坛关注……
我们可以想像,陈氏家族的“耕读精神”背后的强大的思想支柱难道不是中国古代士人的隐逸情节与传统的释道思想吗。在陈清选诗中,“八十年华三宝聚,天留野老课愚孙”显然可以看出这位年过八旬依然不忘教育子孙的精神是那么的强烈。耕读生活早期作为文人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只有归隐的士子才会迫于生计去耕田。诸葛亮在出仕前不也也曾躬耕于南阳吗?由此可见,在中国文人的骨子深处,都有很强的 “耕读意识”和隐逸情节。
陈氏家族在“耕读精神”为底蕴的文化沃土上,还绽放着另一枝奇葩,那便是悬壶济世的大柳树陈氏中医世家。在陈氏家族中,历代在中医方面集大成者当数前清时期被陇上人呼为“陈佛爷”的陈至义。陈至义曾自己出资设立万全草堂,每有穷人到他门上问病抓药,经常不收取任何费用。他乐善好施,救死扶伤在医德操守一时声名远播,几乎达到门庭若市的状况。
陈氏中医之所以以中医世家而称著,关键在于历经数代的衣钵相传而从未间歇。从陈至义至现在,陈氏医术已传承了陈裕、陈恭、陈廷珍、陈子廉、陈筮豫、陈必敬六七代传人。中医乃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陈氏家族在“耕读”精神的影响下,世代子孙除耕田之余便是致力诗书与医术。在中医方面成就斐然且长盛不衰,造福一方乡民,是耕读精神最好的诠释和践行。
在大柳树村,是耕读精神的丰厚内涵铸就的村民的勤劳善良和知礼文明。尚文重耕的的荣誉感成就了一个传奇式的村庄。时下,在这样一个自然和谐、富饶繁荣、文风昌盛的地方,我被陈氏家族的深厚蕴含而张力十足的“耕读传家”精神彻底的失眠了。 “耕读传家”的不就是大柳树百年繁荣的最好佐证么?
在武山,我在石岭下村真切的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道德的高度,而大柳树村却给了我人文和耕读的精神内涵的另一种解读!
[ 本帖最后由 聂中民 于 2010-3-6 19:40 编辑 ]
■聂中民
大柳树,是武山洛门古镇东的一个村庄。因喜好五柳先生,也就喜欢上了这个陇中高原上的小村庄。 大柳树村地处西旱坪汉代遗址之下。北滨渭水,南倚冶扶山,西临大南河,东望古冀县。西南角坐落着数百年古刹东华寺。一路寻访而去,村口竖有门楼一座。正面上方朱漆“大柳树村”四字,背面的“崇尚文明”四字具有几分魏晋风骨。村巷街头,子吻棋盘、鸡鸣墙隅,处处透着闲适安逸的情调。 在洛门镇,大柳树绝对是占尽了人文风韵的。其实,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大柳树村见得最多是树木就是柳树了。柳树不但多而且大,村人皆有在田畔水滨植柳的习惯。柳树在大柳树村实质上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层面。同样,除了柳树之外,上百年的古槐似乎见证着这个现代村庄的前世与今生。
大柳树村在历史上就以文风昌盛著称于武山,解放之后一直是武山小城的模范村。仅在“大跃进”之前,武山就仅有的三个全国典型中大柳树村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地名称谓,却延续了若干年。行走在大柳树村,村中树密渠清,村边纤陌纵横,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村庄沐浴在恬淡宁静之中。 说到大柳树村,应该是和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还有着不解之缘的。当年红军长征过武山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曾住在大柳树村。大柳树村的文明和美给一代伟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若要探究总理具体住在哪一家,我们无从寻找考证了。在武山,不过当年红军长征中在鸳鸯费家山毛主席住过的旧房院落却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大柳树村因户户讲文明,人人讲卫生而被树为全国“卫生模范村”典型。于是,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大柳树村奖状和锦旗各一面。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奖给大柳树村的奖状现在就安安静静的躺在武山档案馆的一个角落里。
一个村庄的荣誉和辉煌背后,是一个家族和一种精神在支撑着。大柳树村成为全国典型与大柳树村陈氏的 “耕读传家”精神绝对密不可分。在大柳树村,随处可见“耕读第”、“集祥第”、“和为贵”、“平为福”之类的门楣及楣额。时至今日,大柳树陈氏依然发扬其先祖耕田致富的光荣传统,继承了“以农为本”的兴业思想。在千余人的小村子,陈氏一家就是名门望族了。因其祖辈多出人才而承担了这个村子的兴衰!
仔细回想起来,一直以来“读书、耕田”两件事都是倍受中国知识分子所推崇的。和我同去大柳树村的武山卫生局干部魏应斌在车上告诉我,大柳树村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近年来冬暖棚的大量推广,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投产建设,在无形之中推进了周边及渭川地区蔬菜种植业蓬勃发展。这个从远古时代一路蹒跚走来的村庄,不经意间就上高效集约的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柳树村的陈氏在农闲之余致力诗书的最好例证就是在“耕”的基础上,大柳树村陈氏后代开始向诗书庠序来习知礼节,一条科举路自然而然就被开辟出来了。紧接着就有进士、举人、贡生诞生了。大柳树村的崛起,绝对是应验了“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句话的。 陈氏家族中第一位在科举路上取得成果的要数清代进士陈廷鉴了。在中国历史上,从兴科举到废除科举的一千多年中,武山共有三人考中进士,清代仅一名即为大柳树村的陈廷鉴。历史上由于武山民风梱仆无华不喜表暴,江山阻塞声气睽隔,学人师友寥落、鲜有交游。虽说出了三位进士,但学术方面几无成就、阒寂无声,这该是武山人民的伤痛之处吧!在古代,武山就没有出现过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者。 陈氏家族中在科举路上值得一说的要数清末举人陈清选。陈清选生活在清末民初的旧中国,官场的极度腐败令他无心仕途,决心致力于教书育人。先生毕生从教授业,桃李遍及三陇。 “江山寂寞英雄少,桃李飘零老泪多” 便是他求才心切的真实写照。陈清选先生寄情于山野清风,托体于流水绿树,感时咏怀,取景兴象。在诗作集《逸鹤鸣秋集》中,字里行间充盈着“耕读”精神或隐逸情节,汩汩流淌着身隐田园,依然情系民生的人生情怀。
陈氏家族的“耕读传家”精神不仅使本族中人在科举路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就是放到今天来说,受益于“耕读传家”精神的陈氏后辈依然精英辈出。虽然依旧秉承着先祖们不慕仕途的传统,但却在学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不俗气的成就。
除陈廷鉴和陈清选之外,陈氏家族中还曾在清代出过贡生一名,因贡生之辈在科举途上仅为半路之人,况也无有著述之类留世,因此也就只能作罢不在去追寻了。在近代的文人中,执教于四川大学的陈清选之曾孙陈兵以其学识渊博,成就突出而名震巴蜀。以国画丹青扬名艺坛的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陈则恕也是陈氏家族里传承文脉的后人。而在其后辈中,作家陈永恒先生倾注十五年之心血,一部长达80多万字的《渭水悠悠》填补了天水市长篇小说创作的空白而引起当代文坛关注……
我们可以想像,陈氏家族的“耕读精神”背后的强大的思想支柱难道不是中国古代士人的隐逸情节与传统的释道思想吗。在陈清选诗中,“八十年华三宝聚,天留野老课愚孙”显然可以看出这位年过八旬依然不忘教育子孙的精神是那么的强烈。耕读生活早期作为文人的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只有归隐的士子才会迫于生计去耕田。诸葛亮在出仕前不也也曾躬耕于南阳吗?由此可见,在中国文人的骨子深处,都有很强的 “耕读意识”和隐逸情节。
陈氏家族在“耕读精神”为底蕴的文化沃土上,还绽放着另一枝奇葩,那便是悬壶济世的大柳树陈氏中医世家。在陈氏家族中,历代在中医方面集大成者当数前清时期被陇上人呼为“陈佛爷”的陈至义。陈至义曾自己出资设立万全草堂,每有穷人到他门上问病抓药,经常不收取任何费用。他乐善好施,救死扶伤在医德操守一时声名远播,几乎达到门庭若市的状况。
陈氏中医之所以以中医世家而称著,关键在于历经数代的衣钵相传而从未间歇。从陈至义至现在,陈氏医术已传承了陈裕、陈恭、陈廷珍、陈子廉、陈筮豫、陈必敬六七代传人。中医乃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陈氏家族在“耕读”精神的影响下,世代子孙除耕田之余便是致力诗书与医术。在中医方面成就斐然且长盛不衰,造福一方乡民,是耕读精神最好的诠释和践行。
在大柳树村,是耕读精神的丰厚内涵铸就的村民的勤劳善良和知礼文明。尚文重耕的的荣誉感成就了一个传奇式的村庄。时下,在这样一个自然和谐、富饶繁荣、文风昌盛的地方,我被陈氏家族的深厚蕴含而张力十足的“耕读传家”精神彻底的失眠了。 “耕读传家”的不就是大柳树百年繁荣的最好佐证么?
在武山,我在石岭下村真切的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道德的高度,而大柳树村却给了我人文和耕读的精神内涵的另一种解读!
[ 本帖最后由 聂中民 于 2010-3-6 19:40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