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外号背后的故事(十二)蝌蚪儿
2022-01-13叙事散文秦时明月
蝌蚪儿“蝌蚪儿”是由“科五儿”谐音而来,“科五儿”则是季正科的小名。季正科明明在家中排行第三,却被喊成“科五儿”,我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小时候的蝌蚪儿总是挂着一筒鼻涕,挂得长了,就用手背横着一抹,于是两边的小脸就总是结着一层硬壳。又总是跟……
蝌蚪儿
“蝌蚪儿”是由“科五儿”谐音而来,“科五儿”则是季正科的小名。季正科明明在家中排行第三,却被喊成“科五儿”,我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小时候的蝌蚪儿总是挂着一筒鼻涕,挂得长了,就用手背横着一抹,于是两边的小脸就总是结着一层硬壳。又总是跟在他那两个分别叫日本和牙狗的哥哥屁股后边跑,跑不赢,就哭,蹲在地上撒一泡尿又跟着撵,又哭。他父亲听不得他的哭声,就在不知道的哪个角落扯长声音大声地骂:日本,牙狗,你两个狗日的,又在放蝌蚪儿的血吗?日本,或者牙狗挨了骂,便倒回来牵着蝌蚪儿,并悄悄在蝌蚪儿的屁股上踢一脚以泄愤,蝌蚪儿又要哭,看到了哥哥举起的拳头,于是噤声。
蝌蚪儿上小学和我同学。蝌蚪儿一上小学就成了班上的倒数第一名。他其实智力并不差,就是读书不行。每个学期二块七毛钱的学费,蝌蚪儿总是拖到期末都不交。老师把课堂上睡觉的蝌蚪儿叫醒,问他啥知交学费,蝌蚪儿揉了揉眼睛,打着呵欠说:我爸爸说,星期七交。差点把老师晕死。小学五年,我记得蝌蚪算术得零分的次数起码不少于十次,就算不是零分,也最多得十多分。他写自己的名字,总是把“正”写成“王”,把“科”写成“料”。所以,蝌蚪儿其实还有一个外号,就叫“季王料”,这是我们的小学老师经常叫的,不过没有形成气候。
上中学后我就很少在家里,与蝌蚪儿也就没有了什么接触,只是知道他是没有考上初中,跟他两个哥哥跑云南当泥水匠去了。那时的蝌蚪儿十三四岁,但是他肯长,已经比我要高出一个脑壳,起码有一米六几。成天呆学校里,为了考中师而拼命学习的我,有次回家看到了从云南回来的蝌蚪儿,很是羡慕他,觉得他到了大地方,见了大世面,我那点所谓“成绩好”的优越感,差点被蝌蚪给消灭殆尽。我上了县城高中,高三那一年放假回家,看到回家过年的蝌蚪时,那家伙已经差不多接近一米八了。有人开玩笑说:“这么大个蝌蚪儿,该变成蛤蟆了。”蝌蚪一表人材,又在外面当泥水匠,并且听说已经是个小包工头了,给蝌蚪儿做媒的人差点把他家门前的田坎都踩垮了。可是,蝌蚪儿却宣言,他要干大事,他现在不会考虑这个事情,即使要考虑,也不会找乡下女子。蝌蚪儿的豪言壮语镇住了所有的人,也让我考大学的人生理想差点动摇。我对蝌蚪儿衷心地佩服了。蝌蚪一定会干一翻大事业的,一定会成为万元户的(那时候“万元户”这个概念很流行)——我坚信。
再次见到蝌蚪儿已经是在我大学毕业之后好几年了。在县城的一家银行门口,一辆云南牌照的桑塔纳轿车突然停在闷头疾走的我的面前,吓了我一跳。车窗摇下,露出一颗戴着墨镜的大平头。认不到了嗦?大平头笑扯扯地问。嘿嘿,蝌蚪儿!我脱口而出。蝌蚪儿也嘿嘿地笑,说上车上车,我们去喝茶。喝了茶,吃了饭,也就知道了眼前的蝌蚪儿可真是成了人物了。此时的蝌蚪儿在云南的昆明市和个旧市都有好几个建筑工地,他的手下有好几百号人马,还有了成套的先进的建筑设备,他在那里已经是个响当当的角色,与当地的很多政府官员都有了很深的交情。言谈之中的蝌蚪儿自然是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有着指点江山的气势,任何人也无法把他与从前那个鼻浓口呆的并发明出“星期七”的家伙联系起来了。我必须承认,我那时的内心的确是生出了深深的自卑感的,我只是在内心不断地感叹人事的不可逆料,命运的不可捉摸。读书有什么用?算术得零分的蝌蚪儿就是不会算帐,现在也专门有人给他管账;就算现在他还可能把名字写成“季王料”,他签的名也照样有效并且值钱。蝌蚪开着桑塔纳回来接他的父母到昆明,与我不期而遇而愿意主动招呼,他的自信再次彻底地盖住了我这个老家的第一个大学生。我并不嫉妒蝌蚪儿,但是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
最近一次见到蝌蚪儿,那是前年我母亲去世的时候了。那时正是重庆最热的时候,气温高达41度。接倒家中的噩耗,我从成都一路伤心地赶回去,未能给母亲送终我更是痛苦不已。在母亲的灵前。我流着泪久久独坐,突然一只手伸过来握住了我的手,我抬头,才见是蝌蚪儿。光着上半身,穿了一条兰色短裤,脚上踏一双夹在脚趾缝的那种拖鞋,一双脚黢黑。我在伤心中猛然一惊,这蝌蚪儿怎么这样了呢?他递了一支烟给我,没有说话,悄悄走了。后来我又才知道了蝌蚪儿另外一些故事。
在云南发了财的蝌蚪儿随着交往圈子的扩大,他结识了很多不同的人。这些人常常聚集在一起玩耍吃喝。在这样的过程中,蝌蚪竟然沾上了毒品。后来的情形基本上就可想而知了,钱耗完了,生意没了,家散了——剩下一个光光的蝌蚪儿了!蝌蚪儿进了三次戒毒所,我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死去活来的过程,竟比较彻底地戒掉了毒瘾。光身一人的蝌蚪儿回到了老家,开始种田为生。开始时他担心大家瞧不起他,基本上不与别人接触;后来,队上的人都很关心他,都热情地帮助他,使他才有了抬头生活的信心。凡是队上人家有事需要帮忙,蝌蚪儿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他帮忙非常诚心,干事的时候闷声不响,尽抢最脏最累的干。在为我母亲办丧事那几天,我的确看到蝌蚪总是在热得要命的厨房里做饭,偶尔跑出来站在屋檐下透口气。他很少说话,别人也很少找他说话。但是我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很尊重蝌蚪儿。
我想,这个蝌蚪儿,我儿时的玩伴儿,小学的同窗,他与我走了完全不相同的两条人生之路。他经历了辉煌,更经历了惨痛的挫折。我们也许会同情他的不幸,甚至会谴责他的自我毁灭。但是,当一切都沉淀下来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虽然显得沉默,却并未失去生机的蝌蚪儿,一个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却还坚守着善良本分的人生准则的蝌蚪儿,一个享受过锦衣玉食,也能安于失落的困窘的蝌蚪儿。这里,我为蝌蚪儿深深祝福! [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 于 2008-11-30 17:46 编辑 ]
“蝌蚪儿”是由“科五儿”谐音而来,“科五儿”则是季正科的小名。季正科明明在家中排行第三,却被喊成“科五儿”,我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小时候的蝌蚪儿总是挂着一筒鼻涕,挂得长了,就用手背横着一抹,于是两边的小脸就总是结着一层硬壳。又总是跟在他那两个分别叫日本和牙狗的哥哥屁股后边跑,跑不赢,就哭,蹲在地上撒一泡尿又跟着撵,又哭。他父亲听不得他的哭声,就在不知道的哪个角落扯长声音大声地骂:日本,牙狗,你两个狗日的,又在放蝌蚪儿的血吗?日本,或者牙狗挨了骂,便倒回来牵着蝌蚪儿,并悄悄在蝌蚪儿的屁股上踢一脚以泄愤,蝌蚪儿又要哭,看到了哥哥举起的拳头,于是噤声。
蝌蚪儿上小学和我同学。蝌蚪儿一上小学就成了班上的倒数第一名。他其实智力并不差,就是读书不行。每个学期二块七毛钱的学费,蝌蚪儿总是拖到期末都不交。老师把课堂上睡觉的蝌蚪儿叫醒,问他啥知交学费,蝌蚪儿揉了揉眼睛,打着呵欠说:我爸爸说,星期七交。差点把老师晕死。小学五年,我记得蝌蚪算术得零分的次数起码不少于十次,就算不是零分,也最多得十多分。他写自己的名字,总是把“正”写成“王”,把“科”写成“料”。所以,蝌蚪儿其实还有一个外号,就叫“季王料”,这是我们的小学老师经常叫的,不过没有形成气候。
上中学后我就很少在家里,与蝌蚪儿也就没有了什么接触,只是知道他是没有考上初中,跟他两个哥哥跑云南当泥水匠去了。那时的蝌蚪儿十三四岁,但是他肯长,已经比我要高出一个脑壳,起码有一米六几。成天呆学校里,为了考中师而拼命学习的我,有次回家看到了从云南回来的蝌蚪儿,很是羡慕他,觉得他到了大地方,见了大世面,我那点所谓“成绩好”的优越感,差点被蝌蚪给消灭殆尽。我上了县城高中,高三那一年放假回家,看到回家过年的蝌蚪时,那家伙已经差不多接近一米八了。有人开玩笑说:“这么大个蝌蚪儿,该变成蛤蟆了。”蝌蚪一表人材,又在外面当泥水匠,并且听说已经是个小包工头了,给蝌蚪儿做媒的人差点把他家门前的田坎都踩垮了。可是,蝌蚪儿却宣言,他要干大事,他现在不会考虑这个事情,即使要考虑,也不会找乡下女子。蝌蚪儿的豪言壮语镇住了所有的人,也让我考大学的人生理想差点动摇。我对蝌蚪儿衷心地佩服了。蝌蚪一定会干一翻大事业的,一定会成为万元户的(那时候“万元户”这个概念很流行)——我坚信。
再次见到蝌蚪儿已经是在我大学毕业之后好几年了。在县城的一家银行门口,一辆云南牌照的桑塔纳轿车突然停在闷头疾走的我的面前,吓了我一跳。车窗摇下,露出一颗戴着墨镜的大平头。认不到了嗦?大平头笑扯扯地问。嘿嘿,蝌蚪儿!我脱口而出。蝌蚪儿也嘿嘿地笑,说上车上车,我们去喝茶。喝了茶,吃了饭,也就知道了眼前的蝌蚪儿可真是成了人物了。此时的蝌蚪儿在云南的昆明市和个旧市都有好几个建筑工地,他的手下有好几百号人马,还有了成套的先进的建筑设备,他在那里已经是个响当当的角色,与当地的很多政府官员都有了很深的交情。言谈之中的蝌蚪儿自然是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有着指点江山的气势,任何人也无法把他与从前那个鼻浓口呆的并发明出“星期七”的家伙联系起来了。我必须承认,我那时的内心的确是生出了深深的自卑感的,我只是在内心不断地感叹人事的不可逆料,命运的不可捉摸。读书有什么用?算术得零分的蝌蚪儿就是不会算帐,现在也专门有人给他管账;就算现在他还可能把名字写成“季王料”,他签的名也照样有效并且值钱。蝌蚪开着桑塔纳回来接他的父母到昆明,与我不期而遇而愿意主动招呼,他的自信再次彻底地盖住了我这个老家的第一个大学生。我并不嫉妒蝌蚪儿,但是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
最近一次见到蝌蚪儿,那是前年我母亲去世的时候了。那时正是重庆最热的时候,气温高达41度。接倒家中的噩耗,我从成都一路伤心地赶回去,未能给母亲送终我更是痛苦不已。在母亲的灵前。我流着泪久久独坐,突然一只手伸过来握住了我的手,我抬头,才见是蝌蚪儿。光着上半身,穿了一条兰色短裤,脚上踏一双夹在脚趾缝的那种拖鞋,一双脚黢黑。我在伤心中猛然一惊,这蝌蚪儿怎么这样了呢?他递了一支烟给我,没有说话,悄悄走了。后来我又才知道了蝌蚪儿另外一些故事。
在云南发了财的蝌蚪儿随着交往圈子的扩大,他结识了很多不同的人。这些人常常聚集在一起玩耍吃喝。在这样的过程中,蝌蚪竟然沾上了毒品。后来的情形基本上就可想而知了,钱耗完了,生意没了,家散了——剩下一个光光的蝌蚪儿了!蝌蚪儿进了三次戒毒所,我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死去活来的过程,竟比较彻底地戒掉了毒瘾。光身一人的蝌蚪儿回到了老家,开始种田为生。开始时他担心大家瞧不起他,基本上不与别人接触;后来,队上的人都很关心他,都热情地帮助他,使他才有了抬头生活的信心。凡是队上人家有事需要帮忙,蝌蚪儿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他帮忙非常诚心,干事的时候闷声不响,尽抢最脏最累的干。在为我母亲办丧事那几天,我的确看到蝌蚪总是在热得要命的厨房里做饭,偶尔跑出来站在屋檐下透口气。他很少说话,别人也很少找他说话。但是我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很尊重蝌蚪儿。
我想,这个蝌蚪儿,我儿时的玩伴儿,小学的同窗,他与我走了完全不相同的两条人生之路。他经历了辉煌,更经历了惨痛的挫折。我们也许会同情他的不幸,甚至会谴责他的自我毁灭。但是,当一切都沉淀下来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虽然显得沉默,却并未失去生机的蝌蚪儿,一个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却还坚守着善良本分的人生准则的蝌蚪儿,一个享受过锦衣玉食,也能安于失落的困窘的蝌蚪儿。这里,我为蝌蚪儿深深祝福! [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 于 2008-11-30 17:46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