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异 样 文 化
2022-01-13叙事散文王晓明jh
异样文化
“十年内乱”文化生活琐忆
文/王晓明
??说起来是我的不幸,但也许是我的大幸,当年小学毕业刚刚初谙人事,便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文革”中期又到部队从事文化工作,算是从头至尾目睹了这场空前浩劫的整个过程,在这儿零零碎碎……
异样文化
“十年内乱”文化生活琐忆
文/王晓明 ??说起来是我的不幸,但也许是我的大幸,当年小学毕业刚刚初谙人事,便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文革”中期又到部队从事文化工作,算是从头至尾目睹了这场空前浩劫的整个过程,在这儿零零碎碎回忆一点当年文化生活之点点滴滴,也好让其他不曾象我辈这么“有幸”经历 “文革”的青年读者听个稀罕解个闷,增加点茶余饭后的笑料与谈资。 ??“文化大革命”冠着“文化”二字,听起来似乎是发生在文艺领域内的运动,其实不然,“文化”只是个幌子,运动锋芒所指,其实是全国所有的范围与领域,用当时流行的话来说,是一场触及所有人灵魂的大“革命” ,那股子狠劲,可真是连全国所有的老鼠洞都能翻上个个儿。不过这场浩劫倒确实是从文艺领域开始发端的,几乎一夜之间,全国的戏院电影院突然全都停演停映了,所有的图书馆阅览室也都封存关门了,人类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文化遗产全都被冠上了“封资修”的罪名(即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成了所谓“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剧团的演职员不能演戏了,一件件五彩斑斓的戏衣道具如同小山般堆上大街,和图书馆那些被查抄的书藉杂志一起,放上一把火熊熊燃烧成灰烬。白蝴蝶般的纸灰纷纷扬扬满大街飘飞,伴着一大群神情亢奋,呐喊着造反抄家砸东西的人们……这幅画面便构成了我“文革”时期最初的记忆。电影院没有电影可看了,整天大门紧闭,偶尔开放一次,也就放点《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我国成功试验原子弹》之类的短纪录片,不过倒也有点好处,就是不用再掏钱买票,全免费白看。也许当初“文革”发动者的本意,是想将过去所有的旧文化旧思想旧传统全都一锤子砸烂,然后再在这一片白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意愿,意识形态上纯而又纯的崭新文化来。所以一时间全国所有的传统文化生活几乎全部取缔,借用《红楼梦》里一句话,叫做“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人毕竟不同于动物,光吃饱喝足了还不行,人有思想,需要精神生活,高层次的文化生活没有了,那就自个儿想办法对付吧。于是一时间,全国各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县里有,公社有,大队有,各派群众造反组织全都有……连小学的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我还看见过七、八十岁的农村老奶奶也组成“宣传队,”整天呲着没牙的嘴上街唱歌跳舞。反正那时的文艺演出也不需要复杂的服装道具,一身全国人民大伙都在穿的绿军装,一本全国人民人手一本的红宝书,就可以从头演到结束了。节目内容也大同小异,一开始就两个类型,一是鼓励大伙儿起来造反的,如《革命造反歌》,“拿起笔作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谁要敢说党不好,马上叫他见阎王……”云云。另一类是歌颂伟人和他光辉著作的,如“毛主席著作要天天读,一天不读问题多,二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嗨嗨……”等等。再后来又有了全民大跳舞,除了“地富反坏右”等想跳而没有资格跳的,其他大伙儿一个不剩,全都得上街跳“忠字舞”去,“跳不跳是态度问题,跳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于是一时间大街小巷处处乐声荡漾,人人都在翩翩起舞,跳得好看的不少,跳得惨不忍睹的更多。 ??那时侯官方最高级的文艺活动就是看“革命样板戏”,全国就那么几个戏,一年到头地看,反反复复地看,外加高音喇叭播放的唱段整天在耳朵边荡漾,于是乎就造就了古今中外文化史上少见的“奇迹”:几乎全国所有的人都能唱上 “样板戏”里几段经典唱段,念上几句道白。不过你也许不知道,这“样板戏”在那十年里面,其实也给折腾得够呛。上边先说要普及革命样板戏,把全国所有的专业剧团全都集中起来,照着中央样板剧团的模式一招一式地学,一字一句地练。我所在的浙江省金华地区那时有十几个县、市,县县都有专业剧团,这些剧团就全部集中在当时正“停课闹革命”的金华卫校里面,一连几个月什么事不干,就专门学演革命样板戏。除了地方戏剧的方言旋律没办法改变,其他一律照搬照抄,从台词到服装布景再到道具灯光,什么都不许走样,然后再一个剧团一个剧团地轮流登台,比赛谁学得更象那么子回事。又有一年不知从那里吹来股风,说是要把“革命样板戏” 普及到最基层,于是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公社(乡镇),甚至大队(村)都开始不自量力地排演大型革命样板戏。笔者曾经几次深更半夜翻山越岭到几个偏僻的小村子,挤在水泄不通的人群里看当地农民们排演的《沙家浜》《红灯记》……说实话,在当时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这可真是难为了那些可怜的农民兄弟姐妹,他们拿红墨水把好好的脸涂得怪模怪样,穿着一些不知从哪弄来的不伦不类服装,念着那些模仿得半土不洋的念白,笑话迭起,洋相百出,把我们这些城里去的“洋学生”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忍俊不禁,很长时间里都有了笑料。不过这股风很快就被刹住了,因为上级又来了指示,说要警惕阶级敌人别有用心,借“普及”之名将神圣的样板戏“庸俗化,”于是太可惜了,这些实在很有看头的普及版“革命样板戏”从此销声匿迹,想看也看不到了。 ??那年月最大众化的娱乐方式还是看电影,“文革”以前父亲每星期都要带我到电影院去看一部电影,可“文革”一来,全中国的故事影片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部:《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令人有些不可思议的是《列宁在一九一八》,那里面有一段《天鹅湖》的舞蹈不知为什么没有全部剪去,竟然还奇迹般保留了断断续续约约二、三分钟的镜头,可怜当时全国不知有多少人,就是为了这硕果仅存的二、三分钟,而一次次地掏钱买票去看这部电影。他们在电影开场以后就望眼欲穿地等侯,直到那穿着洁白羽毛裙的白天鹅和王子开始翩翩起舞,才如饥似渴地瞪大眼晴,恨不得能把那些场景一口全都吞下肚去。等到电影里身穿皮衣的布尔什维克出来中止了演出,这些人立刻起身悻悻地退场。这样的奥妙自然瞒不过那些 “心明眼亮”的“革命造反派,”据说后来有些城市将这些人视为“流氓,”专门派工人民兵在电影院外守侯,把这些看完这段舞蹈后立即退场的人全都逮了去办“学习班。” ??到了一九七二年,忽然又有一部更有看头的电影“横空出世”,那时为体现中国与罗马尼亚的兄弟情谊,全国开始放映一部名为《多瑙河之波》的罗马尼亚故事片,那里面有几个漂亮女主人公袒胸露背的镜头,有男女主人公相拥亲吻的埸面……这在那个“革命”得近乎禁欲的年月,简直就是一颗震撼人心的超级重磅炸弹,大伙都望眼欲穿,心痒难捺地就等着饱尝眼福。我那时已经到部队当电影放映员,那天晚上部队要在驻地大操场放映这部电影,消息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方圆几十里立刻全都轰动,人流就象汹涌的潮水,一波波地向着部队驻地涌动,那气势,实在不亚于发生在东南亚的大海啸。大操场上很快人头攒动,水泄不通,而外面潮水般的人流气势不减,还在一个劲地涌过来,部队领导惊得目瞪口呆,只好赶紧下令取消放映,可那黑压压的人流不肯散去,一直眼巴巴守候到深更半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有一次看电影的事很值得一提,那时的日本拍摄了几本战争影片,如《日本海大海战》《啊,海军》《山本五十六》等等,很有点为军国主义追魂的意味,于是中国特为进口了三部,让全国的领导干部们观看并且批判。这三部影片篇幅都很不小,三片连放要七、八个小时,放在今天也属于“巨片”一类。有幸观看的人员部队必须是排以上干部,地方必须是单位领导,或者“工宣队员”之类的骨干,普通老百姓是不能看的,怕他们政治水平低中了毒。于是领导们都很幸苦,大热天带着干粮背着水壶,排起长长的队伍,打仗一般地去电影院等处观看,一边看一边还得高呼口号。 ?? 所谓“文革”,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人日子最难捱的年月之一,几乎全国所有的作家艺术家都进过“牛棚,”受过批判。虽然有些中央 “样板团”的演员们好象挺威风,下来演出时很象个人物,在那个物资十分匮乏的年代里还能吃点香的喝点辣的,可一般文化人的日子却实在是不好过。稿费被取消了,作品发表后至多送你几本伟人著作,署名权没有了,作品发表时用“集体创作”或“三结合创作组”(意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名义。好处一点没有,政治上的危险度却大大增加,整日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怕什么时侯一个闪失,就会踩响“地雷,”一下子炸个身败名裂。那年浙江婺剧团演出《红灯记》,有候宪补拿着请帖请李玉和赴宴一节。扮演侯宪补的演员临上埸时却傻了眼,糟糕,那张道具大红请帖找不着了,怎么办?幸好这是位挺有舞台经验的老演员,倒也临危不乱,从兜里掏出那时人人随时携带的大红《毛主席语录》本一晃,算是临时充当了一回请帖,反正那大小形状色彩全差不多,台下观众谁也没看出来,这就算临时救场吧。这事要放如今,最多大伙哈哈一笑,说不多领导还能够表扬几句呢。可那天这位演员一下台就受到指责:拿敬爱领袖的著作和日本鬼子请帖混为一谈,多么反动!当晚就被打成 “现行反革命” 受审查去了。演戏的很危险,放电影的也不轻松,尤其是放映“革命样板戏”或《毛主席接见XXX》之类片子时,总是恨不得能多长出几双眼睛。我们驻地附近一位农村放映员放映《红灯记》时,电影胶片断了,他按惯例剪辑后继续放映,谁料这下子闯了大祸:原本戏里面李铁梅在刑场上面对鸠山“密电码在哪里?”的追问,要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知道!”那知这一剪辑恰恰剪去个“不”字,李铁梅的回答变成了:“知道。”这还了得,明摆着就是一桩铁证如山的“反革命事件”,那放映员立刻就被关进了 “牛棚”。领导们后来拿着这事例反复教育我们,我们从此以后剪辑影片都格外小心,只唯恐一剪刀下去,又步了那倒霉蛋的后尘。 ??十年浩劫并没有如发动者的当初所愿,创造出一种什么纯之又纯的崭新文化来,在一片文化废墟上,只生长出了文化饥荒,文艺沙漠,生长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异样文化来:包括《知青之歌》那样的地下文艺,《少女的心》那样的手抄本文学…… http://wangxiaoming.blog.china.com/
“十年内乱”文化生活琐忆
文/王晓明 ??说起来是我的不幸,但也许是我的大幸,当年小学毕业刚刚初谙人事,便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文革”中期又到部队从事文化工作,算是从头至尾目睹了这场空前浩劫的整个过程,在这儿零零碎碎回忆一点当年文化生活之点点滴滴,也好让其他不曾象我辈这么“有幸”经历 “文革”的青年读者听个稀罕解个闷,增加点茶余饭后的笑料与谈资。 ??“文化大革命”冠着“文化”二字,听起来似乎是发生在文艺领域内的运动,其实不然,“文化”只是个幌子,运动锋芒所指,其实是全国所有的范围与领域,用当时流行的话来说,是一场触及所有人灵魂的大“革命” ,那股子狠劲,可真是连全国所有的老鼠洞都能翻上个个儿。不过这场浩劫倒确实是从文艺领域开始发端的,几乎一夜之间,全国的戏院电影院突然全都停演停映了,所有的图书馆阅览室也都封存关门了,人类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文化遗产全都被冠上了“封资修”的罪名(即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成了所谓“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剧团的演职员不能演戏了,一件件五彩斑斓的戏衣道具如同小山般堆上大街,和图书馆那些被查抄的书藉杂志一起,放上一把火熊熊燃烧成灰烬。白蝴蝶般的纸灰纷纷扬扬满大街飘飞,伴着一大群神情亢奋,呐喊着造反抄家砸东西的人们……这幅画面便构成了我“文革”时期最初的记忆。电影院没有电影可看了,整天大门紧闭,偶尔开放一次,也就放点《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我国成功试验原子弹》之类的短纪录片,不过倒也有点好处,就是不用再掏钱买票,全免费白看。也许当初“文革”发动者的本意,是想将过去所有的旧文化旧思想旧传统全都一锤子砸烂,然后再在这一片白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意愿,意识形态上纯而又纯的崭新文化来。所以一时间全国所有的传统文化生活几乎全部取缔,借用《红楼梦》里一句话,叫做“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人毕竟不同于动物,光吃饱喝足了还不行,人有思想,需要精神生活,高层次的文化生活没有了,那就自个儿想办法对付吧。于是一时间,全国各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县里有,公社有,大队有,各派群众造反组织全都有……连小学的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我还看见过七、八十岁的农村老奶奶也组成“宣传队,”整天呲着没牙的嘴上街唱歌跳舞。反正那时的文艺演出也不需要复杂的服装道具,一身全国人民大伙都在穿的绿军装,一本全国人民人手一本的红宝书,就可以从头演到结束了。节目内容也大同小异,一开始就两个类型,一是鼓励大伙儿起来造反的,如《革命造反歌》,“拿起笔作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谁要敢说党不好,马上叫他见阎王……”云云。另一类是歌颂伟人和他光辉著作的,如“毛主席著作要天天读,一天不读问题多,二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嗨嗨……”等等。再后来又有了全民大跳舞,除了“地富反坏右”等想跳而没有资格跳的,其他大伙儿一个不剩,全都得上街跳“忠字舞”去,“跳不跳是态度问题,跳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于是一时间大街小巷处处乐声荡漾,人人都在翩翩起舞,跳得好看的不少,跳得惨不忍睹的更多。 ??那时侯官方最高级的文艺活动就是看“革命样板戏”,全国就那么几个戏,一年到头地看,反反复复地看,外加高音喇叭播放的唱段整天在耳朵边荡漾,于是乎就造就了古今中外文化史上少见的“奇迹”:几乎全国所有的人都能唱上 “样板戏”里几段经典唱段,念上几句道白。不过你也许不知道,这“样板戏”在那十年里面,其实也给折腾得够呛。上边先说要普及革命样板戏,把全国所有的专业剧团全都集中起来,照着中央样板剧团的模式一招一式地学,一字一句地练。我所在的浙江省金华地区那时有十几个县、市,县县都有专业剧团,这些剧团就全部集中在当时正“停课闹革命”的金华卫校里面,一连几个月什么事不干,就专门学演革命样板戏。除了地方戏剧的方言旋律没办法改变,其他一律照搬照抄,从台词到服装布景再到道具灯光,什么都不许走样,然后再一个剧团一个剧团地轮流登台,比赛谁学得更象那么子回事。又有一年不知从那里吹来股风,说是要把“革命样板戏” 普及到最基层,于是几乎一夜之间,所有的公社(乡镇),甚至大队(村)都开始不自量力地排演大型革命样板戏。笔者曾经几次深更半夜翻山越岭到几个偏僻的小村子,挤在水泄不通的人群里看当地农民们排演的《沙家浜》《红灯记》……说实话,在当时那种艰苦的条件下,这可真是难为了那些可怜的农民兄弟姐妹,他们拿红墨水把好好的脸涂得怪模怪样,穿着一些不知从哪弄来的不伦不类服装,念着那些模仿得半土不洋的念白,笑话迭起,洋相百出,把我们这些城里去的“洋学生”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忍俊不禁,很长时间里都有了笑料。不过这股风很快就被刹住了,因为上级又来了指示,说要警惕阶级敌人别有用心,借“普及”之名将神圣的样板戏“庸俗化,”于是太可惜了,这些实在很有看头的普及版“革命样板戏”从此销声匿迹,想看也看不到了。 ??那年月最大众化的娱乐方式还是看电影,“文革”以前父亲每星期都要带我到电影院去看一部电影,可“文革”一来,全中国的故事影片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部:《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令人有些不可思议的是《列宁在一九一八》,那里面有一段《天鹅湖》的舞蹈不知为什么没有全部剪去,竟然还奇迹般保留了断断续续约约二、三分钟的镜头,可怜当时全国不知有多少人,就是为了这硕果仅存的二、三分钟,而一次次地掏钱买票去看这部电影。他们在电影开场以后就望眼欲穿地等侯,直到那穿着洁白羽毛裙的白天鹅和王子开始翩翩起舞,才如饥似渴地瞪大眼晴,恨不得能把那些场景一口全都吞下肚去。等到电影里身穿皮衣的布尔什维克出来中止了演出,这些人立刻起身悻悻地退场。这样的奥妙自然瞒不过那些 “心明眼亮”的“革命造反派,”据说后来有些城市将这些人视为“流氓,”专门派工人民兵在电影院外守侯,把这些看完这段舞蹈后立即退场的人全都逮了去办“学习班。” ??到了一九七二年,忽然又有一部更有看头的电影“横空出世”,那时为体现中国与罗马尼亚的兄弟情谊,全国开始放映一部名为《多瑙河之波》的罗马尼亚故事片,那里面有几个漂亮女主人公袒胸露背的镜头,有男女主人公相拥亲吻的埸面……这在那个“革命”得近乎禁欲的年月,简直就是一颗震撼人心的超级重磅炸弹,大伙都望眼欲穿,心痒难捺地就等着饱尝眼福。我那时已经到部队当电影放映员,那天晚上部队要在驻地大操场放映这部电影,消息不知怎么就传了出去,方圆几十里立刻全都轰动,人流就象汹涌的潮水,一波波地向着部队驻地涌动,那气势,实在不亚于发生在东南亚的大海啸。大操场上很快人头攒动,水泄不通,而外面潮水般的人流气势不减,还在一个劲地涌过来,部队领导惊得目瞪口呆,只好赶紧下令取消放映,可那黑压压的人流不肯散去,一直眼巴巴守候到深更半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有一次看电影的事很值得一提,那时的日本拍摄了几本战争影片,如《日本海大海战》《啊,海军》《山本五十六》等等,很有点为军国主义追魂的意味,于是中国特为进口了三部,让全国的领导干部们观看并且批判。这三部影片篇幅都很不小,三片连放要七、八个小时,放在今天也属于“巨片”一类。有幸观看的人员部队必须是排以上干部,地方必须是单位领导,或者“工宣队员”之类的骨干,普通老百姓是不能看的,怕他们政治水平低中了毒。于是领导们都很幸苦,大热天带着干粮背着水壶,排起长长的队伍,打仗一般地去电影院等处观看,一边看一边还得高呼口号。 ?? 所谓“文革”,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人日子最难捱的年月之一,几乎全国所有的作家艺术家都进过“牛棚,”受过批判。虽然有些中央 “样板团”的演员们好象挺威风,下来演出时很象个人物,在那个物资十分匮乏的年代里还能吃点香的喝点辣的,可一般文化人的日子却实在是不好过。稿费被取消了,作品发表后至多送你几本伟人著作,署名权没有了,作品发表时用“集体创作”或“三结合创作组”(意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名义。好处一点没有,政治上的危险度却大大增加,整日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怕什么时侯一个闪失,就会踩响“地雷,”一下子炸个身败名裂。那年浙江婺剧团演出《红灯记》,有候宪补拿着请帖请李玉和赴宴一节。扮演侯宪补的演员临上埸时却傻了眼,糟糕,那张道具大红请帖找不着了,怎么办?幸好这是位挺有舞台经验的老演员,倒也临危不乱,从兜里掏出那时人人随时携带的大红《毛主席语录》本一晃,算是临时充当了一回请帖,反正那大小形状色彩全差不多,台下观众谁也没看出来,这就算临时救场吧。这事要放如今,最多大伙哈哈一笑,说不多领导还能够表扬几句呢。可那天这位演员一下台就受到指责:拿敬爱领袖的著作和日本鬼子请帖混为一谈,多么反动!当晚就被打成 “现行反革命” 受审查去了。演戏的很危险,放电影的也不轻松,尤其是放映“革命样板戏”或《毛主席接见XXX》之类片子时,总是恨不得能多长出几双眼睛。我们驻地附近一位农村放映员放映《红灯记》时,电影胶片断了,他按惯例剪辑后继续放映,谁料这下子闯了大祸:原本戏里面李铁梅在刑场上面对鸠山“密电码在哪里?”的追问,要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知道!”那知这一剪辑恰恰剪去个“不”字,李铁梅的回答变成了:“知道。”这还了得,明摆着就是一桩铁证如山的“反革命事件”,那放映员立刻就被关进了 “牛棚”。领导们后来拿着这事例反复教育我们,我们从此以后剪辑影片都格外小心,只唯恐一剪刀下去,又步了那倒霉蛋的后尘。 ??十年浩劫并没有如发动者的当初所愿,创造出一种什么纯之又纯的崭新文化来,在一片文化废墟上,只生长出了文化饥荒,文艺沙漠,生长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异样文化来:包括《知青之歌》那样的地下文艺,《少女的心》那样的手抄本文学…… http://wangxiaoming.blog.china.com/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