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喧闹的欢乐谷
2022-01-13抒情散文鹳河渔父
喧闹的欢乐谷——洛河漂流散记2005年8月1日,卢氏洛河漂流欢乐谷旅游景区在横涧淤泥河口举行开业仪式,应县旅游局朋友的邀请,我们诗词协会的几位诗友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次活动。第一次在卢氏的母亲河——洛河中感受到“漂”的刺激和兴奋,参悟出大自……
喧闹的欢乐谷
——洛河漂流散记
2005年8月1日,卢氏洛河漂流欢乐谷旅游景区在横涧淤泥河口举行开业仪式,应县旅游局朋友的邀请,我们诗词协会的几位诗友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次活动。第一次在卢氏的母亲河——洛河中感受到“漂”的刺激和兴奋,参悟出大自然所暗示的人生哲理。
我自幼生活在老鹳河源头的双槐树,儿时捕鱼捉蟹,嗜水如命。成年后因为工作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坐过湖舟、河船,乘过江艇、海轮。对于水有着充分的自信和坦然。于是信步登艇,一桨拨开,朝着轻波微澜的河心荡去,任由我的搭档牛爱民先生摆弄。自己则懒腰长舒,双手抱着后脑勺,箕腿仰卧,懒散而玩世不恭地望着苍天。虽然是第一次,但感觉漂流也不过如此。
皮划艇渐行渐远,岸边的依托已不复存在。两岸的青山似乎对我们不屑一顾,甚而有些龇牙咧嘴。看似温顺的洛水也开始捉弄起我这个自以为深识水性的漂流者。它时而打一个旋转,把人弄得晕头转向;时而又把你推向浪尖,使人顿生颠覆之惊。忽然,一个急浪扑向船头,清冷而略带浑浊的河水溅了一身一脸,刹那间,我感到了亵渎大自然的恐怖和后悔。于是急忙折起身子,两手紧握桨板,双目紧盯着水面,面色凝重,一本正经地划了起来。
水象是受到了尊重一样,开始变得稳顺而得体;山也露出了微笑,显得莞尔甚至有些妩媚。我的心境也由惊恐而变得喜悦起来。皮划艇随着河浪的起伏,轻颠慢簸地向前飘去。时不时还同我们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让人体味一下危而复安的大惊大喜,着实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快意。
经过一段的合作,我和牛先生的配合渐趋默契,小皮艇也平稳了许多。于是,我们开始就河的主题天南地北地侃了起来。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造就了古巴比伦的原始文明;恒河、印度河创造了哈拉巴文化的灿烂;尼罗河铸就了金字塔的绝世奇迹;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河是伟大的,是大河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河是智慧的,是大河启迪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河是勤劳的,水是最早替人运输劳作的动力;河是理智的,是水教会了人们的忍让与修养。嘭——哗——啊——正当我们的思绪海阔天空、漫不经心的时候,皮划艇猛地向岸边的一个巨石迎头撞去,牛先生情急之下用桨一顶,巨大的惯性几乎将他抛向河中。他一个翻身滚落回来,急忙抓住扶缆,一只鞋子却机警地窜到船外,迅疾摆脱了被人蹂躏的命运,独自在岸边的旋涡里悠哉游哉地玩了起来。皮划艇急速向下游冲去,牛先生调皮地用老鹳河流域的方言大声呼喊着:“我的孩(鞋)子——,我的孩(鞋)子——”我也被他的机敏和诙谐逗得失声大笑。
约略半个时辰,我们到了梅家湾,这是洛漂全程中唯一一个临水的村庄。它位于洛河的左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与对面的209国道隔河相望。全村约二三十户人家,青砖灰瓦的农家房舍掩映在浓郁的槐树林里。记得小时候乘车进城,每到这里,总也想不通他们是怎样走出这个三面无桥,一面无路的村子的。迄今为止,仍然没有通往对岸的桥梁。思虑间,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走到河边,将衣服丢剥干净,用裤带一扎,顶到头上,赤膊光腚向对面游去。那游姿虽比不得运动员标准,但同乡间小儿的“狗跑”却是大为不同。洛河看似平稳,其实水流很急,深处足可没顶。但小伙子的游泳技术非常娴熟,不一会就游到对岸。面对众多的游人,他不疾不徐,十分从容,穿好衣服,迅速消失在去往县城的车流之中。
过了梅家湾,河口忽然开阔起来,水浅流缓,许多游艇汇集在一起,游客们乘着兴奋,不分男女,不分相识与否竟打起了水仗。惊呼声,欢笑声,吸引了正在田里劳作的农民。他们停下活计,拄着锄柄一齐向这边探望,时而也露出一些笑容。但很快又敛眉低头,一声不吭地干起活来。唉!农民非不知水,亦非不知乐,只是这种快乐于他们还有些遥远罢了。
十里漂流,很快就到了终点码头,火炎电站的渠首坝将洛河水拦腰坝断,形成了一段平湖。岸边挤满了五颜六色的橡皮艇,游客们像一群暮归的鸭子,伸领躬背,争先恐后地去抢占车位。看到这种景象,我心里也止不住地好笑,这简直就是对“趋之若骛”这个成语的现场演示。这又使我联想到这个码头的名字——鸭鸠河,难道这也是“水土使然”吗?
漂流结束后,我同县诗词协会的几名会员一起参加了庆“八一”大型篝火晚会,场址就选在淤泥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沙滩上。说到淤泥河,我总有一个不解之迷,据《山海经》中次四经记载:“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华,名曰葶苎,可以毒鱼。”若说自熊耳而入洛的河流,只有横涧河与淤泥河,但横涧河流向东北,唯淤泥河略带西北流向。河中如苏(苏即苏子,卢氏山区野生颇多,籽可榨油,俗称荏子)的葶苎,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野秦椒,味极辛辣,小时常用于闹鱼(即毒鱼)。这人鱼不屑细说,自然是娃娃鱼了。可这浮濠之水究系淤泥河或是横涧河,却是不得而知。
晚会热烈火暴,激情四溢,沉寂的山区夏夜笼罩着神秘而夸张的气氛。唢呐声、锣鼓声、歌声、欢呼声透过浓密的杨树林向四山回荡,209国道上的车流也为之驻足,可谓是声震林木,响遏“行人”了。旅游局的朋友还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啤酒和羊肉串,望着毕剥升腾的篝火,看到人们忘情地唱呀,跳呀,我的思绪又回到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当年生活在洛水流域的卢氏先民们,在一天的渔猎收获之后,为了消除疲劳,为了庆祝收获,也应该是在这里吧?他们也同样围着篝火,敲着骨板和竹筒,挥舞着焦黄的鹿腿,蹦啊,跳啊,唱啊,叫啊,这场景又是何等地相似。熊耳啊,你为什么默默地伫立;洛水啊,你为什么静静地流淌?你是千古遥继的见证,请你告诉我,那是真的吗?
晚会在经历了一阵阵的狂欢之后,终于结束了,天却下起了小雨。我乘车行驶在回归县城的路上,望着车窗外的洛水,心中默默地呼唤着:尊敬的母亲河啊,你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他们行将告别愚昧,告别贫穷与落后,就要融入现代文明的大潮。今天的聚会仅仅是百里山乡干部与群众、农民与知识分子的碰撞,明天面对的将是长鼻子与红头发,黄皮肤与蓝眼睛的交流。来吧,请敞开你博大的胸怀,以奔放的激情,迎接四海的宾朋,让质朴而勤劳的卢氏子民,早日步入时代的文明!
——洛河漂流散记
2005年8月1日,卢氏洛河漂流欢乐谷旅游景区在横涧淤泥河口举行开业仪式,应县旅游局朋友的邀请,我们诗词协会的几位诗友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次活动。第一次在卢氏的母亲河——洛河中感受到“漂”的刺激和兴奋,参悟出大自然所暗示的人生哲理。
我自幼生活在老鹳河源头的双槐树,儿时捕鱼捉蟹,嗜水如命。成年后因为工作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坐过湖舟、河船,乘过江艇、海轮。对于水有着充分的自信和坦然。于是信步登艇,一桨拨开,朝着轻波微澜的河心荡去,任由我的搭档牛爱民先生摆弄。自己则懒腰长舒,双手抱着后脑勺,箕腿仰卧,懒散而玩世不恭地望着苍天。虽然是第一次,但感觉漂流也不过如此。
皮划艇渐行渐远,岸边的依托已不复存在。两岸的青山似乎对我们不屑一顾,甚而有些龇牙咧嘴。看似温顺的洛水也开始捉弄起我这个自以为深识水性的漂流者。它时而打一个旋转,把人弄得晕头转向;时而又把你推向浪尖,使人顿生颠覆之惊。忽然,一个急浪扑向船头,清冷而略带浑浊的河水溅了一身一脸,刹那间,我感到了亵渎大自然的恐怖和后悔。于是急忙折起身子,两手紧握桨板,双目紧盯着水面,面色凝重,一本正经地划了起来。
水象是受到了尊重一样,开始变得稳顺而得体;山也露出了微笑,显得莞尔甚至有些妩媚。我的心境也由惊恐而变得喜悦起来。皮划艇随着河浪的起伏,轻颠慢簸地向前飘去。时不时还同我们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让人体味一下危而复安的大惊大喜,着实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快意。
经过一段的合作,我和牛先生的配合渐趋默契,小皮艇也平稳了许多。于是,我们开始就河的主题天南地北地侃了起来。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造就了古巴比伦的原始文明;恒河、印度河创造了哈拉巴文化的灿烂;尼罗河铸就了金字塔的绝世奇迹;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河是伟大的,是大河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河是智慧的,是大河启迪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河是勤劳的,水是最早替人运输劳作的动力;河是理智的,是水教会了人们的忍让与修养。嘭——哗——啊——正当我们的思绪海阔天空、漫不经心的时候,皮划艇猛地向岸边的一个巨石迎头撞去,牛先生情急之下用桨一顶,巨大的惯性几乎将他抛向河中。他一个翻身滚落回来,急忙抓住扶缆,一只鞋子却机警地窜到船外,迅疾摆脱了被人蹂躏的命运,独自在岸边的旋涡里悠哉游哉地玩了起来。皮划艇急速向下游冲去,牛先生调皮地用老鹳河流域的方言大声呼喊着:“我的孩(鞋)子——,我的孩(鞋)子——”我也被他的机敏和诙谐逗得失声大笑。
约略半个时辰,我们到了梅家湾,这是洛漂全程中唯一一个临水的村庄。它位于洛河的左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与对面的209国道隔河相望。全村约二三十户人家,青砖灰瓦的农家房舍掩映在浓郁的槐树林里。记得小时候乘车进城,每到这里,总也想不通他们是怎样走出这个三面无桥,一面无路的村子的。迄今为止,仍然没有通往对岸的桥梁。思虑间,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走到河边,将衣服丢剥干净,用裤带一扎,顶到头上,赤膊光腚向对面游去。那游姿虽比不得运动员标准,但同乡间小儿的“狗跑”却是大为不同。洛河看似平稳,其实水流很急,深处足可没顶。但小伙子的游泳技术非常娴熟,不一会就游到对岸。面对众多的游人,他不疾不徐,十分从容,穿好衣服,迅速消失在去往县城的车流之中。
过了梅家湾,河口忽然开阔起来,水浅流缓,许多游艇汇集在一起,游客们乘着兴奋,不分男女,不分相识与否竟打起了水仗。惊呼声,欢笑声,吸引了正在田里劳作的农民。他们停下活计,拄着锄柄一齐向这边探望,时而也露出一些笑容。但很快又敛眉低头,一声不吭地干起活来。唉!农民非不知水,亦非不知乐,只是这种快乐于他们还有些遥远罢了。
十里漂流,很快就到了终点码头,火炎电站的渠首坝将洛河水拦腰坝断,形成了一段平湖。岸边挤满了五颜六色的橡皮艇,游客们像一群暮归的鸭子,伸领躬背,争先恐后地去抢占车位。看到这种景象,我心里也止不住地好笑,这简直就是对“趋之若骛”这个成语的现场演示。这又使我联想到这个码头的名字——鸭鸠河,难道这也是“水土使然”吗?
漂流结束后,我同县诗词协会的几名会员一起参加了庆“八一”大型篝火晚会,场址就选在淤泥河与洛河交汇处的沙滩上。说到淤泥河,我总有一个不解之迷,据《山海经》中次四经记载:“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华,名曰葶苎,可以毒鱼。”若说自熊耳而入洛的河流,只有横涧河与淤泥河,但横涧河流向东北,唯淤泥河略带西北流向。河中如苏(苏即苏子,卢氏山区野生颇多,籽可榨油,俗称荏子)的葶苎,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野秦椒,味极辛辣,小时常用于闹鱼(即毒鱼)。这人鱼不屑细说,自然是娃娃鱼了。可这浮濠之水究系淤泥河或是横涧河,却是不得而知。
晚会热烈火暴,激情四溢,沉寂的山区夏夜笼罩着神秘而夸张的气氛。唢呐声、锣鼓声、歌声、欢呼声透过浓密的杨树林向四山回荡,209国道上的车流也为之驻足,可谓是声震林木,响遏“行人”了。旅游局的朋友还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啤酒和羊肉串,望着毕剥升腾的篝火,看到人们忘情地唱呀,跳呀,我的思绪又回到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当年生活在洛水流域的卢氏先民们,在一天的渔猎收获之后,为了消除疲劳,为了庆祝收获,也应该是在这里吧?他们也同样围着篝火,敲着骨板和竹筒,挥舞着焦黄的鹿腿,蹦啊,跳啊,唱啊,叫啊,这场景又是何等地相似。熊耳啊,你为什么默默地伫立;洛水啊,你为什么静静地流淌?你是千古遥继的见证,请你告诉我,那是真的吗?
晚会在经历了一阵阵的狂欢之后,终于结束了,天却下起了小雨。我乘车行驶在回归县城的路上,望着车窗外的洛水,心中默默地呼唤着:尊敬的母亲河啊,你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他们行将告别愚昧,告别贫穷与落后,就要融入现代文明的大潮。今天的聚会仅仅是百里山乡干部与群众、农民与知识分子的碰撞,明天面对的将是长鼻子与红头发,黄皮肤与蓝眼睛的交流。来吧,请敞开你博大的胸怀,以奔放的激情,迎接四海的宾朋,让质朴而勤劳的卢氏子民,早日步入时代的文明!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