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还没开始就错了

2022-01-13抒情散文杨献平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7 编辑

还没开始就砹?还没开始就错了——我知道,但我愿意。这是一个悖论,有一种死不悔改的固执,还有一种勇往直前的丈夫气概。很多时候,我是这样的,明知道是错误,但……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7 编辑 <br /><br />还没开始就砹?
   还没开始就错了——我知道,但我愿意。这是一个悖论,有一种死不悔改的固执,还有一种勇往直前的丈夫气概。很多时候,我是这样的,明知道是错误,但还要去做。比如说,心里早知道不可能和某一个心仪的女子结婚,但还是喜欢恋爱,和她在一起。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现在想起来,好像是极为美妙的,又好像不是,对自己来说,似乎暴露了某种恶劣天性。
  经历了人世的沧海桑田之后,忽然之间,什么都明白了然了一样,不再谨慎,不再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不越雷池一步。具体说,这是一种沮丧,或者说洞彻人世之后的一种消极对待,也可以说是随波逐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的影响。十多岁的时候,总是把爱情幻想得美奂美仑、纤尘不染、极尽浪漫,甚至想,将来若有人爱我,我一定好好对她,哪怕夫妻性事,也要轻拿轻放,小心翼翼——这种幻想,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但没有人会否认它是美的,甚至用来被歌颂,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品质的鲜明体现和象征。
  很多时候,我总是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比如,想去某个地方,充满了向往,甚至有些迫不及待,而一旦到达,进入之后,却与愿望大相径庭,风牛马不相及。有一次去一个地方,见到了一个慕名已久的人,几天时间,交谈和相处之间,竟然发现这个人俗不可耐、浅薄之至、真的是浪得虚名,与传说的名声格格不入——不由产生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感慨。进而怀疑自己的审美观乃至世俗判断力。而另一些,没有任何美好预感和期望的事情,往往超乎想象,美好得令自己吃惊。不久前,我也去了一个地方。此前,朋友多次邀请,而在个人想象中,那里肯定枯燥无味。可是不然,去了之后,竟然比最想去的某个地方都好,不是环境,而是人。具体说,是那里的朋友。人是决定性的,物质和环境只是一种陪衬。
   我总觉得,中国文化的最大缺失,不是高超的智慧,而是愚笨的智慧,这就是爱——博大,悲悯、宽容、自由,具有泛指和救赎意义上的爱。我们总是把“爱”狭义化,将博大变为具体,把宽容说成简单的个人情感。没有人对这种缺失负责,但有很多人实践和流传——现在,则成为流行歌曲的关键词,铺天盖地的爱,似乎只是一个爱,口头表达的爱,却在爱的道路上处处迷失、扭曲和篡改。
   这种传统,一开始就错了——错得深入骨髓,千家万户,每个人的内心和思维方式。一个朋友恋爱了,另一个朋友也恋爱,两对新人相聚,一个女生对另外一个男生开玩笑说:你爱我不?男生说,我只爱坐在身边的某某。他的女友感动异常,走出门来,就抱住男友以热烈的长吻表达自己的感激。我觉得可笑,女人总是会被一句话所倾倒,而不顾一句话背后的细节和情景。其实,她一开始就错了——我们也是,总是被那些微小而又虚假的温情故事弄得热泪盈眶。小时候,惹母亲生气了,母亲会说,后悔当初不应当生你——这句话是有意味的,所隐藏和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令人尴尬。
  有一次,临时改变主意,中途下车去到另一个地方,仅有一面之交的朋友凌晨来接,一连几天,都在一起,参观了当地不少的名胜古迹,众多的朋友围在一起——有一次,我喝醉了,朋友从一楼将我背上五楼,凌晨醒来,屋内漆黑,开灯之后,却发现睡在一张大床上,而朋友则和妻子儿子一起,睡在对面房间一个极小的床上——我知道我做错了,我一个人在无意识中攻占了他们三个人的睡榻。
   我是歉疚的,这些年来,一直不敢忘记,很多时候,想起那位朋友,心里总是暖暖的。多年之前的上海读书生活,那么多人,至今还一如既往的同学很少了,而唐小平一直就在。2002年和朋友到兰州,小平提前订了房间,通知了其他人,从第一夜到我们离开,小平一直就在,从这里到那里,离开的那个夜晚,小平站在寒冷的月台上,看着我上车,徐徐离开。小平喜欢喝酒,酒后打电话来,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说着说着就睡着了,我只好挂掉。第二天一早,再打电话给他,他却浑然忘了。
   这是令人感动的,想起小平,总禁不住眼睛潮湿。有时候他打电话来,知道是喝酒了,就骂他训他一句,关闭通话。我时常说,打电话找你最喜欢的人说话,你最喜欢的那个人肯定不是我。小平笑笑,说是他的父母,但深夜不想惊扰他们——惊扰一词在这里是温暖的,是爱的另一种代称。这话对我而言是有些冷落,但仍旧感到欣慰,他知道去尊重并且以内心的方式热爱一些人。有时候他急于纠正,免我误会。其实,还没开始他就错了,我不会因此生气,倒是愿意他经常这样说,也这样做。
   另外一件事,是两个人的婚姻,男方是一个远方表哥。他知道,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错了,但仍旧按部就班,完成了人生的某个环节。随之而来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没过多久,他们要离婚了,理由很简单,表哥说,表嫂的生活能力差,不适合在一起。说到这里,我对各种的理由是很有看法的,只从汉代酷吏和明代《罗织经》之后,中国人是最不缺理由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出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除此之外,我不止一次地怀疑过文明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有违背人性的嫌疑——没有一个人对另外一个异性葆有不竭的热情,当那些被讴歌或者被肯定的夫妻得到世俗的尊敬时,也正意味着众多人对这种信念和秩序的怀疑和丢弃。
   说到具体的人事,我两个已经过世的舅舅,二舅一直对大舅心怀不满,虽然是同胞兄弟,隔阂也会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慢慢积攒,最终成为一种消灭亲情的强大敌意。大舅出事那天,二舅还站在自家的院内,大骂大舅做错了事情,到下午,大舅从房顶摔下故去了,二舅闻讯,放声大哭——他意识到了一个亲人的失去,更重要的是,他忽然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没过几天,他就病了,躺在病床上苟延了7年。我回去看他,一见面他就哭,说自己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多少年来,他误解了大舅。
   这种误解和悔恨是终生的,当一个人不在了,所有的仇恨是虚假的,感恩也有些虚幻。从这个方面说,仇恨——从一开始就错了,当肉体灰飞烟灭,一些情绪如敌意、感激、幸福、悲伤等等比肉体短暂。俗世利益的争夺导致了各种隔阂乃至强大冤仇。还有一个事例:同村邻居,多年积怨。一个人趁另一家人不注意,将其4岁的孩子带走,卖到山西一带。事隔多年,小孩竟然回到了亲生父母身边。这是令人欣慰的,但他回到,必有所放弃。一个人出生,在成长途中,什么都不重要,学会博爱与感恩,才是一门永生的课程。但最好的内心品质应当是怎样的呢?上帝说:“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圣经?诗篇23》。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