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蝶殇
2022-01-13抒情散文孟澄海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29 编辑
蝶殇多年以后,我的笔记本里还夹着几只蝴蝶。是淡蓝色的纸页,用细细的红线画着方格,看上去仿佛是海里的岛子。漫长的岁月过去了,蝴蝶就一直被囚禁在那里。它……
蝶殇多年以后,我的笔记本里还夹着几只蝴蝶。是淡蓝色的纸页,用细细的红线画着方格,看上去仿佛是海里的岛子。漫长的岁月过去了,蝴蝶就一直被囚禁在那里。它……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29 编辑 <br /><br /> 蝶殇
多年以后,我的笔记本里还夹着几只蝴蝶。是淡蓝色的纸页,用细细的红线画着方格,看上去仿佛是海里的岛子。漫长的岁月过去了,蝴蝶就一直被囚禁在那里。它们的肉体早已成为灰烬,只有翅膀依然完好无损,好象随时都要准备飞起来,把灵魂运送到一个美丽的地方。
童年的蒙昧大多体现着对生命的戕害和破坏。譬如抓一只鸟,随意拔掉羽毛,让它在阳光下做徒劳的跳跃,或者是在蜻蜓的肢体上拴一根绳子,拎着它奔跑,任其在高速旋转中毙命。痛快淋漓的游戏过程,自始至终都酝酿着悲剧。我真实接触蝴蝶的时候大概只有5岁,姐姐带我去田野上玩耍,那地方野草丛生,马兰和月亮花开得特别艳丽,摘草玩花不够尽兴,姐姐就给我逮蝴蝶。她的动作迅速敏捷,看见蝴蝶飞过来,两只手捧在一起,“啪”一声就能逮住几只。对我来说,蝴蝶美丽的翅膀并没有多少吸引力,最喜欢的是把它们放进木盆里,倒满水,看着它们作圆周运动,让触须和下肢划开一圈圈波纹。蝴蝶在水中一会儿就死了,两翅平展着,犹如凋零的落叶 .故乡有一种蝴蝶,形体奇大,状如早春的远山杜鹃,但颜色是黑的,翅膀上印着金黄的斑点,那样子叫人想起黑夜,还有天空里的星星。乡下的人认为蝴蝶是鬼魂所化,带着可怕的邪气。我们总是畏惧那种蝴蝶,经常把它们逮住了,拿到火炉里烧。如果说飞蛾扑火是自我牺牲,还有几分悲壮,那么它们的死就完全体现出弱者的无奈。我发现蝴蝶被投入火中,不会立刻死亡,它们慢慢地翻腾着、蠕动着,发出咝咝的叫声,直到黑色的翅膀冒出一缕青烟,才停止挣扎。而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人是体会不到的。
我上初中时正好是秋天。上了几天课,生物老师就让我们采集标本。大家弄了一些树叶、草茎和花瓣,但制作的不漂亮,于是就把目光盯在了蝴蝶上。秋风里,校园的花坛已是一片萧条,大多数鲜花纷纷离开枝头,只有几朵九月菊还在霜风里摇曳。蝴蝶们也开始凋落,把生命交给尘土。课余时间,我们就守候在那里,等待着那些生灵的来临。
都说蝴蝶永远离不开花,即使面临死亡,它们也要追逐那一缕缕香魂。还真是的,我们等来了蝴蝶。黄昏,几十只蝴蝶飞到了花坛周围,有黄色的,有蓝色的,有紫色的,更多的是白色的那种。白蝴蝶的翅膀没有眩目的色彩,也没有花纹和斑点,清纯的犹如带雪的梨花,慢慢地飞旋,轻轻地飘落。
后来的日子里,我们终于制出了蝴蝶标本。那个过程并不复杂,先是把蝴蝶放进碳酸水里,浸泡是十几分钟,取出后拿一根大头针,斜斜地刺穿它的胸脯,固定在一块木板上,展平翅膀,等晾干再夹起来,一个完整的标本就做好了。
现在想起来,从制作第一枚蝴蝶标本起,我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心灵的疼痛。每次翻开那个笔记本,总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童年的顽劣懵懂,使那么多的生命在我的手里变成了一片枯叶,一缕轻烟,也不只何处能觅一方净土,祭奠它们的亡魂。
我读过一本介绍蝴蝶的科普著作,知道蝴蝶的一生其实是非常短促的,由蛹变蝶,再到死亡,经历的时间只有几十天。对它们而言,那一段时光也是岁月啊!从烂漫童年的舞步翩跹,到青春年华的蓬勃美丽,直至黄昏暮年的返朴皈真,这其间有过怎样的蜕变?怎样的奋斗?怎样的喜怒哀乐?这一切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谜。
曾在某个月夜目睹了一只蝴蝶死亡的全过程。淡淡的月光里,一只斑凤蝶从向日葵的枝头坠落,它费力地扇动着翅膀,到了半空,忽然又停了下来,好象要作最后的凝视。那一刻,它也许看见了满地的花瓣,看见了月华中飘落的红叶,看见了冬天,冬天里洁白的雪。单薄的翅膀再也支撑不起生命的天空,但精神和意志还在飞翔,万水千山的心路里程,就在那一个瞬间得到了展示。最后静悄悄地扑进大地的怀抱,如花如叶,被月光埋葬的蝴蝶,使死亡转化成了一种绝世的美丽。
想起蝴蝶,耳边就回荡起古典民乐《梁祝》的旋律,恍惚间,我沿着时光隧道,走进了那个荡气回肠的场景。梁山伯与祝英台就站在我的跟前,诉说着他们生不同床死同穴的爱情故事,而我看到的竟然是一对翩翩起舞的梨花粉蝶……
有人说,蝴蝶是上帝派来解释生命和爱情的使者。它从遥远的天堂飞来,告诉芸芸众生: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往往经不住秋霜冬雪。
多年以后,我的笔记本里还夹着几只蝴蝶。是淡蓝色的纸页,用细细的红线画着方格,看上去仿佛是海里的岛子。漫长的岁月过去了,蝴蝶就一直被囚禁在那里。它们的肉体早已成为灰烬,只有翅膀依然完好无损,好象随时都要准备飞起来,把灵魂运送到一个美丽的地方。
童年的蒙昧大多体现着对生命的戕害和破坏。譬如抓一只鸟,随意拔掉羽毛,让它在阳光下做徒劳的跳跃,或者是在蜻蜓的肢体上拴一根绳子,拎着它奔跑,任其在高速旋转中毙命。痛快淋漓的游戏过程,自始至终都酝酿着悲剧。我真实接触蝴蝶的时候大概只有5岁,姐姐带我去田野上玩耍,那地方野草丛生,马兰和月亮花开得特别艳丽,摘草玩花不够尽兴,姐姐就给我逮蝴蝶。她的动作迅速敏捷,看见蝴蝶飞过来,两只手捧在一起,“啪”一声就能逮住几只。对我来说,蝴蝶美丽的翅膀并没有多少吸引力,最喜欢的是把它们放进木盆里,倒满水,看着它们作圆周运动,让触须和下肢划开一圈圈波纹。蝴蝶在水中一会儿就死了,两翅平展着,犹如凋零的落叶 .故乡有一种蝴蝶,形体奇大,状如早春的远山杜鹃,但颜色是黑的,翅膀上印着金黄的斑点,那样子叫人想起黑夜,还有天空里的星星。乡下的人认为蝴蝶是鬼魂所化,带着可怕的邪气。我们总是畏惧那种蝴蝶,经常把它们逮住了,拿到火炉里烧。如果说飞蛾扑火是自我牺牲,还有几分悲壮,那么它们的死就完全体现出弱者的无奈。我发现蝴蝶被投入火中,不会立刻死亡,它们慢慢地翻腾着、蠕动着,发出咝咝的叫声,直到黑色的翅膀冒出一缕青烟,才停止挣扎。而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人是体会不到的。
我上初中时正好是秋天。上了几天课,生物老师就让我们采集标本。大家弄了一些树叶、草茎和花瓣,但制作的不漂亮,于是就把目光盯在了蝴蝶上。秋风里,校园的花坛已是一片萧条,大多数鲜花纷纷离开枝头,只有几朵九月菊还在霜风里摇曳。蝴蝶们也开始凋落,把生命交给尘土。课余时间,我们就守候在那里,等待着那些生灵的来临。
都说蝴蝶永远离不开花,即使面临死亡,它们也要追逐那一缕缕香魂。还真是的,我们等来了蝴蝶。黄昏,几十只蝴蝶飞到了花坛周围,有黄色的,有蓝色的,有紫色的,更多的是白色的那种。白蝴蝶的翅膀没有眩目的色彩,也没有花纹和斑点,清纯的犹如带雪的梨花,慢慢地飞旋,轻轻地飘落。
后来的日子里,我们终于制出了蝴蝶标本。那个过程并不复杂,先是把蝴蝶放进碳酸水里,浸泡是十几分钟,取出后拿一根大头针,斜斜地刺穿它的胸脯,固定在一块木板上,展平翅膀,等晾干再夹起来,一个完整的标本就做好了。
现在想起来,从制作第一枚蝴蝶标本起,我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心灵的疼痛。每次翻开那个笔记本,总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童年的顽劣懵懂,使那么多的生命在我的手里变成了一片枯叶,一缕轻烟,也不只何处能觅一方净土,祭奠它们的亡魂。
我读过一本介绍蝴蝶的科普著作,知道蝴蝶的一生其实是非常短促的,由蛹变蝶,再到死亡,经历的时间只有几十天。对它们而言,那一段时光也是岁月啊!从烂漫童年的舞步翩跹,到青春年华的蓬勃美丽,直至黄昏暮年的返朴皈真,这其间有过怎样的蜕变?怎样的奋斗?怎样的喜怒哀乐?这一切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谜。
曾在某个月夜目睹了一只蝴蝶死亡的全过程。淡淡的月光里,一只斑凤蝶从向日葵的枝头坠落,它费力地扇动着翅膀,到了半空,忽然又停了下来,好象要作最后的凝视。那一刻,它也许看见了满地的花瓣,看见了月华中飘落的红叶,看见了冬天,冬天里洁白的雪。单薄的翅膀再也支撑不起生命的天空,但精神和意志还在飞翔,万水千山的心路里程,就在那一个瞬间得到了展示。最后静悄悄地扑进大地的怀抱,如花如叶,被月光埋葬的蝴蝶,使死亡转化成了一种绝世的美丽。
想起蝴蝶,耳边就回荡起古典民乐《梁祝》的旋律,恍惚间,我沿着时光隧道,走进了那个荡气回肠的场景。梁山伯与祝英台就站在我的跟前,诉说着他们生不同床死同穴的爱情故事,而我看到的竟然是一对翩翩起舞的梨花粉蝶……
有人说,蝴蝶是上帝派来解释生命和爱情的使者。它从遥远的天堂飞来,告诉芸芸众生: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往往经不住秋霜冬雪。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