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日渐弱化的友情

2022-01-13经典散文
[db:简介]
日渐弱化的友情

说起友情这事儿,我发现中国人有点很有趣。当我们在定义和形容友情时,总是喜欢把它表述得很纯洁,希望着重突出它的精神属性,而尽量弱化利益关系。但当我们衡量友情的深度,或者评价友情的纯度的时候,却又总喜欢拿利益关系说事儿。比如,我们常见的那些表征崇高友情的例子,就是家里遭逢变故要抄家灭门了,把孩子托孤给对方,对方哪怕不收留,也得给出大笔盘缠,这才算够朋友;如果能冒着杀头风险收留,那就是好朋友了,当然,如果对方愿意把自己孩子顶替去给人砍头,那更是可歌可泣。说好的无欲无求呢?常言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可如果你真对你的朋友“淡如水”了,对方因此觉得你这人是“真君子”的可能,其实远不如判断你这人“不够朋友”的可能更大。

友情,可以脱离利益关系吗?当然可以,不找朋友借钱,不找朋友办事,嗯,不只是“托孤”这种大事儿别找人家,平时看病上学买票订座也别找人家。平时尽量网上交流,毕竟现实见面吃喝一下,总还是要涉及钱,一谈钱,就可能有损纯粹嘛。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请客的不同记账方式,比如我请你吃饭,花了1000块,这么简单一件事儿,不同人家的记账方式是不同的。有的人会完全记在你头上,因为是请你啊;问题是,你会认吗?你最大可能只认一半,500块,因为是咱俩一起吃的;你老婆那边可能连500块都不认,因为你出去吃了,但是并没有省下家里的晚餐钱,你回去不回去,家里都是那么吃,最多,她愿意认个二三十块钱。如果再牵扯到以前谁请谁,或者这次请客的目的等等,算帐方式更多。不同人家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记账方式,以及由此造成的账面落差,其实就是矛盾的根源——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对别人挺好的,但是,人家不那么认为。

牵扯感情越多,帐越难算。大雪纷飞,一哥们在你宿舍楼下捧着玫瑰等你俩小时,这份感情如何算?按照我平均工作收入的两小时算,还是按照当地人均收入的两小时算?按照爱情算,还是按照骚扰算?如果感冒了呢?如果那哥们在等你时,他父母某个人正在弥留之际呢?那些对他都是成本,也肯定会按照不同折扣算到你头上。是的,没有通用的计算方法,对方是感激你还是记恨你,很多时候,看运气。没办法,客观来说,情感层面,付出的,和得到的,很多时候,并不一样。友情呢?也是一样。谈钱不谈感情的时候,相对容易对上帐,现在你不谈钱了,单谈感情,这个确实挺让人心里没底的。主要是不知道你的记账方式,比如你请我吃过一个饼,我这边可能觉得还给你五十个饼就差不多了,而你那边没准就觉得,那是我最困难的时候你给我的无私帮助,然后咱俩应该已经是“托孤”的交情。嗯,看过《九品芝麻官》的都懂我在说什么,就如很多人当年也跟我一样,觉得那个当大官的忘恩负义。可能是,但也可能只是算帐方式不同。

好吧,咱们完全不谈利益,谈谈那些真正“淡如水”的友情。排除利益关系后,真正只在朋友间深层次的内心交流,这种需求,古人和现代人都有。区别是,古人更喜欢跟一两个知己谈心事,而现代人则是喜欢把心事根据不同主题拆分,跟不同的陌生人谈。准确点说,也不是跟陌生人谈,而是跟那些对自己某方面心路历程有所了解(确保共鸣),但又不认识现实中的自己(确保安全边界)的陌生人交流。从安全感层面来说,后者显然是比知己更适合倾诉的对象。更何况,既然排除了利益关系,也就是不指望对方有什么利益层面的反馈,那友情剩余的作用,可不就只是让对方倾听自己倾诉并给予自己安慰和鼓励这一个功能了?这种事儿,网络上的圈子就能搞定,当然不是能够方便查实身份的朋友圈,而是各种论坛。当然了,随着实名制的推进,这种好朋友也越来越少了。

总有一些论坛里的熟人,聊开心了,希望加对方微信。很多时候,对方可能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加了之后,再屏蔽他,或者,干脆朋友圈不再发现实有关的信息。没办法,很多话,对方如果方便跟现实里的身边人交流,跑论坛上干嘛?真的,别老是跟人加好友了,搞得人家像很缺朋友一样。如果真不求利益回报,那么友情这东西,还真就不能太熟,熟了就有顾虑,有些话就不方便说。熟了,就会彼此有所期许,如果你达不到,那就是不够朋友,是负心人。可是,我匿名跑网上找个朋友,可不就是为了想说啥说啥,否则,我哪儿需要什么朋友?好吧,现实就是,现在人所谓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也的确不怎么需要。不管是利益层面还是情感层面。利益层面,过去人和家庭独立生存能力差,得抱团取暖,婚丧嫁娶都靠人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现在呢?服务行业这么发达,有钱就行,啥需求基本都能满足。至于情感层面,上面说了,完全不牵扯利益关系的友情,不就是倾诉和安慰与鼓励吗?这点要求,哪儿需要交朋友解决?网络上认识些熟人,差不多就够。

亲情还有个血缘来维系,虽然现在不要孩子甚至不结婚的越来越多了,但毕竟几千年血浓于水的洗脑宣传一直在,且那也是物种进化的本能需求。不爱惜自己后代的物种,生出来就扔了那种,应该早就灭绝了。至于爱情,那东西本就是个暂时性地东西,美是美了,但不长久。不管哪个国家,主流舆论都不敢鼓吹“爱了就上”,毕竟,那玩意儿也没个明确标准,而可能造成的家庭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哪个国家也扛不住。所以,除了奔着结婚去的爱情,多数国家还是建议大家冷静,比如在教堂里像模像样地说什么无论如何都愿意。虽然,哪怕后来不愿意了,也不会定性为欺骗神,但总归也是个过场。说回友情,它没有亲情那种天然优势,也没有爱情那种爆发力,这种没啥约束力却又有着巨大风险的情感,被弱化也不奇怪。为什么说有着巨大风险呢?隐私,以前信息不畅,隐私对人的杀伤力有限,如今,你最好期待你所有朋友都靠得住,或者,管好你自己的嘴。嗯,好在,我们虽然对前者不敢保证,但是对后者,越来越习惯了。

河蚌赌徒
2019年11月4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