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踏着飞燕的马儿
2022-01-14叙事散文杨先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38 编辑
一而再地去武威雷台,并非那儿林木森森,是个休闲的好去处;也非雷台上有雷祖殿,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非雷台下姓张的墓主人是个将军,就去祭祀跪拜。到那……
一而再地去武威雷台,并非那儿林木森森,是个休闲的好去处;也非雷台上有雷祖殿,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非雷台下姓张的墓主人是个将军,就去祭祀跪拜。到那……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38 编辑 <br /><br />
一而再地去武威雷台,并非那儿林木森森,是个休闲的好去处;也非雷台上有雷祖殿,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非雷台下姓张的墓主人是个将军,就去祭祀跪拜。到那儿,是因为那儿出土了匹国宝级的马——一匹踏着飞燕的马儿。
尽管我心如明镜高悬,清楚那件马儿现在雪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这儿永远与它无法邂逅。但我总觉得这匹马儿的元神就在附近游荡,它随时可以穿越时空,从汉朝驰来,从大宛国驰来。曾经几次,我仿佛还隐隐约约听到它硕大的坚蹄敲击石板的清脆回响。我想啊,可千万别错过那一时刻:它一旦现身,背上端坐的肯定是将生死放心托付于它的少年骁将霍去病;一旦嘶鸣,其声势如江河肯定得到司马相如《上林赋》的熏陶;一旦思乡,面对的肯定是风吹草低时祁连山上空的一轮皎皎圆月……
当然,这都是我美好的愿望。每次我来看到的不过是它或大或小的仿制品。仅看仿制品,不一定要跑那么远的路到武威。我家的电视机上面就摆着一尊,小型号,绿颜色,拿在手里沉沉的。起先谁都认为是铁铸的,上面涂了一层绿漆当铜锈仿古。后来好动的小女拿来磁铁一试,竟不吸不附,这才找来说明书看,见它与那出土的马儿一样,也是铜质材料。我就开始胡思乱想,同样是一锭铜,怎么铸成鼎、爵、尊、钟,便是庙堂中不可或缺的礼器;铸成矛、戈、剑、钺,便是令血溅丈二的兵器;铸成铧、锸、耜、铲,便是培植葱绿稼穑的农具;铸成我家这尊,便是使我陋室些微生辉的摆设;铸成出土那匹,便是传承两千年文明的载体?
我不是说铸成其它器物的铜锭命运不济,我只想表明铸造那匹马儿的那锭铜真幸运,它竟然超量承载着古人独步千年的智慧!想想,一匹俊马,昂首长嘶,奋蹄疾驰,速度竟超越振翅飞翔的燕子!拥有如此风驰电掣的能耐,这马儿肯定具备不同凡响的高贵血统。况且,马儿与飞燕嬉戏竞速,即便马蹄轻踩,区区燕子,小命早就玩完,哪能还有回首埋怨马儿踩到自己背上的时间?能将动作收放自如,这马儿定然是倏忽天地间的天马!
更叫人惊叹的是,马蹄下的燕子高妙得实在不行:张开的双翅的扩大了马儿的着地面积,使得马儿庞大的身躯有了一个稳定的重心,而不至于摆放时东倒西歪。要是没了这飞燕作绿叶,那马儿铸造得再栩栩如生,也是闲蛋。保不定如我这平庸之辈的惯常做派,为了不让马儿跌倒,将那着地的马蹄嵌进一块石头或者一段树根里完事,将这马儿生生打造成一件普通不过的工艺品,并一二三四罗列出必须这样做的十条理由。伟人与凡人的区别就在这儿。我突然感到自己想象力是多么的苍白和匮乏。
那铸造这马踏飞燕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大师啊,他肩膀上抗着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巧夺天工的脑袋?我每每放飞思绪,让自己一下子置身于东汉的武威郡。不论在车水马龙的喧嚣街市,还是在绿荫窗扉的乡间作坊,那巨匠肯定隐身其间。他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是老是少?是吏是民?是笑眯眯的好性格,还是碰不得的火药桶?是一伙臭皮匠组成的草根群体,还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单干户?是手握羌笛横吹曲的胡人,还是怀揣诗经折杨柳的汉民?是听幽咽芦管而一夜尽望乡的戍卒,还是铺丝绸洒香料于河西走廊的商旅?一旦邂逅,他肯定会告诉我,这匹踏着飞燕的马儿的原型,究竟是来自大宛国的汗血马,还是天生会走侧步的岔口驿走马;马蹄下惊慌失措的鸟究竟是飞燕,还是传说中的龙雀。
我睁大眼睛细瞅那些着袍、着襜褕、着襦、着裙的各色先民,听着他们操着汉语、匈奴语、羌语、氐语等各种方言,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又都不是。突然就想起国学大师钱钟书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我不禁对自己的行为哑然失笑。对于这世所仅见的珍品,何必去寻根究底?这些千古之谜,或许正是踏着飞燕的马儿留给我们的艺术空白美呢。
但毋庸置疑的是,如同有些人刚从母体孕育时起,注定是一个非凡的人一样,那工匠制作模具前刹那间的灵光一闪,就注定自己的一双妙手在演绎一阙惊世绝唱。裹挟着大汉边关的风雷横空出世,在二千年的巨大时空内,碰撞出夺目的电石火光,踏着飞燕的马儿啊,这就是你梦幻般的前世今生!
一而再地去武威雷台,并非那儿林木森森,是个休闲的好去处;也非雷台上有雷祖殿,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更非雷台下姓张的墓主人是个将军,就去祭祀跪拜。到那儿,是因为那儿出土了匹国宝级的马——一匹踏着飞燕的马儿。
尽管我心如明镜高悬,清楚那件马儿现在雪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这儿永远与它无法邂逅。但我总觉得这匹马儿的元神就在附近游荡,它随时可以穿越时空,从汉朝驰来,从大宛国驰来。曾经几次,我仿佛还隐隐约约听到它硕大的坚蹄敲击石板的清脆回响。我想啊,可千万别错过那一时刻:它一旦现身,背上端坐的肯定是将生死放心托付于它的少年骁将霍去病;一旦嘶鸣,其声势如江河肯定得到司马相如《上林赋》的熏陶;一旦思乡,面对的肯定是风吹草低时祁连山上空的一轮皎皎圆月……
当然,这都是我美好的愿望。每次我来看到的不过是它或大或小的仿制品。仅看仿制品,不一定要跑那么远的路到武威。我家的电视机上面就摆着一尊,小型号,绿颜色,拿在手里沉沉的。起先谁都认为是铁铸的,上面涂了一层绿漆当铜锈仿古。后来好动的小女拿来磁铁一试,竟不吸不附,这才找来说明书看,见它与那出土的马儿一样,也是铜质材料。我就开始胡思乱想,同样是一锭铜,怎么铸成鼎、爵、尊、钟,便是庙堂中不可或缺的礼器;铸成矛、戈、剑、钺,便是令血溅丈二的兵器;铸成铧、锸、耜、铲,便是培植葱绿稼穑的农具;铸成我家这尊,便是使我陋室些微生辉的摆设;铸成出土那匹,便是传承两千年文明的载体?
我不是说铸成其它器物的铜锭命运不济,我只想表明铸造那匹马儿的那锭铜真幸运,它竟然超量承载着古人独步千年的智慧!想想,一匹俊马,昂首长嘶,奋蹄疾驰,速度竟超越振翅飞翔的燕子!拥有如此风驰电掣的能耐,这马儿肯定具备不同凡响的高贵血统。况且,马儿与飞燕嬉戏竞速,即便马蹄轻踩,区区燕子,小命早就玩完,哪能还有回首埋怨马儿踩到自己背上的时间?能将动作收放自如,这马儿定然是倏忽天地间的天马!
更叫人惊叹的是,马蹄下的燕子高妙得实在不行:张开的双翅的扩大了马儿的着地面积,使得马儿庞大的身躯有了一个稳定的重心,而不至于摆放时东倒西歪。要是没了这飞燕作绿叶,那马儿铸造得再栩栩如生,也是闲蛋。保不定如我这平庸之辈的惯常做派,为了不让马儿跌倒,将那着地的马蹄嵌进一块石头或者一段树根里完事,将这马儿生生打造成一件普通不过的工艺品,并一二三四罗列出必须这样做的十条理由。伟人与凡人的区别就在这儿。我突然感到自己想象力是多么的苍白和匮乏。
那铸造这马踏飞燕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大师啊,他肩膀上抗着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巧夺天工的脑袋?我每每放飞思绪,让自己一下子置身于东汉的武威郡。不论在车水马龙的喧嚣街市,还是在绿荫窗扉的乡间作坊,那巨匠肯定隐身其间。他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是老是少?是吏是民?是笑眯眯的好性格,还是碰不得的火药桶?是一伙臭皮匠组成的草根群体,还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单干户?是手握羌笛横吹曲的胡人,还是怀揣诗经折杨柳的汉民?是听幽咽芦管而一夜尽望乡的戍卒,还是铺丝绸洒香料于河西走廊的商旅?一旦邂逅,他肯定会告诉我,这匹踏着飞燕的马儿的原型,究竟是来自大宛国的汗血马,还是天生会走侧步的岔口驿走马;马蹄下惊慌失措的鸟究竟是飞燕,还是传说中的龙雀。
我睁大眼睛细瞅那些着袍、着襜褕、着襦、着裙的各色先民,听着他们操着汉语、匈奴语、羌语、氐语等各种方言,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又都不是。突然就想起国学大师钱钟书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我不禁对自己的行为哑然失笑。对于这世所仅见的珍品,何必去寻根究底?这些千古之谜,或许正是踏着飞燕的马儿留给我们的艺术空白美呢。
但毋庸置疑的是,如同有些人刚从母体孕育时起,注定是一个非凡的人一样,那工匠制作模具前刹那间的灵光一闪,就注定自己的一双妙手在演绎一阙惊世绝唱。裹挟着大汉边关的风雷横空出世,在二千年的巨大时空内,碰撞出夺目的电石火光,踏着飞燕的马儿啊,这就是你梦幻般的前世今生!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