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羊奶的将军
2022-01-14抒情散文青衫子
陕西省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内有一个八仙庵,又称“八仙宫”,原为唐代兴庆宫遗址的一部分,现在是古城西安最大的道教庙宇。史料记载,八仙庵相传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屡次翻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曾拨发10……
陕西省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内有一个八仙庵,又称“八仙宫”,原为唐代兴庆宫遗址的一部分,现在是古城西安最大的道教庙宇。史料记载,八仙庵相传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屡次翻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曾拨发1000两白银,命八仙庵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并赐八仙庵“敕建”二字,高悬于庵前门领之上。新中国建立后,当地政府数次拨款整修。
1943年,一个中年人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八仙庵,租种八仙庵寺庙土地,成为八仙庵的佃农。他种果树,养羊,天天背着一个帆布褡裢挨家挨户送羊奶维持生计,一送就是21年。这个人就是一代大师任继愈的父亲,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国民党少将任箫亭。 任箫亭原籍山东省平原县北任村,青年时期入保定军校二期学习,1916年毕业,好读书,喜文墨。1916年在山东新军任连长;1917年在山东第六混成旅任营长;1927年在陆军第48师142旅任团长;1937年在陆军第48师142旅任少将旅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箫亭率部参加了南京、武汉保卫战等惨烈战斗。1940年改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1941年任军法总监部西北办事处少将处长;由于任箫亭不是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的属下违犯军纪经常刚抓到西北军事法庭就被蒋介石写条子保释,使任箫亭无法进行审讯,更无法整肃军纪,1943年任箫亭愤然辞职。 考虑到任箫亭解放前三年已成为寺庙的佃农,解放后被定为城市贫民成分。任箫亭1952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2年至1976年去世一直是西安碑林区政协委员。现保定军官学校纪念馆陈列着任箫亭的从军履历,并立有铜像。 任箫亭出生于一个封建大家庭。关于那个大家庭,他的儿子任继愈回忆:“我对巴金的《家》很有同感,就是那个样子。在封建大家庭里,财产是共同的,收入都交公,没有私人财产,然后统一分配。这种平均分配很不公平,好的坏的、勤的懒的都一个样!《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个例子,亲近她的,待遇就好些,反之就差些,还要受歧视,这就不公平,就会有很多私弊的地方。封建家庭的突出特点就是封建家长制,子女要绝对服从家长,不能反驳,婚姻不能自主,等等。我的父亲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很受气,于是就离开这个家,考上了保定军官学校,这也是我们世代书香的任家出的第一个行伍之士,但父亲仍然很喜欢读书。” 任箫亭尚武而好学,对子女启蒙教育较为重视,安排自己部队中一位叫张鄂生的师爷(文书)教任继愈认字;所以任继愈幼年时并未进过真正的“私塾”。 谈到父任箫亭对自己的影响,任继愈2005年5月在给三弟任继亮的信中是这样总结的:“五四聚会,(指5月4日的家庭聚会)得以畅叙。我们在动荡、颠簸中度过了少年、壮年和老年,70岁以后才算稳定下来,所谓颠簸,有生活上的,也有政治环境上的。” “回头算算细账,我们得以活得有些意趣,得益于忠恕传统的家庭文化教育。这倒不是父母长辈的叮咛嘱咐,而是一种生活原则。‘忠’是为人实在,‘信得过’。对人对己都信得过。‘恕’,对人对事有宽容的度量。‘忠’偏重在为己,‘恕’偏重在对人。父亲在世时我们多数时间和他不在一起,父亲晚年时才接触的多些。从他身上表现出中华文化中的‘有所不为’的人生方向,行为底线。再困难也不做自己认为不应做的事。老年无悔很不容易。可以想见,一个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在困难的解放前夕,背着一个帆布褡裢挨家挨户送羊奶的情境。生活困顿,但形象高大。母亲文化不高,但识大体。她理解并支持父亲的一切。形象是光辉的,我们几个都分享着这种家教。” “我想,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社会,忠恕都是离不开的。完整的人生观不能保证人一生完全绝对正确。圣人也只是教人‘言寡尤,行寡悔’,少做错事,少做使自己想起来悔恨的事。这种人人可行,人人可以达到的标准,才是天下的通则。”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很难真正做到。倒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行天下,成为传之久远的通则,越是真理越是朴素无华”。
八国联军, 慈禧太后, 国民党, 山东省, 陕西省
1943年,一个中年人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八仙庵,租种八仙庵寺庙土地,成为八仙庵的佃农。他种果树,养羊,天天背着一个帆布褡裢挨家挨户送羊奶维持生计,一送就是21年。这个人就是一代大师任继愈的父亲,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国民党少将任箫亭。 任箫亭原籍山东省平原县北任村,青年时期入保定军校二期学习,1916年毕业,好读书,喜文墨。1916年在山东新军任连长;1917年在山东第六混成旅任营长;1927年在陆军第48师142旅任团长;1937年在陆军第48师142旅任少将旅长;抗日战争期间,任箫亭率部参加了南京、武汉保卫战等惨烈战斗。1940年改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1941年任军法总监部西北办事处少将处长;由于任箫亭不是蒋介石的嫡系,胡宗南的属下违犯军纪经常刚抓到西北军事法庭就被蒋介石写条子保释,使任箫亭无法进行审讯,更无法整肃军纪,1943年任箫亭愤然辞职。 考虑到任箫亭解放前三年已成为寺庙的佃农,解放后被定为城市贫民成分。任箫亭1952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2年至1976年去世一直是西安碑林区政协委员。现保定军官学校纪念馆陈列着任箫亭的从军履历,并立有铜像。 任箫亭出生于一个封建大家庭。关于那个大家庭,他的儿子任继愈回忆:“我对巴金的《家》很有同感,就是那个样子。在封建大家庭里,财产是共同的,收入都交公,没有私人财产,然后统一分配。这种平均分配很不公平,好的坏的、勤的懒的都一个样!《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是个例子,亲近她的,待遇就好些,反之就差些,还要受歧视,这就不公平,就会有很多私弊的地方。封建家庭的突出特点就是封建家长制,子女要绝对服从家长,不能反驳,婚姻不能自主,等等。我的父亲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很受气,于是就离开这个家,考上了保定军官学校,这也是我们世代书香的任家出的第一个行伍之士,但父亲仍然很喜欢读书。” 任箫亭尚武而好学,对子女启蒙教育较为重视,安排自己部队中一位叫张鄂生的师爷(文书)教任继愈认字;所以任继愈幼年时并未进过真正的“私塾”。 谈到父任箫亭对自己的影响,任继愈2005年5月在给三弟任继亮的信中是这样总结的:“五四聚会,(指5月4日的家庭聚会)得以畅叙。我们在动荡、颠簸中度过了少年、壮年和老年,70岁以后才算稳定下来,所谓颠簸,有生活上的,也有政治环境上的。” “回头算算细账,我们得以活得有些意趣,得益于忠恕传统的家庭文化教育。这倒不是父母长辈的叮咛嘱咐,而是一种生活原则。‘忠’是为人实在,‘信得过’。对人对己都信得过。‘恕’,对人对事有宽容的度量。‘忠’偏重在为己,‘恕’偏重在对人。父亲在世时我们多数时间和他不在一起,父亲晚年时才接触的多些。从他身上表现出中华文化中的‘有所不为’的人生方向,行为底线。再困难也不做自己认为不应做的事。老年无悔很不容易。可以想见,一个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在困难的解放前夕,背着一个帆布褡裢挨家挨户送羊奶的情境。生活困顿,但形象高大。母亲文化不高,但识大体。她理解并支持父亲的一切。形象是光辉的,我们几个都分享着这种家教。” “我想,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社会,忠恕都是离不开的。完整的人生观不能保证人一生完全绝对正确。圣人也只是教人‘言寡尤,行寡悔’,少做错事,少做使自己想起来悔恨的事。这种人人可行,人人可以达到的标准,才是天下的通则。”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很难真正做到。倒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行天下,成为传之久远的通则,越是真理越是朴素无华”。
八国联军, 慈禧太后, 国民党, 山东省, 陕西省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