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看三国人如何孝敬母亲

2022-01-14叙事散文运涛涛
中国最著名有二十四孝。《三国演义》出场的人物中就有其中之一“怀橘遗亲”的陆绩,是诸葛亮舌战江东群儒中遇到的,诸葛亮对陆绩的孝道以轻蔑的口吻说出,“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这是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
  中国最著名有二十四孝。《三国演义》出场的人物中就有其中之一“怀橘遗亲”的陆绩,是诸葛亮舌战江东群儒中遇到的,诸葛亮对陆绩的孝道以轻蔑的口吻说出,“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这是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三枚橘子。临行拜谢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诸葛亮三岁丧母,对母爱之慈应该体会不深,所以才说出那样伤感情的话,其实能够孝敬母亲的人,即使因此错过了事业的良机,还是被大家敬重的。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人直到现在的我们,一提起陆绩,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是个孝敬母亲的人,很了不起的,至于知道他是学者,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太玄经注》,知道他是官员,做过偏将军,就远不如知道他孝子的人多。   陆绩之所以投奔速孙策,为孙策、孙权所用,看中他才气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当是孙权也是孝敬母亲的大孝子,与陆绩有共同的道德操守。   孙权孝敬母亲在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中起到了帮倒忙的作用。诸葛亮之所以让“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凭的是三个锦囊的妙计,而三条妙计,又无不利用了孙权的性格,“吴侯乃大孝之人,怎敢违逆母言?”诸葛亮利用孙权的孝道,做成大事业,让人觉得毕竟不够光明磊落。孙权踏入政坛,就是从十五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开始的。孝廉是从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元光元年(公元前一三四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前身,“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   孙权的这种走举孝廉的道路是正途,所以他的官职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而诸葛亮由于父母早亡,失去了举孝廉的机会,只能靠依附于刘备混个出身,事业从幕僚做起。同是举孝廉出身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孙权,称道“生子当如孙仲谋”,我想这里也一定包含赞叹孙权的孝道在内的。   《三国》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孝敬母亲的人物-徐庶。他一出面就显露了非凡的军事才能,略施计策,就使兵微将寡的刘备战胜了强大的曹操得力部下曹仁、李典,曹操爱才,想要贤士归于自己,程昱献计:“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曹操让人伪造徐母的笔迹,计赚徐庶。   徐庶在事业与亲情之间选择了亲情,说“老母手书来唤,庶不容不去。非不欲效犬马之劳,以报使君;奈慈亲被执,不得尽力。今当告归,容图后会。”刘备没有听信孙乾建议“切勿放去”,刘备断然说:“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人都感叹刘备对徐庶孝敬母亲的理解,他虽然因此失去了事业开端时最好的帮手,但得到人心,所以有人说刘备占“人和”优势立的国。   对于自己母亲的孝敬,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这也是陆绩、孙权、徐庶等人的道德伦理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弘扬的孝道。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