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卫国征文] 谒无名烈士墓

2022-01-14抒情散文若荷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48 编辑

            若 荷伫立在烈士墓前,很久很久,任松涛声声,夕阳燃尽最后一把火,却不曾将我唤醒。附身在陵园深处的墓地里,那么亲近地靠近那些坟墓,……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48 编辑 <br /><br />            若 荷
  伫立在烈士墓前,很久很久,任松涛声声,夕阳燃尽最后一把火,却不曾将我唤醒。附身在陵园深处的墓地里,那么亲近地靠近那些坟墓,靠近那些长眠地下的烈士,抚读一座座墓碑上的碑文。然而此刻,你可知道,静默无声地排列在我面前的,是一座座无名烈士的墓碑,墓碑上,除了记载了战役的时间和烈士牺牲地,其余一片空白。
  我是在参加建国五十周年文艺汇演归来的途中经过这座烈士陵园的,当时,我的身边摆满了写有烫金大字的证书,荣誉与鲜花环绕着我,豪华的骄车飞一样行驰。就在距城四十华里的时候,远远地,我们看到一座山头上闪耀着的大理石群雕,那是一座烈士陵园,经同伴提议顺路驱车去陵园拜谒。象这样的谒拜,往年的清明节有过,“五四”青年节有过,那时的我心中除却隐隐的伤感,还不曾有过如此巨大的震撼。而此时的我,思绪还不曾从舞台上那绚丽的灯光和欢腾的歌舞与激情中解脱出来,就蓦然地面对着眼前的比比墓碑。目光只遥遥的一瞥,脑海里如梦似幻的各种旋律便嘎然而止,刚刚在车上还引亢高歌的我,在那一刹蓦地凝重起来。
  这是一座座落在半山腰上的陵园,正门上方横列着一条深蓝色的匾额,上有毛泽东主席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笔锋有力的黑体大字,在走向陵园的直道上,在纪念馆的周围,在英雄雕像的下面,摆满了火红的一串红和金黄的秋菊,每一条通往展厅和墓地的小径都有同样的鲜花环绕着。因为是十月一日,这里工作的人员仿佛早就知道,祖国的五十华诞,英雄的先烈们早已期盼着这一天了。经过了多少个急风骤雨的革命斗争,经过了多少血与火的垂炼,国家已经强大起来了,人民的生活日渐富裕,而这一切,都归功于面前的这些烈士啊,历史,记载着烈士战火中的青春;红旗,浸染着烈士满腔的热血啊!
  脚步,轻轻地踏过摆满鲜花的小径,烈士墓旁,芳草依依,秋虫鸣唱,经历了五十余载清明雨的墓碑上,有些文字已被日月风雨侵蚀了,依稀辨别得出的一笔一划,都是曾经深深镌刻上面几十年的碑文,字字醒目,简短而明了。那上面,记录着当年纷飞的硝烟和激烈的战斗过程,记录着一个个年青的生命壮烈捐出的全部过程。在所有的记录里,最令人沉重的应该是烈士的名字,然而,更多的墓碑上,却没有将他们的名字刻出,那沉重的笔锋,就要将要镌刻写下他们的名字的那个位置嘎然而止。没有人知道英勇的他们年青的名字,他们成了永远的无名烈士,陪伴他们的是一座永远的无名烈士碑。
  陵园装扮的很美,随着时令,花草茂密,松柏苍翠,有石径曲折,旁边有一门比县城公园里的飞机模型更具真切的大炮。公园里的飞机模型是某军区捐增的,整天围绕着游园的人们的欢笑,无数年及妙龄的男女青年与之合影留念,记录下他们年青的笑脸。而陵园里的这门大炮,冷静而沉默地卧立在陵墓最高处,炮身上面,仍可见当年战场上创下的深深弹痕和火迹硝烟。
  我经常来这里拜谒,每年都来,不分节假、季节,有时是在心情不开朗的时候,想来转换一下情绪,更多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夕,或国庆节的日子里,一个人,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来,为得是想让心头增添一种生命的凝重,感受一份肃穆的气氛,使自己在一天比一天少去的日子里,懂得珍惜,懂得眼前所有的一切幸福来之不易;去时,那经城市的喧嚣浸染的一颗烦躁的心,便会渐渐趋于平静,直到不再存有世间的浮华,不再因各种忧伤彷徨徘徊,不再锱珠必较、患得患失。
  我知道,这里不是世间的花园,不是让人们观光游玩的地方,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庄严肃穆,每一片树叶都凝重无声,每一个角落都令人敬仰,每一张照片都清涤着人们的心灵。它让活着的人去纪念,去鼓励士气,让心灵变得清澈起来,深沉而踏实,美丽而纯净。每次来,我都在一遍遍扪心自问,问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地活着,怎样活着才对这个社会更有价值?每次来,我都想着一个问题,想知道,这些长眠地下的英雄烈士们,他们是谁,他们,都有着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容颜?都有什么样的故事?他们的家在何处?他们的父母、妻儿,现在生活的可好?
  父亲生前的时候,曾与我讲过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年仅十七岁的战友,在一次战斗中牺牲,我方一个排和敌人一场遭遇战,那次战斗就有他。那次战斗打得很激烈,手榴弹打光了,他们就用刺刀和敌人拚,刺刀刺弯了,他们就用石块打,用最后的身体与敌人同归于尽,很多年青的战友都牺牲了,牺牲得英勇壮烈。战斗结束,就在父亲他们寻找战友的遗体的时候,却怎么也辨认不出哪个是他,哪个是他的战友了,他就这样成了一个无名烈士,他的墓碑上不能记下他的名字,他从此活在了战友们的心里。父亲有过一张老照片,上面的军人及父亲,年龄都不过十七八岁的光景,父亲说,这些战友,都是历尽无数战斗的老兵了。
  十七八岁,十七八岁的时候,我会做些什么?我曾经做些什么呢?生活幸福,富于幻想,因一点小事而感伤,因受一点委曲而流泪,甚至因事业挫败而绝望。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十七八岁的年龄了,但我是否仍在追求安逸,享受生活,不懂珍惜?
  在墓园深处,墓碑纵横的另一个角落,我看到了一个无名烈士墓,根据墓碑上的记载,我知道他是当年鲁南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一九四三年某月,在这一带抗击日本鬼子的侵略,在一次反扫荡的战斗中,为保护群众撤退而壮烈牺牲。陵园内有座纪念馆,四面的墙壁上贴有历史意义的老照片,有这样的一个记载:1942年10月,在华北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的指挥下,秘密调集了日军1.5万人,并加强炮兵和部分航空兵,由32师团师团长木村兵太郎任指挥,对抗日中心的鲁中沂蒙山区进行“拉网合围”。10月27日,日军1.2万人分12路对转移到南墙峪地区的我党政机关和群众进行包围,担任掩护的我军独立团占据有利地形顽强抗击日军进攻,经过一天激战,被围的我党政机关和群众于当日黄昏分路突破了敌人的重围。遭到失败的日军又于11月1日集中8000多兵力在飞机配合下分11路扑向笛崮山地区,将我山东军区机关和直属部队、山东战工会、抗大一分校以及国民党五十一军一个营共计1000多人,再度合围在穆陵关西南齐长城边线的笛崮峪……  
  又是一场恶战开始,又是一群英勇的抗日将士倒下,永远不再醒来,又是一些不能知晓的名字,再也不能刻进烈士的墓碑,让后人永远纪念并瞻仰。当那场战斗过去,一切复归平静之后,当地群众自发就地掩埋了烈士的遗体,经过多少年后人们才知道并发现了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将他们的骨殖移至陵园安葬,使他们在这座静谧的山岭上与战友一起长眠。陵园里,数无名烈士墓最多,顺着一座座墓碑往下看,整整几十座,墓碑上面都没有刻下烈士的名字。没有名字的墓碑上,有着不同的历史记载,不样的烽火硝烟,不一样的抗敌战场。面对多于我军成倍的敌人,以及精良的枪炮,他们视死如归地挺起血肉的胸膛……
  天色渐黑,陵园里的风悄悄地掠着松树的叶稍,拂动起青青的草丛,扬起天籁一般的自然之声,一切是那么的静谧,在这静谧的时刻里,我听见自己的心跳撞击胸膛的声音。面对这一座座无字的墓碑,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悲壮,和烈士对人生的惜别。烈士啊,当那赤红如血的战火和蓬天蔽日的硝烟围困着你的时候,当你面对敌人的枪炮,面对弹片纷飞的战场,当你左冲右突,冒死拚杀的时候,当你跳出战壕,呼唤战友们冲向敌人的时候,你不可能想到,怎样去留下你的名字,让后人传扬。我知道,那一刻的你,胸中是爱国的赤诚,那一刻的你,脑海里是对敌人的愤怒!
  在滚滚的硝烟里,一粒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你,一颗罪恶的炮弹炸响在你的身边,你倒下了,倒在你用血肉之躯蔽护的祖国疆土。然而,烈士啊,你可知道,历史不会忘记你,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家乡的父老乡亲不会忘记你,你的兄弟姐妹以及你的妻子儿女,不会忘记你。你是中华民族的儿子,你属于这块浸透着你的热血的土地,没有你的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祖国的山河不会这样壮美,新时期美好生活里的鲜花也不会这样绚丽。看祖国一日比一日富强,经济一年比一年繁荣,改革开放使祖国人民的生活有了长足发展,烈士九泉下有知,亦心安了。我知道,这是你们所期盼的,因为,这,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不忘拜谒那些无名的烈士们,一有机会就躲进书房,对着十八英吋的老电视观看战斗故事片:《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平原作战》、《杨靖宇》,这些英雄故事感染着我,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时而大笑,时而流泪。这些英雄们,是我童年时代的偶像,是我们民族的精魂——记住并永远纪念着,这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声,一个伟大事业兴许可以舍弃某些东西,但万万不能缺少自己民族的偶像精神,抗日英雄的儿女们,不仅属于那个世纪,更应该属于创造21世纪理想世界的人们。把民族精神树立起来,并使其向新世纪延伸,再延伸,对于我们及我们的下一代,这是我们的责任!
  安息吧,所有为国捐躯的英勇的先烈们!

蒙城县板桥集镇毕大村小学的农家娃向无名烈士墓行队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