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蛇变
2022-01-14抒情散文野猪皮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1 编辑
树梢子呜呜地打着口哨,一气儿也不歇。猫头鹰咕——一声;咕――一声,一忽儿远,一忽儿近,好像在林子里,又好像蹲在屋顶。瞪着两只绿莹莹的眼睛,逡巡着黑暗……
树梢子呜呜地打着口哨,一气儿也不歇。猫头鹰咕——一声;咕――一声,一忽儿远,一忽儿近,好像在林子里,又好像蹲在屋顶。瞪着两只绿莹莹的眼睛,逡巡着黑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1 编辑 <br /><br /> 树梢子呜呜地打着口哨,一气儿也不歇。猫头鹰咕——一声;咕――一声,一忽儿远,一忽儿近,好像在林子里,又好像蹲在屋顶。瞪着两只绿莹莹的眼睛,逡巡着黑暗中的事物。风野马般的横冲直撞,猪圈,牛棚,鸡窝,粮仓子,豆垛,柴禾堆,能翻的全翻遍了。它还不客气的卷走屋顶的茅草,甩到院子,街巷和更远的地方。白天,它埋伏在村子外面,避开狗的监视。傍黑时,一小股,一小股的潜入村,半夜突然展开攻势,毫无防备的村子抵挡不住,被掀起一角竖起来,将我跌入万丈深渊,我恐惧,颤抖,哆哆嗦嗦,辨不清自己到底在哪。
后山是一颗巨大的头颅,针叶林和阔叶林如同一根根直立的毛发,糁人的口哨正是它们制造出来的。我觉得后山那块凸起的前额快要塌了,在风的作用下,酥的像面包渣似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破空而降,把我们的房子砸个大窟窿。
“妈,后窗遮好没有?”我缩成一团,闷声闷气的问母亲。我不敢从被子里露出头,手脚也不敢。炕很凉,可我身上全是汗,手心脚心也湿漉漉的。我想要是后窗遮不好,猫头鹰,风,还有后山的前额,它们兴许都能从那里闯进屋子,那情景太恐怖!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还击的力量,只好任其摆布随意发泄了。
“放心吧。你哥上了窗板。”母亲说。
我看不见母亲,跟她隔着两个被筒的距离。但我仍然能感受到她的体温,心跳。这让我稍稍平稳了点。
“妈,外面太吓人了,会不会出事?”
“小孩子家,瞎说!”母亲伸手掖掖我的被子。
“妈,你听,她们在唱什么?”
母亲没说话。我知道她也在听,手鼓和腰铃砰砰咚咚响,女萨满长长短短带着颤音的颂喁之声,纷纷跃过石墙,刺激我们的听觉。对于我们家的门窗缝隙,它们比我们更熟悉。
“妈,四儿这回儿干什么呢?他会死吗?”
“睡吧。明天得上学呢。”母亲答非所问。
母亲摸索烟笸箩,点颗烟。吸一口,叹气。显然,她也睡不着。
烟火一明一灭,我想到了四儿,四儿的命就像烟火,明明灭灭。人生下来就是为死的,谁也逃不掉。但是,四儿还小呢。这么小,生命的信子捻断了可惜。
醒时,天大亮。胡乱拔拉点饭,上学。一整天恍恍惚惚,课堂上走神儿,老想着晚上的事,究竟哪个是梦,哪个是真,分不清。或者趴在教室的窗台上望着后山发愣。后山的背鳍上生着一溜杜鹃,随山势隆起,凹陷,弯曲。是那种高山杜鹃。单瓣,花粉,淡或浓,花期长。不见得有多香,但它是春天的信号旗,它一开,村里人便说,该送粪啦,该插犁啦,该播种啦。落叶松,青冈柞,水腊,三角枫,白桦,紫椴,胡桃树,黄柏此类高大树种和珍珠梅,抱马丁香等矮小灌木,以及蒿草植物,合成后山的特写镜头。技术手段再高明的摄影师,也拍不出后山野性的神韵。后山相当于迪斯尼乐园,供人采集浆果,捉迷藏。我还曾经用铁镐破开土皮,垦一小块地种粘玉米。甚至挖到过几枚锈迹斑驳的铜钱。铜钱缺了口,年代尚清晰,嘉庆通宝,乾隆通宝。当然,那时不知乾隆嘉庆是谁,后来学清史,才知道铜钱的方孔,其实是一条往回走的路。是一个孩子最早的启蒙教育。
除此之外,后山还给了我一种深深的畏惧和恐慌。每次想到它,梦到它,都仿佛一张幽深的大嘴,一条带倒钩的舌头,阴森,寒冷,雾气弥漫。它使我对以上叙述的细节几十年记忆犹新。它对我产生的深刻的影响,直致青年――成年――老年――死亡。
后山不光有树,有花,有草和铜钱,后山也有蛇,成群的蛇。青皮,黑白斑纹,红绿斑纹,黄白斑纹……长余一米,小不足寸。这种因犯诱惑罪被罚用腹部行走的动物,奸诈,狡猾,恶毒。隐在草丛,不露声色,蓄意谋划,出其不意。遭到村人的讨厌,憎恨,不寒而栗同时又莫名的敬畏。许多年后的一天夜里,在回味和思考那件事情的时候,我突然悟出这样的结论:越是不声不响的,对你的潜在危险系数越大。因此你得集中精力,倍加小心。
校长说,每个人拣捆柴禾,天冷烧火炉。每个人都上了后山,四儿也去了。每个人都扛了捆柴回来,四儿也扛一捆柴。四儿是最后回的,四儿把柴放到柴堆,四儿说,秋老虎,热,喝点水。四儿趴在校西的小河边喝水,站起来,用衣袖抹抹嘴。转身,上小土坎,走到二年一班教室门口,四儿栽倒了。事先一点征兆没有。
当时我正蹲在大杨树底下,拿一块聚光镜照黑蚂蚁。那只蚂蚁仰面朝天,蹬踢着细脚,反抗和挣扎无济于事,因为它是弱者。弱者是强者的牺牲品,玩物。
循声跑去看四儿,他被人抬到教室,平放在课桌。四儿口吐白沫,人事不醒。校长掐人中,不醒。便问谁和四儿一起拣的柴禾。铁柱诺诺的说,他和四儿一起去的,还有,他挨个点周围的几个,他们。校长问,遇到什么没有,或者乱吃什么没有。铁柱摆手。铁柱使劲低头,要是地上有个洞,他就能把自己倒埋进去。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说。
“拣柴禾的时候,四儿打死一条蛇。两条,跑了一条。”铁柱终于说出来。
“是了。中了蛇毒。”校长若有所思。
四儿的爹妈带他到镇上的医院,住了几天,四儿病好出院了。
大家都松了口气。
可是好了的四儿行为反常,发呆,犯傻。有时动作异样的敏捷。村子人说,这孩子怕是中了邪。蛇有忌妒心,会报复。
四儿的爹妈请来萨满,请一拨又一拨。四儿的病总不见好。校长说,到省城的大医院瞧瞧吧。四儿的爹妈就带他进城。住了半个月,回家了。四儿的气色看上去不错,苍白的脸上有了红晕。四儿的爹妈说,城里大夫说了,四儿没啥大病,城里医院太贵,庄稼人也住不起。
好了一段时间的四儿又疯癫了。从那以后,四儿再没清醒过。打人,砸东西,遇谁打谁,逮什么砸什么。有时还溜到学校,在窗口嘻嘻笑着看我们上课。要么一个人在操场转悠,嘟嘟哝哝说些听不懂的话。低年级学生怕他,校长跟四儿的爹妈说,以后别让四儿到学校来了。四儿的爹妈便把他锁在家里。
四儿细长的眼睛天天吊在玻璃上,国字脸贴成一张大饼子。
四儿疯癫了好几年。爹妈有空,就把他当犯人那样到院外放风,差不多了又关回屋里。有一天,他弄断了锁,独个跑出去,在村里逛悠好大一阵,谁也没发现他。村里人全忙着自己的事情,忙着养家糊口,淡忘了四儿。四儿去找学校,可学校搬了地方。四儿就不知道去哪儿好了。大概四儿觉得没意思,一抬头看见电线上的鸟,模仿鸟飞翔的姿态,就爬上去了。我想肯定是这样,要不,他爬那上边去干吗呢?我设想了多种四儿的死因,只有这个还算站得住脚。
但我不敢设想,四儿有没有去后山。有没有去看那棵早年挂着广播喇叭的粗柞树,那个神秘的,可匍匐进入几米的洞穴,据说那是蛇窝。
四儿是怎么爬上电线杆子的,怎么触到高负荷电压的,没人清楚。下午有人看见他的时候,他的口,鼻子,耳朵,全出血了。血在阳光下凝成黑紫色,姿势像聚光镜下的蚂蚁。四儿的妈没哭,四儿的妈那时已经成了女萨满,为十里八村的乡亲跳神请仙,解难治病。四儿的爹妈用一口薄皮棺材装殓了他,埋在离村很远的山上。
那里极少有人去。四儿的爹妈搬走以后,坟口的三块石头倒了,坟坍塌了。小土包平了,一年复一年的青草掩盖了一切。看上去,与周围毫无二致。岁月流年,四儿的时间表停顿,他还是十四岁。而我们老了,越活越靠拢四儿的方向。越活越嗅到宿命的味道。人一老,脑筋迟钝,有些事情懒得也无法追根溯源,自然还原不了事情本身。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记住了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我们对此产生的感慨,感叹和个体性认识。
后山是一颗巨大的头颅,针叶林和阔叶林如同一根根直立的毛发,糁人的口哨正是它们制造出来的。我觉得后山那块凸起的前额快要塌了,在风的作用下,酥的像面包渣似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破空而降,把我们的房子砸个大窟窿。
“妈,后窗遮好没有?”我缩成一团,闷声闷气的问母亲。我不敢从被子里露出头,手脚也不敢。炕很凉,可我身上全是汗,手心脚心也湿漉漉的。我想要是后窗遮不好,猫头鹰,风,还有后山的前额,它们兴许都能从那里闯进屋子,那情景太恐怖!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还击的力量,只好任其摆布随意发泄了。
“放心吧。你哥上了窗板。”母亲说。
我看不见母亲,跟她隔着两个被筒的距离。但我仍然能感受到她的体温,心跳。这让我稍稍平稳了点。
“妈,外面太吓人了,会不会出事?”
“小孩子家,瞎说!”母亲伸手掖掖我的被子。
“妈,你听,她们在唱什么?”
母亲没说话。我知道她也在听,手鼓和腰铃砰砰咚咚响,女萨满长长短短带着颤音的颂喁之声,纷纷跃过石墙,刺激我们的听觉。对于我们家的门窗缝隙,它们比我们更熟悉。
“妈,四儿这回儿干什么呢?他会死吗?”
“睡吧。明天得上学呢。”母亲答非所问。
母亲摸索烟笸箩,点颗烟。吸一口,叹气。显然,她也睡不着。
烟火一明一灭,我想到了四儿,四儿的命就像烟火,明明灭灭。人生下来就是为死的,谁也逃不掉。但是,四儿还小呢。这么小,生命的信子捻断了可惜。
醒时,天大亮。胡乱拔拉点饭,上学。一整天恍恍惚惚,课堂上走神儿,老想着晚上的事,究竟哪个是梦,哪个是真,分不清。或者趴在教室的窗台上望着后山发愣。后山的背鳍上生着一溜杜鹃,随山势隆起,凹陷,弯曲。是那种高山杜鹃。单瓣,花粉,淡或浓,花期长。不见得有多香,但它是春天的信号旗,它一开,村里人便说,该送粪啦,该插犁啦,该播种啦。落叶松,青冈柞,水腊,三角枫,白桦,紫椴,胡桃树,黄柏此类高大树种和珍珠梅,抱马丁香等矮小灌木,以及蒿草植物,合成后山的特写镜头。技术手段再高明的摄影师,也拍不出后山野性的神韵。后山相当于迪斯尼乐园,供人采集浆果,捉迷藏。我还曾经用铁镐破开土皮,垦一小块地种粘玉米。甚至挖到过几枚锈迹斑驳的铜钱。铜钱缺了口,年代尚清晰,嘉庆通宝,乾隆通宝。当然,那时不知乾隆嘉庆是谁,后来学清史,才知道铜钱的方孔,其实是一条往回走的路。是一个孩子最早的启蒙教育。
除此之外,后山还给了我一种深深的畏惧和恐慌。每次想到它,梦到它,都仿佛一张幽深的大嘴,一条带倒钩的舌头,阴森,寒冷,雾气弥漫。它使我对以上叙述的细节几十年记忆犹新。它对我产生的深刻的影响,直致青年――成年――老年――死亡。
后山不光有树,有花,有草和铜钱,后山也有蛇,成群的蛇。青皮,黑白斑纹,红绿斑纹,黄白斑纹……长余一米,小不足寸。这种因犯诱惑罪被罚用腹部行走的动物,奸诈,狡猾,恶毒。隐在草丛,不露声色,蓄意谋划,出其不意。遭到村人的讨厌,憎恨,不寒而栗同时又莫名的敬畏。许多年后的一天夜里,在回味和思考那件事情的时候,我突然悟出这样的结论:越是不声不响的,对你的潜在危险系数越大。因此你得集中精力,倍加小心。
校长说,每个人拣捆柴禾,天冷烧火炉。每个人都上了后山,四儿也去了。每个人都扛了捆柴回来,四儿也扛一捆柴。四儿是最后回的,四儿把柴放到柴堆,四儿说,秋老虎,热,喝点水。四儿趴在校西的小河边喝水,站起来,用衣袖抹抹嘴。转身,上小土坎,走到二年一班教室门口,四儿栽倒了。事先一点征兆没有。
当时我正蹲在大杨树底下,拿一块聚光镜照黑蚂蚁。那只蚂蚁仰面朝天,蹬踢着细脚,反抗和挣扎无济于事,因为它是弱者。弱者是强者的牺牲品,玩物。
循声跑去看四儿,他被人抬到教室,平放在课桌。四儿口吐白沫,人事不醒。校长掐人中,不醒。便问谁和四儿一起拣的柴禾。铁柱诺诺的说,他和四儿一起去的,还有,他挨个点周围的几个,他们。校长问,遇到什么没有,或者乱吃什么没有。铁柱摆手。铁柱使劲低头,要是地上有个洞,他就能把自己倒埋进去。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说。
“拣柴禾的时候,四儿打死一条蛇。两条,跑了一条。”铁柱终于说出来。
“是了。中了蛇毒。”校长若有所思。
四儿的爹妈带他到镇上的医院,住了几天,四儿病好出院了。
大家都松了口气。
可是好了的四儿行为反常,发呆,犯傻。有时动作异样的敏捷。村子人说,这孩子怕是中了邪。蛇有忌妒心,会报复。
四儿的爹妈请来萨满,请一拨又一拨。四儿的病总不见好。校长说,到省城的大医院瞧瞧吧。四儿的爹妈就带他进城。住了半个月,回家了。四儿的气色看上去不错,苍白的脸上有了红晕。四儿的爹妈说,城里大夫说了,四儿没啥大病,城里医院太贵,庄稼人也住不起。
好了一段时间的四儿又疯癫了。从那以后,四儿再没清醒过。打人,砸东西,遇谁打谁,逮什么砸什么。有时还溜到学校,在窗口嘻嘻笑着看我们上课。要么一个人在操场转悠,嘟嘟哝哝说些听不懂的话。低年级学生怕他,校长跟四儿的爹妈说,以后别让四儿到学校来了。四儿的爹妈便把他锁在家里。
四儿细长的眼睛天天吊在玻璃上,国字脸贴成一张大饼子。
四儿疯癫了好几年。爹妈有空,就把他当犯人那样到院外放风,差不多了又关回屋里。有一天,他弄断了锁,独个跑出去,在村里逛悠好大一阵,谁也没发现他。村里人全忙着自己的事情,忙着养家糊口,淡忘了四儿。四儿去找学校,可学校搬了地方。四儿就不知道去哪儿好了。大概四儿觉得没意思,一抬头看见电线上的鸟,模仿鸟飞翔的姿态,就爬上去了。我想肯定是这样,要不,他爬那上边去干吗呢?我设想了多种四儿的死因,只有这个还算站得住脚。
但我不敢设想,四儿有没有去后山。有没有去看那棵早年挂着广播喇叭的粗柞树,那个神秘的,可匍匐进入几米的洞穴,据说那是蛇窝。
四儿是怎么爬上电线杆子的,怎么触到高负荷电压的,没人清楚。下午有人看见他的时候,他的口,鼻子,耳朵,全出血了。血在阳光下凝成黑紫色,姿势像聚光镜下的蚂蚁。四儿的妈没哭,四儿的妈那时已经成了女萨满,为十里八村的乡亲跳神请仙,解难治病。四儿的爹妈用一口薄皮棺材装殓了他,埋在离村很远的山上。
那里极少有人去。四儿的爹妈搬走以后,坟口的三块石头倒了,坟坍塌了。小土包平了,一年复一年的青草掩盖了一切。看上去,与周围毫无二致。岁月流年,四儿的时间表停顿,他还是十四岁。而我们老了,越活越靠拢四儿的方向。越活越嗅到宿命的味道。人一老,脑筋迟钝,有些事情懒得也无法追根溯源,自然还原不了事情本身。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记住了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我们对此产生的感慨,感叹和个体性认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