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故乡二题
2022-01-14叙事散文聂中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5 编辑
故乡二题
冬夜的事情
婆婆娑娑的树影,袅袅娜娜的垂柳,清香招眼的菱贝花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但在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我真希望我的画家朋友能去采风。在可以放……
故乡二题
冬夜的事情
婆婆娑娑的树影,袅袅娜娜的垂柳,清香招眼的菱贝花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但在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我真希望我的画家朋友能去采风。在可以放……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35 编辑 <br /><br />故乡二题
冬夜的事情
婆婆娑娑的树影,袅袅娜娜的垂柳,清香招眼的菱贝花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但在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我真希望我的画家朋友能去采风。在可以放马的草滩田野里,常出现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和漂亮的女孩牵手走过的情景。即便这是我少年岁月中一个小小的缩影,也会诱发我对故土的怀念。特别是这个时候,我常会把桃园散发出淡淡香味的桂花以为是故乡的味觉。这究竟是菱贝花儿的香还是泥土的芬芳呢?这种随手可摘的花怎么会和爱情联系在一起呢?
在今晚的星空下,还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每每忆及这些,我会出奇的躁动,我怕异乡这样冰冷的空气冻坏我忧伤的记忆。上月初,老家的远房亲戚给我写信,父亲也接二连三的来电话要我回家。弟弟去年退伍,今年也有二十岁余。去年我回家省亲,老家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一些我不曾想到的事。弟弟准备和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女孩结婚,十四岁的妹妹跟一个二十五岁的地痞私奔了。在文明失落的年代,这些事的发生多么悲哀呀,可我无能为力,而且在他们的快乐和忧伤中,我被卷进这场破灭性的灾难。我和雪儿多年的爱情也走到了终点,我绝望了一个冬季。也许他们彻底的毁掉的,不仅仅是我一生的幸福。他们知道吗?我想这也许是上天注定的。
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直到我偶然在一家刊物发表文字,上天给了我新的苦难。一个湖南的诗人朋友给我寄来一本他负责编辑的期刊,上面发表了我写的一首小诗歌。也是我“而立之年”命运在生活的夹缝中挣扎的见证。诗人在信中说:“诗歌是真实的美丽的,诗人是痛苦的悲壮的。” 其实在这以前我也尝试着进行诗歌创作。我爱上诗歌的那年,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来到了我的生命中。这几年中,为生计而奔波的我也写下了不少网友拍手叫绝的好诗歌。而今,我依旧割舍不了乡土情结,写着关于苦难与新生的文字。自从收到德阳诗人邓文国先生的诗集《再生代》后,我的写作随之改变了我人生的轨痕,也给我带来了隐形的伤痛与幸福。
过去,冬天与我结缘,文学亦和我有缘。有时,在孤独地时日我钟情于寒冷的大地上一堆篝火微微温暖。还有那些从雪地上奔跑的野兔,都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了往事。去年,是我冬天最失落的一年,每天我都会盼望着天南海北的稿费和样刊。而今年,我陆续收获了幸福,包括一场奇缘的发生。往往这样的日子我最不理智,在生活中容易表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这个时候,是高度白酒和香烟陪伴我度过孤独之夜。一本远方文友邮来的自选作品集子,一首熟悉的老歌足以让我享受一个通宵。
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想巷,高高的楼层上昏黄灯光从窗口落下来,落满一地。走过滨江路,快要打烊的火锅店主人,热情的招呼着我。喝醉了酒,一个人像幽灵一样在路上飘着。长江边上,白天出航的船只鸣笛归来。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在江岸开始酣然入睡。在朝天门的一家夜总会,暖昧的灯光里歌声悠扬。我、一个初次见面的文友,热情大方的重庆妹儿,喝着不能醉人的红酒,跳着一个人的舞步。
在宽阔舞池里,跳完一曲华尔兹,朋友便去飚歌。陪我出来的文友是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可我们没有提及关于诗歌的任何一个字眼。舞毕,继续喝酒,醉了吐,吐了再喝,非喝个死去活来不可。结果我的朋友居然喝得脱了鞋子在街上跑。凌晨三点,做完男人和女人的事,我迷了路。我原本不想醉,可我不能不醉倒在扑朔迷离的笑谈中。在这样的地方,我喜欢南方人的夜生活丰富,也习惯了北方人对夜生活的矜持。
在烟花四射,灯红酒绿的夜晚,暖昧的城市很容易制造欲望。而欲望也改造着这个城市的男人和女人。两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夜晚的城市间飞来飞去,似乎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清早,赶公交车去上班,雪儿来电话。雪儿在电话里告诉我,“冬天来了,该加衣服了”,我说“等空了,我一定来你的城市看你。”
……亲爱的,来跳个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跃这红尘永相随/追逐你一生,爱恋我千回/不负你的柔情我的美/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跃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枯萎也无悔。……
一夜之间,一首《两只蝴蝶》不知从什么地方流传开来。街边的音响店里唱着,手机上的铃声叫着,身边走过的善男信女哼着,就这样我带着歌词的温暖度过了又一个寒冷的冬天。如果说对于多年前那场寒流和大雪至今我心存感激的话。那么这些冬天的事情更是畏惧三分。不过冬天的夜晚是温暖的,迷人的。
怀念故乡
一九八四年冬季,西北利亚的寒流来得比往年更早。
随着寒流而来的,是一场多年未遇的大雪。雪花星星点点,漫天飞舞。西北山区的农村在一夜之间改变了黄色的格调。这也是我不曾料到的。笠日清早,白雪呀,野兔呀,柳树呀都在突兀的大地上寻找着自己的方向。这一天,父亲起得很早。因为在这样一个夜晚,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人间。
在寒流里涌动着无数的雪花,刹那间,飘飘洒洒的雪花掩埋了白茫茫的大地、险峻的山梁、瓦楞下面的屋脊,还有在岁月的年轮里逝去的田野。这是一方富蔗的田野,也是父亲多年来生存作息的田野。就在这样的地方,也是我从一个孩童成长起来的地方。那里长满了麦田,一条河流滔滔而过。在河流的两岸,到处是耐寒的胡杨、生命力极强的杨柳,还有那些不怕冷的,知名的,不知名的草本灌木植物。
这些草木多耐寒,生命力极强。如同北方人的性格一样,守望着这片土地。一场洪灾来临,上游的树木呀、牲畜呀全都漂了下来。面对自然灾害,村里身体强健的汉子倒不惧怕。有时,他们会打捞出尚好的木材,或者是可以建房的石材。可这些年很少再如此了。夏天,我喜欢聆听刚刚收割过麦子的田野里蝈蝈纵情歌唱,秋天,我爬上高高的山梁,去寻找住在山里的神仙。冬天,我站在村边的晒坝里,慢慢的看老汉们下棋、闲谝。这是一种多么理想的生活啊。
去年,冬天早已来过了,可我找不到菜花亮远天的日子。也无法感受冬日暖阳下温馨的动荡。看,对面马路上远远的汉子行色匆匆,从山下挑水的姑娘来往如织。到吃晚饭时间了,我不想回家。站在一个村边的院落里,雪仍然未消融,一切都静静的,似乎连空气也凝固了。我在想,如果我能在这样一个地方安家有多好,可我不能。而我,仅仅看到往日生机勃勃的田地间满目沧痍,千疮百孔的狼籍。
在生与死的瞬间,走在洪水漫过的地方,我曾看到一张张朴素的脸在改造着生活。雨过天晴的日子,风沙在苍茫的高原上飞扬着、肆意着、抽打着那些平淡出奇的日子。我的记忆似乎回到了从前。啊,想起来了。这是一片多么荒凉的土地呀,就在这三寸土地上,父亲的犁铧和锄头孕育了绿色,往往在满怀希望的丰收时节,要么是天不落雨,要么是一场洪灾就那么剥夺了农人的一切。
黄昏时分,我来到村庄背后的黑古墩山上,山下的人家休息了。那一盏盏不眠的灯火,还有谁家院子里传来的狗叫是多么的凄凉呀。远处,闪闪烁烁的灯火亮了起来,正在入眠的滩歌古镇还老吗?
夜色沉沉,一弯残月遮遮掩掩的挂满了天空。透过云层,我看见白天的羊群变成了一盏孤独的灯火。大地上,我和父亲默无声息的走着。父亲吧嗒吧嗒的吸着他的卷烟,而我还是那么茫然,看看四周,月光冷清,蛙声阵阵,这大概是从远处王家楼的鱼塘里传来的。这是一个秋天的夜晚,我和父亲去山上看流星。
这是一个多好的地方呀,这里虽地处农村,可我倒是很喜欢。在别人的城市里生活、工作着的我,早已习惯了城里人的冷漠。今年的冬天,我经常整夜整夜的不眠。也在我的感觉中,一座座充满诗意的村庄,还有那些袅袅的炊烟,飘荡在黄昏的夜色中。故乡那零零散散的村庄在群山半腰间横卧着,并不显得萧条和颓废。这样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时不时总有那么几次。
再过几天,我就要离开这座我生活了三年的城市。回到故乡,想必我第一件事就是去在祖宗的坟茔前拜谒,我想去看看,那些矮矮的墓堆。用北方特有的大雪去祭奠,那一个个在生活的不幸中亡故的亲人。
落寞千秋黑池龙王庙
驱车经峡口走进滩歌古镇,朝太皇山方向远远的望去,首先是进入视野的是唐宋古刹万花寺。继续沿贺岷公路而上,地处南河东侧,距镇政府驻地十里外的黑古墩山像一条卧龙出现在眼前。就在这条卧龙造型的黑古墩山上,有对称清泉11眼,每泉传说甚广。而山下的有黑池殿村龙王庙这样的古代文化遗迹却很少引起历代学者的关注。
尽管姑苏的寒山寺和天水的南郭寺因唐代诗人赋诗著文而在国内诸多寺院中久负胜名。可在该村,唐代张巡郎将雷万春睢阳城之战期间面射六箭而不倒和刘伯温斩龙脉传说几乎家喻户晓。近日滩歌中学陈慈得先生写黑池殿村村史,笔者有幸对其整理史料进行研究。居然发现关于雷受命令远伐边地叛军的记载诸多。据其国内姓氏专家对雷氏家族考考究所知,雷的后代系羌族支系,根据西北师范大学漆子扬教授研究,在唐宋年间正好有吐蕃族游牧的历史记载。我宁愿相信滩歌的后代与羌族和吐蕃族人有关,这也大概是古人将雷将军供为土地神的最好解释。
每年古历端午节及元宵佳节,是滩歌镇黑池殿村最热闹的日子。每到双节这一天,围圆四五十里,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带上祭品,吹着唢呐,敲着锣鼓,去赶“黑爷庙会”。黑池殿村自然是热闹得了不得,两边街头以及附近的河滩里、沟坎上、田塍边、树脚下,到处都是人,唱戏的、杂耍的、应有尽有。
“黑爷庙会”倒底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唐朝年间,一个叫中湖的地方出了个大能人,名叫雷万春。他身长一丈二尺,力大无比,声如洪钟,站在山岗上吼一声,远近十里八里都听得真真切切。由于他生成一脸黑肉,熟人都叫他“黑大”。雷万春很小的时候,阿爹就不幸去世了,他随母下堂到陈家。继父是个习武之人,便教了他一身过硬的好武艺,碗口大的树,他能够连根拔起,两头水牯打架,他能拉得开。
雷万春为人正直,善的不欺,恶的不怕,路见不平,最喜欢拔刀相助。周围团转的老百姓,没有哪个不夸他。 一天,他到琵琶溪捡柴,突然有人大呼:“救命啦!救命啦!”雷万春循声望去,只见一只“铜钱花”大老豹正在向一个割牛草的中年妇女扑去。雷万春见状,几步赶过去,大吼一声,一手抓住了老豹的前爪,照准老豹的脑门心狠命一柴刀,将老豹砍死了。事情传开后,四乡八里的老百姓都夸赞他,佩服他。
雷万春长到二十岁头上,衰老的继父取出二十两银子,对他说:“万春呀万春,你年岁不小了,该是为国出力的时候了。你的武艺不错,你投军去吧!”雷万春别了继父和母亲,只身来到睢阳城里,在张巡部里当了个小兵。后因武艺高强,打仗勇猛,张巡将他连连提升,没几年居然当上了将军。没多久,安禄山造反,发兵攻睢阳城。雷万春带兵奋力血战,不幸身中六支火箭,身子被烧得炭黑,人却至死不倒。死后,唐皇感其忠烈,钦封:荣禄都督大夫”。后人便称他“黑脸都督”,也有人叫他“黑爷”。雷万春的遗体运回来后,家乡中湖人都很悲痛。而他的族人在远在西北的威远含泪把他的画像等供在太皇山余脉,并在黑古墩山下树环水绕的黑池殿村修了个“黑池龙王庙”,后来将他的雕像供在庙台上。
往后民间传说,如当地人犯了罪,便拿到黑神庙惩罚,说是“黑老爷”铁面无私,要“黑老爷”惩罚他。雷万春是古历七月二十一日殉难的,每年的这一天,每与天旱或再涝,庄稼不颗粒不收,四乡八里的老百姓都来祭祀他,并接他“出巡”、“神游”,前面是旌旗铜号开道,后面是黄伞盖顶,金瓜月斧,真是隆重得了不得。乞求神灵保护的队伍就会浩浩荡荡的举行游行仪式。
黑池殿龙王庙始建于唐代后期,《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政通鉴》等史书均有记载。唐至得德年间的安史之乱,雷公奉肃宗李亨平叛令与蒲圻人平原将军覃国良随张巡、许、南齐云等镇守睢阳,以饥疲之军先后与敌军战三百余回,歼敌十万余人,扼守江淮,叛军闻风丧胆,始终无法下江南,后城破不屈与三十六义士忠义殉国。叛乱平定后,雷公褒封忠烈将军,并谕民间立庙祭祀。宋名臣文天祥曾撰写过万春公传。
唐下至今,黑池殿村龙王庙多有兴废,历经三次建设,时或雄伟壮观,香火鼎盛,法务兴隆;时或废墟残洹,满目苍痍。明清时期,茶市兴隆,西域物品远销中原,龙王庙亦驰名中外,海内外信众众所仰慕;《宁远县志》有:“将军寺,今废”的字样。共和国建国之初,黑爷庙共计有三重巍峨大殿,其东西各有彩绘厢房。廊柱排列,规模宏大,庄严无比;十年文革之乱,毁之荡然无存。 至今殿门上有东风小学字样,而门前的古柏基本告罄。殿内有后移栽古柏多株。
到了21世纪,政通人和,物阜民丰,内改外开。乘时代之劲风,扬家国之优良传统,观古今,看世界,光大先贤美德,教育启迪后昆,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信众的强烈要求下,决定重建黑池龙王大殿,再现历史辉煌。这样一则让先贤勇击叛逆、捍卫国家安全的壮烈气节彪炳千秋,永激后人;一则让佛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精神得以一弘扬的场所;让四众弟子能在学习工作之余安心健康地过好宗教生活,从而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新建的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计有将军殿,其他规划如说法堂等还在复原规划。重建后将军寺不但能为佛门播酒清凉,而且与古戏楼遥遥相呼应。殿前南河涣涣东去,互映生辉。必将为滩歌这一陇上古镇再现昔目风姿、为武山的旅游经济和宗教事业着上浓浓的一笔。
冬夜的事情
婆婆娑娑的树影,袅袅娜娜的垂柳,清香招眼的菱贝花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但在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我真希望我的画家朋友能去采风。在可以放马的草滩田野里,常出现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和漂亮的女孩牵手走过的情景。即便这是我少年岁月中一个小小的缩影,也会诱发我对故土的怀念。特别是这个时候,我常会把桃园散发出淡淡香味的桂花以为是故乡的味觉。这究竟是菱贝花儿的香还是泥土的芬芳呢?这种随手可摘的花怎么会和爱情联系在一起呢?
在今晚的星空下,还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每每忆及这些,我会出奇的躁动,我怕异乡这样冰冷的空气冻坏我忧伤的记忆。上月初,老家的远房亲戚给我写信,父亲也接二连三的来电话要我回家。弟弟去年退伍,今年也有二十岁余。去年我回家省亲,老家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一些我不曾想到的事。弟弟准备和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女孩结婚,十四岁的妹妹跟一个二十五岁的地痞私奔了。在文明失落的年代,这些事的发生多么悲哀呀,可我无能为力,而且在他们的快乐和忧伤中,我被卷进这场破灭性的灾难。我和雪儿多年的爱情也走到了终点,我绝望了一个冬季。也许他们彻底的毁掉的,不仅仅是我一生的幸福。他们知道吗?我想这也许是上天注定的。
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直到我偶然在一家刊物发表文字,上天给了我新的苦难。一个湖南的诗人朋友给我寄来一本他负责编辑的期刊,上面发表了我写的一首小诗歌。也是我“而立之年”命运在生活的夹缝中挣扎的见证。诗人在信中说:“诗歌是真实的美丽的,诗人是痛苦的悲壮的。” 其实在这以前我也尝试着进行诗歌创作。我爱上诗歌的那年,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来到了我的生命中。这几年中,为生计而奔波的我也写下了不少网友拍手叫绝的好诗歌。而今,我依旧割舍不了乡土情结,写着关于苦难与新生的文字。自从收到德阳诗人邓文国先生的诗集《再生代》后,我的写作随之改变了我人生的轨痕,也给我带来了隐形的伤痛与幸福。
过去,冬天与我结缘,文学亦和我有缘。有时,在孤独地时日我钟情于寒冷的大地上一堆篝火微微温暖。还有那些从雪地上奔跑的野兔,都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了往事。去年,是我冬天最失落的一年,每天我都会盼望着天南海北的稿费和样刊。而今年,我陆续收获了幸福,包括一场奇缘的发生。往往这样的日子我最不理智,在生活中容易表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这个时候,是高度白酒和香烟陪伴我度过孤独之夜。一本远方文友邮来的自选作品集子,一首熟悉的老歌足以让我享受一个通宵。
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想巷,高高的楼层上昏黄灯光从窗口落下来,落满一地。走过滨江路,快要打烊的火锅店主人,热情的招呼着我。喝醉了酒,一个人像幽灵一样在路上飘着。长江边上,白天出航的船只鸣笛归来。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在江岸开始酣然入睡。在朝天门的一家夜总会,暖昧的灯光里歌声悠扬。我、一个初次见面的文友,热情大方的重庆妹儿,喝着不能醉人的红酒,跳着一个人的舞步。
在宽阔舞池里,跳完一曲华尔兹,朋友便去飚歌。陪我出来的文友是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可我们没有提及关于诗歌的任何一个字眼。舞毕,继续喝酒,醉了吐,吐了再喝,非喝个死去活来不可。结果我的朋友居然喝得脱了鞋子在街上跑。凌晨三点,做完男人和女人的事,我迷了路。我原本不想醉,可我不能不醉倒在扑朔迷离的笑谈中。在这样的地方,我喜欢南方人的夜生活丰富,也习惯了北方人对夜生活的矜持。
在烟花四射,灯红酒绿的夜晚,暖昧的城市很容易制造欲望。而欲望也改造着这个城市的男人和女人。两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夜晚的城市间飞来飞去,似乎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清早,赶公交车去上班,雪儿来电话。雪儿在电话里告诉我,“冬天来了,该加衣服了”,我说“等空了,我一定来你的城市看你。”
……亲爱的,来跳个舞/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跃这红尘永相随/追逐你一生,爱恋我千回/不负你的柔情我的美/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跃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枯萎也无悔。……
一夜之间,一首《两只蝴蝶》不知从什么地方流传开来。街边的音响店里唱着,手机上的铃声叫着,身边走过的善男信女哼着,就这样我带着歌词的温暖度过了又一个寒冷的冬天。如果说对于多年前那场寒流和大雪至今我心存感激的话。那么这些冬天的事情更是畏惧三分。不过冬天的夜晚是温暖的,迷人的。
怀念故乡
一九八四年冬季,西北利亚的寒流来得比往年更早。
随着寒流而来的,是一场多年未遇的大雪。雪花星星点点,漫天飞舞。西北山区的农村在一夜之间改变了黄色的格调。这也是我不曾料到的。笠日清早,白雪呀,野兔呀,柳树呀都在突兀的大地上寻找着自己的方向。这一天,父亲起得很早。因为在这样一个夜晚,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人间。
在寒流里涌动着无数的雪花,刹那间,飘飘洒洒的雪花掩埋了白茫茫的大地、险峻的山梁、瓦楞下面的屋脊,还有在岁月的年轮里逝去的田野。这是一方富蔗的田野,也是父亲多年来生存作息的田野。就在这样的地方,也是我从一个孩童成长起来的地方。那里长满了麦田,一条河流滔滔而过。在河流的两岸,到处是耐寒的胡杨、生命力极强的杨柳,还有那些不怕冷的,知名的,不知名的草本灌木植物。
这些草木多耐寒,生命力极强。如同北方人的性格一样,守望着这片土地。一场洪灾来临,上游的树木呀、牲畜呀全都漂了下来。面对自然灾害,村里身体强健的汉子倒不惧怕。有时,他们会打捞出尚好的木材,或者是可以建房的石材。可这些年很少再如此了。夏天,我喜欢聆听刚刚收割过麦子的田野里蝈蝈纵情歌唱,秋天,我爬上高高的山梁,去寻找住在山里的神仙。冬天,我站在村边的晒坝里,慢慢的看老汉们下棋、闲谝。这是一种多么理想的生活啊。
去年,冬天早已来过了,可我找不到菜花亮远天的日子。也无法感受冬日暖阳下温馨的动荡。看,对面马路上远远的汉子行色匆匆,从山下挑水的姑娘来往如织。到吃晚饭时间了,我不想回家。站在一个村边的院落里,雪仍然未消融,一切都静静的,似乎连空气也凝固了。我在想,如果我能在这样一个地方安家有多好,可我不能。而我,仅仅看到往日生机勃勃的田地间满目沧痍,千疮百孔的狼籍。
在生与死的瞬间,走在洪水漫过的地方,我曾看到一张张朴素的脸在改造着生活。雨过天晴的日子,风沙在苍茫的高原上飞扬着、肆意着、抽打着那些平淡出奇的日子。我的记忆似乎回到了从前。啊,想起来了。这是一片多么荒凉的土地呀,就在这三寸土地上,父亲的犁铧和锄头孕育了绿色,往往在满怀希望的丰收时节,要么是天不落雨,要么是一场洪灾就那么剥夺了农人的一切。
黄昏时分,我来到村庄背后的黑古墩山上,山下的人家休息了。那一盏盏不眠的灯火,还有谁家院子里传来的狗叫是多么的凄凉呀。远处,闪闪烁烁的灯火亮了起来,正在入眠的滩歌古镇还老吗?
夜色沉沉,一弯残月遮遮掩掩的挂满了天空。透过云层,我看见白天的羊群变成了一盏孤独的灯火。大地上,我和父亲默无声息的走着。父亲吧嗒吧嗒的吸着他的卷烟,而我还是那么茫然,看看四周,月光冷清,蛙声阵阵,这大概是从远处王家楼的鱼塘里传来的。这是一个秋天的夜晚,我和父亲去山上看流星。
这是一个多好的地方呀,这里虽地处农村,可我倒是很喜欢。在别人的城市里生活、工作着的我,早已习惯了城里人的冷漠。今年的冬天,我经常整夜整夜的不眠。也在我的感觉中,一座座充满诗意的村庄,还有那些袅袅的炊烟,飘荡在黄昏的夜色中。故乡那零零散散的村庄在群山半腰间横卧着,并不显得萧条和颓废。这样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时不时总有那么几次。
再过几天,我就要离开这座我生活了三年的城市。回到故乡,想必我第一件事就是去在祖宗的坟茔前拜谒,我想去看看,那些矮矮的墓堆。用北方特有的大雪去祭奠,那一个个在生活的不幸中亡故的亲人。
落寞千秋黑池龙王庙
驱车经峡口走进滩歌古镇,朝太皇山方向远远的望去,首先是进入视野的是唐宋古刹万花寺。继续沿贺岷公路而上,地处南河东侧,距镇政府驻地十里外的黑古墩山像一条卧龙出现在眼前。就在这条卧龙造型的黑古墩山上,有对称清泉11眼,每泉传说甚广。而山下的有黑池殿村龙王庙这样的古代文化遗迹却很少引起历代学者的关注。
尽管姑苏的寒山寺和天水的南郭寺因唐代诗人赋诗著文而在国内诸多寺院中久负胜名。可在该村,唐代张巡郎将雷万春睢阳城之战期间面射六箭而不倒和刘伯温斩龙脉传说几乎家喻户晓。近日滩歌中学陈慈得先生写黑池殿村村史,笔者有幸对其整理史料进行研究。居然发现关于雷受命令远伐边地叛军的记载诸多。据其国内姓氏专家对雷氏家族考考究所知,雷的后代系羌族支系,根据西北师范大学漆子扬教授研究,在唐宋年间正好有吐蕃族游牧的历史记载。我宁愿相信滩歌的后代与羌族和吐蕃族人有关,这也大概是古人将雷将军供为土地神的最好解释。
每年古历端午节及元宵佳节,是滩歌镇黑池殿村最热闹的日子。每到双节这一天,围圆四五十里,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带上祭品,吹着唢呐,敲着锣鼓,去赶“黑爷庙会”。黑池殿村自然是热闹得了不得,两边街头以及附近的河滩里、沟坎上、田塍边、树脚下,到处都是人,唱戏的、杂耍的、应有尽有。
“黑爷庙会”倒底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唐朝年间,一个叫中湖的地方出了个大能人,名叫雷万春。他身长一丈二尺,力大无比,声如洪钟,站在山岗上吼一声,远近十里八里都听得真真切切。由于他生成一脸黑肉,熟人都叫他“黑大”。雷万春很小的时候,阿爹就不幸去世了,他随母下堂到陈家。继父是个习武之人,便教了他一身过硬的好武艺,碗口大的树,他能够连根拔起,两头水牯打架,他能拉得开。
雷万春为人正直,善的不欺,恶的不怕,路见不平,最喜欢拔刀相助。周围团转的老百姓,没有哪个不夸他。 一天,他到琵琶溪捡柴,突然有人大呼:“救命啦!救命啦!”雷万春循声望去,只见一只“铜钱花”大老豹正在向一个割牛草的中年妇女扑去。雷万春见状,几步赶过去,大吼一声,一手抓住了老豹的前爪,照准老豹的脑门心狠命一柴刀,将老豹砍死了。事情传开后,四乡八里的老百姓都夸赞他,佩服他。
雷万春长到二十岁头上,衰老的继父取出二十两银子,对他说:“万春呀万春,你年岁不小了,该是为国出力的时候了。你的武艺不错,你投军去吧!”雷万春别了继父和母亲,只身来到睢阳城里,在张巡部里当了个小兵。后因武艺高强,打仗勇猛,张巡将他连连提升,没几年居然当上了将军。没多久,安禄山造反,发兵攻睢阳城。雷万春带兵奋力血战,不幸身中六支火箭,身子被烧得炭黑,人却至死不倒。死后,唐皇感其忠烈,钦封:荣禄都督大夫”。后人便称他“黑脸都督”,也有人叫他“黑爷”。雷万春的遗体运回来后,家乡中湖人都很悲痛。而他的族人在远在西北的威远含泪把他的画像等供在太皇山余脉,并在黑古墩山下树环水绕的黑池殿村修了个“黑池龙王庙”,后来将他的雕像供在庙台上。
往后民间传说,如当地人犯了罪,便拿到黑神庙惩罚,说是“黑老爷”铁面无私,要“黑老爷”惩罚他。雷万春是古历七月二十一日殉难的,每年的这一天,每与天旱或再涝,庄稼不颗粒不收,四乡八里的老百姓都来祭祀他,并接他“出巡”、“神游”,前面是旌旗铜号开道,后面是黄伞盖顶,金瓜月斧,真是隆重得了不得。乞求神灵保护的队伍就会浩浩荡荡的举行游行仪式。
黑池殿龙王庙始建于唐代后期,《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政通鉴》等史书均有记载。唐至得德年间的安史之乱,雷公奉肃宗李亨平叛令与蒲圻人平原将军覃国良随张巡、许、南齐云等镇守睢阳,以饥疲之军先后与敌军战三百余回,歼敌十万余人,扼守江淮,叛军闻风丧胆,始终无法下江南,后城破不屈与三十六义士忠义殉国。叛乱平定后,雷公褒封忠烈将军,并谕民间立庙祭祀。宋名臣文天祥曾撰写过万春公传。
唐下至今,黑池殿村龙王庙多有兴废,历经三次建设,时或雄伟壮观,香火鼎盛,法务兴隆;时或废墟残洹,满目苍痍。明清时期,茶市兴隆,西域物品远销中原,龙王庙亦驰名中外,海内外信众众所仰慕;《宁远县志》有:“将军寺,今废”的字样。共和国建国之初,黑爷庙共计有三重巍峨大殿,其东西各有彩绘厢房。廊柱排列,规模宏大,庄严无比;十年文革之乱,毁之荡然无存。 至今殿门上有东风小学字样,而门前的古柏基本告罄。殿内有后移栽古柏多株。
到了21世纪,政通人和,物阜民丰,内改外开。乘时代之劲风,扬家国之优良传统,观古今,看世界,光大先贤美德,教育启迪后昆,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信众的强烈要求下,决定重建黑池龙王大殿,再现历史辉煌。这样一则让先贤勇击叛逆、捍卫国家安全的壮烈气节彪炳千秋,永激后人;一则让佛法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精神得以一弘扬的场所;让四众弟子能在学习工作之余安心健康地过好宗教生活,从而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新建的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计有将军殿,其他规划如说法堂等还在复原规划。重建后将军寺不但能为佛门播酒清凉,而且与古戏楼遥遥相呼应。殿前南河涣涣东去,互映生辉。必将为滩歌这一陇上古镇再现昔目风姿、为武山的旅游经济和宗教事业着上浓浓的一笔。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