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仪陇读朱德
2022-01-14叙事散文敬一兵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9 编辑
过了不惑之年的人,缘于一次他乡遇故里的邂逅,通常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谈话中,将平日潜伏在记忆深处的情形,逐一梳理,然后再牵出一些铭心镂骨的印象,细细嚼咀……
过了不惑之年的人,缘于一次他乡遇故里的邂逅,通常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谈话中,将平日潜伏在记忆深处的情形,逐一梳理,然后再牵出一些铭心镂骨的印象,细细嚼咀……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9 编辑 <br /><br /> 过了不惑之年的人,缘于一次他乡遇故里的邂逅,通常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谈话中,将平日潜伏在记忆深处的情形,逐一梳理,然后再牵出一些铭心镂骨的印象,细细嚼咀。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朱德,这个响当当的名字,连同他的出生地四川仪陇,就是我多年前在昆明邂逅云南省作协的王朝晖先生时,在我俩谈话中出现得最多的人名和地名。许多旧日的情景,渐渐清晰。于是约定,待我出差结束后,王先生随我一同返回四川,到我俩共同的家乡仪陇去走走,看看。
冬季阴沉沉的天空下,寒冷的北风从四川盆地北部与川中丘陵的过渡地带吹来,将原本萦绕在仪陇地域上空丰收的芬芳气息,谴散驱尽,使光秃秃的山岗上,仅剩下一些没有树叶的枯枝在寒风中呐喊,一片凄凉。田畦里也早已没有了稻穗翻滚的景象,只有残留的稻茬,在寂寞中等待着彻底复归于泥土。冬季一切寂寞的意象,从四周合围而来,逼指着我和王先生,使我们只能够沿循脚下有些泥泞的小路,跟随这些自然的意象,去追踪秋天留下的痕迹,还有一位先辈离去时留下的脚印。一路上我俩默默无语,心中盈满了缅怀的情绪,试图瞪大了眼睛从路面上长年累月一层层覆盖的脚印下,寻觅到掩藏在旧日之中的那位先辈的一丝痕迹。冬季虽然时时给人带来失去依傍的彷徨和不安,可是此刻走在这条小路上,却忽然有了归属与幸福的感觉。这条小路是通向朱德故居的,也是过去朱德走得最多的一条路。
在古朴稚拙的小路尽头,朱德故居映入眼帘。这是仪陇马鞍镇一处“钥匙头”的三合院式农舍,普通平常,绝对没有显赫张扬的姿势,就连瓦房顶上因青瓦叠盖而呈现出来的起伏绵延的曲线里,隐含抑或透露出来的,也完全是平淡、朴实、纯真、自然和厚重的味道。感觉自己一旦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就隐隐约约嗅到了来自于清嘉庆末年的历史气息。在我来到生命的世界里之前,清嘉庆末年历史的时光,就已经成了我父亲也没有在童年触摸过的历史影象,因而我只能够依凭留存在我眼前的一切物象,想象朱德童年在家的生活情况,以及曾经也在这些物象上流连过的朱德的眼波。原始土筑墙壁围成的堂屋和厨房,一直默默地与舍前的一个不大的水塘面面相视。堂屋的背后,是长满了林木的琳琅山。三合院的天井里,至今仍然存放着朱德在劳动中使用过的石碾,石磨以及他和昔日的小兄弟们挖的被后人命名为“琳琅”的井。井的周围,他亲手栽植的嘉陵桑树,继续健康地挺立在沧桑的岁月中。一条小路,由堂屋的门口出发,一直铺到了屋后的琳琅山顶。那里有一个药铺垭私塾,是朱德上学读书的地方。据说不管是烈日炎炎的“三伏”或是雪飘冰冻的“三九”,他都坚持沿循这条小路去私塾,从不懈怠荒废学业。而且,在回来的路上,他也总是顺便砍些柴火或是割些猪草。
我们敛息轻步走进光线暗淡的堂屋,来到楼上一间狭窄矮小的木仓房内,看见朱德少年生活和学习用的床,条桌,椅子,桐油灯盏,算盘,砚台和装书用的背篮等遗物,十分静谧地待在自己习惯待着的位置上,一动不动地守侯着旧日的印象,情形似乎是在等待记忆中的主人再度出现。虽然这些遗物的表面,有尘埃覆盖的痕迹,而且还因为木仓房内空气不流畅的缘故,隐隐散发出霉变的气味。但是,掩藏在时间深处的被漂洗或是太阳晒过那般纯粹、清新和洁净的文雅气息,仍旧顽强地从物品中徐徐绽放出来,沁润着我的心扉。靠院坝一侧的墙壁上,一缕缕的光线,携带着水塘里的湿气,相互簇拥着从朱德亲手凿开的一孔“牛肋巴”的简陋小窗挤进来,一遍又一遍地把这些物品,温柔抚摸。自然,我的眼光也与这些光线融合在了一起。之后,我逆着光线涌来的方向透过小窗口望出去,发现那个不大的水塘里经北风吹拂形成的涟漪中,亮光闪闪,仿佛是朱德少年写下的文字在不断跳跃。
从屋里走出来的时候,恰遇一只我叫不出名字的山雀,拍翅掠过头顶,飞向远方。地貌、环境、人还有时间,都象这只鸟一样在运动或是变化,绝不可能停留在天空而不产生任何的位移或者物象上的转化。即使是石碾、石磨以及朱德和小兄弟们挖的“琳琅”井,也在时间的蚀刻里,发生着变化:一些物质从这些物品上脱落甚至是消失了,另外一些物质却又不断地添加进去。然而,在这些物品上记录的朱德童年生活的印记,还有从物品里折射出来的精神,不但陪伴朱德走完了他伟大而又光辉的一生,也影响和鼓舞着后来的人们,所以在这些物品之中盛满了的朱德的崇高精神,是永恒的,是不会消失的。精神的向往,说来只是一种象征,但是这种象征,在每一个人的人生里,却是至关重要的。我的眼光再次虔诚地从朱德用过的这些物品上拂过的时候,平日里关于朱德的一些抽象性的认识,瞬间就从模糊的沉睡中醒来了。感觉石碾、石磨在不停地旋转,有水桶不断在“琳琅”井里进进出出。运动的物象里释放出来的,全是浸润在朱德戎马一生和功绩卓著之中的忠职勤政、鞠躬尽瘁、胸怀天下、气度恢宏、谦虚谨慎、纯朴忠厚的崇高精神品质。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任军长、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实无华,忠厚仁慈,这一切都与他童年的石碾、石磨、“琳琅”井、床、条桌、椅子、桐油灯盏、算盘、砚台和装书用的背篮等物品是分不开的,因而朱德能够给世人留下质朴而崇高的元帅形象,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和王先生开始沿着朱德故居门前的这条小路,来到了琳琅山顶。向四处鸟瞰,视野一片开阔。少年时代的朱德,也是经常站在琳琅山顶眺望,然后才循着这条小路,先是走入顺庆府(今四川南充)中学堂,随后又到成都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他脚下的路终于铺到了四川省的地域之外,他进入了昆明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参加同盟会。 宣统三年,在讲武堂毕业后被派往由蔡锷统领的云南新编陆军当队(连)司务长。同年参加辛亥革命,随后参加蔡锷组织的援川军,支援四川革命。1912年回师后晋升少校,任讲武堂区队长兼教官。1913年朱德调入部队,在云南南部临安(今建水)、蒙自、个旧一带指挥部队在深山密林中同法帝国主义支持的土匪武装作战,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流动游击作战的经验。1915年升至团长。同年,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次年,在川南纳溪一带山地同敌人激战一个半月,以善打夜战和白刃格斗而著称,常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1917年升旅长,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1922年,朱德脚下的路又一次向前铺展,他到上海、北京寻找共产党。1922年9月,他脚下的路再次得到延伸,他前往德国留学,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6月在柏林参加德国共产党组织的声援中国运动大会,被德国当局逮捕并吊销护照。1925年7月赴苏联学习军事。
北风不断地吹拂,周围传出一阵阵“哗哗”的声音,象极了翻阅书籍时的声音。我和王先生参观朱德的故居,俨然就是在通过眼前的这些遗物,还有我俩此刻脚下写满了朱德足迹的小路,阅读朱德的历史。王先生在回到招待所的当天晚上就对我说,他回去后,一定要写一篇阅读心得,一是表达他对朱德的缅怀之情,二是抒发他对仪陇家乡的热爱之心,因为家乡不仅养育了朱德这样的伟人,也用人文地理的厚重,还有“元帅出仪陇,旌旗满大千”的气势,给了王先生巨大的心灵震撼。然后王先生又建议:他主笔,我参与。我俩当即签下了心灵契约。可是,回到昆明之后还没有动笔,王先生就因癌症住进了医院,不久就逝去了。走的时候,他的脸上是有笑容的。我在想,这笑容,可能是因为他见到了我们的老乡朱德而高兴时所留下的。想到这里,我有了再一次到仪陇的冲动,同时也就写下了这篇文章:在仪陇读朱德。
冬季阴沉沉的天空下,寒冷的北风从四川盆地北部与川中丘陵的过渡地带吹来,将原本萦绕在仪陇地域上空丰收的芬芳气息,谴散驱尽,使光秃秃的山岗上,仅剩下一些没有树叶的枯枝在寒风中呐喊,一片凄凉。田畦里也早已没有了稻穗翻滚的景象,只有残留的稻茬,在寂寞中等待着彻底复归于泥土。冬季一切寂寞的意象,从四周合围而来,逼指着我和王先生,使我们只能够沿循脚下有些泥泞的小路,跟随这些自然的意象,去追踪秋天留下的痕迹,还有一位先辈离去时留下的脚印。一路上我俩默默无语,心中盈满了缅怀的情绪,试图瞪大了眼睛从路面上长年累月一层层覆盖的脚印下,寻觅到掩藏在旧日之中的那位先辈的一丝痕迹。冬季虽然时时给人带来失去依傍的彷徨和不安,可是此刻走在这条小路上,却忽然有了归属与幸福的感觉。这条小路是通向朱德故居的,也是过去朱德走得最多的一条路。
在古朴稚拙的小路尽头,朱德故居映入眼帘。这是仪陇马鞍镇一处“钥匙头”的三合院式农舍,普通平常,绝对没有显赫张扬的姿势,就连瓦房顶上因青瓦叠盖而呈现出来的起伏绵延的曲线里,隐含抑或透露出来的,也完全是平淡、朴实、纯真、自然和厚重的味道。感觉自己一旦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就隐隐约约嗅到了来自于清嘉庆末年的历史气息。在我来到生命的世界里之前,清嘉庆末年历史的时光,就已经成了我父亲也没有在童年触摸过的历史影象,因而我只能够依凭留存在我眼前的一切物象,想象朱德童年在家的生活情况,以及曾经也在这些物象上流连过的朱德的眼波。原始土筑墙壁围成的堂屋和厨房,一直默默地与舍前的一个不大的水塘面面相视。堂屋的背后,是长满了林木的琳琅山。三合院的天井里,至今仍然存放着朱德在劳动中使用过的石碾,石磨以及他和昔日的小兄弟们挖的被后人命名为“琳琅”的井。井的周围,他亲手栽植的嘉陵桑树,继续健康地挺立在沧桑的岁月中。一条小路,由堂屋的门口出发,一直铺到了屋后的琳琅山顶。那里有一个药铺垭私塾,是朱德上学读书的地方。据说不管是烈日炎炎的“三伏”或是雪飘冰冻的“三九”,他都坚持沿循这条小路去私塾,从不懈怠荒废学业。而且,在回来的路上,他也总是顺便砍些柴火或是割些猪草。
我们敛息轻步走进光线暗淡的堂屋,来到楼上一间狭窄矮小的木仓房内,看见朱德少年生活和学习用的床,条桌,椅子,桐油灯盏,算盘,砚台和装书用的背篮等遗物,十分静谧地待在自己习惯待着的位置上,一动不动地守侯着旧日的印象,情形似乎是在等待记忆中的主人再度出现。虽然这些遗物的表面,有尘埃覆盖的痕迹,而且还因为木仓房内空气不流畅的缘故,隐隐散发出霉变的气味。但是,掩藏在时间深处的被漂洗或是太阳晒过那般纯粹、清新和洁净的文雅气息,仍旧顽强地从物品中徐徐绽放出来,沁润着我的心扉。靠院坝一侧的墙壁上,一缕缕的光线,携带着水塘里的湿气,相互簇拥着从朱德亲手凿开的一孔“牛肋巴”的简陋小窗挤进来,一遍又一遍地把这些物品,温柔抚摸。自然,我的眼光也与这些光线融合在了一起。之后,我逆着光线涌来的方向透过小窗口望出去,发现那个不大的水塘里经北风吹拂形成的涟漪中,亮光闪闪,仿佛是朱德少年写下的文字在不断跳跃。
从屋里走出来的时候,恰遇一只我叫不出名字的山雀,拍翅掠过头顶,飞向远方。地貌、环境、人还有时间,都象这只鸟一样在运动或是变化,绝不可能停留在天空而不产生任何的位移或者物象上的转化。即使是石碾、石磨以及朱德和小兄弟们挖的“琳琅”井,也在时间的蚀刻里,发生着变化:一些物质从这些物品上脱落甚至是消失了,另外一些物质却又不断地添加进去。然而,在这些物品上记录的朱德童年生活的印记,还有从物品里折射出来的精神,不但陪伴朱德走完了他伟大而又光辉的一生,也影响和鼓舞着后来的人们,所以在这些物品之中盛满了的朱德的崇高精神,是永恒的,是不会消失的。精神的向往,说来只是一种象征,但是这种象征,在每一个人的人生里,却是至关重要的。我的眼光再次虔诚地从朱德用过的这些物品上拂过的时候,平日里关于朱德的一些抽象性的认识,瞬间就从模糊的沉睡中醒来了。感觉石碾、石磨在不停地旋转,有水桶不断在“琳琅”井里进进出出。运动的物象里释放出来的,全是浸润在朱德戎马一生和功绩卓著之中的忠职勤政、鞠躬尽瘁、胸怀天下、气度恢宏、谦虚谨慎、纯朴忠厚的崇高精神品质。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者,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历任军长、总司令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解放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朱德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位高至极,但他谦虚谨慎,勤勤恳恳,朴实无华,忠厚仁慈,这一切都与他童年的石碾、石磨、“琳琅”井、床、条桌、椅子、桐油灯盏、算盘、砚台和装书用的背篮等物品是分不开的,因而朱德能够给世人留下质朴而崇高的元帅形象,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和王先生开始沿着朱德故居门前的这条小路,来到了琳琅山顶。向四处鸟瞰,视野一片开阔。少年时代的朱德,也是经常站在琳琅山顶眺望,然后才循着这条小路,先是走入顺庆府(今四川南充)中学堂,随后又到成都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他脚下的路终于铺到了四川省的地域之外,他进入了昆明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参加同盟会。 宣统三年,在讲武堂毕业后被派往由蔡锷统领的云南新编陆军当队(连)司务长。同年参加辛亥革命,随后参加蔡锷组织的援川军,支援四川革命。1912年回师后晋升少校,任讲武堂区队长兼教官。1913年朱德调入部队,在云南南部临安(今建水)、蒙自、个旧一带指挥部队在深山密林中同法帝国主义支持的土匪武装作战,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流动游击作战的经验。1915年升至团长。同年,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次年,在川南纳溪一带山地同敌人激战一个半月,以善打夜战和白刃格斗而著称,常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1917年升旅长,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1922年,朱德脚下的路又一次向前铺展,他到上海、北京寻找共产党。1922年9月,他脚下的路再次得到延伸,他前往德国留学,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6月在柏林参加德国共产党组织的声援中国运动大会,被德国当局逮捕并吊销护照。1925年7月赴苏联学习军事。
北风不断地吹拂,周围传出一阵阵“哗哗”的声音,象极了翻阅书籍时的声音。我和王先生参观朱德的故居,俨然就是在通过眼前的这些遗物,还有我俩此刻脚下写满了朱德足迹的小路,阅读朱德的历史。王先生在回到招待所的当天晚上就对我说,他回去后,一定要写一篇阅读心得,一是表达他对朱德的缅怀之情,二是抒发他对仪陇家乡的热爱之心,因为家乡不仅养育了朱德这样的伟人,也用人文地理的厚重,还有“元帅出仪陇,旌旗满大千”的气势,给了王先生巨大的心灵震撼。然后王先生又建议:他主笔,我参与。我俩当即签下了心灵契约。可是,回到昆明之后还没有动笔,王先生就因癌症住进了医院,不久就逝去了。走的时候,他的脸上是有笑容的。我在想,这笑容,可能是因为他见到了我们的老乡朱德而高兴时所留下的。想到这里,我有了再一次到仪陇的冲动,同时也就写下了这篇文章:在仪陇读朱德。
很赞哦! ()